鄉村振興奏響田園交響曲 保護好鄉村山水林田

2020-12-14 中國網旅遊中國

讓自然與社會相統一、城市與鄉村相融合的未來鄉村,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與共聲的生命共同體。

鄉村,是基於山水林田湖草的自然生態系統,由人類與動植物所構成的生命共同體。因此,鄉村是自然存在和社會存在的統一體,既有自然屬性,也有社會屬性。僅有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存在,但沒有聲音,尤其是沒有或是缺少人類活動的身影和聲音,就不能叫鄉村。鄉村必須有人類活動,必須有人類文明的積澱,聲音則是人類活動、人類文明積澱和傳承的標誌和載體。

鄉村興則國家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鄉村振興是一盤大棋,要把這盤大棋走好。」應當認識到,我國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鄉村最為突出,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特徵很大程度上表現在鄉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後勁也在農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奏響田園交響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貫徹落實好這一戰略,要善於把「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總要求,具體化為行動,以此奏響鄉村振興的田園交響曲。為此,要加速構建生產、生活和生態協調的鄉村振興大格局。

重塑新的鄉村生產方式。以創新、因地制宜實施農村耕地、林地「三權分置」制度為突破口,夯實多元、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鄉村共同發展的制度基石,讓未來的鄉村既有傳統農民的聲音,也有城市社會資本和新型經營主體的聲音,既要保留鄉野自然的聲音,也要有適應鄉村規模化經營的農業機械的聲音。

營造新的鄉村生活氛圍。以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制度的創新實施和鄉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突破口,讓鄉村成為城鄉融合發展趨勢下,城市居民下鄉生活、休閒、養生、創新、創業的新選擇,力求村莊生活主體多元,鄉村文化豐富多彩,也使鄉村特色文化在多元主體的參與下得到更好傳承。

構建新的鄉村生態格局。以保護好鄉村山水林田湖草為重點,讓自然與社會相統一、城市與鄉村相融合的未來鄉村,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與共聲的生命共同體。在此基礎上,讓三者中任意一個選項,都成為另外兩個方面賦能項,形成有聲有色的田園交響曲。

相關焦點

  • 鄉村振興,奏響田園交響曲
    僅有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存在,但沒有聲音,尤其是沒有或是缺少人類活動的身影和聲音,就不能叫鄉村。鄉村必須有人類活動,必須有人類文明的積澱,聲音則是人類活動、人類文明積澱和傳承的標誌和載體。鄉村興則國家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鄉村振興是一盤大棋,要把這盤大棋走好。」
  •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奏響田園交響曲
    山水林田湖草美麗畫卷、嫋嫋炊煙人影、陣陣蛙鼓蛐鳴……這是有生命、有生機、有生氣的鄉村的標籤。鄉村,是基於山水林田湖草自然生態系統、由人類與動植物構成的生命共同體。因此,鄉村是自然存在和社會存在的統一體,既有自然屬性,也有社會屬性。
  • 農牧業+鄉村休閒遊 青海奏響鄉村振興「田園交響曲」
    張添福 攝中新網青海湟中6月8日電 (記者 張添福)地處中國西北的青海省,正探索農牧業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模式,不僅傳承了農牧業文化,發展起來的鄉村休閒遊也為農牧民增收開闢了新途徑。在連續舉辦了兩屆稻草人創意旅遊節之後,8日,青海省湟中縣上五莊鎮包勒村再度發出「稻草人之約」。
  • 晉源區奏響鄉村振興「交響曲」
    生活更有品質 環境更有氣質 產業更有潛質美麗鄉村入畫來5月11日,太原市晉源區晉陽堡村,房舍整齊劃一,涼亭古色古香,綠化景觀錯落有致,煥然一新的農村面貌合奏出別具一格的「田園交響曲」。「美麗鄉村」帶來「美麗經濟」藍天白雲之下,花塔村的村民搶抓農時,正有序開展整田、育秧等工作,稻田公園裡一派繁忙景象。村裡今年新建的11個溫室育秧大棚裡,綠油油的秧苗長勢良好,再過半個多月,就能在山鄉田野看到大家比拼插秧的壯觀景象。
  • 林州:因地制宜調結構 奏響鄉村振興交響曲
    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是推動鄉村振興,實現產業興旺、人民富裕、鄉村文明的重要手段。2020年,茶店鎮繼續以菊花產業為主導產業擴大種植規模,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產。鎮裡超前謀劃,精心組織,專門成立了菊花產業發展指揮部,統籌推進全鎮農業結構調整、菊花產業發展。
  • 2018年國務院大督查|信陽:奏響鄉村振興的「田園樂章」
    □河南日報記者胡巨成 河南日報通訊員劉宏冰近年來,信陽堅持發展鄉村旅遊與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產業發展相結合,整合扶貧、旅遊發展、交通建設等各類資金,致力於改造傳統村落,修復古舊民居,復原農耕文化,打造生態田園,創新旅遊業態,持續推動鄉村旅遊項目開發和產業融合發展
  • 常州溧陽:譜寫美妙田園牧歌 唱響鄉村振興樂章
    從最早入選江蘇省美麗鄉村試點縣,到升級為全省首批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試點市,常州溧陽以其出色的試點探索,譜寫了美妙的田園牧歌,為全省乃至全國提供了鄉村振興的「溧陽經驗」。特色田園鄉村建設是美麗鄉村建設的「升級版」,是省委、省政府新時期背景下針對江蘇新農村建設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旨在通過打造特色產業、特色生態、特色文化,塑造田園風光、田園建築、田園生活,建設美麗鄉村、宜居鄉村、活力鄉村,最終實現「生態優、村莊美、產業特、農民富、集體強、鄉風好」的綜合目標。    「讓溧陽有個精神煥發的農村」,是溧陽市委、市政府在特色田園鄉村創建試點之初明確的願景。
  • 奏響「田園樂章」 推動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如春風吹拂大地,喚起基層鄉村的無限生機和蓬勃活力。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統籌謀劃,科學推進。」開陽縣立足資源優勢,通過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不斷豐富都市現代農業新內涵,全力形成公平共享、多業態聚合發展的良好格局,奮力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開陽新未來。
  • 尼山鹿鳴:奏響泗水新的田園交響曲
    近年來,山東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打造齊魯樣板。「中國泉鄉·聖源泗水」泗水縣作為農業大縣,自古以來就有「川上糧倉」之美譽,有著悠久的甘薯種植歷史,將甘薯產業作為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載體和突破口。
  • 濟寧尼山鹿鳴:奏響泗水新的田園交響曲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4日訊近年來,山東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打造齊魯樣板。「中國泉鄉·聖源泗水」泗水縣作為農業大縣,自古以來就有「川上糧倉」之美譽,有著悠久的甘薯種植歷史,將甘薯產業作為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載體和突破口。
  • 溧水田園鄉村:歸去來兮 重又生活
    中國江蘇網訊 10月3日,紅色主題特色田園鄉村——南京溧水白馬鎮李巷舉行開村儀式,這個鮮為人知的蘇南鄉村從此走進公眾視線;9月30日,溧水一個小村莊——涼篷下重新開村,小村將把新式鄉村生活導入傳統鄉村;9月16日,對長三角旅遊市場將產生衝擊波的山水主題小鎮籤約落戶南京溧水區永陽新城,項目總投資超350億元,小鎮將建成一個多主題的休閒娛樂集聚地。
  • 三水源奏響生態旅遊「交響曲」
    □記者 徐勐初冬時節,走進三水源生態旅遊度假區,依然可以感受到所煥發的蓬勃生機,這裡稀有的山、湖、泉、村相交融的格局點化了神秘而瑰麗的景色,一支鄉村生態旅遊「交響曲」在山水之間奏響。「項目以水為IP主線,突出水元素、打造水生態力作,譜寫生態水樂章,走文化與山水、觀光與度假、動態與靜態相結合的發展路徑,通過複合多元功能的構築,鑄造度假區強大的吸引力。」
  • 鄉村振興進行時 美麗路橋似田園山水畫
    近年來,我區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全域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出臺《美麗村莊創建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堅持「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建成了一批彰顯特色的精品村、精品區塊。潔淨環保、現代文明與田園風光相互交融的美麗鄉村正在路橋這片沃土上鋪展開來。
  • ...鄉村振興限量補貼新品首發!會唱歌的房子途境9.9萬啟幕鄉村田園...
    會唱歌的房子途境9.9萬啟幕鄉村田園新境) 近日,定位鄉村振興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的途遠在獲得1億元A輪融資後,動作不斷,重磅推出輕量化創意美宿新品途境,同時啟動途遠"鄉村振興項目"補貼計劃,限量每棟途境產品補貼5萬元,最高補貼5000萬。
  • 花園鄉村迎客來 長安區以鄉村振興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按照「三個融合」的發展定位,長安區緊扣「三三三」戰略和十五項重點工作,努力補齊鄉村基礎設施短板,加快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全面推進清潔鄉村、花園鄉村、「五化」道路「三個全覆蓋」,以好環境催生新業態、新產業,提高群眾文明素養,走出了一條人、環境、產業、經濟協同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
  • 《樂清鄉村振興地圖》帶你領略不一樣的美麗鄉村
    今年1月2日,中央一號文件明確了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  從新農村建設,到美麗鄉村,再到鄉村振興,無不彰顯國家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回望歷史,每一次重大改革都是從農業開始;著眼未來,以黨的十九大為新起點,「鄉村振興」戰略吹響衝鋒的號角,這也為樂清市加快鄉村振興發展指明了方向。
  • 田園空間博物館,鄉村振興新路徑?!
    為了給鄉村注入活力,重新發現地域文化的價值,法國從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期開始進行「生態博物館」的實踐,並於1969年設立首個生態博物館。生態博物館的理念是挖掘當地人的生活環境、社會環境、自然環境的發展過程,將存於當地的自然遺產、文化遺產、產業遺產等,在當地進行保護、培育、展示,從而對當地社會的全面發展做出貢獻。到了20世紀末,法國已建成約100處生態博物館,在世界範圍內產生了重要影響。
  • 翔安打造面前埔田園綜合體 開啟鄉村振興新模式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曾嫣豔 通訊員陳領安餘慶東 圖/通訊員林木陽)翔安新圩鎮面前埔村,是鄉村振興市級示範村,面前埔田園綜合體項目則是翔安區首個由國企和民企合作開發運營的鄉村振興項目。作為翔安區屬國企,翔安投資集團高度重視踐行鄉村振興戰略,勇於發揮國企擔當,此次藉助杭州華清集團豐富的鄉村旅遊開發經驗,將為面前埔田園綜合體項目注入新的活力,更好地助力翔安鄉村振興戰略。
  • 這座公園城市的「鄉村表達」,是立體山水畫卷的精彩註腳
    彭州的鄉村是成都公園城市建設、天府綠道打造、田園綜合體建設、川西林盤保護的一個典範。 綠化美化與產業振興相結合,彭州市發展現代林產業,打造精品鄉村旅遊,培育了木質原料林、竹產業、三木藥材
  • 「鄉村振興看瀏陽」網絡媒體採訪採風活動舉行
    東門村的蛻變是瀏陽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在撈刀河下遊,永安鎮蘆塘村的灣裡屋場讓遊客流連忘返。2017年7月,國家級田園綜合體永安鎮童話灣裡功能區落戶於此。村裡流轉土地2200畝,建設了中華老種子博物館、老種子加工廠和老種子主題民宿,僅今年五一期間,田園綜合體項目就接待遊客4.6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