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源區奏響鄉村振興「交響曲」

2020-12-11 瀟湘晨報

生活更有品質 環境更有氣質 產業更有潛質

美麗鄉村入畫來

5月11日,太原市晉源區晉陽堡村,房舍整齊劃一,涼亭古色古香,綠化景觀錯落有致,煥然一新的農村面貌合奏出別具一格的「田園交響曲」。宿曉健 牛晨陽 攝

走進五月的晉源,一幢幢整齊劃一的村居掩映在綠樹當中,一條條平坦整潔的小路環繞在田野周圍,一幅幅真實、溫暖、帶鄉土味和親近感的「美麗鄉村」畫卷映入眼帘。受益於「百村景區化」的鄉村治理工程,晉源區建成了一批環境優美、宜居宜遊的特色村莊,群眾生活更有品質,鄉村環境更有氣質,產業振興更有潛質。

「內外兼修」建設「美麗鄉村」

家裡通上自來水了,旱廁改成水衝了;村裡衛生有人掃,垃圾有人運……如今的晉祠鎮野莊村,家裡家外一樣乾淨,村民胡補蘭甭提有多開心了。

5月11日上午,再次見到野莊村的村委會主任郭陽時,他依然是忙得腳不沾地。兩年來,這位「90後」小夥兒帶領村民一起幹,卯足勁兒要使村容村貌大變樣。他自豪地說:「我們村的改造標準高,13條主要通道由水泥土路改為瀝青馬路。道路下方增加了排水系統,近300戶村民家裡的旱廁都改成水衝廁所。水源置換工程中,我們是晉祠鎮第一個用上自來水的。」

為補足基礎設施的短板,藉助「百村景區化、三年大變樣」工程,晉源區開展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汙水治理、農村「廁所革命」、鄉村暢通工程、村容村貌整治「五大工程」,先後改造30多個村,通過「內外兼修」的方式打造出寺底村、趙家山村、晉陽堡村、花塔村、野莊村等一批美麗鄉村示範村,全區95個行政村的硬化路和公交通達率均達到100%。

「美麗鄉村」帶來「美麗經濟」

藍天白雲之下,花塔村的村民搶抓農時,正有序開展整田、育秧等工作,稻田公園裡一派繁忙景象。村裡今年新建的11個溫室育秧大棚裡,綠油油的秧苗長勢良好,再過半個多月,就能在山鄉田野看到大家比拼插秧的壯觀景象。

之前,這裡曾是一片撂荒地,隨著鄉村環境的治理,生態環境的恢復,為複種晉祠大米提供了有利條件。花塔村黨支部書記何建平高興地說:「在政府的幫扶下,我們成立了晉祠大米股份經濟合作社,購買了自動化育苗、插秧、收割機械,投建了晉祠大米加工廠、溫室大棚育秧基地,打造了一條標準化生產體系。」花塔村以稻田公園的形式複種晉祠大米,並將花、草、樹、景觀小品等元素融入其中,建起了集農業生產、農耕體驗、科普教育、旅遊觀光、休閒娛樂於一體的現代農業田園綜合體。

水果秋葵、有機菜花、格桑花……位於濱河西路、通達橋西側的龐家寨村,新落成的綠加源現代農業田園綜合體內,色彩繽紛,瓜果飄香。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基礎上,這裡漸漸恢復了往日生機,遊人三五成群,採摘蔬菜瓜果。

藉助鄉村治理工程,該村流轉土地1000餘畝,由種植玉米轉為種植花卉和蔬菜,實現了月月有花開,天天能採摘。龐家寨村的村委會主任趙紅衛說:「我們要打造成現代農業、休閒觀光的世外桃源,讓遊客吃得放心、玩得開心,帶領村民一起奔小康。」

既外化於行又內化於心

趙家山村74歲的孤寡老人任大娘家中,志願者小分隊經常幫老人打掃衛生,與老人共度節日。不僅如此,村裡20多人組成的志願者每天還要輪流打掃村裡的公共衛生,村裡的環境衛生實現了質的飛躍。

「環境好了,大家的精氣神兒不一樣了。」趙家山村的村黨支部書記王明生說,如今文明新風吹遍每個角落,文明家庭、好媳婦好婆婆好妯娌等評選活動更提升了群眾的文明素養。

在大力實施鄉村治理的基礎上,晉源區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持續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在全市率先開辦了「鄉村振興大講堂」,全面實施文明素養和發展技能「雙提升」工程,兩年來,近2萬人完成了技能培訓,有了一技之長。

鄉村治理助推鄉村振興

初夏時節,走在東關村的花田裡,紅色、黃色等各色花開得正豔;東城角村1600畝地裡,決明子長得更茂盛;山西康培現代農業科技園裡,無土栽培的海棠、鳳仙、桑貝斯、萬壽菊等,競相爭豔。

生活在花海裡,徜徉在稻田間,環境越變越美;從地道農民,到穩賺流轉金的打工者,日子越來越好;從鄉村治理、百村景區化的「藍圖」,到眼見為實的稻田公園、花卉小鎮,群眾的幸福指數節節攀升。

鄉村治理建成「美麗鄉村」,「美麗鄉村」帶來「美麗經濟」,「美麗經濟」助推鄉村振興。晉源區鄉村振興的發展「藍圖」上,今年又將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為建設全省一流的「菜籃子、米袋子、果盤子、花籃子」,該區將扶持康培集團、梅芝園藝等龍頭企業,壯大振華園藝、森泰等花卉市場,打造全省最大的花卉集散地;三家村、萬花堡、長巷、東莊等地新增種植晉祠大米1000畝,並啟動花塔村稻田公園二期建設,讓晉祠大米成為一張靚麗的文化名片;以北河下村省級設施蔬菜園區為樣板,改造南張村300畝食用菌基地,在索村、三家村、東莊等地建設1000畝蓮藕荷花基地,以一灣汾水為核心,打造油菜花等景觀農田600畝;新增種植玉露香梨、草莓、櫻桃等特色水果1000畝,在棗元頭村、東街村等地建設10個全市一流的標準化精品果園……一個個美麗的鄉村正成為晉源區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兩年來,晉源區已走出了鄉村治理的嶄新之路,打造了鄉村振興的晉源樣本。今年全區將繼續推進「百村景區化」工程新的基礎設施改造和二期工程建設,加快構建鄉村社會治理體系,讓更多的村莊展現「村在林中、林在村中」的美景!(全媒體記者 郜蓉 通訊員 楊潤德)

【來源:太原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鄉村振興,奏響田園交響曲
    僅有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存在,但沒有聲音,尤其是沒有或是缺少人類活動的身影和聲音,就不能叫鄉村。鄉村必須有人類活動,必須有人類文明的積澱,聲音則是人類活動、人類文明積澱和傳承的標誌和載體。鄉村興則國家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鄉村振興是一盤大棋,要把這盤大棋走好。」
  • 鄉村振興奏響田園交響曲 保護好鄉村山水林田
    僅有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存在,但沒有聲音,尤其是沒有或是缺少人類活動的身影和聲音,就不能叫鄉村。鄉村必須有人類活動,必須有人類文明的積澱,聲音則是人類活動、人類文明積澱和傳承的標誌和載體。鄉村興則國家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鄉村振興是一盤大棋,要把這盤大棋走好。」
  •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奏響田園交響曲
    因此,鄉村之憂,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鄉村「失聲」之憂。第一,鄉村「失聲」,意味著常住村莊人口顯著減少,其中必然伴隨鄉村人才等要素的流失;第二,鄉村「失聲」,意味著年復一年、季節輪換,村莊勞動力同步參與的鄉村生產活動場景減少甚至消失,最終導致鄉村空心化;第三,鄉村「失聲」,意味著原本豐富多彩和熱鬧的鄉村生活變得單調,導致鄉村習俗和文化無人參與、無人傳承;第四,鄉村「失聲」,意味著大量新生村民雖然籍在村莊,成長卻與村莊沒多少關聯;第五,鄉村「失聲」,意味著最濃
  • 林州:因地制宜調結構 奏響鄉村振興交響曲
    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是推動鄉村振興,實現產業興旺、人民富裕、鄉村文明的重要手段。2020年,茶店鎮繼續以菊花產業為主導產業擴大種植規模,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產。鎮裡超前謀劃,精心組織,專門成立了菊花產業發展指揮部,統籌推進全鎮農業結構調整、菊花產業發展。
  • 農牧業+鄉村休閒遊 青海奏響鄉村振興「田園交響曲」
    張添福 攝中新網青海湟中6月8日電 (記者 張添福)地處中國西北的青海省,正探索農牧業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模式,不僅傳承了農牧業文化,發展起來的鄉村休閒遊也為農牧民增收開闢了新途徑。在連續舉辦了兩屆稻草人創意旅遊節之後,8日,青海省湟中縣上五莊鎮包勒村再度發出「稻草人之約」。
  • 晉源區建設「四好農村路」助推鄉村振興
    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精細化管理、常態化養護、一體化運營」,晉源區以「四好農村路」帶動「百村景區化」建設,助力鄉村振興,推動現代服務業、都市農業、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
  • 畫好共贏「同心圓」,奏響並進「交響曲」——達州市婦聯赴萬州區...
    畫好共贏「同心圓」,奏響並進「交響曲」——達州市婦聯赴萬州區、開州區對接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範區建… 2020-07-22 21: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周窩音樂小鎮:奏響鄉村振興協奏曲
    來自全省的新媒體「十強縣」、新媒體「十佳帳號」、優秀組織單位有關負責同志和優秀組織者代表一起到周窩村調研觀摩周窩音樂小鎮奏響鄉村振興協奏曲。走進周窩村,撲面而來的是濃濃的藝術氣息,各種音樂符號似乎告訴遊人們,音樂是這裡不可或缺的元素。
  • 三水源奏響生態旅遊「交響曲」
    □記者 徐勐初冬時節,走進三水源生態旅遊度假區,依然可以感受到所煥發的蓬勃生機,這裡稀有的山、湖、泉、村相交融的格局點化了神秘而瑰麗的景色,一支鄉村生態旅遊「交響曲」在山水之間奏響。山東三水源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建水告訴記者,該項目佔地12000餘畝,結合市、區以及博山鎮城鄉規劃,根據項目區域內農村經濟狀況、地域特色、民宿風情、文化傳承和歷史脈絡,充分考慮生產、生活、生態協調發展,按照全域旅遊的發展理念,將農業農村的田園風光、農耕文明與自然景觀等資源有機結合,構建「農業+文創+旅遊+養老」的發展模式,最終實現鄉村與城鎮的互動、田園風光與民俗文化的深度融合。
  • 浙江德清農民造鋼琴奏響鄉村振興進行曲
    浙江省德清縣村民們聯袂造鋼琴奏響了鄉村振興的進行曲。(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劍平 攝)讓洛舍鎮農民與鋼琴等「高大上」產業結緣的就是個子不高的王惠林。35年前,他利用一次偶然到上海出差的機會,發現滬上鋼琴市場供不應求。身懷木工手藝的他感覺機會來了。
  • 長武縣相公鎮:奏響扶志扶智交響曲
    近年來,長武縣相公鎮多措並舉增強貧困群眾底氣,激發貧困群眾志氣,奏響了扶志扶智交響曲。 文化惠民 服務群眾以「我們的節日」為主題活動,引導群眾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春節元宵節期間,各村舉辦春聯義寫、社火表演活動共48場次,營造了歡樂祥和的喜慶氛圍,鼓舞了士氣,提振了大家幹事創業的信心。
  • 尼山鹿鳴:奏響泗水新的田園交響曲
    近年來,山東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打造齊魯樣板。「中國泉鄉·聖源泗水」泗水縣作為農業大縣,自古以來就有「川上糧倉」之美譽,有著悠久的甘薯種植歷史,將甘薯產業作為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載體和突破口。
  • 廣種茶花樹 奏響鄉村振興「最強音」
    近年來,青山村黨委、村委會帶領全體黨員、村民小組長、村民群眾著力建設新農村和美麗鄉村,全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近三年來,青山村相繼榮獲「邵陽市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 「邵陽市黨員幹部示範培訓實踐基地」、「湖南省新農村建設示範村」、「湖南省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全國文明村」等光榮稱號。
  • 濟寧尼山鹿鳴:奏響泗水新的田園交響曲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4日訊近年來,山東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打造齊魯樣板。「中國泉鄉·聖源泗水」泗水縣作為農業大縣,自古以來就有「川上糧倉」之美譽,有著悠久的甘薯種植歷史,將甘薯產業作為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載體和突破口。
  • 【捷報傳】晉源區花卉小鎮上榜省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點
    12月18日,2019年山西省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點名單公布,全省共認定36家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點,其中太原市有山西清石農業有限發展公司清石農場、董家莊生態休閒田園綜合體森棲小鎮和晉源區花卉小鎮3家休閒旅遊產業上榜。
  • 太原晉源區:紅色鄉村杜裡坪,日子越過越紅火
    晉源區姚村鎮杜裡坪村村民 陳巧愛:以前是路不好走,走是三四個小時,黑夜走了黑夜回來,還得擔擔子,買下東西都得肩膀擔擔子,挑上。這幾年晉源區通過修建四好公路,通往村裡的公路變得十分好走,曾經的「揪心路」變成了「舒心路」。藉助高標準的農村公路,來杜裡坪村觀光、採摘的遊客也越來越多。
  • 《新聞聯播》播發央視快評:在希望的田野上奏響新時代鄉村振興之歌
    《新聞聯播》今天播發央視快評:在希望的田野上奏響新時代鄉村振興之歌。快評說,橙黃橘綠好時節,又是一個豐收年。央視快評:在希望的田野上奏響新時代鄉村振興之歌橙黃橘綠好時節,又是一個豐收年。在我國迎來第二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之際,習近平總書記通過中央電視臺農業農村頻道,向全國廣大農民和工作在「三農」一線的同志們表示誠摯的問候,並熱烈祝賀央視農業農村頻道正式開播。
  • 三水奏響鄉村振興協奏曲
    2021年元旦假期,三水區鄉村振興中部片區聯合黨委將以「產城高地·共譜新章」為主題舉辦元旦嘉年華活動,全面展現中部片區文旅融合與鄉村振興成果。聯合舉辦秋色狂歡月、元旦嘉年華;立足定位活化古村落,盤活優勢資源;共同制定出臺中部片區鄉村振興扶持辦法,優化資源配置……近年來,樂平鎮、雲東海街道、蘆苞鎮成立中部片區聯合黨委,以黨建為引領強化聯動、深化協同,加強交通互聯、產業互融、文化共享,形成「1+1+1>3」的工作推力,奏響三水區鄉村振興中部示範片區協奏曲。
  • 「鄉村振興看瀏陽」網絡媒體採訪採風活動舉行
    12月1日,瀏陽市第八屆網絡文化節之「鄉村振興看瀏陽」網絡媒體採訪採風活動舉行,人民網、新華網、紅網等近20家中央、省市網絡媒體相聚瀏陽,用筆和鏡頭記錄鄉村振興發展的累累碩果。通過鄉村旅遊、研學基地、婚慶攝影、瓜果銷售、農產品加工等方式發展觀光休閒農業,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瀏陽鄉村振興中的「田園交響曲」由此奏響。
  • 「小康之約」評論:奏響「四部曲」,助力鄉村高質量發展
    我們既要在精準脫貧上下一番繡花功夫,又要助力鄉村振興,實現鄉村高質量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助力鄉村高質量發展,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是指在打好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的過程中,通過產業振興、組織振興、人才振興等一系列可持續的發展方式,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實現鄉村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