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窩音樂小鎮:奏響鄉村振興協奏曲

2020-12-09 河青新聞網

河青新聞網訊 11月27日,河北省新媒體影響力評價和扶持工作現場交流活動來到了新媒體「十強縣」——武強縣。來自全省的新媒體「十強縣」、新媒體「十佳帳號」、優秀組織單位有關負責同志和優秀組織者代表一起到周窩村調研觀摩周窩音樂小鎮奏響鄉村振興協奏曲。

走進周窩村,撲面而來的是濃濃的藝術氣息,各種音樂符號似乎告訴遊人們,音樂是這裡不可或缺的元素。乾淨整潔的道路兩旁布滿了吉他、小提琴等樂器造型雕塑;街邊的垃圾桶上、花圃的圍欄上描畫著琴鍵,農家小院外牆上畫著優雅的音符;街道轉角處還能看到音樂主題咖啡館和各種文創小店。徜徉其中,讓人似乎也文藝起來。

周窩因為音樂聲名鵲起,而這一切離不開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音樂牌。據了解,1989年,武強縣通達樂器廠在該村掛牌成立,從此,農民搖身一變成了西洋樂器製造師,握著鋤頭幹活的手也能彈出美妙的音樂啦。

2012年,武強縣以當地樂器產業為戰略起點,充分利用這一優勢,衍生打造了具有創意特色的民宿、咖啡屋、樂器體驗館等院落近百套,並新建了周窩音樂體驗中心、世界樂器博物館等場館及24套高端民宿。周窩村搖身一變成了特色音樂小鎮,吃、住、行、遊、購、娛功能一應俱全,鄉村振興開啟新篇章。

據周窩鎮黨委書記高少華介紹,近年來,周窩村以鄉村旅遊為突破口,由單一從事樂器生產,轉向從事音樂教育培訓、音樂體驗創作、音樂節目製作、音樂紀念品開發、音樂演藝活動、音樂休閒養生等多種業態並存,誕生了很多本土的網絡音樂紅人,他們借力網際網路,通過短視頻、直播等平臺,擁有超高人氣,拉動了鄉村振興和小鎮經濟發展。同時提升了周窩的品牌影響力。

通過體驗感受,參與活動的人員表示,新時代的新農村發展,要找準定位發展特色產業,藉助和發揮好網際網路這一槓桿的作用,通過熟悉和學習新媒體,加快發展步伐。通過此次學習,參會人員對於網紅效益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表示下一步在工作中會立足本地,培養本土本行業網紅,借力提升城市知名度,推進經濟發展。

文/河青新聞網記者趙子敏

攝/河青新聞網記者王勇博

河青新聞網編輯賈陽陽|頻道主編耿碩|頻道監製李默涵

相關焦點

  • 來自周窩音樂小鎮的報導:文化照亮鄉村的典範
    近年來,武強縣周窩村依託良好的產業基礎和民居特色,堅持以文化產業促進鄉村振興,將一個貧窮落後的小村打造成品位高、吸引力強、文藝氣質濃鬱的音樂小鎮,實現了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同步小康,探索出一條欠發達地區建設現代化新農村的路子。
  • 波蘭音樂家走進河北周窩音樂小鎮
    波蘭音樂家走進河北周窩音樂小鎮 2016-10-28 15:25:   中新網衡水10月28日電 題:波蘭音樂家走進河北周窩音樂小鎮:中國農村與西方音樂的「碰撞」  記者李茜 崔志平  伴著曼妙的音樂,走在鋪滿紅磚的路面上
  • 周窩:樂來樂美——一個音樂小鎮的成長史
    西方音樂文化與中國鄉村氣息碰撞交融,塑造出周窩音樂小鎮獨特的氣質。徜徉於樸拙的巷陌之中,色彩鮮明的音樂元素、藝術塗鴉隨處可見,「因為音樂,任何冷僻之地,都繁花似錦」等標語,無聲地講述著音樂改變生活的故事。●從「水管」到「樂管」近年來,作為千年古縣河北武強的新名片,周窩音樂小鎮聲譽鵲起。
  • 河北周窩:用音樂照亮鄉村生活
    周窩鎮政府工作人員郭莉君坦言,她在周窩村工作生活了二十多年,之前村裡道路坑窪不平,衛生狀況也不好,汙水橫流,真正的改變是從2011年,武強縣與北京璐德文化公司合作建設音樂小鎮開始。彼時,周窩村以鄉村旅遊為突破口,開始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由單一從事樂器生產,轉向從事音樂教育培訓、音樂體驗創作、音樂節目製作等多種業態。
  • 「南有周莊,北有周窩」有著濃鬱的莊稼地和古樸的民風音樂小鎮.
    它是華北平原上的一個無資源、無礦產、無背景的普通村莊,卻誕生出一個中國最大、世界第二的管弦樂器製造基地;它在短短三年時間裡就走上了全國「魅力新農村十佳鄉村」的舞臺,眾多中外音樂名家匯聚於此,自身也名揚海外。它就是「音樂小鎮」周窩村。
  • 三水奏響鄉村振興協奏曲
    2021年元旦假期,三水區鄉村振興中部片區聯合黨委將以「產城高地·共譜新章」為主題舉辦元旦嘉年華活動,全面展現中部片區文旅融合與鄉村振興成果。聯合舉辦秋色狂歡月、元旦嘉年華;立足定位活化古村落,盤活優勢資源;共同制定出臺中部片區鄉村振興扶持辦法,優化資源配置……近年來,樂平鎮、雲東海街道、蘆苞鎮成立中部片區聯合黨委,以黨建為引領強化聯動、深化協同,加強交通互聯、產業互融、文化共享,形成「1+1+1>3」的工作推力,奏響三水區鄉村振興中部示範片區協奏曲。
  • 兩岸媒體河北巡禮②丨周窩音樂小鎮的詩意生活
    11月3日,兩岸媒體人來到河北省衡水市武強縣周窩音樂小鎮。在周窩音樂小鎮,目之所及都跟音樂有關,牆上跳躍著音符,花盆設計成鋼琴鍵的樣子,甚至連路標、路燈都充滿了音樂元素。周窩音樂小鎮一角。長城網記者 張曉明 攝兩岸媒體人在周窩音樂小鎮合影。
  • 海峽兩岸音樂人在周窩共唱「同心圓」
    7月8日,由海峽兩岸音樂人共同演繹的「冀臺同韻」鄉村民謠和校園歌曲音樂交流周活動在武強周窩音樂小鎮啟動。此次活動由河北省委臺辦、河北省文聯、河北省臺聯主辦,河北省音樂家協會、衡水市臺辦、衡水市文聯等單位承辦。
  • 武強縣「紅色引擎」助推周窩村華麗轉身音樂小鎮
    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武強縣周窩音樂小鎮。(資料圖) 河北共產黨員網訊(通訊員 李影 記者 扈煒)如果在地圖上尋找,武強縣周窩音樂小鎮,只是冀東南平原大地上毫不起眼的一個小點,只有256戶、959人的一個北方小村。
  • 「冀臺同韻」鄉村民謠和校園歌曲音樂交流周啟動
    河北新聞網7月8日訊(記者田恬 見習記者吳安寧)今天,由河北省委臺辦、河北省文聯、河北省臺聯、河北省黃埔軍校同學會主辦,河北省音樂家協會、衡水市臺辦、衡水市文聯等單位承辦的「冀臺同韻」鄉村民謠和校園歌曲音樂交流周活動在衡水武強周窩音樂小鎮正式開啟。
  • 鄉村振興,奏響田園交響曲
    讓自然與社會相統一、城市與鄉村相融合的未來鄉村,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與共聲的生命共同體鄉村,是基於山水林田湖草的自然生態系統,由人類與動植物所構成的生命共同體。因此,鄉村是自然存在和社會存在的統一體,既有自然屬性,也有社會屬性。
  • 弗雷德裡克·佩耶|逃離城市,奏響鄉村協奏曲
    在長達22年的藝術生涯中,他重現了不少他在這兩個國家看過的鄉村風景,流淌在畫布上的,是伴隨了他超過半生的鄉村協奏曲。弗雷德裡克跟大多數的畫家不同,他作畫不用畫筆,偏好調色刀,這種原始而有力量的工具,跟柔軟的畫布相碰,產生了意外效果:所描畫的風景有深刻且豐富的肌理,觀感逼真且強烈,難以忽視,即使畫家在描繪的是安逸的鄉村風景。
  • 河北衡水市武強縣周窩村:小村莊變身音樂小鎮
    2012年,武強縣依託樂器產業優勢,引進北京璐德文化公司,改造周窩村水、電、路、暖等基礎設施,並按照「一門一景、一戶一品、體現靈性、各具特色」原則,包裝改造具有創意特色的民宿、咖啡屋、樂器體驗館等院落近百套,並新建了周窩音樂體驗中心、世界樂器博物館等場館及24套高端民宿,將周窩村全力打造為集吃、住、行、遊、購、娛功能於一體的特色音樂小鎮。
  • 「東方小提琴之鄉」奏響鄉村振興曲
    現在全球有三分之一的小提琴都產自中國的一個小鎮,這就是有著「東方小提琴之鄉」之稱的江蘇黃橋。近兩年,黃橋鎮共投資約50億元,打造一個3.8平方千米集音樂生態湖、樂器文化主題街、樂器生產集聚區、展銷區、教育培訓區、樂器博覽區、創新創業區、生活體驗區於一體的「一湖一街六區」的樂器主題小鎮。今年黃橋鎮已成為產值過百億元的「愛樂之城」。
  • 齊曉波:特色小鎮要把「特」字做足,防止抄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20日訊 5月18日,第二屆中國特色鎮智庫圓桌會議暨綠色設計與鄉村振興(周窩)主題論壇在河北省衡水市武強縣周窩音樂小鎮舉辦。中國科學院旅遊研究與規劃設計中心主任助理齊曉波在論壇上表示,特色小鎮要強化精準定位,把「特」字做足,防止抄襲。
  • 鄉村振興奏響田園交響曲 保護好鄉村山水林田
    讓自然與社會相統一、城市與鄉村相融合的未來鄉村,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與共聲的生命共同體。鄉村,是基於山水林田湖草的自然生態系統,由人類與動植物所構成的生命共同體。因此,鄉村是自然存在和社會存在的統一體,既有自然屬性,也有社會屬性。
  • 王騫-中國大學生音樂節是青鳥特色小鎮運營的核心IP
    8月1日,北大青鳥青春音樂學院落戶周窩音樂小鎮暨開營新聞發布會成功舉辦,國家發改委農經司原副司長、住建部國家特色小鎮評審組組長吳曉松、原文化部對外文化聯絡局副局長、中國駐中國東協聯絡中心副主任孫建華、衡水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馬福華、著名音樂人、蒲公英音樂部落聯合創始人黃舒駿、知名唱作人
  • 武強國際鄉村藝術節繪360米木頭魚挑戰吉尼斯
    武強國際鄉村藝術節繪360米木頭魚挑戰吉尼斯     衡水新聞網-衡水日報訊(記者褚鳳娜 張勇)這邊「魚水情深」剛剛畫罷,那邊「鳶飛魚躍」閃亮登場,大家爭先恐後,熱情似火……武強第二屆麥田音樂節暨2013首屆周窩國際鄉村藝術節上,由韓國藝術家秦榮燮教授創作的《年年有餘》備受關注,這條長360
  • 上海音樂出版社委約創作鋼琴協奏曲《我的祖國》奏響
    11月13日晚,由上海音樂出版社委約著名作曲家、鋼琴家儲望華創作的單樂章鋼琴協奏曲《我的祖國》套裝版總譜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舉行新書首發式。  著名華裔作曲家儲望華是我國鋼琴領域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60年來筆耕不輟,致力於中國鋼琴作品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