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音樂家走進河北周窩音樂小鎮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波蘭音樂家走進河北周窩音樂小鎮

2016-10-28 15:25:2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衡水10月28日電 題:波蘭音樂家走進河北周窩音樂小鎮:中國農村與西方音樂的「碰撞」

  記者李茜 崔志平

  伴著曼妙的音樂,走在鋪滿紅磚的路面上,街牆上到處是五線譜、音符,以及嘻哈和搖滾風格的塗鴉。道路兩旁有製作小提琴、吉他的工作室,有中國特色的年畫小展館。走著走著,也可能不小心就走進了咖啡屋、茶吧。偶爾也能看到幾位老者曬著太陽,或者衣著時尚的年輕人圍坐在一起彈著吉他。

  河北省武強縣周窩村,這個具有典型北方民居特色的村莊,如今是人氣頗旺的「周窩音樂小鎮」。這裡每年都會舉辦麥田藝術節、吉他文化節等文化活動,年接待遊客近百萬人次。28日,這個小鎮迎來了波蘭的音樂家。

  「2016年第一屆波蘭藝術圈中國行」一行27至28日在千年古縣河北武強,進行系列巡演活動。期間將舉行波蘭當代藝術展、蕭邦主題海報展、波蘭電影展等多種藝術活動。28日,該團隊部分人員來到周窩音樂小鎮,與小鎮的村民進行面對面交流。

  此次活動將行走北京、武強、揚州、上海、大同、天津六個城市,武強是第二站也是唯一的一個縣級站。「音樂可以跨越語言的障礙。」此行成員之一的波蘭鋼琴演奏家瑪利亞·路德維卡·噶布勒夏在來到小鎮前表示,她對這個以生產西洋管弦樂器著稱的中國北方農村充滿了期待。

波蘭音樂人嘗試中國打擊樂器。 李茜 攝

  28日,在小鎮一家咖啡館內,幾位小鎮村民用鋼琴、竹笛、二胡等樂器合奏。瑪利亞·路德維卡·噶布勒夏分別嘗試了二胡和村民自製的中國打擊樂器,並和同行的一位波蘭音樂人分別與這組村民音樂人合奏。雖然沒有太多的語言溝通,但合奏起來依然讓在場所有人感到欣喜,並不時鼓掌。

  此次活動主辦方代表、波蘭藝術圈基金會負責人之一的Olga表示,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富有音樂特色的小鎮,而她在來中國之前對這個音樂小鎮有所了解。她表示希望以後波蘭也有這樣的特色小鎮,希望有國際藝術家來此作交流,這裡將是一個很好的平臺。

  波蘭議會波中問題小組副主席MarekSuski表示,近年來,中國、波蘭雙邊關係的發展成為兩國關注重點,雙方也籤署了一些重要合作協議,希望波中的合作能夠藉此活動進一步發展,未來在文化等各個領域加強合作。

  據了解,周窩音樂小鎮位於河北武強縣周窩鎮周窩村,是該縣依託金音集團樂器生產優勢和周窩村典型的北方民居特色,從2012年開始培育創建的以吃、住、行、遊、購、娛為一體的中國最具文藝氣質與原生態特色的音樂小鎮。近年來,小鎮累計接待國內外遊客100餘萬人,周窩村村民年人均收入突破1.7萬元,帶動音樂人才輸出、音樂創作、樂器銷售、餐飲酒店等相關行業產值1億多元。周窩音樂小鎮先後被評為「全國魅力新農村十佳鄉村」、「全國生態文化村」、「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名村」、「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和「中國鄉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今年10月份,周窩音樂小鎮又被住建部、發改委和財政部共同認定為首批中國特色小鎮。(完)

相關焦點

  • 兩岸媒體河北巡禮②丨周窩音樂小鎮的詩意生活
    長城網訊(記者張曉明)由國臺辦指導,河北省委臺辦與衡水、邢臺、邯鄲市臺辦聯合主辦的「第三屆尋美之旅——兩岸媒體河北巡禮」冀臺新聞交流活動11月2日啟動。11月3日,兩岸媒體人來到河北省衡水市武強縣周窩音樂小鎮。在周窩音樂小鎮,目之所及都跟音樂有關,牆上跳躍著音符,花盆設計成鋼琴鍵的樣子,甚至連路標、路燈都充滿了音樂元素。
  • 河北周窩:用音樂照亮鄉村生活
    一個冀中平原上普普通通的小村莊為何會有這麼多的音樂元素?村黨支部書記周其海告訴記者,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村裡引進了第一家小型樂器加工廠,這是周窩村第一次與音樂結緣。隨後,經過30多年發展,當時的小加工廠已發展成為管弦樂器產量全國第一的龍頭企業——金音樂器集團。目前,該集團的管弦樂器產量全國第一,世界第二。
  • 青鳥音樂牽手河北武強 波蘭藝術圈武強首秀
    波蘭藝術圈武強首秀。網易娛樂10月31日報導 今年5月,青鳥音樂就音樂產業矩陣布局舉辦新聞發布會,確定了國際與國內兩條線的發展戰略,通過優質IP內容開發與運維擴大行業聲量及品牌影響。近日,青鳥音樂聯合波蘭藝術圈基金會舉辦「2016年第一屆波蘭藝術圈中國行」活動,綜合通過電影、展覽、音樂會、研討會、講座等形式打造國際音樂IP綜合體。
  • 周窩:樂來樂美——一個音樂小鎮的成長史
    西方音樂文化與中國鄉村氣息碰撞交融,塑造出周窩音樂小鎮獨特的氣質。徜徉於樸拙的巷陌之中,色彩鮮明的音樂元素、藝術塗鴉隨處可見,「因為音樂,任何冷僻之地,都繁花似錦」等標語,無聲地講述著音樂改變生活的故事。●從「水管」到「樂管」近年來,作為千年古縣河北武強的新名片,周窩音樂小鎮聲譽鵲起。
  • 「南有周莊,北有周窩」有著濃鬱的莊稼地和古樸的民風音樂小鎮.
    「漫步在周窩音樂小鎮,既能領略中國北方農村的淳樸厚重,又能飽覽西方現代音樂元素。「音樂小鎮」養成記的秘訣從2013年開始,周窩音樂小鎮每年5月份的麥田藝術節和8月份的中國吉他文化節已是雷打不動的慣例由於緊鄰一家樂器集團,在其輻射帶動下,周窩村樂器生產加工企業達到13家,從業人員3000多人。耳濡目染下,周窩村人上至七十多歲的老人,下至幾歲孩童,都能拿起樂器演奏一段。
  • 周窩音樂小鎮:奏響鄉村振興協奏曲
    來自全省的新媒體「十強縣」、新媒體「十佳帳號」、優秀組織單位有關負責同志和優秀組織者代表一起到周窩村調研觀摩周窩音樂小鎮奏響鄉村振興協奏曲。走進周窩村,撲面而來的是濃濃的藝術氣息,各種音樂符號似乎告訴遊人們,音樂是這裡不可或缺的元素。
  • 來自周窩音樂小鎮的報導:文化照亮鄉村的典範
    「黨建文化」固本浚源   追溯周窩從普通小村到音樂小鎮的蝶變歷程,可發現每個關鍵節點都彰顯著「黨建文化」對「三農」工作的引領和推動。 周窩村共256戶,959人,其中黨員38人。周窩本是一個「窮窩窩」,在歷任村黨支部書記的帶領下,經過不懈奮鬥,變成了一個「金窩窩」。
  • 河北衡水市武強縣周窩村:小村莊變身音樂小鎮
    走進河北衡水市武強縣周窩村,人們多會忽略這個鄉土味濃厚的名字,因為眼前滿是「文藝範兒」:乾淨整潔的村道筆直通暢,路旁樹木宛如綠廊,樹蔭下點綴著吉他、小提琴等樂器造型雕塑;街邊的垃圾桶上、花圃的圍欄上描著琴鍵,農家小院外牆上畫著音符;街道轉角還能看到音樂主題鮮明的咖啡館、文創小店。
  • (中國超級小鎮系列)探訪河北武強「音樂小鎮」:一支單簧管成就一個...
    【同期聲】河北某樂器集團總經理  陳學孔  當初的生產工藝包括設備條件,都受一定的限制,就得靠著打磨、銼刀銼、砂紙磨,拿著樣板套,用這樣的方式來做這個零件。  【解說】靠著一股韌勁兒,陳學孔帶著最初的員工,做出了一件件精緻的西洋樂器。經過30年的發展,當初的土作坊,也發展成擁有2300多名員工的大型企業。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 武強縣「紅色引擎」助推周窩村華麗轉身音樂小鎮
    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武強縣周窩音樂小鎮。(資料圖) 河北共產黨員網訊(通訊員 李影 記者 扈煒)如果在地圖上尋找,武強縣周窩音樂小鎮,只是冀東南平原大地上毫不起眼的一個小點,只有256戶、959人的一個北方小村。
  • 河北網紅音樂小鎮,50歲大媽與薩克斯,不會樂器都不好意思出門!
    河北網紅級音樂小鎮——武強縣周窩村伴隨曼妙的音樂,行走在街道間,小街兩旁的綠樹將陽光遮擋在外,樹蔭下是繪有音樂元素的牆面,做樂器的邊角料的邊角料加工成雕塑,擺放在各個路口。可能是因為音樂小鎮的氛圍,許多村民也成為音樂愛好者,在街邊陪孫子玩的大爺可能就會一門樂器。大媽也能把薩克斯吹的有模有樣,種地做家務學薩克斯樣樣不耽誤!這所音樂小鎮不大卻潔淨優雅,在這裡能體會到被音樂包圍的感覺。
  • 海峽兩岸音樂人在周窩共唱「同心圓」
    7月8日,由海峽兩岸音樂人共同演繹的「冀臺同韻」鄉村民謠和校園歌曲音樂交流周活動在武強周窩音樂小鎮啟動。此次活動由河北省委臺辦、河北省文聯、河北省臺聯主辦,河北省音樂家協會、衡水市臺辦、衡水市文聯等單位承辦。
  • 王騫-中國大學生音樂節是青鳥特色小鎮運營的核心IP
    8月1日,北大青鳥青春音樂學院落戶周窩音樂小鎮暨開營新聞發布會成功舉辦,國家發改委農經司原副司長、住建部國家特色小鎮評審組組長吳曉松、原文化部對外文化聯絡局副局長、中國駐中國東協聯絡中心副主任孫建華、衡水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馬福華、著名音樂人、蒲公英音樂部落聯合創始人黃舒駿、知名唱作人
  • 「冀臺同韻」鄉村民謠和校園歌曲音樂交流周啟動
    河北新聞網7月8日訊(記者田恬 見習記者吳安寧)今天,由河北省委臺辦、河北省文聯、河北省臺聯、河北省黃埔軍校同學會主辦,河北省音樂家協會、衡水市臺辦、衡水市文聯等單位承辦的「冀臺同韻」鄉村民謠和校園歌曲音樂交流周活動在衡水武強周窩音樂小鎮正式開啟。
  • 河北衡水 匠人工藝傳承千年
    圖/本報河北傳真「武強年畫」為河北省武強縣著名工藝,與冀派內畫鼻煙壺、侯店毛筆、宮廷金魚並稱衡水四絕,其工藝歷史悠久,發源於宋末元初,是中國民間年畫的佼佼者,被譽為河北藝術的象徵,著名文化學者馮驥才曾更曾評價道:「應說年畫百家好,自是武強天下雄」。
  • 六旬老漢成首席樂手 河北農民組民樂樂隊(圖)
    六旬老漢成首席樂手 河北農民組民樂樂隊(圖)   今年60歲的韓樂是河北省衡水市武強縣周窩音樂小鎮的一名「音樂人」,他和周邊村落的幾名愛好音樂的村民組成了「漢樂古風」樂隊,他是樂隊的首席樂手。  談起音樂,韓樂立刻來了興致。他從十幾歲開始接觸音樂,當時他是當地文藝宣傳隊的一名小隊員。「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年輕的少男少女們,穿著軍裝,早晨繞著縣城跑步,之後練習樂器。」
  • 兩岸媒體人河北「尋美」
    「尋美之旅——兩岸媒體人河北巡禮」新聞交流活動於11月2日至7日間成功舉辦。(河北省臺辦供圖)「尋美之旅——兩岸媒體人河北巡禮」新聞交流活動於11月2日至7日間成功舉辦。中新社、中國網、臺灣《聯合報》、臺灣《經濟日報》等兩岸媒體記者20餘人赴河北衡水、邢臺、邯鄲三市開展參訪交流,真實記錄了河北的發展變遷,了解河北發展環境、歷史機遇及惠臺政策落地情況,共同體驗了祖國悠久的歷史文化。
  • 這個波蘭樂團能演繹廣東音樂《步步高》!
    金羊網訊 記者黃宙輝、通訊員林德明攝影報導:波蘭Con Affetto樂團用小提琴等西洋樂器,廣東音樂曲藝團樂隊用高胡等中式樂器,一起合奏廣東音樂經典名曲《彩雲追月》、《步步高》。1月17日晚,中波音樂藝術欣賞會在廣州彩虹曲苑舉行,中波兩國演奏家為觀眾們帶來別樣的視聽盛宴。
  • 華北小村成為歐洲音樂人的「音樂烏託邦」
    2016年12月23日,遊客騎車在周窩音樂小鎮遊覽觀光。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新華社石家莊1月28日電(記者張碩)在一個狹小卻溫馨的咖啡館內,25歲的科祖布·波格丹正和他的四位烏克蘭同胞一起演奏中國著名民歌《茉莉花》。
  • 兩岸媒體人「尋美」河北:感受京畿風情
    3日,第三屆「尋美之旅——兩岸媒體河北巡禮」啟幕。期間,20餘位兩岸媒體人將先後赴衡水、邢臺、邯鄲等地,挖掘河北生態之美、人文之美、發展之美,通過互動交流增進友誼,也為下一步冀臺媒體合作奠定基礎。據了解,此次「尋美之旅」由中共河北省委臺灣工作辦公室和衡水、邢臺、邯鄲三地臺灣工作辦公室聯合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