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衡水10月28日電 題:波蘭音樂家走進河北周窩音樂小鎮:中國農村與西方音樂的「碰撞」
記者李茜 崔志平
伴著曼妙的音樂,走在鋪滿紅磚的路面上,街牆上到處是五線譜、音符,以及嘻哈和搖滾風格的塗鴉。道路兩旁有製作小提琴、吉他的工作室,有中國特色的年畫小展館。走著走著,也可能不小心就走進了咖啡屋、茶吧。偶爾也能看到幾位老者曬著太陽,或者衣著時尚的年輕人圍坐在一起彈著吉他。
河北省武強縣周窩村,這個具有典型北方民居特色的村莊,如今是人氣頗旺的「周窩音樂小鎮」。這裡每年都會舉辦麥田藝術節、吉他文化節等文化活動,年接待遊客近百萬人次。28日,這個小鎮迎來了波蘭的音樂家。
「2016年第一屆波蘭藝術圈中國行」一行27至28日在千年古縣河北武強,進行系列巡演活動。期間將舉行波蘭當代藝術展、蕭邦主題海報展、波蘭電影展等多種藝術活動。28日,該團隊部分人員來到周窩音樂小鎮,與小鎮的村民進行面對面交流。
此次活動將行走北京、武強、揚州、上海、大同、天津六個城市,武強是第二站也是唯一的一個縣級站。「音樂可以跨越語言的障礙。」此行成員之一的波蘭鋼琴演奏家瑪利亞·路德維卡·噶布勒夏在來到小鎮前表示,她對這個以生產西洋管弦樂器著稱的中國北方農村充滿了期待。
波蘭音樂人嘗試中國打擊樂器。 李茜 攝
28日,在小鎮一家咖啡館內,幾位小鎮村民用鋼琴、竹笛、二胡等樂器合奏。瑪利亞·路德維卡·噶布勒夏分別嘗試了二胡和村民自製的中國打擊樂器,並和同行的一位波蘭音樂人分別與這組村民音樂人合奏。雖然沒有太多的語言溝通,但合奏起來依然讓在場所有人感到欣喜,並不時鼓掌。
此次活動主辦方代表、波蘭藝術圈基金會負責人之一的Olga表示,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富有音樂特色的小鎮,而她在來中國之前對這個音樂小鎮有所了解。她表示希望以後波蘭也有這樣的特色小鎮,希望有國際藝術家來此作交流,這裡將是一個很好的平臺。
波蘭議會波中問題小組副主席MarekSuski表示,近年來,中國、波蘭雙邊關係的發展成為兩國關注重點,雙方也籤署了一些重要合作協議,希望波中的合作能夠藉此活動進一步發展,未來在文化等各個領域加強合作。
據了解,周窩音樂小鎮位於河北武強縣周窩鎮周窩村,是該縣依託金音集團樂器生產優勢和周窩村典型的北方民居特色,從2012年開始培育創建的以吃、住、行、遊、購、娛為一體的中國最具文藝氣質與原生態特色的音樂小鎮。近年來,小鎮累計接待國內外遊客100餘萬人,周窩村村民年人均收入突破1.7萬元,帶動音樂人才輸出、音樂創作、樂器銷售、餐飲酒店等相關行業產值1億多元。周窩音樂小鎮先後被評為「全國魅力新農村十佳鄉村」、「全國生態文化村」、「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名村」、「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和「中國鄉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今年10月份,周窩音樂小鎮又被住建部、發改委和財政部共同認定為首批中國特色小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