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武強縣周窩音樂小鎮。(資料圖)
河北共產黨員網訊(通訊員 李影 記者 扈煒)如果在地圖上尋找,武強縣周窩音樂小鎮,只是冀東南平原大地上毫不起眼的一個小點,只有256戶、959人的一個北方小村。然而,這個昔日貧窮落後的村莊在黨建這個紅色引擎的引領下短短幾年實現了華麗轉身,一舉成為首批中國特色小鎮、中國美麗休閒鄉村、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全國生態文化村、全國魅力新農村「十佳鄉村」。
走近周窩村,國槐掩映、小巷通幽、樂聲嫋嫋,八方來客在這裡咀嚼小鎮故事,品味優美音韻,流連忘返、不知歸處。人們不得而知的是,音樂小鎮的婀娜身姿背後不知凝聚了多少市縣鄉黨委的智慧心血和周窩村黨員幹部的辛勤汗水。
武強縣周窩音樂人創作中心、音樂體驗中心、樂器博物館俯瞰圖。武強融媒體中心 供圖
引來如椽畫筆,用匠心繪就藍圖
時光回到2012年,周窩村黨支部迎來千載難逢的好機遇,以坐落在本村的河北金音樂器集團為媒,引入北京璐德文化公司共同開發,提出了依託文化特色、建設音樂小鎮的構想。在市縣黨委政府強力支持下,堅持高站位長遠規劃,高標準頂層設計,一張藍圖繪到底。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模式,先後聘請中央美院建築學院、北京798藝術中心、天津大學建築學院,對音樂小鎮功能區、街景路面等進行整體規劃設計,邀請韓國多大浦藝術工廠對音樂小鎮進行創意性包裝設計,保留原有風貌,凸顯音樂元素,一門一景、一戶一品、體現靈性、各具特色,圍繞音樂文化主題對周窩村的民居院落進行包裝改造,進而建設一座世界級的、代表中國農民特色的西洋樂器博物館,打造成為集樂器產銷基地、音樂創作園區、無線音樂基地、主題文化娛樂區和服務配套區等功能於一體的以音樂為主題的大園區,拉開了周窩音樂小鎮建設序幕。
紅旗插在一線,以恆心克難攻堅
發展藍圖一經繪就,抓落實就變得刻不容緩。為助推項目穩步落地,周窩鎮將音樂小鎮建設列為重項工作,確立專門領導機構,劃分工作組,明確責任分工,專人專項,全天候在線,實時關注項目進展。骨幹班子成員掛帥,其餘班子成員協調聯動,形成強大攻堅合力,一套班子抓到底,全力以赴為小鎮的建設發展獻策出力。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不定時與縣直相關部門開展交流、會商和研討,以便及時、精準、高效地解決問題,促使項目快速、平穩「著陸」。為了妥善解決項目進行中涉及的徵地、拆遷等問題,鎮、村兩級更是抽調黨員中的精兵幹將成立了專門工作組,入門入口講感情,講政策,講前景,柔性化解百姓心中疑慮。2015年由武強縣委、縣政府牽頭,協調執法、職能、服務等相關部門抽調黨員業務精英成立了「武強縣周窩音樂小鎮管理委員會」,為小鎮的項目建設、良性發展添磚加瓦,保駕護航。
武強縣周窩村獨具特色吸引遊客前來遊玩觀賞。武強融媒體中心 供圖
構築堅強堡壘,秉初心擦亮底色
周窩村在歷任村黨支部書記的帶領下,經過數次規劃、重建,奠定了基本的村落格局。在小鎮建設過程中,周窩村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的戰鬥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開展了「一名黨員一面旗,我為文明生態村創建作貢獻」活動,黨員幹部帶頭幹,村民群眾跟著幹,形成了全村上下齊心搞創建的生動局面。村委會組織召開村民代表會議,多方籌措資金20萬元,對村內主要街道進行了翻修,升級改造水、電、路、暖等基礎設施。村委會還購置了垃圾箱、垃圾轉運車、灑水車等保潔設備,建設了汙水處理廠和垃圾轉運站,成立專職衛生保潔隊伍,建立日常清掃和保潔制度,實現了垃圾統收統運、日產日清、清掃保潔常態化。為了督促村民更加自覺地保持村莊環境衛生,他們建立長效機制,廣泛宣傳不講衛生、汙染環境的種種危害,幫助群眾提高衛生意識。2016年,在村支部帶領下,周窩村成立了品樂農宅合作社,對全村房屋租賃情況進行摸底登記,同時以租房戶代言人的身份與璐德公司公司籤訂協議,既保障了農戶利益,又方便了公司與農戶暢通對接。在村兩委幫助下成立的農民樂隊和「大男孩」組合,在當地已小有名氣,受邀參加過多次大型演出活動,有效帶動了本土農民演藝事業的發展。璐德公司董事長曾感慨:當年吸引我的是周窩村街上茂密的老槐樹,後來留住我的是淳樸善良的周窩人,現在讓我看到希望的是周窩村班子的實幹作風。
遊客與武強縣周窩村村民共同創作藝術作品。(資料圖)
發揮輻射效應,靠愛心領富一片
一枝獨秀不是春,扮美扮靚更要共奔小康。金音集團黨支部帶動企業開發了「樂器維修和配件加工+家庭手工業扶貧、樂器演奏+旅遊扶貧、樂器網上銷售+電商扶貧」三個特色扶貧項目,截至目前已經幫扶貧困戶400餘人。周窩村「兩委」班子制訂了《周窩音樂小鎮鄉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建設方案》,完善資金扶持、創業補貼等優惠政策,全力打造文化創意旅遊基地,相繼建成薩克斯公社、吉他體驗館、音樂體驗中心等一批重點旅遊項目,發展成集吃、住、行、遊、購、娛於一體的旅遊景區,吸引遊客超百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過億元。周窩村每年投資1000餘萬元,扶持音樂人創作、大學生創業、演奏家研學交流等,打造了小提琴體驗工坊、DIY吉他製作等多個創客孵化器,大力發展音樂教育培訓、音樂體驗創作、音樂紀念品開發、音樂休閒養生等音樂產業,吸引國內外眾多音樂人、樂器手工匠人、外地大學生來村創業。目前,帶動樂器生產及加工配套企業近百家、文化創意小微企業百餘家,從業人員達3000多人,不但促進了周窩村的勞動力就業,還帶動了周邊的西辛莊、李封莊等6個貧困村脫貧。去年,周窩村村民年人均收入突破1.9萬元,實現了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步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