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的畫家鍾愛大自然中稍縱即逝的光影:莫奈捕捉日出之時,夢幻、靈動的晨暉,阿爾弗萊德傾心馬利港洪水過後明朗而清澈的瀲灩水光,而現代莫奈之稱的西班牙畫家安德烈斯則偏愛流淌在荷花池裡的光影……
安德烈斯·魯達(Andres Rueda )作品
大自然對印象派畫家們格外慷慨,孜孜不倦地回應著他們難以平息的靈感需求。畫家揮動畫筆,讓色彩、光、影在畫布上彈奏出或明媚或昏暗、喜悅與哀傷交織的組曲。
而在城市化飛速前進的現代社會,海洋被填埋,山巒夷為平地,地球在一點點喪失其豐富的層次和肌理,自然的面貌趨向同化,取而代之是毫無驚喜的鋼筋水泥,人們眼中多是玻璃幕牆製造的光汙染,刺耳且煩躁。
所以,印象派大師們得走得更遠,去尋找不被現代化束縛而自由的光與色。
弗雷德裡克·佩耶(Frederic Payet)
年過六旬的弗雷德裡克·佩耶(Frederic Payet)曾看過無數美好光景,他出生在法國,移居美國。在長達22年的藝術生涯中,他重現了不少他在這兩個國家看過的鄉村風景,流淌在畫布上的,是伴隨了他超過半生的鄉村協奏曲。
弗雷德裡克跟大多數的畫家不同,他作畫不用畫筆,偏好調色刀,這種原始而有力量的工具,跟柔軟的畫布相碰,產生了意外效果:所描畫的風景有深刻且豐富的肌理,觀感逼真且強烈,難以忽視,即使畫家在描繪的是安逸的鄉村風景。
日光自由穿梭在林間,橙色和綠色雖然佔據了主視角,但鄉村的風景沒有人造景觀帶來的規整視感,每一片樹葉反射的光澤都不盡相同,色彩也擁有了節奏,並隨光線變幻。
冷色調的藍和純白讓畫面擁有了冬日的靜謐,讓陽光也變得溫柔,此時的背景樂曲是抒情的。間奏則是錯落綻放的朱紅色花朵,活潑而喜悅。
明淨而透徹的水域折射了天空的藍,此時是迴響悠遠豎琴聲,停泊的小船是畫家不動聲色奏響的主調……
碧天暖陽之下,科羅拉多的峽谷褪去雄奇險峻的氣勢,草木變幻出層次分明的綠意,野花乘著陽光在風中搖曳……
曾獨行於鄉村田野間,所見儘是已悄然消逝的光景,但如今的弗雷德裡克能用調色刀重奏這無數鄉村協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