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紅不是無情物,落葉歸根更傷根,與你分享花盆裡的落葉要清理

2020-12-05 餘月天地

清朝詩人龔自珍在《已亥雜詩》中寫道,「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我們不去探究詩句的深刻寓意,只看表面的意思,是說凋零的花朵不是無情的事物,它落到地面,變成春天的泥土,為下一季花開提供養分。植物的落葉與殘花相比,含有更高的氮磷鉀等元素,所以很多花友喜歡用松針土、腐葉土養花或種植盆景。今天我要說的是,「落紅不是無情物,落葉歸根更傷根,與你分享花盆裡的落葉要清理」,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三角梅

第一點,落葉有病菌。落葉要變成能被植物所吸收利用的有機肥料,需要有大量的微生物和細菌在一定條件下,使落葉發生腐爛才能成為肥料。既然微生物和細菌能將落葉腐爛,那麼它們對根部和根部的樹皮肯定也有一定的傷害。有人會問為什麼在自然界中落葉對樹木沒有傷害呢?那是因為有傷害你也沒有看到,另外傷害只是在表層,沒有對樹木本身造成大的傷害。因為在自然界中,樹木的樹冠有多大,根系就有多大,並且樹的主根深深地扎入大地。所以落葉在表層腐爛,相對來講,對樹木根系的傷害也只是在表層,沒有傷筋動骨。而養在花盆裡的盆景就不一樣了,用的花盆偏小,形式多為提根的,埋在土裡的根系被修剪得所剩無幾,很脆弱,經不起病菌的侵襲。

落葉

第二點,落葉有蟲害。很多落葉上有蟲卵,如果盆土上的落葉不及時清理,甚至有的人喜歡將落葉收集起來,放到盆土上或者拌到盆土裡,這就給蟲卵進入盆土提供了更多的機會。我們經常給盆景澆水,盆土是溼潤的,給蟲卵孵化創造了條件,小黑飛就是這麼出來的,盆土越潮溼,小黑飛就越多,所以我們要及時清理落葉,才能減少蟲害。

落葉

第三點,落葉成肥需要時間。在自然界中,落葉腐爛變成有機肥料是個漫長的過程,在花盆裡更加緩慢,需要三五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並且落葉在腐爛的過程中伴隨著發熱,產生酸性物質,熱量和酸性物質對盆景的根系都是有傷害的,所以我們在用養花的時候要注意這點。我們去山上挖腐葉土的時候,要將表層未腐爛和半腐爛的松針去掉,取用下面那些已經腐爛的、碎碎的、黑黑的松針土。

松針

這就是為什麼果園到了深秋以後,要進行清園工作。什麼是清園?就是深秋後或初冬時節,將果園裡的落葉、枯枝和雜草通通清理出去。或集中燒掉,或深埋,或與自家肥一起發酵,這樣將細菌蟲卵一起殺死,也避免了落葉枯枝和雜草在果樹下自然發酵對根系的傷害。這樣清園就是為了來年果樹少得病蟲害,達到豐產高產,多產優質果的目的。

果園如此,我們種植的盆景也是同樣的道理。所以,我們要及時清理落葉和枯枝,給它一個好的生長環境。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覺得有道理請收藏轉發,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你知道這是哪首詩嗎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是龔自珍的筆下的《己亥雜詩》,我們經常用此來歌頌老師的無私奉獻精神,但是這首詩原本卻不是歌頌老師的,你知道它本身是寫什麼的嗎?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離別京都的愁思向著日落的方向無限延伸,揮舞馬鞭,去往廣闊的天涯之地。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己亥雜詩·其五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譯文浩浩蕩蕩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 離開北京,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辭官歸鄉,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近期,我們將陸續推出優秀演講文章的展播,今天發布第二期內容為我院辦公室幹警嚴力講述的我院辦公室幹警王廷和的先進事跡,題目為《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記閬中市人民檢察院辦公室幹警王廷和
  • 落紅不是無情物,那你告訴我是啥?
    清代大詩人龔自珍寫過一首詩,大家可能前兩句記不清,但是後面兩句流傳很廣,那就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而我就是一個非常愛好文學的女孩子,從小就喜歡背誦古詩,大學畢業後也應聘到了一家雜誌社,從事編輯的崗位。作為一名南方出生並長大的溫雅的女子,我寫的東西總是帶著一種憂鬱,就像我自己本身一樣,或許是一直沒有愛情滋潤的原因吧!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之花落花開再續前緣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出自晚清龔自珍的《己亥雜詩·浩蕩離愁白日斜》字面意思:落花紛紛絕不是無情飄灑,為的是化作春泥培育出更多的新花。落紅不是無情物,花雖然落了,並不代表花無情,表達雖然我已經離開了官場,並不代表「我」不關心國家命運。化作春泥更護花 ,表達花落之後不是毫無作用,它會化作春泥,培育出更多的新花,表達「我」雖然人在天涯,也始終有為國家效力的堅強性格和獻身精神。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如同我們的親情,愛情 ,友情 。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離愁中的正能量
    「落紅不是無情物這時的他,有不得已離開政權中心的遺憾,也有對未來的期盼,還有對丁香花的留戀,更有對自己報國之誌異地而生的期許。己亥雜詩·其五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是一首仄起入韻,押平水韻「六麻」部的七絕。平仄完全合律,沒什麼好講的。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從龔自珍到林則徐與陸遊
    前幾天看到了這樣一個問題:你如何理解「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句詩真正的含義?前言這兩句詩前兩句很多人未必能背誦,但是後兩句流傳甚廣。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一、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在清朝的道光十九年(1839)春末,屢次抨擊時政、觸動時忌的龔自珍辭官南歸。
  • 每天一首古詩詞|龔自珍: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己亥雜詩》其五這首詩是清代詩人龔自珍寫的組詩《己亥雜詩》中的第五首,寫詩人離京的感受。浩浩蕩蕩的離別愁緒纏繞著我,不知不覺間太陽便已落下了。離開北京,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像人在天涯一般。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己亥雜詩·其五》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作為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尤其是在中國古代與近代之交,還是改良主義的先驅者,可謂是晚清時期的一個全才。他二十七歲中舉,曾官至禮部主事,後棄官南歸。身在清末鴉片戰爭前期,在朝為官時,龔自珍一直極力主張改革,抵制外國侵略。
  • 理性看待落葉歸根和緩掃落葉
    作者廖衛芳以《落葉還是歸根好》為題,闡述了把樹幹周圍挖個溝,將落葉埋在地下,既可保暖防寒,又可增加養分;另一作者張曙光又以《緩掃落葉又何妨》為題,闡述了金黃色的落葉鋪滿一地,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緩掃落葉留住了最美的秋,等等。        對此,筆者有不同看法。        所謂「落葉歸根」是一句古語。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離別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不是無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願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        道光十九年(1839),也就是鴉片戰爭的前一年,龔自珍已48歲,對清朝統治者大失所望,毅然決然辭官南歸,回歸故裡,後又北上迎取眷屬,在南北往返途中,他有所思,有所感,就用雞毛寫在帳簿紙上,投入一個竹筐裡。
  • 豐子愷: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豐子愷畫作之「都會之春」 豐子愷自小就被包圍在脈脈的溫情中,這種溫情後來跟隨了他一生,浸透在他的性格裡, 豐子愷畫作之 「落紅不是無情物
  • 落葉並非無情物,化作冬泥更護花
    前陣子去上海,路過大寧公園,見楓葉落了一地,頗有幾分秋風掃落葉的味道。當然,那絕不是秋風,而是比秋風還要令人畏懼三分的冬風。冬風一起,滿地蕭瑟。素黃的杏樹葉子,小小的一片,非常的雅致。它們在冬風中傾城一舞,然後靜靜地依偎著大地,安眠。
  • 散文:落葉不是無情物
    迎著颯颯秋風,漫步在古都的公園,秋日的風掠過耳際,清澈而安靜,我一個人走在風中,想起那句「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的詩句來,竟有薄薄的歡喜和安詳。西風緊,雁南飛,黃葉地,滿城儘是黃金地。一場秋風讓秋天一下子便有了金屬般的質感,天空深遠、清美,光線透明、厚實,落葉翩躚起舞,連空氣都有一種從未有的踏實和深沉,真是風日洒然,讓人忘記了秋日裡那一絲不易覺察的寂寥。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上一句是什麼?僅14字很霸氣
    這些千古名句的上一句,長期被我們當成糟粕忽略了,讓很多人對詩人真正要表達的意思一知半解。本期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也是這樣一首被忽略了一半的經典詩,它就是清代文人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其五》。這首詩的名字大家可能不算熟悉,但其中的一聯大家應該不陌生,它就是: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多年以來這14個字常被很多人掛在嘴邊,但很多人不知道它的上一聯更霸氣。
  • 落紅不是無情物
    文\台州石油  陳應佳    入秋之後,漫天飛舞的落葉總能讓人傷懷,如今立冬已過,舉目皆是遍野的黃,我站在陽臺上,心中無限的空虛,冷冽的風吹動著衣角,心緒還沉浸在剛剛讀的《紅樓夢》中,眼睛漫無目的地掃視著下方。突然眼前一亮,猶如飢餓許久的獵豹找到獵物般興奮,我急不可待地奔下樓去。
  • 落紅不是無情物:龔自珍詩詞中的落花意象
    落紅不是無情物:龔自珍詩詞中的落花意象 王鎮遠 2020-05-31 10:17 來源:《亦狂亦俠亦溫文:龔自珍的詩文與時代
  • 「落紅不是無情物」的前生「來何洶湧需揮劍」——時代的志士
    關於感恩的詞句,我們腦海裡第一個蹦躂出來的便是那一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或者初中課本上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前者的作者李商隱李義山,與杜牧合稱小李杜,他們的詩作我們拜讀過不少。
  • 推薦五本古代情緣文: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推薦五本古代情緣文: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大家好,有到了好書推薦的時候啦,今天給大家推薦五本古代情緣文: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喜歡的小說是不是一不小心又看完了?是否還在為看什麼還在發愁呢?
  • 龔自珍傳奇:落紅不是無情物
    原題 落紅不是無情物——龔自珍傳奇而奕繪之側福晉顧太清,雖為滿人,長於江南,身段苗條,容貌娟好,又通詩文,與貝勒爺乃京城裡最風雅之人物,龔自珍常為其座上賓。 於是,龔自珍雖非站行坐臥誦經不已,卻力圖實踐其特立獨行之空山歸寂,以成全當初「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之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