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晚年很振奮人心的一首詩,翻譯過來就是:心若年輕,歲月不老

2020-10-13 解憂詩詞

花開無言,芳華灼灼;花落無聲,餘香嫋嫋。

歲月亦如這花開花落,綻放凋零。

走過懵懂的童年時光,風華正茂的恰同學少年,激情燃燒的青年歲月,不經意間便到了知天命之年。

雲捲雲舒隨月老,花開花謝與誰妍?時光被修剪了枝蔓,華年斑駁成了遙遠的地平線。

即使容顏蒼老,年老老去,歲月荒蕪,我們也要保持一顆不老之心。

心若年輕,何懼歲月老去?

就像杜甫晚年一首詩所言「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

這一句出自他晚年寫的一首詩《江漢》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

片雲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

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這首詩寫於公元768年,當時杜甫已是57歲的高齡,天涯漂泊,知交零落,疾病纏身,可以說是落魄困到到了極致。

然而就是在這樣不堪的境遇中,他寫下了這首格調高昂,令人振奮的詩作,完美地詮釋了什麼是「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詩歌首聯是詩人的自我調侃,是他當時處境的真實寫照。

「江漢」二字點題的同時,也點明了地點。

杜甫離開夔州後,一路漂泊,輾轉於湖北江陵、公安等地,這首詩便是在這一帶所寫,而這裡位於長江和漢江之間,故而稱為「江漢」。

「思歸客」三字道盡了詩人想歸卻不能歸的心酸苦楚,這讓我想起了王勃的「長江悲已滯,萬裡念將歸」,同樣是漂泊異鄉,思歸而不能歸。

「腐儒」是詩人的自嘲,他飽讀詩書,滿腹經綸,卻一直懷才不遇,到了晚年,依然顛沛流離,困頓貧窮,心中自有一股憤懣之氣。

頷聯兩句以景烘情,進一步突出他此時的孤苦之情。

他望著天邊漂浮的白雲,黑夜裡高懸的明月,聯想到自身羈旅天涯,孤苦伶仃的現狀,心中的悲苦之情難以抑制。

原本「浮雲」就象徵著漂泊,「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返」、「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而杜甫這裡的「片雲」更進一步,除了漂泊外,還暗含孤獨之意。

「月」也是如此,本有思鄉之意,以「孤」字修飾,更增添了一層悲涼。

這一聯通過寫景,將詩人「思歸而不能歸」的心酸無奈、天涯漂泊無處可依的悲苦刻畫得入木三分。

而他的處境越是悲苦,便越能體現他在頸聯所抒發的那種老而彌堅、壯心不已的頑強精神。

「落日」是詩詞中常見的意象,有時也象徵著年華的老去,很容引起衰老、淪落的慨嘆,但是杜甫這裡卻說「落日心猶壯」,即使到了垂垂老矣的暮年,他依然壯心不已,怎能不令人欽佩?

而「秋風」歷來是蕭瑟悽冷的,最能勾起內心深處愁思,「行人無限秋風思」、「唯有秋風愁殺人」、「江上秋風動客情」……

可是杜甫面對瑟瑟的秋風,不僅沒有陷入傷感,反而產生了一種「病欲蘇」的錯覺。

這兩句和頷聯的兩句形成了一種對比反襯的關係,充分展現了詩人頑強不屈、老當益壯的精神,催人向上。

尾聯「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引用了「老馬識途」的典故,表明自己雖然年老多病,卻仍有雄心壯志。

這兩句不僅突出了詩人不服老的精神,更體現了他的自信。

李白說「天生我材必有用」,他的自信張揚到了極致,而杜甫是內斂的,即使到了晚年仍堅信自己能有所作為,同樣令人嘆服。

全詩通過描寫詩人晚年漂泊異鄉的所見所感,表達了一種「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精神。

短短40字,讓人感受到了「心若年輕,歲月不老」的至高境界,妙絕千古。

歲月是賊,總是在不經意間偷去許多美好。

草木凋零盛開,四季輪迴更替,唯有人之年華,再無逆轉之日。

往事如煙,時光終將淡去。

如花美眷,終抵不過似水流年。

也許我們無法做到視若無睹,但也不必幹戈相向。

心若年輕,歲月不老。

就像杜甫詩中所言: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就點個關注哦。

相關焦點

  • 杜甫晚年很振奮人心的一首詩,翻譯過來就是:心若年輕,歲月不老
    即使容顏蒼老,年老老去,歲月荒蕪,我們也要保持一顆不老之心。心若年輕,何懼歲月老去?就像杜甫晚年一首詩所言「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這首詩寫於公元768年,當時杜甫已是57歲的高齡,天涯漂泊,知交零落,疾病纏身,可以說是落魄困到到了極致。然而就是在這樣不堪的境遇中,他寫下了這首格調高昂,令人振奮的詩作,完美地詮釋了什麼是「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 陸遊為偶像杜甫寫的一首詩,翻譯過來就是:你的苦,我都懂
    而他如此瘋狂的原因,就是為了能夠寫出和杜甫一樣好的詩。 可惜的是,雖然他在樂府詩上頗有成就,但委實不能和杜甫相提並論。 而若要說到最像杜甫的詩人,我覺得非南宋的陸遊莫屬。
  • 《乘風破浪的姐姐》:心若年輕,則歲月不老
    這就是後來大家都一直認為她有很多錢的原因。黃聖依之前與周星馳有多次合作,並且因為《功夫》這部電視一炮走紅並且多次上了春晚,所以越來越多的觀眾喜歡並熟知黃聖依。但或許就是天無絕人之路,當老天關閉一扇門時,必會打開另一扇窗。後來,她遇到了丈夫張鐸,雖然這個男人小她8歲,卻用愛細心呵護著她那顆受傷的心,在她最艱難的時候,不離不棄,陪伴她慢慢走出低谷。從脆弱到強大,從為了別人而活到勇敢做自己,一路走來,陳松伶沒有被殘酷的生活所擊敗。
  • 詩聖杜甫沒有年輕過?不,他的年輕都藏在給一個人的詩裡
    只是因為在李白的詩中充滿了浪漫主義氣息,其很多著名的詩是在「安史之亂」前早就寫下的,所以讓人感覺年輕;而我們所熟悉的許多杜甫詩則是他在「安史之亂」前後寫下的,他把目光傾注在廣大受苦的老百姓身上,所以從杜詩中我們很能看到百姓的流離失所,能看到「世間瘡痍」,能感到書寫現實的沉重。而杜甫在詩中,也曾年輕過,他曾寫自己「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
  • 一首杜甫寫給朋友的詩,對歲月變遷的感嘆,以及對悲歡離合的憂傷
    杜甫大家都知道,他是唐朝有名的詩人,他的詩大多數都是以現實為題材,來表達他心繫國計民生的一種情懷。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是杜甫寫給朋友的一首詩名字叫《贈衛八處士》,詩人藉此來表達對歲月變遷的感嘆和無奈,以及對悲歡離合的憂傷。
  • 五首豁達詩詞:心若年輕,又何懼歲月老去
    有遠大抱負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雄心也不會止息!這首詩寫於北伐烏桓勝利的歸途。此時,曹操已經五十三歲,在古代,這已是將近暮年的年齡。雖然剛剛取得了北伐烏桓的勝利,踏上凱旋的歸途,但他想到一統中國的宏願尚未實現,又想到自己已屆暮年,人生短促,時不我待,怎能不為生命的有限而感慨!但是,曹操並不悲觀,他仍以不斷進取的精神激勵自己,建樹功業。
  • 古代最大膽的一首情詩,全詩只有28字,翻譯過來就是:約不約?
    hello,大家好,我是你們身邊的歷史小達人,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內容是,古代最大膽的一首情詩,全詩只有28字,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約不約? 在古代人們對情愛之事遠遠要比如今含蓄的多,也正因如此,當表達自己的愛慕之心時,往往會有間接的語言,在那段歲月中便出現了一首大膽的情詩
  • 杜甫散步寫下一首詩,記錄悽慘晚年生活,被後人稱「七律之冠」
    一篇詩當中,每一句都讓人感到讚嘆;而這其中組成每一句的每一個字,都令人嘖嘖稱奇。這是明代文學家胡應麟對一首詩的評價。不僅如此,這首詩還被後人稱為「七律之冠」,意思就是古往今來這麼多寫七律詩歌的,就這首詩最厲害,是所有七律詩當中的頂尖之作——那麼,這首詩到底是誰的詩,又是如何擁有這樣高度的評價的呢?
  • 杜甫晚年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為何被稱為「七絕壓卷之作」?
    其實,如果李白與杜甫活著,他們肯定不在乎排名的問題,誰是第一無所謂。李白生性灑脫,絲毫不看重名利,杜甫比李白年輕一些,早年是李白的小迷弟,根本不會和偶像爭奪所謂的冠軍。品讀詩詞,因年齡不同而產生不一樣的感慨,以前喜歡吟誦李白的詩,有種俠客風範,令人無限嚮往。
  • 杜甫晚年的一首名作,自慨平生,讀完當真扎心
    杜甫是盛唐偉大的詩人,他憂國憂民,卻總是貧病交加;他懷才不遇,但其不朽的詩篇卻千古流傳。杜甫曾說,「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雖然只是觸景生情、感慨之作,卻道出了自己的心裡話。老杜還常把自己比作「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讓讀者也感慨不已。
  • 元稹給白居易的一首答詩,翻譯過來就是:我真的一點都不想你
    先有忘年之交賀知章和李白,後有杜甫和偶像李白,兩人不僅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簡單的來說就是夜裡喝醉了酒躺在一個被窩睡覺,白天手拉手一起遊玩。這畫面不要太美。 你以為這就夠了,這些在白居易和元稹面前,簡直不值一提,據後人統計,兩人來往通信1800多封,互贈詩篇接近1000篇。
  • 李白最含蓄的愛情詩,全詩20字,翻譯過來就是:笨蛋,我想死你了
    它可能是「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千古名句,也可能是「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今天要說的是李白最含蓄的愛情詩,全詩20字,翻譯過來就是:笨蛋,我想死你了!一個女子深夜難眠,站在戶外看月亮看了好久,一直到寒露侵身,回到屋裡還是睡不著,還是隔著水晶簾望月,那一幅眼神,真是寫活了,有好多好多的心情意思,都在那玲瓏望秋月的眼神裡面。
  • 若有詩書藏於心,歲月何曾敗美人
    讀的詩詞多了,人就如詩中走出來一樣,身上帶著一種詩的氣質,容顏也會隨之改變。 如果人生有詩詞,那麼老去的將是年齡,不老的是氣質。 優雅 若有詩書藏於心
  • 杜甫最慷慨激昂的一首詩,以秋景抒懷自己的遭遇,這首詩氣貫古今
    就像杜甫在《宗武生日》中跟他兒子說的那樣,&34;但自安史之亂開始,杜甫則過著漂泊的生活,特別是晚年的杜甫,日子過得非常拮据,甚至他的小兒子都是因為沒有糧食吃餓死的。杜甫的晚年有多慘,世人用這樣一句話來形容他:&34;。
  • 晚年的杜甫登上嶽陽樓,寫下一首經典唐詩,道盡人生悽苦!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登嶽陽樓》,便是一首關於嶽陽樓的經典唐詩。它出自於唐代大詩人杜甫之手,是杜甫晚年登上嶽陽樓,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據記載,當時的杜甫已經五十七歲,距他生命的終結僅有兩年。且杜甫身患肺病及風痺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聾,只能靠飲藥維持生命。正是在這樣一個處境艱難,悽苦不堪的情況下,杜甫登上神往已久的嶽陽樓,寫下了這首詩。
  • 杜甫晚年一首表達孤獨的詩,短短的幾句,卻把孤獨描寫得深入骨髓
    杜甫的一生極其的落魄,也無比的孤獨,尤其是他在晚年時期更是獨自漂泊,那一份孤獨之感,更是深入骨髓,從而也使得他寫下每一首詩都充滿了孤獨之感,字裡行間也是流露出了無限的悲痛之情;作為當時最偉大的詩人,杜甫儘管才華橫溢,可是在現實的生活中卻又是處處碰壁,這也使得他極為悲情。
  • 杜甫晚年登上白帝城,信手拈來寫一首詩,還被後世稱為七律第一
    少年時代杜甫相對來說家境還算可以,但是到了中年之後,完全需要別人接濟,這也使得他對於現實的感知比別的詩人要更加深刻,創作出來的作品也自然更具有感染力;尤其是他晚年的作品,每一首都感人肺腑,例如在湖南岳陽創作的《登嶽陽樓》,那就寫盡了內心的無奈,還有現實的悲痛之苦,裡面有兩句詩也是膾炙人口,「親朋無一定,老病有孤舟。」
  • 杜甫到晚年依然會向年輕詩人學習,如今的詩人卻急於早熟
    傅小平:也難怪讀很多翻譯過來的現代詩,我讀來讀去都覺得是浪漫的抒情詩。讀這樣的譯本,你會覺得那些二十世紀大詩人沒什麼出息,完全是步拜倫、雪萊、普希金等前輩詩人的後塵,在語言和形式上更是沒有什麼發展、創新。實際上,詩歌變化之大遠遠超出其他體裁。就像你說的,這是一個帶有綜合性的問題,但也許還有現實層面的影響吧。
  • 杜甫最經典的一首詩,也是他晚年創作生涯中的絕唱!
    《江南逢李龜年》是杜甫的一首經典詩作。這首詩是杜甫在安史之亂後,漂泊到江南一帶,和曾經的宮廷歌唱家李龜年重逢時,所寫下的一首回憶之詩。通過詩人追憶昔日和李龜年的相逢經歷,表達了因國事凋零,人生巨變,而顛沛流離的感慨。
  • 心若年輕則歲月不老,持一顆打不死的心態活到老,開心每一天
    活著就是一種修行,修行就是修心。修得一顆平常心,無時不是快樂,修得一顆滿足心,無處不是幸福。心若年輕,則歲月不老。事在人為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順其自然是一種達觀的生存之道,水到渠成是一種高超的入世智慧,淡泊寧靜是一種超脫的生活態度。無事時,澄然,有事時,斷然,得意時,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