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書房的經典——案頭幾

2020-12-08 仙作紅木

古代文人的書房,少不了文房四寶,而案頭幾是文人書房中的常見玩意兒,古人有云:「書案頭所置小几」,這裡說的就是案頭幾,主要是用來放置文具、茶具、花瓶、植物等的一個小器具,別看案頭幾個子小,但它是點綴書房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器物。

案頭幾造型小巧,利用榫卯結構安裝在一起。一般情況下,案頭幾的幾面都會有繪畫,一般都是文人雅士撫琴、遊玩、吟詩作對的場景,將古代文人恬淡閒事的生活生動的描繪了下來。

當然,並不是左右的案頭幾都會有繪畫,也有很多案頭幾造型古樸簡約,更添了一分文人的雅致氣質。

而在現代,案頭幾可以放置在客廳,擺放一些花草或者花瓶等裝飾物,古樸典雅的造型,定能夠為家居生活增添一份不可多得的雅致和魅力。

——>

相關焦點

  • 古代文人的案頭雅趣
    在這樣一個日漸喧囂浮躁的時代,當代人越來越嚮往古人那番寧靜淡泊的生活狀態,尤其是古代文人的生活書房中每日靜默以對的文房佳器,則更是文人生命中的真善之友,陶其情,養其氣,誠可久居長伴。
  • 文人書房內,小而精緻的案上幾
    故而在書房中的小器物,則成為怡情怡心之雅趣。從書房器物也可揭開認知中國的傳統文化的華彩篇章。自然,書房案頭也會出現一些精巧的小几,它們被精雕細琢,盡情展現出工與美的交融,材與藝的共鳴。這是自然與人類文明的和諧的見證。 此幾小巧而別致,用有束腰造法,幾面用攢邊打槽,用雲石面來做面板,這亦是這件小几的特色之一。雲石素來在家具中較為常用,用來做鑲嵌,能節省木料亦可避免木質面板因自然抽漲而留有的伸縮縫。它能起到非常完美的裝飾效果。
  • 到南宋書房,聽一對父女講述從案頭到田野調查的故事
    《佩觿(xī)編》記錄了自2016年以來,王海明老師與其時年十歲的女兒王皙兒,通過考古材料學習中國古代文化,從案頭到田野調查的讀書筆記和調查手冊。目前已完成的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古文字與古代文化常識、古文字與古史、古文字與古代器物、古文字與今體文字與書法、古文字與古器物與禮儀與建築、古文字與古器物與跨區域文化交流幾個方面。
  • 文人雅士的案頭
    在這樣一個日漸喧囂浮躁的時代,當代人越來越嚮往古人那番寧靜淡泊的生活狀態,尤其是古代文人的生活書房中每日靜默以對的文房佳器,則更是文人生命中的真善之友,陶其情,養其氣,誠可久居長伴。
  • 古代文人的樂園,書房就是他們的天堂!
    #書房是個美妙的地方。圖書館太大,小小書房便足以撫慰我們疲憊的心。其實,要論書房的精緻有品位,中國人的傳統書房絕對是數一數二。茶香墨韻,書裡芳華。書房骨子裡的風雅,換一刻悠然。書房在古代又叫書齋,是專門用作閱讀、寫字、清修或工作的地方。
  • 稀罕物,古代皇帝書房用刀
    在古人的書房裡,除了文房四寶筆、墨、紙、硯,往往還有一寶必不可少,就是刀。古代王公貴族寫信,為了彰顯身份和品味,喜歡用精緻的火漆或紅色蠟油進行封絨。甚至,封蠟上還雕刻以精緻的家族徽記、紋章等。收到來信後,如果直接撕開可能會毀壞信件,用手去摳掉蠟封則會弄髒手指,所以,他們喜歡把擺在案頭的精美小刀拿過來,慢慢裁開封口的火漆或者封蠟,然後才取出信來慢慢閱讀。
  • 比蘭花還好養的盆景,放在書桌案頭,好看又好聞,文人書房很常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個,比蘭花還好養的盆景,放在書桌案頭,好看又好聞,文人家裡很常見菖蒲,為天南星科菖蒲屬植物,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可以防疫驅邪的靈草,端午節時,家家戶戶會在門口掛上菖蒲,從古至今都是一種備受人們喜愛的植物,菖蒲的品種十分繁多。
  • 緬甸花梨,案頭圓角櫃,書房茶室推薦
    緬甸花梨 案頭圓角櫃規格:68×46CM儲物類家具是我國古代重要的日用家具,主要是用來陳設器物和儲藏物品的家具。
  • 古代書房
  • 書房的理想情境
    ,幾群鳥,幾區亭,幾拳石,幾池水,幾片閒雲。,書房,是文人騷客的安身立命之所。能稱作 「書香門第」之家,更是必有書房。書房在家中是最高雅的場所,古典的書房氛圍內,洋溢著自然的木香與人文的墨香,陳設布置處處透露著文人氣質。
  • 藏在案頭小景中的文人情懷
    在中國傳統社會中,文房清供是筆耕丹青的必要條件,它既是書房的用具,亦是文人雅客賞玩之物,悠悠歷史長達千年。清供,又稱清玩,由佛前供花發展而來。最早是以香花蔬果替代告朔之牛羊,而後發展成為包括金石、書畫、等一切可供案頭賞玩的文雅物品。
  • 古代文人書房
    在以文為業、以硯為田的讀書生涯中,書房既是中國古代文人追求仕途的起點,更是他們尋找自我的歸途。
  • 書房:古代士子的精神家園
    古代書房進化史  中國古代向來重視文人學子,在「學而優而仕」的社會氛圍中,古代士大夫的日常生活也與筆墨紙硯、琴棋書畫無法分割。上至官宦人家、下至普通百姓,家中往往都有專門的書房。從隋唐開始,書房便以草堂、書樓、書齋等各種形式出現,成為文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 中國文人書房的理想情境
    ,一部法帖;小園幽徑,幾叢花,幾群鳥,幾區亭,幾拳石,幾池水,幾片閒雲。在崇尚文學的古代,書房,是文人騷客的安身立命之所。他們無不重視書房的設置,儘管各自經濟狀況迥異,但皆講究書房的高雅別致。如果說客廳是一家人的面子,書房則是心靈的棲息地。
  • 這才是中國人的書房,骨子裡風雅
    一 窗 一 屏 一 天 地書房在古代又叫書齋,是專門用作閱讀、寫字、清修或工作的地方。中國人的書房講究的不是空間大,而是明淨,使心舒暢,太寬敞反會損傷目力。很有意思。對於書房的裝飾,李漁在《閒情偶寄》中說得好:「宜簡不宜繁」。有屋一間,無論大小,一桌一椅一方幾,一燈一人一卷書,便有了於日常中沉思靜悟、安頓心靈的所在。
  • 等閒堂 | 文人書房,墨韻茶香
    一、簡一 桌 一 椅 一 方 幾一 窗 一 屏 一 天 地 書房在古代又叫書齋,是專門用作閱讀、寫字、清修或工作的地方。 中國人的書房講究的不是空間大,而是明淨,使心舒暢,太寬敞反會損傷目力。 對於書房的裝飾,李漁在《閒情偶寄》中說得好:「宜簡不宜繁」。有屋一間,無論大小,一桌一椅一方幾,一燈一人一卷書,便有了於日常中沉思靜悟、安頓心靈的所在。
  • 從文人書房,看古代人的雅趣生活!
    一 桌 一 椅 一 方 幾  一 窗 一 屏 一 天 地    書房在古代又叫書齋,是專門用作閱讀、寫字、清修或工作的地方  中國人的書房講究的不是空間大,而是明淨,使心舒暢,太寬敞反會損傷目力,很有意思。  對於書房的裝飾,李漁在《閒情偶寄》中說得好:「宜簡不宜繁」。  有屋一間,無論大小,一桌一椅一方幾,一燈一人一卷書,便有了於日常中沉思靜悟、安頓心靈的所在。
  • 古代書房為什麼叫 「 齋 」?
    古人不但不求書房豪華,也不在意書房的面積有多大。南宋文學家陸遊在《新開小室》詩中說:「並簷開小室,僅可容一幾。東為讀書窗,初日滿窗紙……」新闢這間「僅可容一幾」的小書房時,陸遊已年逾八旬,但陸遊對小屋相當滿意:「窗幾窮幽致,圖書發古香。」明代文人歸有光的書房「項脊軒」也以「小」出名:「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
  • 好想有個書房
    >書房,古代稱書齋,是住宅內專門作閱讀、自修或工作之用的房間。文房者,文人之書房也!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書房的布置不在於精緻除卻文房必備筆墨紙硯外,這些案頭擺設,更能彰顯主人情趣古人的書房中通常會有古琴,或懸於牆壁,或置於案頭。
  • 古代書房的布置
    圖丨網絡書房,古代稱書齋,是住宅內專門作閱讀、自修或工作之用的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