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龍巖丨吟詠閩西,這些千古名人留下這些佳作

2020-08-08 龍巖全媒體新聞中心

知龍巖丨吟詠閩西,這些千古名人留下這些佳作


閩西人傑地靈、歷史悠久

閩西文化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

其中就包括閩西古近代詩詞

古近代閩西籍詩人和非閩西籍名人

吟詠了很多閩西的詩詞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品一品這些詩詞

從詩詞中了解閩西歷史、民俗、風情等

首先,小編要給大家介紹幾位

非閩西籍名人

看看他們留下了哪些遺玉



題謝公樓

(唐)張九齡


謝公樓上好醇酒,三百青蚨買一鬥。

紅泥乍擘綠蟻浮,玉碗才傾黃蜜剖。


註:張九齡(678—740)字子壽,廣東韶州曲江人,開元二十一年(733)任丞相,是唐代著名詩人。據《長汀縣誌》載,他年輕未達時,為尋晤其弟張九皋,曾客寓汀州

謝公樓:在長汀烏石山巔疑為雲驤閣原址,為紀念南朝詩人謝眺(一說謝靈運)所建。

青蚨:青蚨即銅錢。

紅泥:紅泥小爐,這裡指的是酒罈封口上的紅泥巴。

綠蟻:新釀製的酒面泛起的泡沫。

黃蜜:指的是酒的顏色和口感。



送汀州元使君

 (唐)張籍


曾成趙北歸朝計,因拜王門最好官。
為郡暫辭雙鳳闕,全家遠過九龍灘。
山鄉只有輸蕉戶,水鎮應多養鴨欄。
地僻尋常來客少,刺桐花發共誰看。


註:元使君指中唐名詩人張籍(約767-830)之友元自虛,他於唐元和(806—820年)中赴任汀州刺史。九龍灘,系福建燕江灘名。自北來汀官員,一般由閩北入閩至延平,然後經由沙縣坐船溯沙溪和燕江,過了九龍灘,到今清流縣上岸,後陸行轉赴汀州。



湖村

(宋)文天祥


怪石巖巖總是窩,當朝宰相此經過。

馬蹄踏破歸來晩,萬古流傳永不磨。


註:文天祥率抗元大軍路過今江山鎮盂村時,曾題此詩言志。此詩後來鐫刻於盂村南面溪邊的懸崖峭壁上。據明萬曆恩貢連瓚云:「迄今遙遙數百載,字跡儼然」,但物換星移,如今早已遺蹤難覓。文天祥此詩不見於《文天祥全集》,真偽難辨。但盂村峭壁後被人稱作丞相巖、題詩巖,寄寓著人們對民族英雄的敬仰和懷思。

接下來

小編要介紹幾位閩西籍詩人

一起品品他們的佳作


憶遊上杭

(晚清)丘逢甲


前年記作上杭遊,路人林塘境便幽。

三宿空桑吾不厭,春燈山寺話神州。

(其一)


黃坑黃筍舊知名,惜我來時筍未生。

我是主人兼看竹,綠濛濛裡一兜行。

(其三)


註:丘逢甲(1864—1912),字仙根,號倉海,祖居地上杭,生於臺灣苗慄縣。光緒十五年(1889)進士。中日甲午戰爭後,清政府割讓臺灣,丘逢甲致力於抗日保臺事業,是著名的愛國者、愛國詩人。



國慶日喜賦

(晚清)丘復


還我河山復我疆,高歌莫笑老猶狂。

根除蔓草平倭寇,手植梅花拜鄭王。

武漢一聲驚拔幟,中華萬歲快稱觴。

興邦建設需才智,留取丹青姓字香。


註:此詩寫於1945年抗戰勝利時。丘復(1874—1950),字果園,別號荷生(荷公),福建省上杭縣蘭溪鎮人。他熱心教育,早在光緒三十二年便與丘逢甲一同創辦上杭民立師範,並任監督。1941年創辦私立上杭縣明強中學,任董事長兼校長。並任民國《上杭縣誌》主編。



夏日下聞溪渡

(宋)程垣


溪橋架木度人行,人影溪中步步生。

真水真山皆舊識,時來時去幾關情。

魚驚鷗立無閒意,鳥逐蟬飛有遁聲。

暫止筍輿生僕力,可人時至午風清。


註:程垣,字務實,龍巖(今新羅區)人。他是閩西歷史上第一個步入全國詩壇的詩人。他的詩收集在《清四庫全書·江湖後集》中。江湖詩派是南宋著名詩派,程垣是該詩派的成員之一。



如夢令·石門巖

(宋)李仲


門外數峰圍繞,帖石路兒彎小。
花老不禁風,委地亂紅多少。

人俏,人俏,隔葉數聲啼鳥。


註:從龍巖現存古文獻看,這是閩西文人寫得最早的一首詞。作者李仲虺,連城邑士。此詞見唐圭璋編《全宋詞》。《全宋詞》據明《永樂大典》引《臨汀志·山川》錄此篇。石門巖,連城名勝,為長達千米的峽谷。兩石對峙,中虛成門。築壩建成水庫(現名石門湖)乃是20世紀70年代之事。



來源:龍巖全媒體新聞中心

中共龍巖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作者:黃瓊娥綜合整理

審核:張春槐

監製:高營光

素材來源:《閩西歷代詩詞選》、網絡

相關焦點

  • 知龍巖丨笑到肚子痛,悟到骨裡頭——閩西特色語言究竟妙在哪裡?
    相信小夥伴已經猜到小編要說的內容了沒錯那就是讓人笑到肚子痛,悟到骨裡頭的閩西諺語、歇後語、俗語啦閩西民間文學中的民間諺語、歇後語和俗語,是閩西深厚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長期存在於閩西民間社會中,和閩西人民的日常生活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世世代代流傳了上千年!
  • 龍巖學院《閩西客家民間信仰與風俗研究》出版
    據了解,陳弦章現任龍巖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院長、閩臺客家研究院院長。>閩西客家民間俗信研究》等,發表論文50多篇,出版著作多部。陳弦章介紹,閩粵贛邊是客家民系形成區域,閩西是客家祖地,「由於受特殊居住環境以及不斷遷徙經歷的影響,閩西客家人的民間信仰除了有漢民族共同的特徵外,還有其明顯的自身區域
  • 福建旅遊:龍巖客家古村知多少!
    福建旅遊:龍巖客家古村知多少!龍巖是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在這裡,留下了濃厚的客家文化底蘊。在龍巖保存較完好的客家古村不少,今天就給大家推薦最具代表的幾處,一起來看看吧。是典型的閩西客家村落,這裡的古民居採用的是多大廳、多天井的九廳十八井式建築模式。漫步在培田古村的幽長古巷裡,映入眼帘的都是很有歷史感的青磚、黑瓦,以及翹角屋簷,如此靜謐,有種歲月靜好的感覺。步入建築內,瞬間便被各種精美的雕飾吸引了目光,幾乎沒有重複的,有人物、有花鳥、有生活場景……,令人美不勝收。
  • 龍巖衛生學校、龍巖財經學院、龍巖農業學校併入閩西職業技術學院
    閩南網3月12日訊 龍巖衛生學校、龍巖財經學院和龍巖農業學校將併入閩西職業技術學院,龍巖中心城區將新建、遷建、擴建一批學校,規劃設置11所初中,51所小學,可覆蓋服務近130萬人。炎平/製圖  高校  三校併入  閩西職業技術學院  規劃指出,
  • 龍巖學院舉辦閩西漢劇藝術欣賞活動
    日前,龍巖市漢劇傳習中心的演職人員應邀走進龍巖學院舉辦閩西漢劇藝術欣賞活動,約600餘名師生觀看了演出。  《柴房會》、《西廂記》、《打洞結拜》、《壽州救駕》,龍巖市漢劇傳習中心的30餘名演職人員利用邊講解邊表演的形式為師生們展演了四個著名名段,體現了表演者深厚的功底,展示了閩西漢劇的風採。
  • 龍巖舉行「我最喜歡的閩西籍代表作家作品」評選活動
    昨日是第二十二個世界讀書日,龍巖市民間文藝家協會舉辦以「知我閩西,愛我閩西」為主題的「我最喜歡的閩西籍代表作家作品」大型公益網上評選活動。  據介紹,活動藉助「宋客e家」微信公眾平臺,著力推介活躍在北京、上海、廣州、福州的閩西籍專業作家、評論家、出版家以及龍巖本土代表作家,共計30人的成長經歷和業績事跡,以投票的形式評選出15名人們喜歡的作家作品。
  • 天津大學對口支援龍巖學院建設發展
    11月18日,《天津大學對口支援龍巖學院框架協議書》籤署儀式在天津大學舉行。天津大學黨委副書記雷鳴和龍巖學院校長凌啟淡分別代表雙方籤署對口支援協議。 根據對口支援協議,天津大學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師資隊伍、科技服務等方面對龍巖學院進行幫扶。助力龍巖學院培育建設成為碩士學位授權單位,重點幫扶「材料與化工」學科建設和福建省清潔能源材料重點實驗室、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程中心等平臺建設。
  • 龍巖這些高顏值亭子長廊,你打卡了嗎?
    近幾年來,隨著龍巖中心城區園林建設飛速發展,一大批江南蘇式園林風格的亭廊在城區眾多公園綠地建成,這些亭子有四角亭、六角亭、八角亭,古色古香,翹角迎空,長廊則雍容華貴,雕梁畫棟,既是一道道景觀,又是一個個文化藝術品,為在公園廣場休閒市民提供了遮蔭避雨的地方,同時提供了欣賞城市美景的絕佳平臺,成為現代化城市的一道道中式古典風景線,極大提高了龍巖城市的品位。
  • 文創閩西攜手龍巖13家文化品牌商家亮相海峽文博會
    開幕當天,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梁建勇蒞臨文博會場並巡視展館,同時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黨組成員楊賢金,福建省文物局局長傅柒生在龍巖市人民政府郭麗珍副市長,龍巖市文廣新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汝彬,中共龍巖市委宣傳部部務會成員林劍明等領導陪同下專程來到龍巖《文創閩西》主題展館視察指導,並對紅古田「紅軍傘」「紅軍竹筒茶」表示出高度的讚賞。
  • 喜訊丨連城縣客家十番音樂協會樂隊喜獲閩西十番音樂大賽一等獎!
    國家非遺·又見十番 閩西十番音樂大賽視頻丨連城縣客家十番音樂協會樂隊《鬧花堂》11月20日,由龍巖市文化和旅遊局、連城縣人民政府主辦,龍巖市藝術館、連城縣文化體育和旅遊局承辦,各縣(市、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協辦的文旅龍巖2020年群文十大活動之「國家非遺·又見十番」閩西十番音樂大賽在連城縣落下帷幕。
  • 鄧子恢:閩西蘇區的主要創建者
    在這同時,中共閩西特委布置龍巖、永定、四鄉農民,在紅四軍幫助下發展武裝鬥爭。紅軍撤走後重又退縮回龍巖城裡的陳國輝殘部,不敢出城一步。龍巖成了在紅色區域包圍之中的一座孤城。 6月初,紅四軍前委和閩西特委決定再次襲擊龍巖,繼續誘敵主力從廣東回援。6月3日拂曉,鄧子恢與三縱隊司令伍中豪、黨代表羅榮桓率領部隊與地方武裝,發動了二打龍巖的戰鬥。守城敵軍倉促應戰,棄城向漳平逃竄。
  • 福建閩西首府龍巖山光風景,美不美
    龍巖位於福建省西部,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通稱閩西。龍巖曾經是遠古時代「古閩人」的天堂,是「閩越人」的祖籍地和「南海國」的國都所在地及其中心區域,是享譽海內外的客家祖地,是河洛人的祖居地之一。龍巖有75%以上人口是客家人。
  • 閩西龍巖的2019年GDP出爐,在福建省內排名第幾呢?
    福建省地處我國東南沿海,是非常著名的民富省份,靠著大海的城市如廈門、福建、泉州等,都是發展非常迅速的,上圖為廈門海邊,當然我們福建也有一些城市並不沿海,而閩西的龍巖就算其中一個,龍巖是閩文化的發祥地,是閩越文化的起源之地,曾經是南海國的國都,同時也是客家文化的祖籍地,真可謂是文化底蘊深厚
  • 龍巖學院——已成為閩西紅土地上唯一一所全日制本科院校
    龍巖學院是經教育部批准設立的福建省屬公辦、全日制本科高校。學院前身為創辦於1958年的龍巖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歷經半個世紀的發展,已成為閩西紅土地上唯一一所全日制本科院校。學院位於福建省西部(通稱閩西)中心城市龍巖市內美麗的奇邁、鳳凰山麓,傍依著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古田會議紀念館、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冠豸山、「世界文化遺產」——永定客家土樓。
  • 福建龍巖:遊客徜徉田野間 體驗閩西古村落最美春耕節
    福建龍巖:遊客徜徉田野間 體驗閩西古村落最美春耕節 2019-04-15 09:40:00
  • 看龍巖會展中心這些觀展萌童
    11月8日上午,第十一屆海峽兩岸機械產業博覽會暨第十三屆中國龍巖投資項目洽談會在龍巖會展中心隆重開幕海峽兩岸機械產業博覽會是福建省政府確定的全省兩個機械類重點展會之一,也是龍巖承辦的規格最高記者看到,在各專業展區,孩子們饒有興趣地觀賞閩西的奇珍異果
  • 龍巖這些護佑一方的壯美風水林,你知道哪些?
    龍巖林業 Weixin ID gh_927f080af8b2
  • 閩西重鎮,客家祖地,福建龍巖人氣最高的八個旅遊景點
    龍巖又稱閩西,位於福建西部,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是福建內陸鄰海城市。距龍巖市區城東2公裡的翠屏山麓,有一處喀斯特溶洞,此洞因巖紋似龍而得名「龍巖洞」,龍巖市名由此而來,是中國唯一一個以「龍」字命名的地級市。龍巖是福建省最重要的三條大江――閩江、九龍江、汀江的發源地,是享譽海內外的客家祖地,歷史悠久,旅遊資源豐富。
  • 龍巖商會紅色情懷
    1908年,龍巖商人籌組商務會,1919年,將城中心的石壁頭永思祠改建為方形二層樓,為該會永久會所,並建有小花園、六角亭,美輪美奐。龍巖商會的精明重義更讓「紅色大管家」的毛澤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在民族危亡的緊急關頭,1937年7月,經龍巖縣商會主席李偉夫、財委主任郭榮圻出面聯繫斡旋,十年水火不容,血腥廝殺的閩西國共兩黨開始在縣商會談判,正式達成協議,並在縣商會六角亭籤字生效,實現了閩西國共合作抗日的新局面。
  • 龍巖學院返校復學安排來了!還有這些福建高校……
    開展學生返校報到全流程演練 龍巖學院擬定於5月16日、17日安排2020屆畢業生分批返校 為做好開學後疫情防控工作,5月8日,龍巖學院對學生返校報到全流程進行了模擬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