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舉行「我最喜歡的閩西籍代表作家作品」評選活動

2020-12-20 閩南網

  昨日是第二十二個世界讀書日,龍巖市民間文藝家協會舉辦以「知我閩西,愛我閩西」為主題的「我最喜歡的閩西籍代表作家作品」大型公益網上評選活動。

  據介紹,活動藉助「宋客e家」微信公眾平臺,著力推介活躍在北京、上海、廣州、福州的閩西籍專業作家、評論家、出版家以及龍巖本土代表作家,共計30人的成長經歷和業績事跡,以投票的形式評選出15名人們喜歡的作家作品。入選的作家包括中宣部原副部長、文化部原副部長、中國文聯原黨組書記林默涵,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原書記、著名報告文學作家張勝友,著名文學評論家童慶炳、王光明、謝有順、朱大可、黃髮有,著名作家張惟、北村、鍾兆雲、李西閩、楊鵬、吳爾芬、練建安等。昨日凌晨,消息在微信平臺甫一發出,立即在社會上激起強烈反響,人們通過閱讀作家、作品內容簡介,充分認識到閩西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深深地為閩西大地湧現出一大批在全國叫得響的作家、作品而自豪。據主辦方介紹,截至昨晚10時,評選點擊量就突破一萬人次。評選活動到4月28日結束。(記者 鍾德彪)

相關焦點

  • 繽紛懇親會:閩西客家作家備受關注
    中新社龍巖十一月二十二日電(記者羅欽文)「客家作家群」崛起「客家祖地」閩西,在此間舉辦的世界客屬懇親會上備受關注。   據悉,目前閩西有全國作協會員四人,福建省作協會員四十八人,龍巖市作協會員近二百人,構成了一支活躍的文學創作隊伍。中國作協由此在閩西連城縣建立了中國文學創作基地。
  • 龍巖學院舉辦閩西漢劇藝術欣賞活動
    日前,龍巖市漢劇傳習中心的演職人員應邀走進龍巖學院舉辦閩西漢劇藝術欣賞活動,約600餘名師生觀看了演出。  《柴房會》、《西廂記》、《打洞結拜》、《壽州救駕》,龍巖市漢劇傳習中心的30餘名演職人員利用邊講解邊表演的形式為師生們展演了四個著名名段,體現了表演者深厚的功底,展示了閩西漢劇的風採。
  • 知龍巖丨吟詠閩西,這些千古名人留下這些佳作
    知龍巖丨吟詠閩西,這些千古名人留下這些佳作閩西人傑地靈、歷史悠久閩西文化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其中就包括閩西古近代詩詞古近代閩西籍詩人和非閩西籍名人吟詠了很多閩西的詩詞接下來小編要介紹幾位閩西籍詩人
  • 龍巖學院舉行建校60周年慶祝大會
    龍巖學院舉行建校   昨日,龍巖學院舉行建校60周年慶祝大會。  楊賢金充分肯定龍巖學院六十年辦學成效,指出,六十年來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紮根閩西,發揚堅韌不拔的老區革命精神和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形成了優良的校風學風、辦學傳統和特色,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為閩西革命老區高等教育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楊賢金指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我們黨的教育方針,大學是立德樹人、培養人才的地方。
  • 龍巖跨境電商論壇舉行
    東南網龍巖11月23日訊 據閩西新聞網報導 20日下午,以「騰龍出海·乘風跨境」為主題的亞馬遜全球開店·龍巖跨境電商論壇(培訓)暨產業帶品類對接活動在龍巖市舉行,副市長王建生出席。4月27日,龍巖市被國務院認定為第五批國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 龍巖衛生學校、龍巖財經學院、龍巖農業學校併入閩西職業技術學院
    閩南網3月12日訊 龍巖衛生學校、龍巖財經學院和龍巖農業學校將併入閩西職業技術學院,龍巖中心城區將新建、遷建、擴建一批學校,規劃設置11所初中,51所小學,可覆蓋服務近130萬人。炎平/製圖  高校  三校併入  閩西職業技術學院  規劃指出,
  • 龍巖學院《閩西客家民間信仰與風俗研究》出版
    據了解,陳弦章現任龍巖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院長、閩臺客家研究院院長。羅坊走古事、坎市打新婚、湖坑做大福、高陂扛菩薩、西陂鞭春牛等大型民俗活動>閩西客家民間俗信研究》等,發表論文50多篇,出版著作多部。陳弦章介紹,閩粵贛邊是客家民系形成區域,閩西是客家祖地,「由於受特殊居住環境以及不斷遷徙經歷的影響,閩西客家人的民間信仰除了有漢民族共同的特徵外,還有其明顯的自身區域
  • 鄧子恢:閩西蘇區的主要創建者
    領導閩西土地革命 伴隨著紅四軍在閩西的軍事活動,鄧子恢領導中共閩西特委及各縣、區黨組織,迅速開展土地革命。鬥爭的浪潮波及龍巖、永定、上杭、連城、長汀5縣,開始形成了以上杭古田、龍巖大池、小池為中心區域的閩西革命根據地。
  • 閩西木偶戲上「京」奪魁
    活動期間,舉辦了首屆全國木偶大賽。龍巖市民間文藝家協會與「閩西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辦公室」一起,向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推薦了4個參賽候選節目。全國大賽組委會在福建省上報的節目中,精選了三個節目代表福建參賽。這三個節目中,龍巖佔了兩個,即連城縣木偶藝術中心表演的提線木偶戲《木偶拉琴·貴妃醉酒》和上杭縣藝術中心木偶戲表演隊的杖頭木偶戲《降妖》。
  • 福建龍巖:遊客徜徉田野間 體驗閩西古村落最美春耕節
    福建龍巖:遊客徜徉田野間 體驗閩西古村落最美春耕節 2019-04-15 09:40:00
  • 文創閩西攜手龍巖13家文化品牌商家亮相海峽文博會
    來自來自世界各地的創作者、手藝人帶著他們的作品來到廈門,帶給大家一場極具創意、薈萃各方文化的視覺盛宴。文化創意+文創產品+藝術空間,一場締造美好生活的文創展。開幕當天,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梁建勇蒞臨文博會場並巡視展館,同時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黨組成員楊賢金,福建省文物局局長傅柒生在龍巖市人民政府郭麗珍副市長,龍巖市文廣新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汝彬,中共龍巖市委宣傳部部務會成員林劍明等領導陪同下專程來到龍巖《文創閩西》主題展館視察指導,並對紅古田「紅軍傘」「紅軍竹筒茶」表示出高度的讚賞。
  • 龍巖學院在家居國際設計大賽中斬獲金獎
    東南網龍巖12月8日訊 據閩西新聞網報導 3日,由中國林學會、加拿大自然資源部、中國林產工業協會等聯合主辦的2020「Alberta杯」兔寶寶家居國際設計大賽總決賽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舉行。龍巖學院斬獲1項金獎、1項銀獎、1項銅獎的好成績,並獲得此次比賽的「優秀組織獎」。
  • 閩西大地細耕創業土壤 厚植文化基因
    ­  ——《文化部「十三五」時期文化產業發展規劃》­  伴隨著文化產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閩西大地上正逐步湧現出一批具有一定競爭力的文化企業,一個新興文化板塊正在逐步崛起——­  龍巖八景刻字、紅土清風動漫宣傳片、龍巖方言歌曲CD、龍巖實景手繪明信片、萬安竹貫花燈、「客家服飾」鑰匙包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創意產品在每月一次的文創集市上售賣
  • 天津大學對口支援龍巖學院建設發展
    11月18日,《天津大學對口支援龍巖學院框架協議書》籤署儀式在天津大學舉行。天津大學黨委副書記雷鳴和龍巖學院校長凌啟淡分別代表雙方籤署對口支援協議。天津大學黨委書記李家俊、校長金東寒,福建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楊賢金,福建省委教育工委書記、教育廳廳長林和平,龍巖學院黨委書記王耀華等見證籤約。 此次籤約活動是11月17日至18日,校領導王耀華、凌啟淡、陳立紅一行前往天津大學參加「人才福建周」活動的重要環節。本次「人才福建周」活動由楊賢金帶領代表團參加。
  • 閩西紅色文藝輕騎兵:龍巖市民協、龍巖市詩詞學會、龍巖市朗誦協會共同舉辦「吃麻粩·憶七夕「沙龍活動
    8月26日,農曆七月初八晚,由龍巖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指導,龍巖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辦,龍巖市詩詞學會、龍巖市朗誦協會協辦的「我們的節日」「吃麻粩·憶七夕」沙龍活動,在龍巖金融街舉行。龍巖市政協副主席、閩西客家聯誼會會長劉友洪,龍巖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李史明,龍巖市委宣傳部原常務副部長、市國有資產管理協會會長陳壽南,龍巖文化研究會會長江和基,龍巖市民協、龍巖市詩詞學會、龍巖市朗誦協會在城區的會員代表、詩人、朗誦愛好者計50多人參加了活動。
  • 龍巖商會紅色情懷
    龍巖商會的精明重義更讓「紅色大管家」的毛澤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在民族危亡的緊急關頭,1937年7月,經龍巖縣商會主席李偉夫、財委主任郭榮圻出面聯繫斡旋,十年水火不容,血腥廝殺的閩西國共兩黨開始在縣商會談判,正式達成協議,並在縣商會六角亭籤字生效,實現了閩西國共合作抗日的新局面。
  • 「聚焦11.8機博投洽會」2020海峽兩岸(龍巖)青年創業就業論壇舉行
    )青年創業就業論壇在龍巖佰翔京華酒店舉行。市領導王龍、闕朝陽、賴雙奇出席論壇,省臺港澳辦、全國臺企聯領導,全國臺企聯會員企業代表,海峽兩岸優秀青年代表,以及市直有關單位代表和高校師生等近150人參加論壇。
  • 龍巖學院——已成為閩西紅土地上唯一一所全日制本科院校
    龍巖學院是經教育部批准設立的福建省屬公辦、全日制本科高校。學院前身為創辦於1958年的龍巖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歷經半個世紀的發展,已成為閩西紅土地上唯一一所全日制本科院校。學院位於福建省西部(通稱閩西)中心城市龍巖市內美麗的奇邁、鳳凰山麓,傍依著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古田會議紀念館、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冠豸山、「世界文化遺產」——永定客家土樓。
  • 閩西紅色文藝輕騎兵開展「走民間•尋古邑」走進福建永定堂堡採風創作活動
    來源:龍巖電視臺 賴珊盛 盧麗寬 通訊員 嚴建國)2020年9月20日,來自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文聯、龍巖市民間文藝家協會、龍巖市詩詞學會等多個文藝團體的30多位文藝家們來到了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堂堡鎮,開展了「走民間•尋古邑」2020閩西紅色文藝輕騎兵走進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堂堡鎮採風活動。
  • 閩西首家臺灣民俗文化風情項目開工儀式舉行
    7月30日,龍巖寶島風情文化園項目開工奠基儀式在新羅區東肖鎮舉行。據悉,這是閩西首家臺灣民俗文化風情特色項目。  龍巖寶島風情文化園項目總投資10.5億元人民幣,佔地面積600畝,項目以「臺灣民俗元素」為主題,結合龍臺兩地文化,主要建設阿里山度假園、五緣文化廣場等九大板塊,提供以臺灣文化、經濟、科技交流為內容,以休閒度假為形式的新型「海峽兩岸文化旅遊」產業。項目建成後將與當地誌高動漫科技產業園、澳洲風情園等項目相互呼應,為閩西文化旅遊增添新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