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面紗》:揭露人性的複雜,在自我救贖中學會如何去愛

2020-11-19 我收到了啥

毛姆《面紗》:揭露人性的複雜,在自我救贖中學會如何去愛。

《面紗》是英國戲劇家毛姆的作品,題目中的「面紗」,是取自雪萊的詩作《別揭開這華麗的面紗》。

這華麗的面紗啊,人們就管這叫做生活,雖然它畫沒有真象。

《面紗》講述了細菌學家瓦爾特,攜妻子凱蒂赴中國研究時,發現妻子與人發生婚外情後,夫妻二人來到了瘟疫肆虐的中國南方農村,然後瓦爾特染病去世的故事。

毛姆是一個關注人性的作家,在他的骨子裡,總有一種讓人琢磨不透的悲觀態度,仿佛一切對他來說,都是一場虛幻。而這份悲觀,或許和他父母早逝、寄人籬下、因口吃而產生的自卑感有關。所以,他才會缺乏安全感,甚至成為局外人。在這部作品中,毛姆也同樣給一個看似尋常老套的愛情故事,蒙上了一層悲劇的「面紗」,讓人還未掀開,就已先感受到了一絲涼意。


凱蒂是英國人,她的父親是王室的御用律師,母親是一位高貴優雅、善於鑽營的家庭主婦。她定期舉辦晚宴聚會,結交各路名流。

凱蒂的母親一直希望凱蒂跟自己妹妹多麗絲,能夠通過婚姻攀上高枝。凱蒂很漂亮,她有這個資本,也一直被母親寄予厚望。

這樣的家庭教養下,註定凱蒂是一個無知、膚淺、重視外表、沒有內涵的女人。

然而,眼看已經25歲了,近幾年跟自己求婚的人條件卻一年不如一年。而自己19歲的妹妹,長相平平,但一開始出來交際,就跟一位外科醫生的獨生子訂了婚。

凱蒂一氣之下,就嫁給了醫學博士、病菌專家瓦爾特——他孤僻木訥,凱蒂與他認識時間不長,且從沒多瞧幾眼。但瓦爾特對凱蒂,卻是深情專一的。

瓦爾特在香港工作,婚後不久,凱蒂就跟隨他前往香港。

在那裡,凱蒂很快認識了香港布政司唐生,他是一個英俊高大、風趣幽默的男人。兩個生性活潑的人,自然而然走到了一起。

小說一開始,就是凱蒂跟唐生在家裡偷情,卻聽到了門把手轉動的聲音。

在這裡,慣用諷刺手法的毛姆,用了大量的動作和語言,來描述凱蒂和唐生兩人的慌張、驚嚇、混亂:

她的驚恐讓他緊張,鞋子又緊,顯得動作笨手笨腳的……她用梳子理了理自己凌亂的短髮。等她梳理好了,他才把第二隻鞋的帶子系好。

她嚇得面無血色,而他皮膚雖然黝黑,此時臉色卻也慘白如紙……接著她忍不住還是哭了。


這時候的凱蒂,是一個混亂脆弱、只知嬉鬧玩樂、滿足欲望的女人,世界在她面前,還未揭開面紗。

在這段開頭的偷情過程裡,毛姆充分地將這兩個人的人性和心理了如指掌。並且為我們打開了人性的陰暗面和自私的一面,將人性的缺點暴露在外,來讓人們對這個結果做出評價。

正因為懂他們的心理,所以他們兩個愛情的偷情者就被開門聲的緊張和刺激感嚇到了。沒有了這個刺激的場面,冷靜下的凱蒂已經知道該怎麼處理。她想了無數種可能,可她沒想到,結局竟然是她最不想看到的樣子。

凱蒂自以為是的以為查理對她是真愛,然而她不知道的是人性都是複雜的。偷情後的忐忑,坐立不安,讓凱蒂難以控制,所以她忍不住和沃爾特攤牌了。

凱蒂以為得知真相的沃爾特會生氣,會和她離婚,或者不會怪她,但她沒有想到的是,沃爾特讓她去找查理,讓查理離婚了娶她,如果查理不娶她,那麼凱蒂只能和她去霍亂之地。

貪生怕死的凱蒂著急了,她不想死,所以霍亂之地她一點也不想去,她找了查理,但查理不想娶她,查理不願意為一個女人犧牲自己的名譽和地位。

處於愛情裡的女人是天真的,天真的以為愛就是真愛可以互相付出一切,可人性的自私和偽善卻讓我們明白,人和人之間的相處永遠都隔著一層面紗,你以為你看清了一個人,其實你看到的永遠是表面。

貪歡被騙,自以為是的愛情是一場風花雪月的夢,夢醒了,面紗揭開了,卻沒想到對方從頭到尾都在拿她當一個玩物。

這個時候的凱蒂忽然發現,她就像一個笑話,每個人都帶著面紗來對待她。那個她喜歡的男人原來愛的是他自己。

走投無路的凱蒂只能遭受丈夫的瘋狂報復,這個時候的凱蒂處於人生的重要階段,面對情人的冷落和自己內心的無望,她選擇向死而生,去勇敢歷險。

這樣的選擇是無奈的,但她只能這麼做才能夠有一線生機。離開香港來到了霍亂之地湄潭府,凱蒂經歷了絕境下的自省,而她在這裡開始了一段自省之路。

每個人都會犯錯,都會無知,但不論選擇了什麼,就看你有沒有自省的勇氣和重生的信心。

凱蒂看清了查理的虛偽,在這裡她體驗了修女的博愛和無私,她們對宗教信仰的堅定,讓她深受感動,而她也在這裡得到了救贖

危難中才能見真情,這點確實如此。習慣偽裝自己的沃爾特從沒有給自己妻子可以了解他的機會,他用冷漠來面對凱蒂,而凱蒂從來都是用不屑來對待他。

兩個人雖然是夫妻,但相互之間又沒有聯繫,不懂得交流,所以橫在她們愛情裡的罪魁禍首就是面紗,就是他們隱藏在面紗之下的虛偽嘴臉。

當凱蒂看到沃爾特對工作的認真負責,看到了他揭開面紗以後得博愛之心,她第一次覺得沃爾特是個好男人,而她卻從來沒有好好了解他。

隨著凱蒂去修道院次數的增多,修道院孩子帶給她得責任感和救贖,讓她越來越感知到人性的善,而她也從曾經的自私和狹隘變得博愛。

人性的善無處不在,你感知到了你才能夠看到,你感知不到是因為你從來不曾去感受過善。

本以為在修道院得到救贖,對丈夫放下心房的凱蒂會就此和丈夫在一起生活,天有不測風雲,丈夫死亡了,而她無奈回到了香港。

回到香港的她遭遇了查理的追求,她感受到了這種欲望的本能,她才開始悔悟,而正是這樣的悔悟讓她選擇了做自己,堅定不移的踏上回家的路。

回到家裡後的凱蒂放下了她的自以為是和驕傲,她最終回到英國和父親和解,並和父親一起生活。

喜歡讀毛姆的作品,是因為他的作品有無窮的魅力,是因為你會輕而易舉在字裡行間找到自己的影子。

關於人性的複雜、人生的方向、庸碌世俗與精神世界的矛盾以及如何完成自我和解與救贖,毛姆會像一個閱盡千帆歸來的長者一樣為你答疑解惑。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橫條看一看,現在只要39元,一杯咖啡的價格。

相關焦點

  • 毛姆《面紗》:揭露人性的弱點,在自我救贖中學會如何去愛?
    聽到毛姆,我們似乎就能看到滿地的《月亮和六便士》,仰起頭還能看見他的《人生的枷鎖》。是的,《面紗》這部作品算是毛姆比較冷門的小說之一,網上甚至有不少讀者評價「這大概是毛姆最差的作品」。誠然,《面紗》在毛姆的創作流水線中,算不上是偉大的作品,但它更像是一份意外之喜,就像毛姆本人對這部作品的評價:這是我唯一一部由故事情節而不是人物形象為契機發展而成的小說。
  • 《面紗》摘下自以為的偏見,在自我救贖中學會愛
    ——毛姆毛姆是一位特別擅長在平淡情節中解讀人性的作家。他的小說,不論是《月亮和六便士》還是《人性的枷鎖》,每一本都有著他對人性的控訴和揭露,也是通過對人性的刻畫來批判社會的虛偽。毛姆的作品大都是現實主義,現實生活給他提供源源不斷的素材。為了寫作,毛姆曾經走過很多地方,從當地的社會環境和風土人情中尋找靈。《面紗》就是毛姆從當時中外混亂的局面中獲得的靈感。《面紗》這部小說情節並不複雜,只是毛姆對人心理的刻畫十分生動,通過人物內心我們可以發現人心與行的不同。
  • 毛姆《面紗》:如何剝開生命中四層面紗,實現靈魂救贖
    英國作家毛姆,主要代表作有《人性的枷鎖》、《月亮與六便士》、《面紗》等。毛姆如同一個外科醫生,持一把手術刀,在小說裡,將人性剖析得淋漓盡致。小說《面紗》保持著毛姆寫作的一貫作風,講述的是一個出軌女人經過自我救贖,最終重獲新生的故事。
  • 豆瓣9.0《面紗》:毛姆筆下的三種婚戀狀態,詮釋愛與救贖的真諦
    一個關於愛與背叛,報復與救贖的故事就此展開。毛姆擅長描摹人性,無論是作品《月亮與六便士》、《刀鋒》,以及成名作《人性的枷鎖》等,從字裡行間都能看到一個作家關於人性最深刻的思考。或許正是如此,當每一個個性格鮮明熱烈的人從毛姆的故事裡走出來,就像一幕舞臺劇,讓人驚覺故事本身是多麼迷人。
  • 毛姆《面紗》:人性的拷問,愛情的悖論,救贖在覺醒之後
    別揭開這五彩面紗,芸芸叢生都管它叫生活……——雪萊《別揭開這五彩面紗》以上是毛姆的長篇小說《面紗》扉頁上的一段文字,毛姆的書名即源自雪萊的這首十四行詩。然而,在毛姆的故事裡,主人公生活中這神秘的五彩面紗,並沒有等到死亡的那一刻才揭開,而是在他們歷經情慾、背叛、謀殺等人性的惡之後,於不自覺中窺見到真實的人生。凱蒂成長於英國上流社會家庭。父親是王室大律師,雖然他的律師業務差強人意,但他勤奮刻苦,任勞任怨。
  • 毛姆《面紗》:疫區之行是報復還是救贖?從這三個人物著手分析
    ——毛姆《面紗》前言《面紗》出自英國著名作家毛姆之手。這本書講述了女主人公凱蒂婚內出軌後,在丈夫沃爾特的設計下,和丈夫一起遠赴霍亂之地湄潭府,最後凱蒂卻獲得了自我覺醒和救贖的故事。毛姆筆下的凱蒂愛慕虛榮、膚淺無知,卻生得美麗動人,俘獲了眾多男士的心。
  • 毛姆《面紗》:疫區之行是報復還是救贖?從這三個人物著手分析
    ——毛姆《面紗》前言《面紗》出自英國著名作家毛姆之手。這本書講述了女主人公凱蒂婚內出軌後,在丈夫沃爾特的設計下,和丈夫一起遠赴霍亂之地湄潭府,最後凱蒂卻獲得了自我覺醒和救贖的故事。毛姆筆下的凱蒂愛慕虛榮、膚淺無知,卻生得美麗動人,俘獲了眾多男士的心。
  • 毛姆《面紗》:扯下生活的面紗才知道,愛—個人是極致卑微與妥協
    毛姆《面紗》:扯下生活的面紗才知道,愛—個人是極致卑微與妥協《面紗》是英國作家毛姆創作的長篇小說,發表於1924年。馬爾克斯說,毛姆是他最喜歡的作家之一;奧威爾說,現代作家裡毛姆對他影響很大。張愛玲也曾說,我是毛姆作品的愛好者。毛姆在將近50歲時,寫下了《面紗》這個近乎完美的愛情故事。作品出版後幾乎成了暢銷書,短短幾年就重印了五次,先是被改編成了舞臺劇在倫敦上演,之後又被三次改編為電影。
  • 《面紗》關於婚外情的自我救贖
    uri=/note/774694939/ 提到《面紗》,首先要說到他的作者毛姆, 接觸毛姆,是從《月亮和六便士》這部小說開始的,依稀記得那會還在上小學,幼稚到不知道便士是多少錢,是哪個國家的錢,月亮又代表什麼,大概隱約的只是知道面臨清高的理想和現實的骨感應該怎麼選擇。
  • 愛是對的,但卻愛錯了人,毛姆的《面紗》完成了妻子精神上的救贖
    根據在中國曆遊四個月的見聞經歷,毛姆寫出了三部作品,以香港及中國內地為背景的長篇小說《面紗》為觀眾所喜愛。這部小說的靈感得自於但丁《神曲·煉獄篇》中的詩句。一八九四年,毛姆還是醫學院的學生時,去佛羅倫斯度假,房東的女兒教他讀《神曲·煉獄篇》。
  • 毛姆剖析人性三大力作之一《面紗》
    >  ★愛、幻滅、生死、背叛、別離,毛姆最具爭議作品   ★女性精神覺醒經典讀本    ★毛姆剖析人性三大力作——《刀鋒》《面紗》《人性的枷鎖》   版權資訊   《面紗》   The Painted Veil   【英】薩默賽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著    阮景林
  • 毛姆《面紗》:一個出軌女人的自我救贖之路
    原創作者:嘟妹英國作家毛姆的一部長篇小說《面紗》,封面這樣介紹這部作品「一部飽受爭議卻直探人生真諦的女性精神覺醒之作」,毛姆的小說大多數是以男性為主人公,而這部作品是他難得的以女性視角講述一個出軌的女人的自我救贖之路。
  • 毛姆《面紗》:一個出軌女人的自我救贖之路
    英國作家毛姆的一部長篇小說《面紗》,封面這樣介紹這部作品「一部飽受爭議卻直探人生真諦的女性精神覺醒之作」,毛姆的小說大多數是以男性為主人公,而這部作品是他難得的以女性視角講述一個出軌的女人的自我救贖之路。
  • 毛姆《面紗》:如果你只看到婚外情,或許你還太年輕
    《面紗》是英國作家毛姆創作的長篇小說,發表於1924年。馬爾克斯說,毛姆是他最喜歡的作家之一;奧威爾說,現代作家裡毛姆對他影響很大。張愛玲也曾說,我是毛姆作品的愛好者。毛姆在將近50歲時,寫下了《面紗》這個近乎完美的愛情故事。作品出版後幾乎成了暢銷書,短短幾年就重印了五次,先是被改編成了舞臺劇在倫敦上演,之後又被三次改編為電影。
  • 毛姆《面紗》:敢於扯下生活的面紗,才能找到真正的安寧與自我
    毛姆之所以為這個故事取名為《面紗》,靈感來源於英國詩人雪萊的一首詩:《別揭開這華麗的面紗》>面紗褪去——幻滅的情網與命運的迭蕩三個月後,凱蒂便成了查理的情人,相較瓦爾特的沉悶無趣,查理總是精力充沛情話綿綿,天真的凱蒂以為自己找到了真愛,漸漸地沉淪在虛幻的情網中,迷失了自我。
  • 人性的刀鋒 毛姆
    毛姆將人性的複雜性描述得淋漓盡致,表達了對人性的關注和對社會的關心,強調了人性的複雜和矛盾,財獸與惡、美與醜進行了惟抄報肖的描寫。有人認為毛姆的小說已超越了對善、惡、美、醜的鑑別,但其作品往往只是對不公正的社會現象進行具體、翔實的描寫,尤其是對人性惡的一面進行無情的揭露與譏諷,卻沒有意識到罪惡的根源,沒有對摧殘、壓迫人的社會進行淋漓盡致的批判。
  • 毛姆《面紗》:一個人若連自己都不愛,拿什麼愛別人
    說起英國名作家毛姆筆下的主人公,你最先想到的是誰呢?是《月亮與六便士》中的思特裡克蘭德,亦或是《刀鋒》中的拉裡?毛姆塑造的主人公大多不畏世俗框架,不受男歡女愛的束縛,一心追尋詩和遠方。唯獨《面紗》中的沃爾特是個特殊,他是情痴一般的存在,也是毛姆筆下最可憐可悲的男人。去年讀《面紗》,對沃爾特更多的是同情,一片痴心錯付逃脫不了淪陷的結局;今年再讀才明白,沃爾特的死並不是婚姻的背叛者吉蒂造成的。
  • 毛姆《雨》的失敗救贖,撕開宗教虛偽面具,探索人性本質
    作為一個善於解讀人性的作家,面對複雜的人性和不可知的人生,毛姆更願意做一個無所偏袒的觀察者。毛姆自幼父母雙亡,淪為孤兒後開始了寄人籬下的生活,口吃的缺陷又讓他受盡嘲諷,跌宕的童年看似是苦難人生的開始,卻豐盈了他的內心世界,讓他更加客觀、包容地看待人性,奠定了他文學創作的基石,造就了他作品的獨特魅力。
  • 《面紗》,毛姆掀起面紗,讓我們看到了愛情、婚姻、生活的另一面
    毛姆的長篇小說《面紗》是對這一觀點的最好佐證。而深諳人性的毛姆,憑藉此書揭開了籠罩在愛情、婚姻中溫情脈脈的面紗,讓我們得以一窺生活的真相。反之講,毛姆是插足他人婚姻的第三者。因為他倆相愛時,他的妻子還未跟她的前夫離婚。王爾德是毛姆崇拜,喜歡的作家。因為性取向所遭受的際遇,教給了毛姆如何在現實生活中掩飾自己的同性戀身份。
  • 解讀《面紗》|女性真正的成長,是自我意識的覺醒和救贖
    毛姆生在巴黎,長在英國,在德國讀大學,一戰後去南太平洋旅行,多次到達遠東地區。1920年他到達中國,並以中國為背景創作了一部長篇小說《面紗》,此後又去了拉丁美洲和印度。「世界旅行家「的稱呼也由此而來。相比於他最著名的《月亮和六便士》,《面紗》是毛姆頗具爭議的一部作品。但還是被稱為一部女性精神覺醒的經典之作。講述了一個婚內出軌的女人歷經劫難終於完成自我救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