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新聞網11月16日電 外國語學院成立於2013年10月。四年來,在學校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在校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指引下,外國語學院逐步形成了聚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服務學校「雙一流」建設的發展思路,在習近平總書記「講好中國故事」的號召下,結合自身優勢,在如何「用外語講好中國故事」上下工夫,深化改革,砥礪前行,各項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
不忘初心,加強黨建,全院凝聚力不斷增強
自學院成立以來,學院黨委充分認識到黨建工作的重要法寶作用,結合學習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和六中全會精神,不斷增強黨內生活和黨的制度建設的嚴密性和科學性,認真組織全體黨員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專題學習教育,不斷提高師生黨員的黨性修養,採取靈活多樣的學習教育方式,學用結合、學以致用,以問題為導向,提高黨員參與學院發展建設的積極性。組織黨員參加學校的「解放思想,爭創一流」黨建活動方案立項,成功申報4項黨建活動項目,其中2項被推薦參加全校評獎。在學習教育過程中,注重現場教學,分別組織教工黨員赴照金、馬欄、遵義等革命舊址參觀學習,到現代國防軍工企業開展社會實踐。組織全院師生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充分討論,廣泛交流,以「用外語講好中國故事」為切入點,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分別在學生黨支部中開展了「外語話外交」系列活動,在教工黨支部中,以「用外語講好中國故事」為牽引,鼓勵教師主動參與將中國優秀經典著作翻譯推介到海外等活動。學院黨委通過黨課形式,結合學院實際,在全院師生中開展增強「四個自信」教育。通過一系列黨建活動,全院師生精神面貌一新,正在以「擼起袖子加油幹」的蓬勃朝氣投入到學校「雙一流」建設的熱潮中。
學生為根,教研並重,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高
學院在「以學生為根」的辦學宗旨指引下,高度重視人才培養質量。從培養學生精湛的專業技能、過硬的綜合素質和優秀的複合型人才入手,多渠道爭取辦學資源,拓展人才培養平臺,加大對高素質、複合型人才的培養力度。2017年,學院研究生孫玉晴榮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不息」稱號和「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稱號(全國僅10名)。2015級研究生郜益珊被瑞典政府授予「Global Swede」榮譽。2016年,學院英語專業八級通過率91.30%,高出全國平均通過率50個百分點;英語專業四級通過率95.45%,高出全國平均通過率45個百分點。
為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複合型高素質人才,學院進一步豐富第二課堂。迄今為止,全院有超過一百名學生赴美國參加紐約國際模擬聯合國大會,共獲得國際一等獎7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4項,個人單項獎10項和國內一等獎5項。除此之外,學院還承擔了大學生英語辯論賽、大學生英語競賽、英語角、世界文化之旅系列講座、研究生英語角等全校大型學生英語競賽及相關活動,成立了語言志願者服務隊。在第十五屆全國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中,我校選手獲得了全國一等獎5項,三等獎3項,兩位同學獲「全國最佳辯手」稱號。豐富的活動不僅為學生成才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也有力地推進了全校國際化氛圍建設。
在教研並重的發展思路引導下,學院教學成果豐富。近5年來,學院共獲批國家級大學英語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門,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英語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團隊及模擬聯合國教學團隊分別獲得2014年、2015年陝西省教學團隊稱號,張奕教授、阮紅梅教授被評為陝西省教授名師,趙雪愛教授被評為陝西省優秀教師。學院獲得國家級規劃教材1部,陝西省優秀教材成果二等獎1項,陝西省教改立項2項。
種小移大,引育並重,師資隊伍水平不斷提升
近五年來,學院在「移大樹、種樹苗」人才隊伍建設思想指導下,共引進長江學者講座教授1名,副教授2名,助理教授2名,每年聘用外籍教師14名左右。目前,學院共有專任教師93人 ,師資隊伍中有美國富布萊特傑出講座教授1人、長江學者講座教授1人、國務院僑務辦公室諮詢委員會委員1人、全國政協列席代表1人、中國海外交流協會常務理事1人、教育部教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全國工程碩士英語專家組成員1人、陝西省教學名師4人、陝西省人文英才計劃1人、寶鋼優秀教師特等獎獲得者1人、寶鋼優秀教師獎獲得者2人、三秦友誼獎獲得者1人、陝西省優秀外籍教師1人。
學院重視引育並重的師資隊伍建設模式,引進人才和培養現有師資相結合,為現有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的成才創造條件。近年來,學院選派5名青年教師到北京外國語大學、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瑞典卡爾斯塔德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每年選派10名優秀教師到密西根州立大學等海外高校進行培訓。以知名教授為核心成立教學科研團隊,要求青年教師根據自身特點選擇加入不同團隊,鼓勵青年教師儘快在教學和科研工作中成才。學院在引進師資過程中,更加注意學科交叉和學科融合,從原先的只關注外國語言學學科調整為以語言學科為主,經濟、政治、哲學、國際關係等跨文化、跨學科研究並重學科發展模式。通過引進高水平師資,迅速拓寬學院學科發展路徑,目前,全院的學科發展結構不斷優化,學生和教師成才之路更加寬廣。
近年來,學院青年教師的培養成績突出,2014年青年教師王倩榮獲外研社「教學之星」大賽全國總決賽季軍,2015年青年教師高絜獲外研社「教學之星」大賽全國分賽亞軍,2016年青年教師王娟獲外研社「教學之星」大賽全國分賽季軍,2017年青年教師蘇小青獲外研社「教學之星」大賽全國分賽冠軍,青年教師孫熒獲得陝西省微課比賽一等獎。近5年來,學院還獲得了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教學成果二等獎9項,校級幕課建設4項,校級教改立項28項,校級專著和教材出版基金資助7項等。
拓展渠道,注重實效,國際合作平臺日益廣闊
學院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充當學校對外合作的橋頭堡和排頭兵,助力學校「雙一流」建設。近年來,學院先後與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 、密西根州立大學、英國華威大學 、倫敦瑪麗女王大學、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 、瑞典卡爾斯塔德大學、美國偉谷州立大學 、阿奎納斯學院等高校開展了實質性合作。
2017年,學院開拓了與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MSU)校際交流項目,組織了10名教師和9名學生赴密西根州立大學參加培訓和暑期文化活動。2018年,密西根州立大學還將選派二十多名學生來我院參加「中國文化班」。招收海外學生,是學院有效開展「用外語講好中國故事」的難得機遇,學院將藉此機會,大力宣傳西安、宣傳學校,宣傳「一帶一路」倡議。學院已經與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UC Irvine)聯合建立英語碩士雙學位項目;與英國華威大學(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美國偉谷州立大學(Grand Valley State University)開展了學生互換與交流。豐富的國際交流平臺為學生成才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也為教師拓展學術交流領域,增強學院的國際影響力提供了豐富資源。
立足自身,抓住機遇,科研能力更上臺階
學院的學術影響力是學院「躋身一流」的重要指標。近年來,學院以「提升國際聲譽、增強國內影響」為發展思路,通過國際合作、在國際上發表具有影響力的文章、舉辦在國際上具有影響力的學術活動等一系列措施提高學院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學院國際知名度的提升迅速增加學院在國內外語學科領域的影響力和話語權。2017年9月,學院成功舉辦了「『一帶一路』視野下的中國與世界」大型國際會議,有來自美國哈佛大學、加州大學歐文分校、哥倫比亞大學等國際國內著名高校的一百多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並出版了高水平的會議論文集。會議得到包括環球時報、鳳凰網、《僑報》、陝西衛視等13家海內外媒體的高度重視,並以英文、法文、阿拉伯文等不同語言對會議進行了報導,極大地宣傳了學校,提高了學院的知名度。外國語學院院長尹曉煌教授在中國社會科學報上發表的《中美文化交流重在講好當代中國故事》一文,引起了國內外廣泛關注。尹院長也多次受中央電視臺等權威媒體邀請闡述學術觀點。
2017年,尹曉煌院長受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辦公室邀請,以「用外語講好中國故事」為主題,通過「中華學術外譯」,成功申報兩項國家社會科學重大項目,這是用「外語」講好「新時代中國優秀經濟和政治故事」的又一個成功案例。此項目得到國內同行的廣泛關注,2017年,陝西省全省共申報9項國家社會科學重大項目,外國語學院就佔了2項,佔到全省的22%,實現了西工大人文社科國家重大項目的突破。
學院近五年發表學術論文176篇,其中A&HCI收錄1篇,《中國社會科學報》發表1篇,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1篇,CSSCI收錄37篇,其他國內外學術期刊136篇。近五年獲省部級以上資助項目24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資助3項,陝西省人文社科基金資助11項,陝西省人文英才計劃1項,陝西省教改項目3項,陝西省重點實驗教學中心1項,陝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研究項目2項,陝西省科技廳軟科學計劃項目1項,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5項,西安市社會科學規劃基金2項。近五年出版教材7部,譯著4部,專著/編著7部。學院主辦學術會議2次。
近五年發表論文及出版著作情況
A&HCI收錄
中國社會科學報
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CSSCI收錄
其他國內外期刊
教材
譯著
專著/編著
1
1
1
37
136
7
4
7
近五年科研立項情況
國家人文社科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
陝西省人文社科基金
省人文英才計劃
陝西省教改項目
陝西省重點實驗教學中心
省社科聯項目
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
西安市社科規劃基金
1
3
22
1
3
1
2
5
2
外國語學院過去的五年,是我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按照學校黨委的部署,深入開展「兩學一做」,以問題為導向,結合自身特點和優勢,克服困難,砥礪前行,不斷改革,不斷發展進步的五年。「用外語講好中國故事」體現了外國語學院「兩學一做」的重要成果,已經成為全院師生不斷增強社會主義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全院師生將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和鼓舞下,繼續砥礪奮進,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的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