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佳今晚在福地廣州用聲音繪畫中國

2020-12-06 南方都市報·奧一網

    ●雷佳在彩排。

    ●雷佳和音樂會指揮夏小湯(右)音樂總監趙麟(中)為音樂會進行彩排。

    ●去年11月,雷佳在母校中央音樂學院國音堂舉辦《源遠流長尋根之旅》———雷佳民族民間歌曲音樂會。

    ●金鐘獎第一年落戶廣州時,她獲得民族唱法金獎第一名

    ●博士畢業系列音樂會第四場,第一次面向市民群體演出

    ●攜15首「新國風」到廣州,用時代的「形」傳遞民歌的「韻」

    今天晚上,《源遠流長尋根之旅》———雷佳民族民間歌曲音樂會將在星海音樂廳上演,雷佳將演唱15首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語言的民間歌曲。據了解,這是雷佳博士畢業系列音樂會的第四場,也是她首次將這場音樂會面向廣大市民群體進行演出。此外,雷佳還將於5月15日晚前往星海音樂學院面向大學生進行第二場演出,於16日上午受邀前往星海音樂學院,帶來「和雷佳一起唱」的聲樂學術交流活動,和青年學子們深入交流新時代背景下傳統民族音樂的傳承、活化和創新。

    音樂會的亮點

    1抓住民歌其「神」把握更時代感的「形」

    音樂會選取的15首曲目均為極具地域代表性的民歌,來自於中國14個省份6個民族,涵蓋9種方言。跨度如此之大,雷佳如何進行演繹,又如何讓普通觀眾能「聽得懂」?雷佳坦言,創作之前先要去了解當地風土人情、學習民族語言,來抓住這民歌其「神」,同時用更具時代感的「形」去詮釋,比如在民族特色樂器中加入西洋弦樂,讓觀眾感知其背後的源流和情感。

    「神」

    原汁原味,勾勒中國之韻

    雷佳介紹,中國是禮樂大國,所以選歌實際上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

    從中華曲庫中精心選出這15首來自大江南北的民歌不是為了呈現技巧,而是探索如何把握民歌真正的內涵和韻味。雷佳首先面臨的就是語言的問題———這15首歌曲涵蓋了全國各地各民族共9種方言,其中還包括藏語、蒙古語等難度較大的語言。雷佳談到,從《蒲公英的天空》開始,她就堅持去當地採風,親身感受風土人情。這次也不例外,這一批作品也是來自土地、紮根人民的。

    她對自己的要求是:每一首歌都儘量用當地方言或者是民族語言來演唱。「有些語言學起來本身就比較難,比如藏語和蒙古語;但最難的就是要在這一場音樂會裡不斷轉變語言,特別是音程和語速,唱完就要迅速調整過來,要保證吐字清晰。」除了學語言外,雷佳還根據歌曲背景,選擇不同的唱腔去潤色歌曲。音樂會音樂總監、編曲之一的趙麟表示,雷佳做到了非常難能可貴的「一人多聲」,她的演繹跟隨每一首作品在變化。

    民間歌謠記錄著一個民族的心靈史。除了精準表現傳統民歌的神韻,如何讓傳統民歌煥新顏、更符合時代審美,讓廣大的觀眾更好理解傳統民歌所承載的根與魂,趙麟認為這也是演唱會最大的難點———既不能破壞民歌的精髓,又要重新做結構,賦予每一首歌一個情境,樹立作品全新的符合時代審美的風格。

    「形」

    時代感:在編曲、器樂編配、樂手排布等方面下大功夫

    雷佳的答案是,音樂會在編曲、器樂編配、樂手排布等方面下了大功夫,使傳統民歌的「形」更具有時代感。這最直接的體現在了器樂編配上,既有小提琴、鋼琴這樣的西洋樂器,又有琵琶、古箏這樣的民族樂器。

    她以從樂手的位置排布為例,「第一排是西方弦樂五重奏,起到「打底色」的作用;後排則用特色民族樂器勾勒、點彩、甚至點睛,生動地表現民族特色。就像中國的水墨畫一樣,有留白有重點。整個團隊在編曲方面突破了很多原有的定製,很大膽、效果卻很好。」趙麟表示,「大家既聞得到泥土的芬芳,也感受得到音樂更高品位,每一首作品都是米其林的出品標準。」

    2新生代音樂家班底 作曲家也上陣演繹

    談到和創作團隊共同「鑽」這15首民歌的過程,雷佳笑言,「民歌就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只是未被激活而已。」據了解,此次雷佳團隊內不乏新生代藝術家的身影,編配趙麟、王喆、楊帆、楊一博、張帥、張巍等多是70後80後。

    雷佳表示,這臺音樂會的班底都是一群專業上有理想、喜愛民族音樂的新生代音樂家,他們都有非常專業的音樂訓練和豐富的創作經驗。她還介紹了排練中的一則小趣事:《丟丟銅》是一首福建民歌,重新配器之後節奏非常快,對男聲伴唱非常有難度,難唱齊整。伴唱就開玩笑說,寫這麼難,作曲家你自己先唱一遍。結果編配此曲的青年作曲家閉關苦練,愣是把伴唱們都唱服了。

    沒想到,這個小趣事直接帶來了雷佳團隊內工作模式的小創新:雷佳在改編之前會把每一首民歌唱給作曲家們聽,並讓他們挖掘這首民歌所在的地域中非常有代表性的樂器。每位作曲家改編之後,也都會把他們編配的民歌唱給雷佳、演奏家和伴唱老師們聽。

    「當編配者與歌者彼此理解傳承和創新的來處,大家便可以摸索一種規律,並一起發現各種可能。雷佳坦言,「每一首曲子我們甚至可以想到幾種不同的編配方式。」趙麟對此也表示認同,「我們所有的藝術家都在共同探索與時代相結合的全新的音樂思維重新來詮釋民歌精髓,這是很富有創造力和非常有意義的事業。」

    音樂會外的努力

    1

    致力民歌傳承活化

    深入「尋根」是基本 引入世界各地文化元素去演繹

    雷佳一直致力於「新國風」———中國傳統民歌的傳承、活化、創新:改寫、重新編配原生態民歌,並在演唱技法上賦予其新的內涵。2008年,她發表了個人專輯《中華56民族之歌》,引起廣泛關注。

    雷佳在接受採訪時透露,其實當時在做這張專輯時,她陷入了困惑。原來,許多中國傳統民歌都是沒有樂譜、口口相傳的,「之前都有譜子可以直接就著唱,現在卻要自己找曲子,而且都是一個片段一個片段的。」怎麼去保留它的原有韻味,怎麼去把握它的特點,怎麼去理解,雷佳感到很大壓力。

    但她發現,不能把民族歌曲看做是一個孤立的事物,而是和民族文化是息息相關的:「深入到當地去,和老鄉們一起唱歌,自然的就可以被那種純摯自然的唱腔所打動。」雷佳介紹,去年12月的西安音樂會開始之前,她曾前往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再次聆聽了秦腔、碗碗腔等民間戲曲演唱,向當地藝術家學習。

    在當下時代背景下,如何將這些民歌融入時代元素,進行傳承、創新?雷佳認為,「在創新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對民歌的語言、文化、歷史背景做立體深入的了解。在了解的基礎上創新,不能加入不屬於它的東西,不能去破壞。」她以這次音樂會為例,深入當地、充分了解歌曲文化背景和內涵,再選取室內樂這種大眾非常熟悉的藝術形式去溝通和交流。「民歌是非常有價值的,在還沒有手機和網際網路的年代,人民的心靈都寫進了民歌民謠中,歌聲裡有愛情、有思鄉、有家國情懷,所以民歌也是一部心靈史。而世界各國的作曲家也會從他們的民謠歌曲中提煉出來元素,用於交響化、藝術化的表達。」

    擔任本次音樂會指揮的著名指揮家、中國愛樂樂團常任指揮家夏小湯這樣解讀本次音樂會民族音樂和交響樂的「跨界」合作:「音樂無國界,兩種音樂的交融其價值在於兼收並蓄,博採眾長。」談及民族音樂的傳承發展,他介紹,歐洲的民間音樂各種素材也經常被很多偉大的作曲家採用,放到交響樂裡作為主題或動機。「所以民族的文化既要有「根」,也要繼續傳承和發展。新時代有新生活,新生活要有新文化,但是不能沒有民族的「根」。」趙麟介紹,中國民族音樂的精華是中國人特有的各地域各民族情感表達的方式。「在文化交融越豐富的地方,越要有自己的風格。風格來自於對文化之根的理解,我們首先要尋根。」作為音樂會音樂總監,他介紹,此次雷佳民族民間歌曲音樂會的創作思路,「我們願意用聽到的各種聲音來做這次的作品,我們不排斥任何一種風格和音樂狀態。世界各地文化元素我們都可以拿來用,我們可以用全世界的元素和技法去演繹一首原汁原味的民族民間歌曲。」

    2

    盼望助力嶺南原創

    雷佳:廣州是福地 盼唱出嶺南特有的精氣神

    「廣州是我的福地。2003年金鐘獎第一年落戶廣州,我來廣州參加比賽,獲得了民族唱法金鐘獎金獎第一名。十多年過去了,每次能有機會回到廣州演出,我心裡其實都有特殊的情結。」雷佳表示,廣州發展速度快,還有花園一般的宜居環境和無法抗拒的美食,「越來越喜歡這裡。」

    除音樂會,雷佳還將計劃跟團隊一起到廣東採風,走進嶺南文化中,期待獲得新的靈感,唱出這個地域特有的精氣神。她表示,「客家文化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文化,這裡面所蘊含的寶藏不僅僅只有音樂,還有非常多元的人文價值。」

    近年,廣州提出重塑原創音樂之城品牌,雷佳認為,廣州的文化創作氛圍、音樂氛圍非常好、文化發展欣欣向榮:「原創的流行音樂實力曾是全國的引擎,金鐘獎落戶到廣州後古典音樂也蓬勃發展。」雷佳說,每次到廣州演出,都可以感受到廣東培養起來一大批專業樂迷,他們非常有素質和審美要求,觀演時也有很好的氛圍可以支持藝術家的表演。」此次廣州之行,雷佳還將兩次走進星海音樂學院,和年輕學子們進行交流。對此,她表示,未來非常期待能與廣東同行進行多方面的交流與合作。

    《源遠流長 尋根之旅》部分曲目

    ●《洗菜心》湖南花鼓戲絲弦小調

    看點:雷佳保留曲目。此次編配在保留原曲風格的基礎上突出配器的特點。採用弦樂五重奏加鋼琴,笙,打擊樂,以傳統的民族和聲為基礎,一方面能夠增強樂曲段落色彩上的變化,另一方面也能比較好的體現歌唱者的演唱特點。

    ●《洱源情歌》根據云南洱源白族民歌改編

    看點:在樂隊清淡的背景中,以特色樂器巴烏為領奏,輔以女聲小合唱的陪襯,既注意了原民歌根源性的線條之美,也輔以縱向的和聲之美,使意境得到擴展。

    ●《丟丟銅》閩南民歌

    看點:這首閩南民歌在重新配器之後,整體節奏歡快,聽者可在方言的音韻中充分感受到兒歌特有的活潑。

    ●《三十里舖》陝北民歌

    看點:一首膾炙人口的陝北愛情民歌,用信天遊曲調編唱。故事脫胎於陝北地區的真人真事,反映了一段艱苦條件下的純真愛情故事。

    ●《阿瓦爾古麗》根據新疆民歌改編

    看點:在編配上結合了弦樂四重奏、吉他和非洲的金貝鼓,感覺上土新並存,中西結合。

    ●《思情鬼歌》湖南醴陵民歌

    看點:一個潑辣的妹子用俏罵式的詼諧語言表達了對情哥哥的熾熱情感,同時可欣賞到明快動感的音樂節奏。

    02-03版採寫:南都記者 張沛 圖片:受訪者提供

相關焦點

  • 雷佳《源遠流長 尋根之旅》音樂會將「唱響」廣州
    原標題:用歌聲繪製中國音樂地圖   廣州情緣:廣州是我的福地,每次來廣州演出都有特殊的情結   雷佳此行來穗舉辦音樂會,已經不是她與廣州第一次結緣了。「廣州是我的福地。」
  • 雷佳廣州獨唱音樂會昨晚唱響
    接下來雷佳演唱了分別創作於上世紀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的《誰不說俺家鄉好》《雁南飛》《在希望的田野上》,她用融合了美聲、民族、戲曲之美的深情演唱,表達了對國家、民族的赤誠熱愛,對美好未來的嚮往。 下半場伊始,主持人透露影視演員黃曉明在現場,引發了觀眾熱烈的掌聲。而當雷佳以一襲紅色晚禮服登場時,現場的掌聲更為熱烈。
  • 雷佳民族民間歌曲音樂會在廣州舉行
    雷佳民族民間歌曲音樂會在廣州星海音樂廳舉行。蘇俊傑 攝5月14日晚,主題為「源遠流長·尋根之旅」的雷佳民族民間歌曲音樂會在廣州星海音樂廳舉行。中國知名女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雷佳,演唱15首來自全國10多個省份和地區、涉及9種不同的方言、囊括6個不同民族的民樂代表作,為廣州民樂迷們奉獻了一場音樂盛宴。音樂會以來自雷佳家鄉湖南的民歌——《洗菜心》拉開帷幕。歡快、靈動的音調一經響起,就瞬間抓住了聽眾的心。這首民歌結束,座無虛席的音樂廳內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和喝彩聲。
  • 下周一來廣州大劇院,聽雷佳獨唱音樂會《獻給祖國的歌》
    下周一來廣州大劇院,聽雷佳獨唱音樂會《獻給祖國的歌》金羊網  作者:羅仕  2019-10-29 11月4日,雷佳將來到花城廣州,在廣州大劇院舉辦獨唱音樂會
  • 雷佳廣州獨唱音樂會 唱響70年經典唱出心底熱愛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獻給祖國的歌》雷佳廣州獨唱音樂會於11月4日19:30分在廣州大劇院歌劇廳唱響。本場音樂會陣容強大,看點頗多:著名作曲家趙麟擔任音樂總監,著名指揮家景煥執棒廣州交響樂團,央視著名主持人任魯豫主持,但最大的亮點還是歌唱家雷佳對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金曲進行全新的演繹。作為「民族歌劇挑大梁者」,雷佳不僅勇奪「梅花獎」、「文華表演獎」,還不斷進行著創造性的藝術探索。
  • 雷佳「二代木蘭」譜新篇
    「最有靈性的歌唱演員」,她的演唱融民族、美聲、戲曲於一身,韻美純正,被譽為「最中國的聲音」。我覺得很榮幸地演繹了這樣一個人物。」「二代木蘭」雷佳用天賦的悅耳聲音向記者緩緩道來。   萬裡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西洋歌劇自20世紀初葉進入中國,在近一個世紀的時間裡與中國的戲曲藝術融合,形成了現代的中國民族歌劇。
  • 雷佳《築夢中國》登2018遼視春晚 大年二十九播出
    近日,著名歌唱家雷佳攜她的最新主打歌《築夢中國》參加了2018遼寧衛視春晚的錄製,在整臺晚會的黃金點,獨唱這首由中國國家藝術基金立項資助,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出品,著名作曲家欒凱作曲、青年詞作家李小軍作詞的歌曲《築夢中國》,將在大年二十九,為全世界的華人唱出中國夢的主旋律
  • 《時光的旋律2》:雷佳再唱《在希望的田野上》
    今晚(10月17日)湖南衛視19點30,湖南經視19點45將播出第16集《在希望的田野上》,敬請關注。 「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希望」,是中國這四十多年來不變的主旋律。在青年歌唱家雷佳的兒時記憶裡,那時家鄉的廣播最常播放的就是這首歌,「新建的住房」「美麗的家鄉」「農民的汗水」「明媚的陽光」,簡單樸實的鄉村風光,唱到歌裡面卻特別有勁兒。後來她登上舞臺,曾多次演唱過這首歌。在雷佳心裡,「希望」一直是個內涵豐富的詞,需要更好地把握,她把自己的困惑告訴了這首歌的詞作者陳曉光老師,陳曉光老師的回答讓她對一個村落充滿了好奇。
  • 《大江大河》主題曲 雷佳《時間走過》完整版歌詞介紹
    《大江大河》主題曲 雷佳《時間走過》完整版歌詞介紹  時間走過 - 雷佳  (電視劇《大江大河》主題曲)  作詞:董穎達  作曲:董穎達  春天開的花 無聲  說著秋天的 金色碩果  前人栽下的 希望的種子  後人來獲  夏天的驕陽 如火
  • 「新國風」唱響傳統民歌,著名歌唱家雷佳亮相上海國際藝術節
    東方網記者付文婧11月7日報導:2018年11月6日晚,第二十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迎來了一場重量級演出,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雷佳在上海交響音樂廳獻演一場「源遠流長尋根之旅——雷佳民族民間歌曲音樂會」。演出中,雷佳用9種語言和方言,演唱來自6個民族、12個地區的15首歌曲,為廣大觀眾呈上「新國風」民族音樂的視聽盛宴。
  • 助陣《國樂大典》 雷佳:要多讓年輕人聽到民族音樂
    著名歌唱家雷佳(中)加盟《國樂大典》。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曾俊  著名歌唱家雷佳日前參加中國經典音樂競演節目《國樂大典》的錄製。她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挖掘、推廣和再創造中國音樂是她的藝術使命,「民族音樂是我們的根,要多讓年輕人聽到」。  不希望給自己太多的條條框框  在《國樂大典》中,雷佳除了擔任鑑賞嘉賓,還將和其中一支樂團進行互動、搭檔表演。
  • 雷佳「凍人」拍攝中國夢
    N海都記者 陳娟娟 海都訊 日前,總政歌舞團歌唱家雷佳的最新單曲《我們的中國夢》、《好兒好女好江山》入選「中國夢」主題歌曲。據悉,在MV中雷佳不僅一人分飾多角,呈現老百姓心中的「中國夢」,而且無懼寒冬低溫,以多款春夏造型亮相,其敬業精神讓現場的工作人員點讚。
  • 情牽山水間 功夫在歌外 歌唱家雷佳唱響民間歌謠
    戲曲 讓我學會塑造各色人物雷佳留給眾人的印象,是對中國經典歌劇情有獨鐘的傳承者。事實上,她對這片熱土也有著深沉的愛,對為民族民間聲音立傳,心心念念。近幾年來,她流連於中華大地,輾轉於村寨草原,讓民間歌謠流轉於唇齒心靈。
  • 聽「經典傳唱人」雷佳現場重現《在希望的田野上》《父老鄉親》等...
    2019年11月4日,著名歌唱家雷佳將在廣州大劇院舉辦獨唱音樂會《獻給祖國的歌》 。音樂會選取了從建立新中國到當前新時代各個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優秀民族聲樂作品、藝術歌曲十餘首。曲目包括《瀏陽河》《誰不說俺家鄉好》《父老鄉親》《在希望的田野上》《世紀春雨》《赤子》《高原舞狂》《新時代的榮光》等。
  • ...傳唱人」雷佳現場重現《在希望的田野上》《父老鄉親》等首名曲
    2019年11月4日,著名歌唱家雷佳將在廣州大劇院舉辦獨唱音樂會《獻給祖國的歌》 。音樂會選取了從建立新中國到當前新時代各個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優秀民族聲樂作品、藝術歌曲十餘首。曲目包括《瀏陽河》《誰不說俺家鄉好》《父老鄉親》《在希望的田野上》《世紀春雨》《赤子》《高原舞狂》《新時代的榮光》等。
  • 上海國際藝術節|為民歌撣去灰塵,雷佳在民族民間音樂裡尋根
    觀眾仿佛被她帶往祖國的東南西北,領略各地迥異的風情:雲南藏族民歌《美人》靈動,山西祁太秧歌《看秧歌》活潑,蒙古族短調《諾恩吉雅》悲涼,東北民歌《搖籃曲》則被做了母親的雷佳唱得靜謐、溫暖、動人心弦……雷佳身穿改良後的麻質漢服登臺,遊刃有餘的聲音轉換,且歌且舞的肢體動作,讓觀眾驚嘆,「沒想到中國民歌這麼好聽!」
  • 譚晶、雷佳:「木蘭」新傳人
    譚晶(右)和雷佳在歌劇《木蘭詩篇》中的劇照。譚晶和雷佳,這兩位歌壇的名人,是舞臺和屏幕的熟面孔。歌劇《木蘭詩篇》自2004年10月在北京由歌唱家彭麗媛領銜公演以來,一直刷新中國原創歌劇的各項紀錄:不僅登上美國紐約林肯藝術中心和奧地利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兩大藝術殿堂,並且引來一片好評;指揮家米歇爾·海爾馬斯、德國布蘭登堡國家交響樂團、美國大都會歌劇院、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籤約歌唱家米歇爾·奧斯汀,聯袂將《木蘭詩篇》推上北京人民大會堂;《木蘭詩篇》首次以音樂會版形式走進北京國家大劇院音樂廳,
  • 雷佳的青年求學路:曾婉拒名師「點名錄取」,砥礪前行碩果纍纍
    她便是雷佳——一位用歌聲來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著名歌唱家。1勇氣:一句話走向音樂人生,一首歌開啟新的篇章雷佳出生於一個熱愛音樂的家庭,她從小就喜愛唱歌,在還沒有學會說話時,便能輕聲哼唱動人的旋律了。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當雷佳氣喘籲籲地趕到考場時,主考老師們已經準備收拾東西離開了。執著的雷佳不想放過這個寶貴的機會,只能鼓起勇氣請老師們再聽她唱一句。而老師們也很欣賞雷佳的勇氣,便答應了這個請求。她首先唱了一首《父老鄉親》,引得老師們頻頻點頭。隨後,她又「趁熱」給老師們跳了一段《趕圩歸來阿哩哩》。
  • 新版歌劇《白毛女》來杭演出 雷佳蔣寧分飾「喜兒」(圖)
    新版歌劇《白毛女》劇照 人民網杭州12月1日電 (王麗瑋)今晚本次演出為紀念《白毛女》在延安首演70周年,飾演「喜兒」A、B角兒的分別為總政歌舞團一級演員雷佳、中國歌劇舞劇院青年演員蔣寧。新版《白毛女》強調回歸歌劇藝術本體,音樂性、歌唱性和旋律性突出。 據介紹,新版歌劇《白毛女》由文化部組織復排,《白毛女》原作者賀敬之同志親自為劇本把關。著名歌劇表演藝術家郭蘭英、王昆和解放軍藝術學院原政委喬佩娟擔任藝術顧問。
  • 雷佳演唱《毛主席的話兒記心上》致敬傅庚辰
    這首歌用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音樂語言唱出了人民的心聲,飽含著對偉大領袖至親至切的熱愛之情與無限景仰,體現了人民堅定的革命信念與對敵鬥爭的必勝信心。2013年11月,在「光榮綻放——十大作曲家聲樂作品音樂會」上,雷佳深情演繹這首歌致敬著名作曲家傅庚辰。她用清澈純美的音質將這首作品表現得極具張力和穿透力,贏得了老一輩藝術家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