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峰廟,又名蓮峰寺,澳門三大古廟之一

2020-12-18 就跟著聶小倩

蓮峰廟(又名蓮峰寺),是位於澳門特別行政區提督大馬路的道觀,為澳門三大古廟之一。

在廟前空地則建有林則徐全身石像和澳門林則徐紀念館,廟內亦設有澳門目前唯一的廟學—普濟蓮峰學校,蓮峰廟初建於明朝。

古名為天妃廟,主要供奉天后娘娘。整座廟宇橫連三間,前後兩進。

首進的中殿供奉天后娘娘,殿前有方亭一座,曾為官吏辦案的駐節處之用;二進的中殿供奉觀音。

首二進之側殿分別供奉關帝、醫靈大帝、神農及金花娘娘等神祇。清朝起經過多次重修擴建,始成今之規模。

蓮峰廟初建於明 萬曆廿年(1592年),有僧人在此為人 消災去疾而享譽四方。其後得信眾捐贈金銀 布帛,建成此廟。到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進行擴建,更名 慈護宮;乾隆年間又重修,名為蓮峰新廟;經過1876年重修後,始成今日模樣。

相關焦點

  • 蓮峰有幸遇哲人——澳門林則徐紀念館側記
    蓮峰廟的林則徐雕像。本報記者 蘇 寧攝澳門北區離關閘不遠,有一座蓮峰山。「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山下有一座400多年歷史的蓮峰古廟,這就是海外民間第一座林則徐紀念館所在地。蓮峰古廟前的林則徐雕像立於1989年。1839年9月3日,在廣東主持禁菸運動的清朝欽差大臣林則徐與兩廣總督鄧廷楨在蓮峰廟接見澳葡理事官,「宣布恩威,申明禁令」,嚴禁鴉片。150年後,蓮峰廟慈善值理會在廟前空地樹起了一座林則徐全身雕像。雕像重5噸、高3米,為淡棗紅色花崗石,由廣州雕塑院正副院長唐大禧、林彬製作。1997年,又在澳門各界支持下,集資400多萬澳門元,興建林則徐紀念館。
  • 澳門回歸專欄:澳門蓮峰廟有林則徐遺蹟
    香港中國通訊社十一月一日澳門回歸專欄:澳門蓮峰廟有林則徐遺蹟          香港中通社記者 林鷹  澳門三大禪院之一的蓮峰廟,是最具地方特色的寺廟建築,故一直成為外來旅客的遊覽勝地。  蓮峰廟始建於一五九二年,一八七六年重建,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因背枕蓮峰山而得名。
  • 「慶祝澳門回歸二十周年暨2019佛誕節祈福會」在澳門蓮峰廟舉行
    佛教在線澳門訊 由澳門蓮峰廟、澳門佛光協會主辦,澳門蓮峰普濟學校協辦的「慶祝澳門回歸二十周年暨2019佛誕節祈福會」,於5月12日星期日在澳門蓮峰廟前地進行。出席嘉賓有澳門禪淨中心住持釋覺仁法師、中國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政局聯絡辦公室協調部副部長盛剛先生、蓮峰廟值理會主席龔樹根先生、澳門佛光協會會長鄧月明居士、蓮峰廟值理、蓮峰廟值理會嘉賓、老師、家長、同學們及市民大眾。
  • 澳門:兩座哪吒古廟護佑一方黎民
    新華社澳門4月27日電 澳門:兩座哪吒古廟護佑一方黎民  新華社記者郭鑫  澳門矗立著兩座哪吒廟,柿山哪吒古廟和大三巴哪吒廟。在40多座大小廟宇中,它們並不起眼,但它們嬌小玲瓏,別具特色,又都地處老城,也著實吸引著過往的旅客。
  • 澳門媽祖廟簡介
    已有逾500年歷史的媽閣廟,是澳門三大古剎(媽閣廟、觀音堂、蓮峰廟)中歷史最悠久的。   媽閣廟原稱媽祖閣,俗稱天后廟。整座廟宇包括石殿、大殿、弘仁殿和觀音閣4座主要建築。  1998年10月28日,在澳門最高點,路環島的疊石塘山頂,又落成了全世界最高的媽祖雕像,其設計者為澳門的中國畫院院長梁晚平,雕像高19.99米,象徵澳門1999年12月20日重回祖國懷抱。這尊媽祖雕像由120塊漢白玉石相嵌而成,其中媽祖臉部由一塊完整的漢白玉石雕刻而成。媽祖雕像重達500多噸,全身晶瑩潔白,而容顏慈祥溫和,遠眺澳門海面,猶如時刻深情地關注著澳門。
  • 澳門花地瑪堂區的主要景點有哪些
    如果去澳門遊玩的話,一定要去一趟澳門花地瑪堂區。澳門花地瑪堂區的主要景點有青洲山、望廈山、新口岸水塘等。1、青洲山青洲山位於澳門半島西北部。海拔57米。原為孤懸於濠江中的一個小丘,江水環繞,風景幽美,綠樹蒼翠,故名「青洲」。昔日又稱之為綠島,「青洲煙雨」曾是「濠鏡十景」之一。
  • 顏延齡與澳門媽祖文化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老實說,澳門的自然山水並不稱奇,也不足道。值得稱奇稱美的是其「人文山水」。在這裡,人、歷史、自然奇妙地交融在一起,媽祖、聖母和諧地裹卷在一處,給人一種厚重的歷史感和超然的時空感。其中,媽祖文化留給澳門山水的「腳印」最深,與澳門的淵源也最久,更是展示澳門「人文山水」悠久魅力的「代表作」之一。
  • 澳門媽閣廟附近有哪些特色小吃?
    澳門媽閣廟附近哪裡吃飯:澳門媽閣廟附近吃飯  澳門可謂薈萃了中西南北的美食,在這裡不僅可以品嘗到正宗的葡國菜,還可以吃到澳門菜、廣東菜、上海菜、日本菜、韓國菜和泰國菜。 到了澳門當然不能不嘗嘗葡國菜了,澳門的葡國菜分為葡式、澳門式兩種。
  • 媽祖與澳門
    在湄洲島立廟奉祀。傳說人們只要遇到危險困難,有求媽祖,媽祖就會顯靈,為人們排擾解難。歷史上皇帝給予30多次的褒封,使媽祖封號從夫人到天后,直到號稱為天上聖母。隨著時間推移,媽祖分靈廟遍布世界各地,澳門就是世界分靈廟之一。    澳門,原名媽交,即澳門的媽祖閣的意思,外文稱MACAU和MACAO,它某方面標誌著澳門的歷史與文化,她是湄洲媽祖祖廟的分靈廟。
  • 探秘最真實的澳門深夜食堂,你熟悉的關閘廣場原來大有來頭
    距今已有近四百年歷史,為澳門三大古廟之一,佔地遼闊,古樹婆娑,廟貌莊嚴肅穆。在廟前空地則建有澳門林則徐紀念館,旁邊是林則徐的全身石像。在觀音古廟旁邊的是城隍廟,約建於清朝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原本屬於觀音古廟的右側殿,後來獨立成廟,是澳門唯一一座供奉城隍的廟宇。
  • 珠海境內首次發現澳門佛教界重要人物墓碑(圖)
    珠海市博物館文物專家發現其中一塊墓碑上刻有「洞宗三十五世妙果老禪師、暢瀾老和尚仝塔」的字樣,而「妙果」、「暢瀾」之名赫然列於《普濟禪院西天東士歷代祖師菩薩蓮座》這份珍貴的譜系中。另一塊藏真碑上所刻的「潤能老禪師」則是澳門蓮峰廟的住持,在蓮峰廟《嘉慶二十三年九月告示碑》中有多次記載。初步考證這三位僧人是晚清澳門佛教界重要人物。
  • 澳門大三巴邊上有座百年古廟,供奉哪吒,遊客不多值得一來!
    民間中也有不少專門供奉哪吒的廟宇,但你知道麼,在澳門也有一座哪吒廟,被視為澳門中西文化和諧相處之象徵。澳門的這座哪吒廟,就位於著名景點大三巴邊上的小路,遊客不多,多是本地群眾前來供養。關於這座哪吒廟的興建,有這樣一種傳說:當時澳門發生了一場極大的瘟疫,而柿山附近卻沒有受到很大的影響,所以大三巴附近的居民便認為這是因為柿山有哪吒廟保護的緣故,經過多番交涉後,廟祝將哪吒神像借給了當地居民,後來疫情得到控制,居民也從此建廟供奉哪吒。這座廟宇建於1888年,距今也不過132年歷史,但卻一直香火旺盛。
  • 澳門紀行——媽祖廟印象
    澳門媽閣廟為澳門最著名的名勝古蹟之一,初建於明弘治元年 (1488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是澳門三大古剎(媽閣廟、觀音堂、蓮峰廟)中歷史最悠久的。媽閣廟原稱媽祖閣,俗稱天后廟,位於澳門的西南方。主要建築有大殿、弘仁殿、觀音閣等殿堂。
  • 澳門媽祖廟的由來
    由於早期澳門居民多以打魚為生了故對漁民的守護神媽祖特別崇敬。在這塊面積僅23平方公裡的彈丸之地,居然建有20多座媽祖廟,其中最古老的己有 500多年歷史,也是當今澳門歷史最悠久的廟宇。相傳宋代孝女27歲的林默娘,福建省莆田縣人。
  • 郵票裡的澳門記憶
    東西交融的文化,中葡友好民族特色的風土人情,風格迥異的建築形態都為澳門郵票的選材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創作靈感。  1997年11月11日,我國發行《澳門古蹟》郵票1套4枚,分別是澳門媽閣廟50分、澳門蓮峰廟100分、澳門大三巴牌坊150分、澳門松山燈塔200分。
  • 鬱南建城天后廟:享譽省港澳的古廟
    (鬱南建城天后廟?.(這才是鬱南建城天后廟) 鬱南建城天后廟建在建城鎮舊西寧八景之一的文昌蘿月(文昌橋)的附近。也就是說,該廟源於海洋的「媽祖廟」,在建城建廟時結合江河、陸上民俗風情實際加以創新,集聚了海洋、江河、陸地廟宇的建築精華。
  • 澳門雖小卻古蹟眾多,大三巴媽祖廟等,皆是東西方文化融合的經典
    澳門不僅是我國的特別行政區之一,還是一個國際廟宇不僅有教堂,澳門還有很多知名的廟宇。在澳門半島的西南有座廟,背山面海,倚崖而建,周圍古木參天,風光綺麗,便是媽祖廟,也叫媽祖閣,是澳門的三大禪院(媽閣廟、觀音堂、蓮峰廟)之一,已經有500多年歷史。
  • 千年古廟——杞縣葛崗鎮張莊村孟姜女廟
    孟姜女廟兩株松柏點綴於孟姜女廟門前,分左右傍立,綠鬱蔥蔥,煞是茂盛,廟圍兩側樹木森森,林蔭蔽宇,花絮紛飛,四季飄香,顯得廟宇幽靜秀雅。門前雙獅守衛,雙獅雖小,精神十足,雄獅張口瞪目,環首而視,雄風儼然,雌獅神情親和,笑口常開,喜迎過往遊人。廟門螭首門環,扇扉均系木製,顯得簡易古樸;門楣上方嵌有匾額,上書「孟姜女廟」四個大字,廟內兩側碑石疊嶂,均記載著主神孟姜女的英烈事跡和千年古廟的興衰歷程。
  • 澳門的名勝古蹟與旅遊業
    澳門的名勝古蹟多與宗教有關。普濟禪院、媽祖閣、蓬峰廟被稱為澳門三大古剎,喪權辱國的中美《望廈條約》就是於1844年在普濟禪院內籤訂的。天主教的玫瑰堂、望德堂、大堂、板樟堂等亦很有名,著名的大三巴牌坊就是聖保祿教堂火災後遺留下的前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