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矩的人愛慕灑脫的,灑脫的人總喜歡更灑脫的。
分析格律詩的拗救,會發現李白是拗救大戶。另外兩個孟浩然和崔顥,更甚,拗了乾脆不救。
孟浩然就不說了,李白寫過「吾愛孟夫子」這樣直白抒情的詩。
對崔顥,李白也用一首《登金陵鳳凰臺》仿他的《黃鶴樓》,以示愛慕。
現在大概知道為什麼杜甫閒著沒事就給李白寫詩,李白卻愛搭不理的了。
杜詩實在是太工整了!
李白:能不能別總給我寫這麼工整的東西?!一個字的平仄都不帶錯的……
杜甫:偶爾我也寫寫五古的……十二白,你不知道,他們後人都說我格律詩寫得好呢(快誇我,快誇我……)!
李白:小十一歲果然代溝很深……
杜甫:難道你不想收到我的信,不想看我給你寫的詩?我們一起在山東自助遊過幾個月的啊!
李白:你誤會了什麼,我和很多人都遊過的……
杜甫:臨走時候你出東門,還給我寫詩了呢,你看,我一直隨身帶著!
【開始有感情地吟誦《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
李白:那天,我喝了不少酒,隨手寫寫的。何況送別詩真的寫太多,記不清了。比如送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送王昌齡(楊花落盡子規啼),送無名氏(此地一為別)……
杜甫:好吧,那我再給你寫一首,這次我寫古風,到了驛站你好好看……
附1
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
醉別復幾日,登臨遍池臺。
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zūn)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sì)(cú)(lái)
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
這首果然沒有聽過,是不是?
附2
登金陵鳳凰臺李白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二水 一作:一水)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附3
黃鶴樓 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附4
贈孟浩然李白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附5
贈汪倫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附6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附7
送友人李白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裡徵。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