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出來的大學生都不太願意再回農村!為什麼?

2020-12-12 鄉村阿泰

在農村,幾乎考出去的大學生都不太原意再回到自己的家鄉,當然並不是不喜歡自己的家鄉,有的是想在外面打拼幾年獲取經驗再回家鄉,有的人是根本就不想回去,這其中可能有家庭從小的教育、世俗的眼光,他們覺得上大學就是為了走出大山,在農村沒有出息。在我看來更多的是在農村沒有給大學生提供用武之地的平臺才是重點。

1, 農村地區產業體系建設落後,並不適合大學生發展,匹配大學生的工作崗位沒有或太少。除了二三產業的工作崗位之外,剩下的崗位都與農業相關,這就要求在農村工作除了學習的專業技能之外,還需要對農業生產有所了解,但是就農村地區培養一個大學生的難度來說,基本都是以學習為主,很難再去兼顧家裡的農業生產,農業生產技能不會像父輩那樣熟練。有的人說農村大學生難到小時候沒有種地嗎,應該對這些很熟啊!其實不然,80末90後的農二代,你可以去問一問,就算農村出來的,你讓他去完成種地我估計80%的人是不會的。

2,農村地區原先對教育的單一理解。大學擴招使得農村地區上大學的機會增多,同時農村地區原先培養孩子也基本是以考上大學為目的,很少去考慮一些技能性學校,也很少去考慮到大學所學專業以及大學畢業之後的出路等,而農村的孩子恰恰在這個階段是只能靠自己的去選擇,父母也只有出錢的份了。農村孩子因為從小單一的教育,哪裡會想得如此複雜,他們的概率大多數是上個大學就行。書本上的知識是學到了,但是並沒有根據市場的需求去選修一定的專業技能。這樣的後果在於大學生數量雖然增加,失業問題也隨之而來,不光是在農村地區,在城市內也很難找到工作,畢業就失業的現象屢見不鮮。

3,傳統思想的束縛也是重大原因之一。如果農村大學生選擇回農村發展,一定會受到家庭的阻撓,在傳統思想中認為城市無論什麼都比農村好,這種思想在近期也很難改變。有些家長甚至會因為孩子大學畢業回農村是一種恥辱,會覺得這麼多年辛辛苦苦培養的大學生沒出息,鄉裡鄉親的也不乏有嘲笑的眼光,所以導致很多農村大學生即使在城市混得不好,父母也不太願意他們回到農村。

但是我想說的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也在發生著變化!現在農村人也不再向以前那樣嚮往城市生活,反到是城市人慢慢的喜歡上了農村的原生態自然風光和休閒的生活(當然這是建立在有好的經濟基礎的情況下)

國家現在非常重示農村的建設和農業的發展,所以當下在農村會給大學生提供很多創業的支持,工作崗位的提供。即使是這樣,還是有很多農村出來的孩子不太原意再回去,這其中的苦恐怕只有在農村長大的孩子才最清楚,我們平時在視頻上看到那美麗的山川河流看起來確實很美好,但是那只是表面現象。

但我還是想說:如果你在城市裡有非常好的前景,留在城市發展是正確的。但是如果你感覺很辛苦很累,現在回到農村發展不適為最佳時間,或許以你學到的知識能為農村創造出更有價值的未來!

相關焦點

  • 農村大學生的尷尬現實: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農村!
    大學的擴招,很多的農村學子也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學,成為了高學歷的知識分子。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村的大學生處於一個非常尷尬的局面:回不去的農村,留不下的城市。【小編擴展:就像小編一樣,有時候真的是留下的是鄉愁回不去的是故鄉,故鄉能安下肉身可是無處安放靈魂。即使能夠回去也是智能匆匆而過,似乎成了客人或者是遊子,有時候真的想回去,但是奈何很多無賴!可能大多數有可能是認為太忙,其實作為一個男人,有家庭的男人考慮的問題也不會僅僅是因為忙有時候回不去。】
  • 大學生回農村發展就意味著失敗嗎
    原標題:大學生回農村發展就意味著失敗嗎   回還是不回,對每個從農村走出的大學生來說,都是一道必選題。   最近,中國青年報「青年之聲」報導了大學畢業生宮祥瑾回農村老家發展的故事。他28歲,關掉城裡的公司,回鄉從事種植業。鄉親們起初覺得他「糟踐了」。他本人既取得了成績,也遇到了困難。「畢業後你願意回農村發展嗎?」
  • 農村大學生,只有在大城市才有發展前途嗎,回農村能有前途嗎?
    我認為不能太過絕對術業有專攻,雖然是農村的大學生,學的東西難道和城裡的大學生不一樣嗎?所以本不應該有這麼明顯的區別對待。當然了,農村的大學生和城裡的大學生生長環境不同,可能農村的大學生對於農村工作或是創業更加熟悉,城裡的大學生對於城裡的生存更勝一籌。但是,關於在農村和城市哪個地方更有前途,不能絕對地看是農村的大學生還是城裡的大學生,更多的是看個人的特點,適合哪裡發展。綜上所述,農村的大學生並不只是在大城市才有發展前途,回農村也可能有前途。
  • 越來越多的大學生不願回農村,其實有一個最根本的原因
    有人說,現在的農村是一片新的天地,有著大片的土地,是可以有大作為的!但也有人認為,現在的農村沒法呆了,你看,大學生們都不願意回農村了,農村還有什麼發展前景呢?其實,說大學生不願意回農村,是很片面的,大學生還是願意回農村發展的,只是需要有條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句話已經提了很久了,口號也很響亮,也得到了不少人的擁護和響應。其實,已經有不少的大學生,選擇回到農村,在農村開闢出一片新天地。
  • 在農村種地的父母不願讓孩子回農村種地,這是為什麼
    尤其是農村人,傳統觀念比較強,家裡出了個大學生,在村子裡說話都有分量些,受人矚目。種地在村子裡會被人瞧不起的,所以,農村父母都希望把孩子培養成社會精英,白領、骨幹,讓孩子走仕途,不願孩子繼續「下愚」下去。打從我記事以來,父母經常訓斥我,不好好讀書將來就只能「修地球」,就只能與泥巴打交道,就只能面朝黃土,背朝天,就……。
  • 農村工匠精神,傳統手藝,農民為什麼不願意再傳承?
    農村工匠精神,傳統手藝,農民為什麼不願意再傳承?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村經濟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家家戶戶也奔向小康,人們的生活日益幸福多彩,但是在經濟的衝擊,工匠精神,傳統手藝逐漸走向困境。農民為什麼不願意再傳承?
  • 如果什麼都不缺,你願意住在農村還是城市?
    如果什麼都不缺,你願意住在農村還是城市?大家好,我是筆者,在什麼都不缺的情況下,我肯定願意住農村。第一:對於從小在農村長大的我來講,農村有著太多的回憶與童年快樂,這是一種情結,長大後奔波城市裡拼搏也是不有辦法,但是也是隨時準備著有朝一日回農村發展,哪怕近些年回不了農村,以後老了還是希望能回農村養老的。
  • 大學生畢業回農村種地,種植手指大小的水果,取得了不錯的成就
    大學生畢業回農村種地,種植手指大小的水果,取得了不錯的成就各位好,我是火花三農社,非常高興能在這裡與大家分享三農知識,接下來呢,我會給大家介紹:大學生畢業回農村種地,種植手指大小的水果,取得了不錯的成就。
  • 大學生都要回農村種地?放棄高薪工作?真實情況到底……
    又一年開學季,又一年畢業季,我們的大學生在畢業後,部分選擇留在一線城市去打拼,去追夢,而有一部分大學生選擇了回老家,選擇了農村,這到底為什麼呢?最近國家大力支持返鄉創業,而我們的大學生有著充分的知識儲蓄,除了能在一二線城市發揮著作用,其實我們大學生還可以回到三四線城市,幫助我們的農民老百姓,當然不是真的種地,而是把所學知識用到農業上,幫助我們的老百姓學會如何將我們種的地升值,由於以前教育工作受限,很多老百姓並未完成學業,而外出打工,最終回到家鄉選擇了種地,但種植方法很傳統,並不能將土地達到效果最大化,
  • 2020年,農村戶籍迎來好消息?3類戶口可以遷回農村,願有你
    但實際上,戶口遷回農村,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2020年,從新的農村戶籍管理政策來看,戶口遷到農村的夢想可以實現了。不過要將戶口遷回農村,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其中還是有一些條件規定的。那麼,到底哪幾類人可以將戶口遷回農村呢?
  • 農村裡的茶籽油,80元/斤,那麼貴為什麼農民都不願意種?
    農村裡的茶籽油,並不是聽說可以賣到80塊錢1斤,而是確實是那個價。因為小編自己家裡有二十多畝老油茶樹林,就說說農村不願意種的理由。油茶樹,在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等很多的地方,都有種植。油中的不飽和油脂要高於任何植物油,是很多人都追捧的油,只是價格太高,很多人望而生畏,市場上很多也都是作為送禮首選。油品好,價格高,可是樹難栽!一棵自然生長的茶籽樹,從樹結果到豐產,最少都要差不多10年,對於10年的茶籽樹來說,只能說才剛剛開始,茶籽樹的樹齡,最少都有上百年。
  • 8090後為什麼想要回農村蓋房?他們是這樣說的!
    我記得小時候,雖然我的父輩母輩們都有出去打工,但是沒有像現在農村的一樣基本看不見年輕人的情況,那個時候不會像現在一樣看上去那麼冷清,現在可以用人煙稀少來形容。每年過年的時候,大城市像空了一樣,人們都回家過年,看不到平時的熱鬧,可以看出來外出打工人的基數有多大。
  • 農村年輕人現狀:「寧願待在城裡,也不願意回老家過年」,為啥?
    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有勞動能力的人都選擇進城打工,在家種地的都是老人,年輕人更不願意在家留守,有機會都會選擇進城上學或打工,因此,農村也出現了許多怪象,比如說「空心房越來越多、建好的房屋緊鎖大門、老人在拼命」等等。
  • 農村老公為什麼不讓老婆獨自留在老家?
    而現在,越來越多的夫妻選擇共同離開農村老家,前往大城市打拼。即使有了孩子,大多數夫妻也會把孩子託給留在農村的父母照顧,在老家求學,夫妻二人繼續留在大城市打工,而不是留下老婆,留在家中照顧父母孩子。更令人驚訝的是,年邁的父母並不會因為兒媳婦不願意留在家中侍奉自己而有意見,他們往往也支持兒子媳婦一塊出去打拼,這是為什麼呢?
  • 五六十歲的農村大叔,寧可孤獨終老,為什麼不願意再婚?
    文/二十六畫叔哥圖/來自網絡在農村,的確有很多五六十歲的單身大叔,由於喪偶、離婚後,沒有再婚,過著孤獨寂寞的單身生活。說實話,這不是大叔的本意。大叔不願意再婚,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或是身不由己而已。無論是什麼原因導致的五六十歲的農村大叔單身,這單身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現實裡很少有人願意獨身,終其一生。當然,個別年輕人現在倡導的不婚族除外。現在五六十歲的人,傳統思想還是佔據很大的比例。少年夫妻老來伴的思想,還是被他們認可和接受的。那麼真正走到單身這一步,他們不願再續個緣分,大部分都是有苦衷的,並非本意如此。
  • 為什麼農村都不接地線 農村接地線的作用
    我們在安裝燈的時候會根據不同的方法去接線,對於農村的人來說,在安裝的時候就比較簡單方便了,但是,很多城市人都不清楚為什麼農村都不接地線,不知道其中的原因,所以,對於接地線這一方面還非常的猶豫,怕接了之後會後悔,而且,也不了解農村接地線的作用都有什麼,以下小紅編會給大家介紹。
  • 落葉歸根,人老了為什麼都喜歡回農村養老?
    人人都有這樣的經歷,特別懷念自己曾經生長過的故鄉,不管走多遠,走多久,小時候的童年記憶歷歷在目!大半輩子在外漂泊的經歷,感覺永遠都沒有比得上家鄉,給予自己生活的安逸踏實的那種感覺。城鄉彩虹橋家鄉的農村裡,這樣的例子太多了!為什麼,落葉歸根,人老了為什麼都喜歡回農村養老呢?城鄉彩虹橋君認為有以下三點原因!
  • 現在的農村人,為什麼不願意在老家養豬呢?如此吃香的一門行業
    現在的農村人,為什麼不願意在老家養豬呢?如此吃香的一門行業我鄰居家的老爺爺在他們的院子裡養了幾頭豬,經常會有上面的人來檢查,偶爾會給他們發一些補助。老爺爺家的豬長得很快,長胖了之後就拿去賣錢了。我覺得在農村,養豬還是非常賺錢的。
  • 六七十年代,農村「拜把子」風靡一時,如今農民不願結拜,為啥?
    不過如今再看,農村這種風氣已經消失得蕩然無存了,而且如果現在要讓農民去結拜的話,很多人其實內心不太願意。農村「拜把子」的習俗為啥會慢慢消失呢?我覺得原因大致有這麼幾點。第一、以前農村靠兄弟多才能不受欺負,沒兄弟的,只能拜把子有很多農民覺得現在村裡的村幹部都是本村的農民,不如大學生當村官來的實在,其實早些年的時候,國家嘗試過大學生村官,可嘗試的結果怎麼樣呢?
  • 來自農村的大學生這樣選,原因太現實了
    坦白來說,本科畢業證變得越來越「不值錢」。為了解決就業問題,很多本科畢業生都會選擇嘗試這條路:考公務員和考研。和大城市的大學生相比較起來,農村大學生似乎更傾向於考公務員。對他們來說,考研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考公務員更具有吸引力。為什麼會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