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受傳統「儒、釋、道」文化思想影響,「上智下愚」、「學而優則仕」,認為只有讓孩子進入上流社會,「金字塔」頂端,才能出人頭地,光宗耀祖。尤其是農村人,傳統觀念比較強,家裡出了個大學生,在村子裡說話都有分量些,受人矚目。種地在村子裡會被人瞧不起的,所以,農村父母都希望把孩子培養成社會精英,白領、骨幹,讓孩子走仕途,不願孩子繼續「下愚」下去。
打從我記事以來,父母經常訓斥我,不好好讀書將來就只能「修地球」,就只能與泥巴打交道,就只能面朝黃土,背朝天,就……。農村人,瞧不起農民,瞧不起農業勞作,社會上,影視劇、媒體把農民當「愚民」,把農業說成沒有前途的行業,下「九流」行業,把農村描述成貧困之地,仿佛農村不適合人類居住一樣。長期受這樣思想觀念,文化薰陶,誰還願讓孩子種地,誰還讓孩子在農村生活,誰還願意當農民???!!!
農村的父母與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深知當農民的不易,從事農業的艱辛,農村條件不如城市,必須改變孩子的命運,讓孩子用知識改變命運,千方百計地讓孩子離開農村,如果回農村幹農業種地,父母這張老臉往哪兒擱?還怎麼在農村抬頭挺胸地做人。真要子女回農村種地太丟人了,太沒面子了。
農業是基礎產業,農民是衣食父母,農村是城市的後勤保障。沒有農民,就沒有糧食,沒有農業,其他產業也無從談起,沒有農村小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社會!請尊重農民,請熱愛家鄉農村,請來農村投資農業生產經營!
農村人以地為生,本應熱愛疼愛自自己的土地。農村人多數做到了,但土地與孩子對比還是更愛自己的孩子。土地給了人衣食住行,可還有比土地更有誘惑的那就是走出農村。不但是衣食住行有可能還能提高生活品質,誰都想叫孩子過上更幸福的生活當然農村人也不例外。
農村人飽受了面朝黃土背朝天,颳風冒煙汗淋淋。摸黑走帶星歸,山上活計一大堆。忙了春又到夏秋收之後把雪下,腰酸背痛太難熬還怕糧食落了價。曾記得家母臨終時坐在炕上,一邊望著窗外一堆堆的農活一邊語重心長的與我說:等我死後家裡也沒啥牽掛了,你孩子還小。努努力但是千萬別再回到咱這鄉下,種地了。這是一個種了50多年地的老人的心底話,農村有多苦多累能經歷多少辛酸多少困苦一目了然。
農村父母不願讓孩子回農村種地,主要還是農村現實情況下種土地沒有很好的收入,沒有大的發展前途。父母養子女都有一個美好的願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現在農村公共基礎設施不完善,城鄉交通不便,土地產值又低,農村經濟不振,年輕人就業困難,大多數農民家庭(三人)單純農業種植(經濟作物除外)年收入一萬元都達不到。出外務工一般月工資三千是沒問題的,人還沒幹農活那麼辛苦。
另外在農村父母的眼裡,農村的前途也是非常渺茫,農村能否有所變化,未來能否有所發展在他們看來也是比較困難的,所以他們更希望自己子女有著更穩定的收入和穩定的職業,未來也更有發展前途,當然他們不願意自己的子女回農村種地,他們認為那是沒出息的表現。當前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正是農村大力發展的時機,很多人對未來方向還不太明晰,但年輕人要有自己的眼光,審時度勢,果斷決策,抓住時機,敢想敢幹,加入到振興鄉村的行列中來,掌握先機,必定有大的發展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