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能力愛自己的人,才有能力愛別人」

2020-10-18 獨孤西楓

原創文章,抄襲必究

愛是一種能力,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具有。

這一點,是毋容置疑的。有些人,其實並沒有愛別人的能力。這樣的人,他們不懂得如何去愛。

或許,你從不同的角度去找尋原因,會找到不同的答案。但最重要的,其實是他們不懂得愛自己。

是啊,不管有沒有愛,我們首先是一個獨立的人。而我們首先要對自己負責,簡單來說就是要學會「愛自己」。

其實這一點不難理解。一個不懂得愛自己的人,他的生活必定是糟糕的。而一個生活都糟糕的人,他怎麼可能有那個閒心去「談情說愛」呢?

即便他想,可他也會處處碰壁。因為沒有人願意和這樣的人戀愛。即便一開始,對方沒有發現這一點。但相處久了,你還是會「露餡」。

「有能力愛自己的人,才有能力愛別人。」相信很多人都懂得這個道理,可自己到底有沒有愛自己的能力。很多時候,很多人往往不清楚這一點。

有些人即便知道自己沒有自愛的能力,可他們卻並不願意承認這一點。他們或許是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也或許是「掩耳盜鈴」。

可這樣的結局帶給我們的,只能是感情的失敗。

是啊,道理往往都很簡單,很多人也懂。但在具體生活中,要真正去實行的時候,他們往往就容易糊塗了。

舉個例子,若一個男人連自己的生活都過得不好,每天都得過且過。這就是典型的沒有愛自己的能力。因為一個真正懂得愛自己的人,不可能把自己的日子過得這樣頹廢。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又有哪個女人會看上這樣的男人呢?

男人你可以暫時沒有什麼出息,但你一定要有鬥志,要有潛力。即便你此刻沒有多富裕,但你一直都在努力,也懂得自愛。那麼,這種情況下,還是會有女人願意跟著你的。

相反,女人是不會願意找一個給不了自己希望的男人的。

戀愛觀:不懂得自愛的人,並沒有愛別人的能力。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若你不懂得自愛,其實就是沒有愛別人的能力。

有些人,總是喜歡「以愛之名」,認為自己很愛對方。其實你所給予的愛,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愛。你只是想要通過對方,來索取一些東西。

雖然很多時候,你的這種要求並不明顯。但實質上就是如此。而這樣的感情,註定也長不了。

所以,在感情的世界裡,我們首先要學會愛自己,然後再去愛別人。這個順序,不要搞錯了。

好的感情,必定是相互吸引。而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首先就要讓自己變得更好。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對待感情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很多時候,很多人其實並不是不懂這個道理。而是他們不知道該如何去愛自己。

說實話,學會愛自己是很容易的。你只需要改變一些自己固有的想法即可。

情感小課堂:

說一千道一萬,那些不懂得愛自己的人,是沒有愛別人的能力的。而感情中,若你遇到了這樣的人,最好選擇放棄。因為和這樣的人戀愛,最終的結局都不會太好。

是啊,好的感情選擇很重要。當你和對方接觸一段時間之後,你就能通過一些細節的東西判斷出對方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當你得知對方連「自愛」都不懂,那麼和這樣的人戀愛,有什麼意義呢?

兩個人在一起,是想要成為更好的彼此,想要過得更好。一個不懂得自愛的人,往往習慣於向對方索取。而這樣的感情,遲早不會有好結果。

所以,不管從什麼角度來說。我們自己要學會自愛,而遇到不自愛的人,就不要和他戀愛了。

希望戀愛中的人,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要明白這個道理。

(圖片來源網絡,圖文無關,侵刪。)

相關焦點

  • 只有愛自己的人,才有能力愛別人
    所以,不要認為撒嬌就是矯情,你要知道,你撒嬌的這個人,不是別人,而是陪你共度餘生的枕邊人,你對他沒必要留有超強的自尊。其實,撒嬌是女人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也是一種情商。運用得好,總會帶來好處和便利。很多時候,女人要懂得一個道理:只有愛自己的人,才有能力愛別人。
  • 當你的內在衝突消失,才有愛別人的能力
    在工作中,常覺得孤立無援,無法成就更大的事情,因為我們需要集結許多人的不同專長,才可以創造出美好的成果。 當我們想改善關係時,會試著對別人說好話,做出友好的行為,表達善意。但我們對待別人的方式,實際上是反映了我們對待自己的方式。 除非改善與自己的關係,才可能與別人建立起真正良好的關係。
  • 先愛自己才有能力愛別人,當你懂得愛自己,才能得到更多!
    自己的樣子只有自己能決定,妳想成為怎樣的人?找到最適合妳的模樣,讓自己在舒適的狀態,不要為了迎合別人,成為他喜歡的樣子,妳不斷的揣摩,然後勉強自己變成另一個人,很苦,很累吧。如果能為自己的打分數,妳要給幾分?妳滿意現在的自己嗎?
  • 「我從未感受過自己被好好愛著。」可是,你有「被愛」的能力嗎?
    這樣成長起來的孩子,可能對愛與被愛都產生恐懼——既不敢放鬆地體會身邊的愛,也沒有機會發展出愛別人的能力。成年以後,ta依然對愛這種情感感到困惑。 而一位能夠提供「客觀厭惡」的母親,則能夠令孩子在被討厭時也感到安全。
  • 愛是一種能力——它不是改變別人,而是改變自己!
    愛是一種能力,當你感到不幸福、痛苦時,往往想去改變別人,讓別人做一些讓自己覺得舒服的事情。然而事實總是事與願違。在愛情中,雙方會有產生矛盾的時候,在這種時候你會選擇怎麼做呢?是雙方大吵一架,然後分手?改變自己永遠比改變別人要簡單得多。當我們學會改變自己學會對方相處時,矛盾自然就會變少,那麼幸福感是不是就會提升了呢?愛是一種能力,當我們把外歸因換成內歸因,當我們把要求外界環境來適應我們換成我們去適應環境,那麼你就會變得幸福!學會和別人相處,進行自我提升,這就是通往幸福殿堂的鑰匙!
  • 尼採:做不到這點,你就無資格「被人愛」,也無能力「愛別人」
    尼採:做不到這點,你就無資格「被人愛」,也無能力「愛別人」愛與被愛,是人類永恆的話題。或許,也是動物世界乃至是生物世界永恆的課題。一隻狗,它也是渴望被愛的,一隻狗同時也可能會懂得「愛」,何況人類?被愛是有條件的,是需要前提的,有的人就是沒有資格被任何人愛,任何人對他的愛都是奢侈品,也是他無法享受的。同時,要愛別人,也是有條件的,也是需要前提的,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具備愛的能力。對於有的人來說,他自己所認為的「愛」,其實根本不是「愛」,而是「傷害」。
  • 「愛是一種能力,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如何去愛」
    愛是一種能力,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如何去愛。在感情的世界裡,我們首先要承認這一點。有些人,自己本來就沒有這種能力,當別人給他指出來的時候,他心裡還很不高興。
  • 「七夕」主題——愛的能力
    我想,應該有許多人像我一樣喜歡這樣的傳統吧。在這個充滿濃情厚意的日子裡,我們可以名正言順的表達愛、接受愛,這是多麼幸福的事。也許很多人在多久以前就開始思慮此事了,送愛人什麼東西呢?錢?衣服?手錶?包包?花?還是一個ta意想不到的驚喜呢?……送的東西一方面表達了你對愛人的情義;另一方面同時也展現了你愛人的能力,你可以送給對方什麼?時間還是精力?物質的還是精神的?
  • 首先你要愛自己,才能擁有愛別人的能力
    慢慢地,你開始越來越依賴他,不喜歡獨處;他面對你的依賴,一開始是欣喜的,但漸漸地開始不耐煩,想要找回自己的時間,於是感情開始出現裂縫,他覺得你太過粘人,你覺得他不夠愛你。問題究竟出在哪?到底是誰對誰錯?答案是誰都沒有錯,是太愛了。太過愛一個人才會想時時刻和他在一起,與他分享所有自己遇到的事情,開心的,難過的,都想說給你聽。
  • 不懂得自愛的人,是沒有能力去愛別人的
    一、不懂得自愛的人,是沒有能力去愛別人的。二、我不允許你嚇我,我很膽小,不要用任何事嚇我,我會很害怕!三、要相信,這句話。再轟轟烈烈的愛侶,也比不上平平淡淡的父母。如果沒法忘記他,就不要忘記好了。四、世界有愛才會溫暖,世界有愛才會有依靠,世界有你才會溫馨,願你能和我一路同行,做一對幸福的路人。五、與你纏綿的每一秒,都是我生命裡的永遠。在精神的廢墟上聚攏起零碎的希望之光。傻與不傻,要看你會不會裝傻。人生有兩大悲劇:一個是得不到想要的東西,另一個是得到了不想要的東西。
  • 授人以愛,不如授人以愛之能力
    年輕,外表清純,看起來為愛勇往直前、毫無畏懼,還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但她的舉動,說成「綠茶」代言人絕不為過。相信女性看到這種人物形象的存在,都會恨得牙痒痒,這是一個人人都想手撕的綠茶鼻祖啊! 只是,如果沒有許幻山,便造就不了林有有。
  • 《如何提升愛的能力》:擁有愛的能力,和誰結婚都幸福
    文/學乃身之寶美國著名精神分析學家埃利希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一書中指出,現在很多人對愛有誤解:他們認為,愛不需要學習,只要找到一個愛的對象,就可以輕而易舉獲得幸福;他們覺得愛就是如何得到別人的愛的問題。
  • 愛是一種產生愛的能力——《愛的藝術》經典書摘
    如果不努力發展自己的全部人格並以此達到一種創造的傾向性,那麼每種愛的試圖都會失敗,如果沒有愛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謙恭地、勇敢地、真誠地和有紀律地愛他人,那麼人們在自己的愛情生活中也永遠得不到滿足。創作背景:20世紀以來的西方資本主義社會,一直是一個危機不斷的地方。
  • 「分手後,感覺自己喪失了愛與被愛的能力」
    雖然覺得自己對於前任已經差不多放下了,但卻感覺自己喪失了愛與被愛的能力,對於被愛缺少了敏銳的感受,再也感覺不到自己是被愛著的,也不敢再次去愛上一個人,害怕再次受到傷害。對於現在的我來說,感覺愛情是一種很虛無的東西,也越發難以理解為什麼思維差異很大的人卻還能在一起,不再相信會有人一直堅定不移地選擇我和愛我。疑心病也越來越重。
  • 武志紅:愛的能力,是從被愛的感覺中獲得的
    文/學乃身之寶生活中我們一定見過這樣的人:他們總說自己不喜歡這,不喜歡那,不喜歡這個人,也不喜歡那個人,好像沒什麼人或事能入他們的眼,他們也覺得自己很孤獨。在知名心理學者武志紅老師看來,這樣的人是因為沒有真切體驗過被喜歡、被愛的感覺。也就是說,一個人愛的能力,是從被愛的感覺中獲得的。
  • 不愛自己卻企圖愛別人,是一種虛妄
    渴望愛別人,也是人們的一種需求和願望。愛別人的體驗,會讓人有一種同時感受到愛的滿足感。不得不說,這樣的體驗是吸引人的,很多時候,它並不亞於被愛的體驗。對於很多人來說,他們甚至會更享受於愛別人,他們以此來表達自己的存在感和價值感。愛別人也是某種自我滿足。
  • 明心讀書筆記:《愛的藝術》——提升愛的能力
    這本書對我的思考觸動很大,我以前一直有一個心結,就是很在乎妻子的感受,我以愛的名義去愛妻子,卻從不管妻子喜歡不喜歡,如果妻子不如我意,我就會生氣和難過,會發脾氣。說到底,是我錯了。我愛她,我就應該接受她的小脾氣,也能接受她的行為習慣,她的一切。因為我愛她,所以我才需要她,不是因為我需要她我才愛她。
  • 做一個有能力活得自我的人
    導讀,很多女人,愛問男人同一個問題,你愛我嗎?這個問題真的很蠢,愛與不愛,不是他說了算的。一個有能力活得自我的人,從來不問男人,你還愛不愛我?章子怡,活得就很自我,因為她有能力活的自我,也有能力讓自己保持獨立的思想不被左右,很多人都會說,你應該怎樣活著會更好,那麼章子怡的生活方式告訴你,我自己怎麼活著,是我自己的事,我嫁給誰為誰生娃也是我自己的事,你說你的,那是你的嘴,日子卻是我的,我開心就可以。有這樣氣場的女人比比皆是,都是因為她們有能力說:我的事關你屁事。
  • 親密關係:如何培養愛的能力
    1愛的能力當我們對著心愛的人說出:「我愛你」三個字的時候,只能表明,此時此刻,你們或許是愛著的一種狀態,並不意味著,男女具備了愛的能力。如果在嬰幼兒時期沒有培育出愛的信任,極有可能在長大成人後,不具備愛的能力。
  • 共情能力差的人如何去愛?
    她很想要安撫男朋友,卻不知道說些什麼,明顯感覺到自己語言的無力,「別難過了,會好起來的。」「別擔心,有我在。」對方好像並沒有得到真正的安慰。類似的事情總有發生,她在情感上的「木訥」讓男朋友也感覺無奈,在一起時間久了,男朋友也變得不願意和她交流了:「算了,說了你也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