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指啥?快看看吧,別被笑話了

2020-12-04 讀書文史

傳遞溫度與價值,關注我不走丟,

文 | 讀書君

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中國人尤為重視血緣關係,強調家族觀念,崇尚集體主義,以氏族而群居。

這點,光從那些常見的「光宗耀祖」、「認祖歸宗」、「家醜不可外揚」等千百年來,流傳至今的詞語中就可以看出來。

可以說,這種家族理念,已經深深地烙在每個中國人靈魂的深處,成為了一種精神的寄託。

為此,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有敬重祖先的傳統,並在這基礎之上產生了各種祭祀活動,比如有清明節、重陽節等。每到這樣的特殊節日,人們會到祖先的墳前悼念、祭拜,以表達自己的對祖先的敬重和緬懷之情。

當然,祭拜祖墳,表達的不僅僅是一種緬懷之情,更表達的是一種文化精神的傳承和對過往血緣親情的追憶。

所以,從古至今,中國人非常重視對祖墳的修繕,常常將祖墳修得平平整整,容不得半點馬虎,容不得半點的雜亂無章。

若有條件的,甚至將祖墳修建得像宮殿般富麗堂皇,奢華無比,以彰顯家族的輝煌氣質。

客觀上講,祖墳是活著的人的一種象徵。祖墳有人修繕,意味著這個家族有後人,人丁興旺,百子千孫,枝葉碩茂……

而俗語說:「墳頭塌井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又是什麼意思呢?

看到這句話,相信不少人將其理解為墓主無後,已「斷子絕孫」,「絕後」

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顯然,非也。

下面,我們不妨將其拆開,一分為二來看,便於更好地理清這句話的意思。

「墳頭塌消子孫稀」

從字面上看,意思直白明了,指墳頭都塌陷了,消失了。在大多數人的理解中,這意味著墓主子孫後代稀少,甚至是無後代。

有無道理呢?乍聽起來,有幾分道理。但是,嚴格來說,此話卻有些偏頗,存在以偏概全的情況。

首先,一般而言,墳墓沒有人打掃、祭拜,墳頭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被風蝕、被雨水衝刷等等,進而慢慢地塌陷,甚至是「消亡」。

而出現這種情況,往往是因為墓主無後人導致,這點不可否認。

但是,墳頭坍陷,無人修繕,並非都指「無後」,因為也有例外的情況。

比如:

我們都知道,古代有宗廟制度,祭祀禮儀

宗廟,即為了祭祀祖先而修建的建築,其廟的多少(即廟數),視享受祭祀祖先的多少而定。然而,宗廟內所列的先祖名額並非是無限多的(或5、或7或9),當人數超過了額度,那麼除始祖外最遠的祖先神位就會被遷出宗廟,即「祧」。

如此算下來的話,自上而下的那些中間祖墳,也就容易被忽略掉了,而只有少數先輩才為「百世不遷」,這少數人便是祖宗之源頭,血親之始,也就是始祖、太祖,才被祖祖輩輩,世世代代供奉著。

所以,說到這裡,我們就不難理解,祖墳的情況基本也和這一樣。中間那些不遠又不近的祖墳無人祭拜,並不能說明是子孫稀少,相反,可能是已經演變了大姓家族。

另外,有些墳頭無人祭拜,還可能是因為受環境習俗等影響導致,而不是因為後世無人。

在中國,普遍存在這樣的現象,尤其是在農村地區:通常幾代以前的祖墳,就很少有人去祭拜了。

過去,社會生產力低,科技沒那麼發達,人的平均壽命比較短,死亡率比較高。這種人口更迭的速度較快,往後的孫輩、曾孫輩……,由於距祖輩的年齡相隔較遠,對祖輩已經沒有什麼感情或印象。在這種情況下,若中間一代人已經不在,或沒有給予一定的引導,後輩們可能就把幾代以前的祖輩墳墓給遺忘了。

而在過去,逝者的墳墓,多是由石頭或土堆壘成的,幾十年後,若沒有人打掃修繕,大多會塌陷甚至消失,重新恢復成了原有的土地面貌。為此,幾代以前的祖墳,即便後人想起想祭拜,也可能找不到了。

「墳上無草絕家資」

「資」,即資產、資本,這段話的大意意思,是指墳頭上沒有草,將影響後代人的財路,導致後代變窮。

然而,事實又果真如此嗎?很顯然,此話帶有幾分封建思想成分。

墳頭上長不長草,其實和很多方面的因素有關。

一般而言,人們在掃墓的時候,並不會將墳墓的雜草連根完全剷除,留下光禿禿的模樣。因為墳頭若是寸草不生的話,墳墓的泥土將會被雨水衝刷帶走,久而久之將會導致墳頭塌陷。

為了保持水土,人們甚至會給不長草的墳墓,人工增加一些草皮上去,避免祖墳越來越平,越來越塌。

而不長草的墳墓,可能是因為澆灌了混凝土等原料,致使草木無法生長。又或者,是因為環境、土壤、氣候等問題而影響了植物生長。

所以,墳頭長不長草,與是否影響子孫後代發財,根本沒有必然聯繫。

評價

在中國人心中,祖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沒有祖墳,就相當於沒有了根,沒有了靈魂的寄託。祖墳是一個家族「精氣神」的重要象徵。

不過,歷史上,一些關於祖墳的言論說辭,也並非是科學、有道理的,我們應該理性辯證看待,切勿搞封建迷信,以免遭人笑話。

圖片源自網絡,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點讚是一種美德,喜歡就點個讚、轉發分享吧~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讀書文史。

相關焦點

  • 「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指啥?快看看吧,別被笑話了
    祖墳有人修繕,意味著這個家族有後人,人丁興旺,百子千孫,枝葉碩茂……而俗語說:「墳頭塌井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又是什麼意思呢?看到這句話,相信不少人將其理解為墓主無後,已「斷子絕孫」,「絕後」。「墳頭塌消子孫稀」從字面上看,意思直白明了,指墳頭都塌陷了,消失了。在大多數人的理解中,這意味著墓主子孫後代稀少,甚至是無後代。
  • 農村俗語「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有道理嗎?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句俗語:「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是什麼意思?農村俗語「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是什麼意思?墳頭有塌陷,子孫難覓見;墳頭少長草,後人不會好!這說明了先人墳墓對子孫的重要。「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意思是如果某祖墳墳頭塌陷,那麼這家人的後代就會子孫稀少,寥寥無幾。如果某祖墳墳墓上寸草不生,那麼這一家後代就會比較貧窮,難尋生財之道了。農村重視祖墳就猶如重視祖宅一樣,沒有祖墳就沒了寄託,沒有祖宅就沒了根。
  • 農村俗語「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啥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祖墳屬於陰宅,活人居住的房子叫陽宅,陰宅和陽宅都有著諸多的講究和說法,認為祖墳的方位和相關的環境會對子孫後代都有著諸多的影響。就比如,我們農村俗語:「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那麼,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有何道理呢?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吧!首先,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萬一誰家的祖墳塌陷,就預示著子孫人丁不興旺。墳頭上的草木不茂盛的話,暗示後世家人過得比較寒酸貧窮。
  • 「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墳頭上長的草可以拔嗎
    關於祖墳上的講究,有一句俗語叫做「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不知道你聽過沒,具體該如何理解呢?「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僅從字面上來理解的話,意思是說,墳頭如果塌陷或者被踏平了,就會使後代子孫慢慢凋零,墳頭上如果幹乾淨淨,沒有草的話,那後代就會比較貧困,沒有資產。
  • 俗語「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人重視祖墳,一方面是因為傳統的孝道,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在農民看來,祖墳的狀態會之家關係到子孫後代的運勢,農村有句俗語叫做「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熟悉農村的朋友都知道,以前的農村大多實行土葬,墳頭也是用土填上的,隨著時間的推移,農村的墳頭一般會出現幾種不同的變化,有的墳頭一直光禿禿的不長雜草,有的被密密麻麻的野草覆蓋,也有縮小塌陷的情況。在農民眼中,每一種情況都有著不同的寓意。
  • 農村俗語「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農民問:磚砌的墳呢
    比如下面這句農村俗語:「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那麼老農民就問了:現在農村墳墓都是磚砌的,沒有變化了,會如何呢?然而古人不是這樣做的,這句農村俗語「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就可以證明古代普通百姓人家的墳墓,都是用土堆起來的,因為普通百姓人家沒有貴重的隨葬物品,也不必在意盜墓者,所以就有了這個農村俗語的出現。那麼這句農村俗語「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想表達的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老祖宗留下的忠告!
    正是因為這種思想的存在,農村流傳著一句與祖墳有關的俗語,它就是「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這句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老祖宗的忠告是否還有道理呢?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知道,在火葬還沒有普及之前,農村的喪葬方式以土葬為主。
  • 祭祖的講究:「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老祖宗的告誡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單單關於祭祀這方面就有很多說法,特別是祭祖的時候,也是相當講究的,就比如老人常說的「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墳頭塌消子孫稀在農村,人們認為「落葉歸根」,喪葬儀式完畢後很少進行遷墳,因此,墳墓的維護也是很重要的!這句俗語的含義是,如果墳墓出現了坍陷,在老人看來是不好的象徵,畢竟老話說「墳地照向子孫」,如果坍陷自然對子孫後代有影響,因此,對於咱農民要及時修葺好!
  • 古人云:「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有什麼講究?
    別看中國有著上下5000年的歷史文化傳承,但自古以來,人們對「死」都是非常的忌諱的,因為死就代表著什麼都沒有了,所以對於逝者,人們都會非常的尊重,所謂死者為大,就是源於人們對「死」的敬畏。而中國也非常的信任風水之說,在人們看來,祖墳的位置和祖墳的變化,是能夠決定著後人的命運的,所以就流傳下了這麼一句俗語「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
  • 老人說:「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啥意思?漲見識了
    因此也流傳下來了這方面的俗語,最常聽到的莫過於「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以前的在農村大多實行土葬,墳頭也是用土填上的,隨著時間的推移,農村的墳頭一般會出現幾種不同的變化,有的墳頭一直光禿禿的沒有雜草,有的則被密密麻麻的野草覆蓋,也有縮小塌陷的出現。
  • 俗語「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啥意思?古人勸世良言
    墳頭塌消子孫稀為何說墳頭倒塌就意味著子孫稀薄呢?在古代,宗族之間的聯繫是非常緊密的,子孫每年都要給祖宗上墳和供奉,還會修繕墳墓。如果說子孫健在的話,不可能會對祖墳塌壞的情況視而不見。因此,如果墳墓倒塌就意味著這家的子孫要麼已經絕嗣無存,要麼流散四方,不知道去向,才會讓祖墳荒置在此。《紅樓夢》中的賈府,雖然遠在京城,但還是會回到金陵祭祖,而真正停止祭祖,就是賈府遭遇抄家之事,子孫離散,再也無力顧及祖墳情況的時候。
  • 俗話說「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後人愁」,是啥意思?在理嗎?
    俗話說「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後人愁」,是什麼意思?在理嗎?農村有句俗話「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子孫愁」,從字面意思來理解就是祖墳如果有塌陷,這家的子孫後代稀少,寥寥無幾,若是墳墓上光禿禿不長草,說明這家的子孫生活窘迫,難以富裕。那這句話有不有道理呢?
  • 九哥講俗語(第26期):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窮家底
    俗語,指約定俗成,廣泛流行,且形象精煉的語句。包括諺語、歇後語、慣用語和口頭上常用的成語。大多為群眾所創造,並在群眾口語中流傳,大多數是生活經驗的總結,是智慧積累的結晶,是事物發展的規律。當然,也避免不了有些糟粕,需要我們加於辨別,有選擇地吸收。
  • 農村俗語「墳頭塌子孫少,墳頭無草後代窮」這句話啥意思?啥說法
    像在農村裡,估計有很多的人都知道自己的祖墳的位置,而且按照祖墳的位置來看,都是經過一些農村所謂的風水先生來判斷的,比如哪些地方可以作為祖墳的使用,如果地勢選好了的話,俺麼對於後人來說都是有好處的,農民都是相信運勢這個東西的,前幾天清明的時候,我們山東老家這裡都要是去祭拜祖宗的,這個時候也是我們農村所說的「添墳」,畢竟祭拜先祖也是我們國家的一個傳統,畢竟我們是一個講究孝道的國家,在農村裡,有著「墳頭塌消子孫稀
  • 「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後人愁」,祖墳風水真的這麼重要嗎
    關於祖墳風水,民間流傳著這麼一句民間俗語:「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後人愁」,意思就是說如果先人的墳墓坍塌凹陷甚至快要消失不見,那麼這個家族的子孫就比較稀少,人丁不旺,倘若先人的墳墓上光禿禿的寸草不生,那就代表這個家族財運不佳,子孫後代生活艱辛,愁壞後人。為何會有如此一說呢?這樣的說法有道理嗎?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探討一下。
  • 墳頭塌和墳上無草,也很正常
    解讀農俗的同時,順帶和大家聊聊,如何看淡清明不上墳的農民吧!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如果一個墳墓連墳頭都塌陷了,陌生人會覺得葬在這裡的人可能後代子孫稀少,甚至沒有,才會墳頭在日曬雨淋中塌陷無人管。
  • 俗語「墳上無草絕家資」,何意?前一句十人九不知!古人風水之談
    而風水學中有句關於墳墓周邊環境的俗語說法,叫做「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講的就是墳墓環境的好與壞會影響子孫後的運城。那麼這句俗語到底是何意?古人所描述有沒有道理呢?且聽我一一道來。來看這句話「墳頭塌消子孫稀」。意思可以理解為墳地的墳頭如果塌陷或者看不到墳頭,那麼日後子孫後代會很少。為什麼這麼說呢?
  • 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生孩子和貧富有關係嗎?
    古人云:「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有什麼講究?俗語「錢有三不借,路有三不踏,禮有三不隨」,具體都指什麼?參考資料《民諺俗語集》《中國傳統俗語叢書》《中國俗語》《古謠諺》文章題目: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生孩子和貧富有關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