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因為由於生活水平落後,人們接觸的人或者事物都比較的少,而且古代由於戰亂不斷,自然災害不斷,對於未知的事物總是保持著一份敬畏之心,為了規避一些不好的事情,人們更願意相信算命和風水之說,特別是建房和身死之後墓地位置的選擇,人們認為建房的位置角度以及周圍的事物都會影響後人的氣運,墳墓之地同樣也是如此。而風水學中有句關於墳墓周邊環境的俗語說法,叫做「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講的就是墳墓環境的好與壞會影響子孫後的運城。那麼這句俗語到底是何意?古人所描述有沒有道理呢?且聽我一一道來。
來看這句話「墳頭塌消子孫稀」。意思可以理解為墳地的墳頭如果塌陷或者看不到墳頭,那麼日後子孫後代會很少。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我們要知道,人們一生之中有兩種事情比較看中,一種是喜事,一種是喪事,特別是後者整個過程肅穆而沉重,下葬以後,大戶人家,可能會堆起墳頭立好碑,而貧苦人家下葬之後同樣會堆起墳頭,可能立碑的就很少了。而一個墳頭的塌陷或者消失,和後人也有很大的關聯,要知道每到我們中華民族特定傳統習俗,人們都會回家祭祖。如果一個逝去的人的墳頭塌陷消失,除了自然災害造成之外,其次就是後人本該回家祭祖的日子,卻沒有回家祭祖添墳,而且是長久之事。試問這樣的子孫後代人品又能好到哪裡去呢?屬於忘本之人,這樣的人事業家庭又怎麼會一帆風順或者子孫滿堂呢。
其實這句俗語還有後一句叫做「墳上無草絕家資」。意思是說如果墳頭周圍沒有草木生長,那麼這個家庭的財運會比較少甚至沒有財運。為什麼這麼說呢?老人去世下葬後,隨著時間的風吹雨打,各種田野中種子的飄落,墳頭上長出草是很正常的現象。而我們很多人在上墳的時候掃墓的時候,都會將墳頭的草清理乾淨,生怕對自己的祖宗「不敬」,所以都是很快的除掉雜草,然而這樣的行為在古人看來是不對的,古人認為墳頭長出的草是「柴」,而「柴」的諧音是「財」,所以古人認為這是財富財氣的象徵,所以墳頭的草是不能被清理的,這就是「墳上無草絕家資」的來源。
在風水學上認為久不長草的墳地,被叫作是「絕戶墳」或者「光頭墳」,這樣現象說明墳地沒有地氣或者生氣,所以被視為絕地,像植物這麼頑強的東西,都不能生長,可見這塊墳地絕對不好,可見會對子孫後代不利。如果這個墳頭周圍長有大量的植被或者樹木,說明這塊墳地風水非常好,對子孫後代大有裨益。如若墳墓周圍或者墳頂沒有雜草或者很少,說明這樣的墳墓風水不佳,後人可能少有財路,或者子孫後代會災禍漣漣。
其實人們把墳墓風水的好與壞與後世子孫的氣運相連,是出於信仰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古人認為人死後,依舊能夠保佑他的後代。
其實這句俗語所表達的意思,基本上都很受人們的重視,雖然不能說完全準確,但是通過這句俗語,可以看出古人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之情。
以上就是為大家講解的內容,大家對於這句話有怎樣的理解呢?你們那裡有沒有這樣的說法?歡迎大家下方留言討論!喜歡的可以點擊關注!轉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