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墳上無草絕家資」,何意?前一句十人九不知!古人風水之談

2020-12-11 民俗大文化

古時候因為由於生活水平落後,人們接觸的人或者事物都比較的少,而且古代由於戰亂不斷,自然災害不斷,對於未知的事物總是保持著一份敬畏之心,為了規避一些不好的事情,人們更願意相信算命和風水之說,特別是建房和身死之後墓地位置的選擇,人們認為建房的位置角度以及周圍的事物都會影響後人的氣運,墳墓之地同樣也是如此。而風水學中有句關於墳墓周邊環境的俗語說法,叫做「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講的就是墳墓環境的好與壞會影響子孫後的運城。那麼這句俗語到底是何意?古人所描述有沒有道理呢?且聽我一一道來。

來看這句話「墳頭塌消子孫稀」。意思可以理解為墳地的墳頭如果塌陷或者看不到墳頭,那麼日後子孫後代會很少。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我們要知道,人們一生之中有兩種事情比較看中,一種是喜事,一種是喪事,特別是後者整個過程肅穆而沉重,下葬以後,大戶人家,可能會堆起墳頭立好碑,而貧苦人家下葬之後同樣會堆起墳頭,可能立碑的就很少了。而一個墳頭的塌陷或者消失,和後人也有很大的關聯,要知道每到我們中華民族特定傳統習俗,人們都會回家祭祖。如果一個逝去的人的墳頭塌陷消失,除了自然災害造成之外,其次就是後人本該回家祭祖的日子,卻沒有回家祭祖添墳,而且是長久之事。試問這樣的子孫後代人品又能好到哪裡去呢?屬於忘本之人,這樣的人事業家庭又怎麼會一帆風順或者子孫滿堂呢。

其實這句俗語還有後一句叫做「墳上無草絕家資」。意思是說如果墳頭周圍沒有草木生長,那麼這個家庭的財運會比較少甚至沒有財運。為什麼這麼說呢?老人去世下葬後,隨著時間的風吹雨打,各種田野中種子的飄落,墳頭上長出草是很正常的現象。而我們很多人在上墳的時候掃墓的時候,都會將墳頭的草清理乾淨,生怕對自己的祖宗「不敬」,所以都是很快的除掉雜草,然而這樣的行為在古人看來是不對的,古人認為墳頭長出的草是「柴」,而「柴」的諧音是「財」,所以古人認為這是財富財氣的象徵,所以墳頭的草是不能被清理的,這就是「墳上無草絕家資」的來源。

在風水學上認為久不長草的墳地,被叫作是「絕戶墳」或者「光頭墳」,這樣現象說明墳地沒有地氣或者生氣,所以被視為絕地,像植物這麼頑強的東西,都不能生長,可見這塊墳地絕對不好,可見會對子孫後代不利。如果這個墳頭周圍長有大量的植被或者樹木,說明這塊墳地風水非常好,對子孫後代大有裨益。如若墳墓周圍或者墳頂沒有雜草或者很少,說明這樣的墳墓風水不佳,後人可能少有財路,或者子孫後代會災禍漣漣。

其實人們把墳墓風水的好與壞與後世子孫的氣運相連,是出於信仰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古人認為人死後,依舊能夠保佑他的後代。

其實這句俗語所表達的意思,基本上都很受人們的重視,雖然不能說完全準確,但是通過這句俗語,可以看出古人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之情。

以上就是為大家講解的內容,大家對於這句話有怎樣的理解呢?你們那裡有沒有這樣的說法?歡迎大家下方留言討論!喜歡的可以點擊關注!轉發!分享!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有道理嗎?
    在很多人的眼裡,農村人是非常迷信的,蓋房子要看日子、搬家要看日子、結婚要看日子,甚至家裡「老」了人,下葬都要看日子。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風水習慣,在小編的老家農村,「看日子」基本上是農村人一切大小事務的行為準則。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句俗語:「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是什麼意思?
  • 「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墳頭上長的草可以拔嗎
    比如在對祖墳的態度上,人們更是充滿敬意,在老人們去世後,會找人看風水,選個合適的地方安葬,在忌日和清明等節日當天,後代子孫一般都要去上墳,以示對先人的哀思。同時還會定期對墳墓進行修葺,農村會以祖墳有沒有被打掃,來判斷這家的後代是否孝順,是否人丁興旺,所以在祭祀時,還要說求先人保佑子孫的話語。
  • 農村俗語「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農民問:磚砌的墳呢
    今天我們文章主要是講述古代農民,對於祖先墳墓發生的變化,做出的一些預言,後來經過口口相傳,就成了今天的農村俗語。比如下面這句農村俗語:「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那麼老農民就問了:現在農村墳墓都是磚砌的,沒有變化了,會如何呢?
  • 俗語「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啥意思?古人勸世良言
    但是,觀人相面之術倒也其實有幾分道理,因為它的原理其實就是對周遭事物的觀察,只要正經按照邏輯分析,而不是向著神鬼風水方面解釋,還是值得一聽的。有些俗語,就是古人經由觀察細節總結出來的道理。因此,如果墳墓倒塌就意味著這家的子孫要麼已經絕嗣無存,要麼流散四方,不知道去向,才會讓祖墳荒置在此。《紅樓夢》中的賈府,雖然遠在京城,但還是會回到金陵祭祖,而真正停止祭祖,就是賈府遭遇抄家之事,子孫離散,再也無力顧及祖墳情況的時候。
  • 古人云:「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有什麼講究?
    而中國也非常的信任風水之說,在人們看來,祖墳的位置和祖墳的變化,是能夠決定著後人的命運的,所以就流傳下了這麼一句俗語「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不過對於這種事情,大多數人都還是比較忌諱的,即便覺得是無稽之談,但每次的清明節都會填充祖墳,墳頭上無草的話,也會去鏟一些草來種上去,這也成為了人們清明節掃墓的日常。
  • 祭祖的講究:「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老祖宗的告誡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單單關於祭祀這方面就有很多說法,特別是祭祖的時候,也是相當講究的,就比如老人常說的「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這句俗語的含義是,如果墳墓出現了坍陷,在老人看來是不好的象徵,畢竟老話說「墳地照向子孫」,如果坍陷自然對子孫後代有影響,因此,對於咱農民要及時修葺好!這也是對先輩的尊重!傳統的意識裡:若連續多年無人添土,就意味著這家人,後代子孫比較稀少,人丁不旺,不然的話,怎麼連個上墳的人也沒有呢?
  • 俗語「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人重視祖墳,一方面是因為傳統的孝道,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在農民看來,祖墳的狀態會之家關係到子孫後代的運勢,農村有句俗語叫做「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的意思就是,如果一家人的祖墳出現了凹陷的情況,這意味著這家人的後代子孫比較稀少,很難出現人丁興旺的局面,如果是建了好幾年的老墳,墳上卻一直不長草的話,子孫後代的生活就會過得比較貧窮,而且難以找到生財之道。
  • 農村俗語「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啥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祖墳屬於陰宅,活人居住的房子叫陽宅,陰宅和陽宅都有著諸多的講究和說法,認為祖墳的方位和相關的環境會對子孫後代都有著諸多的影響。其實,農村的很多老話俗語表明,墳墓不僅影響著當代人,還會影響到子孫後代。就比如,我們農村俗語:「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那麼,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有何道理呢?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吧!首先,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萬一誰家的祖墳塌陷,就預示著子孫人丁不興旺。墳頭上的草木不茂盛的話,暗示後世家人過得比較寒酸貧窮。
  • 老人說:「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啥意思?漲見識了
    因此也流傳下來了這方面的俗語,最常聽到的莫過於「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以前的在農村大多實行土葬,墳頭也是用土填上的,隨著時間的推移,農村的墳頭一般會出現幾種不同的變化,有的墳頭一直光禿禿的沒有雜草,有的則被密密麻麻的野草覆蓋,也有縮小塌陷的出現。
  • 俗語「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老祖宗留下的忠告!
    正是因為這種思想的存在,農村流傳著一句與祖墳有關的俗語,它就是「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這句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老祖宗的忠告是否還有道理呢?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知道,在火葬還沒有普及之前,農村的喪葬方式以土葬為主。
  • 農村俗語「墳頭塌子孫少,墳頭無草後代窮」這句話啥意思?啥說法
    像在農村裡,估計有很多的人都知道自己的祖墳的位置,而且按照祖墳的位置來看,都是經過一些農村所謂的風水先生來判斷的,比如哪些地方可以作為祖墳的使用,如果地勢選好了的話,俺麼對於後人來說都是有好處的,農民都是相信運勢這個東西的,前幾天清明的時候,我們山東老家這裡都要是去祭拜祖宗的,這個時候也是我們農村所說的
  • 俗語:「寧可挨三刀,不與鷹鼻交」何意?下半句更是十人九不知
    俗語:「寧可挨三刀,不與鷹鼻交」何意?下半句更是十人九不知。作為一種流傳在田間地頭、破屋陋巷的口頭禪,俗語以其平易近人的字眼,通俗易懂的語氣,歷來成為民間百姓所推崇的一種特有文化。時至今日,只要你有機會接觸到農村一些老人,就不難發現在他們眼裡,待人接物的標準往往來源於民間俗語,甚至與陌生人的初次交往,也用俗語作為參考。
  • 俗語「有茶有酒多兄弟」,下半句才是古人的忠告,可惜十人九不知
    俗語「有茶有酒多兄弟」,下半句才是古人的忠告,可惜十人九不知文|鄰小舒(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傳統的觀念中,中國就是一個人情社會;比如談生意的時候,與人交流的時候在這些喝茶喝酒的講究裡面,有這樣一句農村俗語「有茶有酒多兄弟」,下半句才是古人的忠告,可惜十人九不知!其實這句俗語完整的狀態是:「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從字面上,我們很容易了解這句話的一位,但是古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忠告呢?原因其實很簡單!
  • 俗語「門前種竹,子孫享福」,何意?古人的經驗之談!
    俗語「門前種竹,子孫享福」,何意?古人的經驗之談!提起文化,那不得不提傳統的中國文化。中國文化可謂是博大精深,淵遠流長,多如詩詞、歌賦、醫藥、天文、地理、文字、俗語、諺語等,時至今日,這些傳統的文化也一直是我們研究和使用的對象。譬如俗語,這些俗語都是古人通過自己的生活實踐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之談,有些俗語通過簡短卻不低俗的比喻手法教導我們一些為人處事的道理,有的教導我們一些如何保持身體健康的習慣。今天為大家分享的一句俗語叫做「門前種竹,子孫享福」,那麼這句俗語什麼意思呢?
  • 「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指啥?快看看吧,別被笑話了
    每到這樣的特殊節日,人們會到祖先的墳前悼念、祭拜,以表達自己的對祖先的敬重和緬懷之情。祖墳有人修繕,意味著這個家族有後人,人丁興旺,百子千孫,枝葉碩茂……而俗語說:「墳頭塌井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又是什麼意思呢?看到這句話,相信不少人將其理解為墓主無後,已「斷子絕孫」,「絕後」。
  • 「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指啥?快看看吧,別被笑話了
    每到這樣的特殊節日,人們會到祖先的墳前悼念、祭拜,以表達自己的對祖先的敬重和緬懷之情。當然,祭拜祖墳,表達的不僅僅是一種緬懷之情,更表達的是一種文化精神的傳承和對過往血緣親情的追憶。所以,從古至今,中國人非常重視對祖墳的修繕,常常將祖墳修得平平整整,容不得半點馬虎,容不得半點的雜亂無章。
  • 古人講「宅前有水後有丘,十人遇此九不憂」,到底是什麼意思?
    古人尤重風水,今人也不例外。拋卻其中的迷信、糟粕不談,這是一門融合儒家、道家、農家、五行家等各大家思想的學問。在學術上,風水是玄學的術語,又被稱為堪輿。風水能遺存到現在,沒有在科學世界觀下灰飛煙滅,本就說明了一些道理。市井民間流傳著許多淺顯,卻值得注意的學問,比如接下來要介紹的這句俗語,「宅前有水後有丘,十人遇此九不憂」。何謂風?
  • 古人講「宅前有水後有丘,十人遇此九不憂」,到底是什麼意思?
    古人尤重風水,今人也不例外。拋卻其中的迷信、糟粕不談,這是一門融合儒家、道家、農家、五行家等各大家思想的學問。在學術上,風水是玄學的術語,又被稱為堪輿。風水能遺存到現在,沒有在科學世界觀下灰飛煙滅,本就說明了一些道理。市井民間流傳著許多淺顯,卻值得注意的學問,比如接下來要介紹的這句俗語,「宅前有水後有丘,十人遇此九不憂」。
  • 俗語:十個瘦子九個貧,下半句才是經典,可惜十人九不知
    禮記中提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個人真正的智慧是要不斷的索取知識,同時要在知識面前有一個辯證的態度,把好的知識吸收,把不好的一面丟棄」。現代人在生活中除了可以從書本中獲取一些知識之外,還可以從俗語中看到古人的智慧。就比如說:「有一句俗語叫做十個瘦子九個貧」,這句話似乎傳唱度很高,但是後半句其實更為經典,也同樣值得人們細細品味。「十個瘦子九個貧」,這句話很有可能會引起現在不少憤青們的攻擊,覺得長相和貧富差距在當下並沒有直接關聯。
  • 農村俗語「子不言父過」,下句展現古人處世智慧,可嘆十人九不知
    今天,我們分享的俗語是:「子不言父過」,下句展現古人處世智慧,可嘆十人九不知!家庭本應該是一個溫馨的港灣,但是隨著社會的快節奏發展,很多農村年輕人走出大山,在大城市中奮鬥拼搏;而少數家長因為種種原因,不得不繼續留在老家農村耕田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