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祛除羊肉中的羶味,被稱為「開胃野菜」,一斤賣30元

2021-01-09 老胡說三農

前兩天,我在街頭上碰到一個賣野菜的商販,在他售賣的野草品種當中有一種野菜竟然要賣到30元一斤。我問他這種賣到30元一斤的野菜是什麼野草,他回答說這種野菜叫「開胃野菜」,能夠祛除羊肉中的羶味,是一種非常傳統的野菜。

後來,我又問了其他人,其他人告訴我說,野菜商販口中的「開胃野菜」是他自己給野菜起的名字,其真實的名字應該叫做「野蔥」。

當我知道野菜商販口中的「辛辣野菜」實際叫做「野蔥」後,便在網上查閱了大量的資料,通過對資料的查閱,我才對「野蔥」有了初步了解。

野蔥又名沙蔥、麥蔥和山蔥,是蔥科、蔥屬的一種植物。在我國,主要分布在青海、甘肅、陝西、雲南、西藏、四川、湖北等地區的海拔為2000至4500米的山坡、田園、路旁、房前屋後及草地上。

野蔥有多個品種,其中,生長在沙地的野蔥叫沙蔥;而生長在水澤地裡的野蔥叫水蔥等。野蔥與黃花蔥的外形看上去很相似,但它們不是一個品種,野蔥的花葶為空心,而黃花蔥的花葶為實心,同時,黃花蔥的小花梗基部長有小苞片,而且,黃花蔥的子房腹縫線基部具有短簾的凹陷蜜穴。黃花蔥的這些特徵是野蔥所不具有的。

野蔥的鱗莖呈圓柱狀至狹卵狀圓柱形,一般粗0.5-1釐米;鱗莖外皮呈紅褐色至褐色,葉片呈圓柱狀,葉片中空,比花葶短一些,一般粗1.5-4毫米;野蔥的花葶呈圓柱狀,花葶中空,一般高20-50釐米,中間部位一般粗1.5-3.5 毫米,花葶下部被有葉鞘。

野蔥的花朵依據品種不同一般為白色、紫色、黃色至淡黃色;花被片呈卵狀矩圓形,鈍頭,一般長5-6.5毫米,寬 2-3毫米,花果期為7-9月。

野蔥的莖雖然很細,但吃起來既香又辛辣,所結的果實像小蔥頭一般大,是極佳的素食調味品。

據測定,野蔥中的主要營養成分有蛋白質、糖類、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C、食物纖維以及鈣、磷、鐵、鎂等礦物質。同時,野蔥中也含有丙基硫醚成分。

據稱,由於野蔥中還含有一種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揮髮油和辣素,因此,如果在煮羊肉的時候放進一些野蔥末,不但能產生出特殊的香氣,而且,還能夠祛除羊肉中的羶味,同時,還能夠刺激人胃中的消化液分泌,增進人的食慾。

近些年來,野生的野蔥資源已經越來越少,而市場需求卻越來越多。在供需矛盾越來越突出的情況下,才導致了野蔥價格從幾元錢一斤上漲到了30元一斤。不過,一些精明的農民朋友也從野蔥的銷售價格中看到了商機,從而開始人工種植野蔥。雖然種植野蔥的產量不高,但在野蔥價格高企的情況下也能夠取得不錯的經濟效益。但願這些野蔥種植戶們都能夠因種植野蔥而走向致富之路。

相關焦點

  • 這種野菜酷似火柴頭,30年前不稀罕,如今被譽為人參一斤賣12元
    這野菜也有翻身的時候,曾經農村的野菜只有農民會吃,那時候很多城裡人覺得農村人老土,吃不起飯整天吃草根。那時候城裡的新鮮東西或者是洋東西總是最受歡迎的,要是有人身上掛著個臺灣大哥大,那見了誰都要把它拿出來把弄一番炫耀一下。當年這些人太讓人羨慕了。
  • 30年前家家都種的野菜,被稱為「亞洲人參」, 賣到10元一斤
    過去農村人的生活條件非常艱苦,尤其是在鬧饑荒的年代,沒有足夠的食物是常態所以很多人都被餓死了,不過也有不少的農村人懂得利用大自然恩賜的各種野生物種,像是農村的一些野草野菜在那個年代不知救了多少人的命,有的因為味道比較好也一直被保留下來,甚至在當時還有一種野菜因為很受農民的歡迎,幾乎很多人都把它們引到了自己的田地裡面
  • 10元一斤羊肉卷下鍋就散 如何辨別真假羊肉卷(圖)
    而在部分羊肉湯店中,出現了「羊肉卷」供市民選擇,其中部分羊肉卷下鍋就「散架」,這讓不少市民懷疑羊肉卷是不是用其他肉類合成的?  記者走訪成都市內部分凍肉市場發現,羊肉卷中夾雜鴨胸等肉,在業內已是公開的秘密。  小關廟:多數人分不清鮮羊肉與羊肉卷  昨日中午11點左右,成都小關廟街開始沸騰起來。
  • 做羊肉煲時,不要直接上鍋煮,多加一步,鮮嫩入味無羶味,真好吃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道家庭版羊肉煲,羊肉吃起來鮮嫩入味,而且還沒有腥味、沒有羶味,給家人吃起來開胃又下飯,比做一些牛肉、豬肉好吃多了!入冬後,少吃豬肉多吃它,50塊錢一斤,鮮嫩入味,有條件1周吃1次!
  • 此種野菜俗稱「拒馬菜」,以前農民拿來餵豬,如今城裡賣20元一斤
    我國食用野菜歷史相當久遠,在古代的時候野菜就被當成一種蔬菜來食用,不過再後來有了蔬菜之後,野菜食用逐漸縮小,但要說起這野菜的味道,現在很多人看法不一,對於很多城裡的朋友來說,他們很多人沒有吃過野菜,就會覺得野菜的味道非常好,從內心裡就覺得這是一種風味獨特,天然無汙染、安全無農殘、營養價值高的一種食品,很多人也會專門到農村去採摘野菜
  • 生活百科:四種居家小竅門,羶味重的是羊肉,腥味重的是鴨肉
    生活中處處都離不開小妙招,無論是食材的挑選還是食物的清洗,如果加上一個小操作,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天小編就為各位分享一些生活中非常實用的小妙招,方便各位的日常生活,讓你不再困惑食材的挑選以及清潔帶來的困擾羊肉看真假,羶味重的是羊肉,腥味重的是鴨肉羊肉作為高熱量的肉類之一,無論是燉炒烤蒸皆可,羊肉本身含有非常高的熱量,尤其是北方地區
  • 10種羊肉去羶味的最佳方法 簡單又有效 趕緊嘗試一下吧
    羊肉的營養價值很高,味道鮮美,但羊肉的羶味影響了不少人的食慾,因此很多人都在詢問怎樣有效將羊肉中的腥羶味去除?別急小編下面就給你介紹10種切實可行又有效的去腥羶辦法,包你滿意,話不多說,一起來看吧!1、在燉煮羊肉的時候,將羊肉和蘿蔔一起進行燉煮,蘿蔔具有較好的吸收作用,能夠有效減輕羊肉湯的腥羶味。2、在燉煮羊肉之前,將羊肉放在靜水中靜置2小時,並將羊肉焯一下水。3、在燉煮羊肉之前,將羊肉切成小塊,用生薑、料酒、白糖等調料進行醃製,並進行焯水。
  • 羊肉好吃但是羶味太重,教你幾個方法,再也不怕羶味重了
    昨天跟大家分享了如何醃牛肉的方法,今天再跟大家聊一聊羊肉。現在,無論是在什麼季節,羊肉似乎都成為了人們餐桌上的常客了。春夏的晚上,最喜歡路邊的燒烤攤,點上幾串羊肉串,再要一瓶啤酒,真的是舒服得很。秋冬時節,最喜歡吃一頓熱乎的火鍋或者羊湯來暖暖身子。但是羊肉雖然好吃,美中不足的是它的羶味是個讓人頭疼的問題。
  • 一斤羊肉賣300元 張豐文就愛賺「黑錢」
    正是因為烏骨羊的這些特點,它曾經被當地人認為是中了毒的羊,沒有人敢吃。在他手裡,烏骨羊的羊肉一斤能賣到300元以上,一年能賣出500萬元,這烏骨羊背後藏著什麼玄機呢?  張豐文從小就特別喜歡特種養殖,曾經養過黑天鵝,獺兔,林麝等動物。2008年,張豐文在結束了十年的消防器材生意以後,手上有300萬元積蓄。於是,張豐文又想做自己喜歡的養殖。  2009年,張豐文無意中讀到了一篇讓他熱血沸騰的文章。
  • 農村這種全身黑的家畜,肉軟不膩,羶味極少,被稱為「肉食珍品」
    而在養殖行業中,最常見的就是家禽、家畜養殖了,家禽主要有雞、鴨、鵝等,家畜常見的有豬、牛、羊等,而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養羊了。其實在農村養羊是非常好的,首先羊主要的飼料是牧草,在養殖豬、雞時飼料會加入一定量抗生素,而養羊到目前為止是沒有使用抗生素的,由此也可知羊肉在肉類中安全係數較高,這也是為什麼羊肉在市場受歡迎,價格要高於其它的肉類的原因。
  • 記者暗訪:假羊肉15元一斤 全是雞鴨豬肉邊角料
    16日,記者在成都多家羊肉湯館了解到,冬至當天吃羊肉湯的市民已經開始排號,甚至有些羊肉湯館已經排到了100多號。不少人預計,現價60元至70元左右的羊肉近幾天將大幅漲價,今年冬至羊肉湯價格或將爆表,最高賣到每斤過百元。記者調查發現,與往年一樣,以次充好、加添加劑增香、增白和缺斤短兩的現象仍然存在。
  • 飯店老闆做手抓羊肉,用一招讓羊肉變緊實沒羶味,每天煮幾十隻羊
    說到吃羊,你們覺得哪裡的羊肉最好吃呢?之前我以為不論哪個地方所有的羊做成羊肉都一個味道,至於說羊肉的羶味大小,我感覺大公羊的羶味重,母羊的羶味就小一些,半大的母羊羶味最小。事實上不同的地方飼養的羊還真不一樣,最好吃的羊肉還得是青海的羊。青海那邊的羊肉質口感很棒,羶味也不重。
  • 果實根莖都有毒,卻能賣高價,一斤30元,如今發展成致富作物
    這些豐富的野生植物,其中不少已成了人們生活中的寶貝。就如當下很火爆的當季野菜一樣,只要到了收穫的季節,就會被人們一窩蜂地瘋搶。農民一直以來都保持這春耕秋收,除了勞作的收穫之外,還有春天吃野菜,秋天吃野果的習慣。但要有經驗的人才能辨別哪些安全可食用的野菜,野果。有些野菜只能吃根,有些野菜只能吃嫩莖葉,有些只能吃果子,這些都是農村世世代代積累的經驗。
  • 農村常見的一種野草,卻是珍貴的藥材,一斤賣到30元,太值錢了!
    在我們農村這個草被叫做扭曲草,這個扭曲草之所以叫扭曲草,是因為這個草的葉子長得非常的扭曲,而且紋路特別的多,因此而得名,其實這個在我們農村是一種野菜,農村的老人們知道這個草是一種中草藥,但是年輕的估計就不知道了,這個草具有清熱解毒,降火清淤,消腫止痛的效果,在夏天的時候,曬乾泡水喝,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現在市面上賣30一斤呢,見了一定要帶回哦。
  • 今年冬至,成都羊肉湯得不得漲價?
    去年冬至當天,小關廟多家羊肉店羊肉價格最高漲到了140元一斤,次日便跌回90元一斤。 「只要進的羊肉不漲價,我也就不會漲價」,小關廟羊肉湯林老闆店裡羊肉羊雜售賣價格是90元/斤,預估冬至那天會漲到100元/斤,「這個沒辦法啊,剛剛賣羊肉的老闆說明天每斤要漲3元」。
  • 羊肉直接燉還是先焯水?都錯了,記住6個關鍵詞,羶味一點都沒有
    即便我如此愛吃羊肉,對羊羶味也是退避三舍,估計一大批不吃羊肉的人原因都在此。追根溯源,羊羶味其實就是羊肉中所含的一部分「揮發性脂肪酸」的味道。有著豐富的處理羊肉經驗的母親說,想要除去羊肉的羶味很簡單,烹飪前對羊肉進行一些處理就行了。
  • 燉煮羊肉用什麼調料好?清湯羊肉怎麼做?
    記得大概是08年的初秋,因為業務的原因出差到烏蘭察布,也就是內蒙古的集寧市,安頓下來以後,嘴饞的我自然是要嘗嘗當地的美食,來的時候就注意到離酒店不遠的地方就有一家羊肉店,我直奔而去,進門我傻眼了,不是吃羊肉的,而是賣羊肉的,我第一次見到半隻半隻的羊掛在那賣,既來之則安之,看看唄,羊肉表皮乾燥不滑膩,肥瘦肉表面的筋膜有些許的風乾,但這一點也遮擋不住羊肉新鮮的色澤,肉紅油白,摸上去有點沾手但絲毫不滑膩,
  • 怎樣去掉羊肉中的羊羶味,試試這幾種簡單方法,我們家常用第八種
    怎樣去掉羊肉中的羊羶味,試試這幾種簡單方法,我們家常用第八種羊肉味道鮮美又能滋補身體,很多人都喜歡吃。一、蘿蔔去羶法我們在做羊肉之前,先將白蘿蔔戳上幾個洞,然後把羊肉和蘿蔔一起放入冷水中開始燒水,等水滾開後將羊肉撈出,再單獨烹調,這樣就即可去除羶味。同樣的,雞肉、豬肉去腥也可以用這種方法,不過雞肉豬肉沒有羶味不用放蘿蔔就行。
  • 人稱「蜂窩草」,嫩葉是稀罕野菜,具有極好的除腥味、羶味的作用
    許多日常生活在農村的裡盆友,針對野生植物都十分的鐘愛,由於許多野生植物看起一般,可是使用價值卻十分的高,例如茼蒿、馬齒筧、馬蘭頭、香椿芽等可做為野菜服用,蒲公英花、車前草、益母草顆粒、夏枯草等可做為藥草看病,乃至還一些野生植物既能做野菜又能做藥草,因此許多老一輩的農戶盆友,常常回來挖一些野生植物回家備著
  • 這種野草被稱為「基督教聖花」,農村隨處可見,一斤賣16元
    神話中的仙花仙草在東方的神話故事中,總喜歡將一些花花草草冠上仙草的名頭,比如瑤池西王母的蟠桃園、南海觀世音的紫竹林以及地仙之祖鎮元子的人參果樹等等。不過這些植物在農村倒也稱得上罕見,所以被劃為仙花仙草之列也屬正常,但西方世界可就沒有東方神話這麼講究,有時候他們甚至會將一些野花野草封為聖草,今天要講的這種植物就是在農村十分常見的一種野菜,卻被西方教會奉為「基督教聖花」,這種農村常見的野菜就是黃鵪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