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文化】中韓餐桌禮儀大不同!

2021-02-27 首爾韓語

小編寄語:中國和韓國有很多不同之處,也有很多相似之處。今天我們就來瞧一瞧在餐桌上,有什麼不同和相似之處吧~

餐桌擺放

在中國基本沒有多大的講究,但如果是正式的場合會有如下要求:

大盤離身體最近,正對領帶,餐布一角壓在大盤之下,一角垂落桌沿,小盤疊在大盤之上,大盤左側放手巾,左前側放小碗,小瓷湯勺放在碗內,右前側放置酒杯,右側放筷子。

韓國人很講究,韓國料理的種類為: 飯桌,粥桌,面桌,年糕湯桌,餃子桌,酒宵桌,茶果桌和交子桌。

每種都有擺放餐具的方式。其中我們日常便飯的就是飯桌。這裡有三碟式,五碟式,七碟式,九碟式和十二碟式的種類。就拿七碟式舉個例子吧。第一列: 從左邊開始是米飯,湯, 湯匙,筷子。第二列: 從左邊開始是辣白菜,魚,大醬湯。第三列: 從左邊開始是拌素菜,肉。第二列和第三列的擺放方式是可以改的,但第一列是絕對不能改的。


用餐時

韓國人用餐時不能把湯匙和筷子同時抓在手裡,也不能把匙和筷子搭放在碗上,還有也不允許端著碗吃飯喝湯。而這點跟我國正好相反,我們中國人必須端著碗吃飯。

韓國是先喝湯再吃別的食物,喝湯時也不能發出較大聲音,而我國對此沒有太大要求。

韓國食物要夾到各自的碟子上以後吃,醋醬和辣醬也最好撥到碟子上蘸著吃,而我國基本上食物都是共享的。

喝酒方面中國的乾杯意味著一飲而盡,而韓國取決於主觀自由。

中國喝酒是自己倒,在韓國卻是由別人倒,即便長輩也是如此。

在進餐時,韓國人不善言談,而中國人為避免尷尬氣氛,往往好一些話題調節氣氛;

韓國吃飯時習慣用較大的盆,但在中國看來則被視為是很能吃的,是有失禮貌的。


說了這麼多的不同,我們再來講講中韓餐桌禮儀相同的地方吧:中國和韓國都對客人或長輩表示很大尊敬;進餐時動作儒雅有禮,速度適當;用餐時講究衛生是必不可少的禮節;都有敬酒的禮節,而且都有相應的規定。


相關焦點

  • 東方的「禮節」,西方的「儀式」:現代韓國的餐桌禮儀
    經濟和文化上的衝擊後,韓國的傳統價值觀發生了巨大改變,這其中,最直觀的變化就是韓國餐桌禮儀的演變。不過,由於韓國近代受各種外來文化影響,再加上西方文化的強勢宣傳,韓國人嘗試著對用餐禮儀進行了一些改進,逐漸將西方的用餐「儀式」加入了東方的餐桌「禮節」中。西方的用餐「儀式」西方的用餐「儀式」,經過影視作品的不斷渲染,仿佛有悠久的歷史,但其實掐指一算,這套近乎繁瑣的儀式,其實只有600年歷史。
  • 淺析高麗後代——韓國的餐桌禁忌和飲食禮儀!
    韓國的飲食備受現代人關注,一系列的韓式料理諸如特製泡菜、大醬湯、石鍋拌飯、參雞湯、韓國烤牛肉等等,葷素搭配、樣式豐富,特點鮮明,令人垂涎欲滴。韓式菜譜結構多種多樣,其料理包括主食,即米飯。還有佐料,譬如麻油、醬油、鹽、蒜、姜等等,然後配以蔬菜、烤肉、湯料等,營養種類齊全,搭配靈活自由。
  • 多角度解讀:韓國飲食文化特點,韓國餐桌禮儀文化
    歡迎留言區評論~ ▼ 一、韓國飲食文化的相關知識 飲食包含了該國的自然地形和文化。 在大米種植文化圈的韓國以米飯( )為主食,副食是湯和菜( )。韓食文化就是主,副食型的飲食文化。
  • 文字禮儀服飾 原來中韓文化有這麼多相似之處
    常看韓劇,也許會發現在韓劇中韓國人在正式場合會使用中文書寫名字、韓國也有著深遠的尊老傳統,韓餐大大小小的碗碟也是頗為琳琅滿目……;另一方面,中國的螢屏上也上演了越來越多的韓國引進版的綜藝節目,兩國的流行文化有了更多的重合,從文字、文學、禮儀、審美、建築等十大方面比較,橫跨傳統文化和流行文化,會發現原來中韓在文化上有這麼多相似之處。
  • 菲朗生物中韓文化交流|體驗韓國料理魅力 促進中韓文化交流
    12月13日,菲朗生物科技(湖北)有限公司舉辦以「體驗韓國料理魅力 促進中韓文化交流」為主題的韓國文化體驗活動。她表示,中國與韓國是一衣帶水的友好鄰邦,中韓文化交流歷史源遠流長,菲朗作為一家在中國的韓資企業,必須承擔起企業的責任和使命,此次以文化體驗為契機,舉辦的中韓文化交流活動有著巨大意義。
  • 那些外國的餐桌禮儀
    中國有中國的餐桌文化,如長輩沒吃不可以先動筷子,為長輩夾菜等等。入鄉隨俗,吃貨們也要注意國外的餐桌文化,才能做一個懂禮儀的吃貨。,雙手一定要放在餐桌上,讓別人看到你的手,表示尊重。日本人吃麵條的時候,會發出很大的響聲,可能是讓別人覺得麵條很香吧,為避免與別人不同,你也可以這樣做。
  • 中韓茶文化:透過《茶經》,聊聊中韓之間的茶道文化交流
    二、中韓茶道的文化交流雖然韓國茶道源於中國,但是在漫長的歷史中已形成自己獨有的茶文化,在過去的時代和當代,兩國的茶道文化交流一直持續著,共同推動茶道的發展與繁榮。1.中韓茶道觀的區別眾所周知,禪宗對茶的傳播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無論是韓國還是日本,都是因為僧人自唐朝時期來中國學習中原文化的時候帶回去的飲茶文化,才促進了他們國內茶道的產生和發展。
  • 韓國曹溪宗會長一行訪京 促進中韓佛教文化交流
    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法師與韓國曹溪宗訪問團合影(圖片來源: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2016年9月20日,韓國曹溪宗「宗議會」會長性門法師率部分韓國曹溪宗寺院負責人一行十人看望清華大學活山法師、北京師範大學慈耘法師等在京韓國留學僧,隨後一道訪問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受到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執行副所長、清華大學道德與宗教研究院副院長聖凱法師與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辦公室主任定明法師、監學法雨法師、澄龍法師等的熱情接待。
  • 韓國餐桌禮儀:喝酒長輩先給晚輩倒
    炸彈酒的製作方法各不相同,按照個人喜好,大致是在喝啤酒的杯子裡再放上一個喝洋酒的小杯子,啤酒和洋酒一起喝下,也有把啤酒,可樂和洋酒放在一起的,反正就是一個大杯子裡套個小杯子,而且要一口氣喝下。延伸:韓國人的餐桌禮儀韓國的用餐禮儀非常的講究,即使是在普通人家做客,用餐時餐桌的賓主座次都有嚴格的規定,因此,用餐時要按照主人的安排入座,不要在餐桌邊隨意找把椅子就坐下。另外,這裡非常注重輩分,長者為尊是他們一貫的傳統,在用餐時也不例外。餐桌上有長者或上級時,他們不但是優先服務的對象,而且只有在長者或上級動筷子開始用餐後,其他人才能開始動筷子用餐。
  • 「倉廩實而知禮節」,品盛世大唐的餐桌禮儀,感受禮儀文化的魅力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著稱,孔穎達曾說過:「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這句話的意思是:因為中國是禮儀之邦,所以被稱為夏,而夏有含有高雅的意思;中國人的服飾很美,所以叫做華。一句簡單的話我們可以中感受到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對禮儀文化的尊崇。中國人重禮儀表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餐桌上的禮儀被看的極重。
  • 世界餐桌禮儀之——日本的餐桌禮儀
    無不反映出人類璀璨的文化結晶——餐桌禮儀。世界上每個國家文化的不同構建造就了各國這多姿多彩的餐桌禮儀,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中國,西方和日本三大地區。日本餐桌禮儀的形成:江戶時期1663年,由於德川幕府的【鎖國政策】,隔絕了當時日本與外界的聯繫,對當時的日本發展造成了不好的影響,卻也讓日本能在不受外國的幹擾下肆意發展其獨特的本土文化。而這「食」之道,日本則發展了一套獨特的日本料理文化且其中便包含日本餐桌禮儀的形成。
  • 跨文化交際 | 中西方餐桌禮儀對比
    西方的餐桌禮儀起源西方餐桌禮儀起源於法國梅羅文加王朝,當時因著拜佔庭文化啟發,時至今日,餐桌禮儀還在歐洲國家繼續傳留下去。西方家庭素有把餐桌當成課堂的習俗。從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開始,家長就對其進行餐桌禮儀的培養。在西方,孩子一般在四歲時就學會了用餐的所有禮儀。五歲的孩子都樂於做一些餐前擺好所有的餐具,餐後收拾餐具等力所能及的事情。「刨根問底」環節結束,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天的核心內容——中西方餐桌禮儀的對比。
  • 中國餐桌禮儀文化
    餐桌禮儀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了很重要的位置,餐桌禮儀也是頭等的社交經驗。入座時,從椅子的左側入座。入座後姿勢端正,腳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隨意伸直。肘不可靠邊緣,或者放在鄰椅的椅背上。用餐時,要溫文爾雅,從容冷靜,不可急躁。
  • 韓國餐桌禮儀:喝酒長輩先給晚輩倒(四)
    延伸:韓國人的餐桌禮儀韓國的用餐禮儀非常的講究,即使是在普通人家做客,用餐時餐桌的賓主座次都有嚴格的規定,因此,用餐時要按照主人的安排入座,不要在餐桌邊隨意找把椅子就坐下。另外,這裡非常注重輩分,長者為尊是他們一貫的傳統,在用餐時也不例外。餐桌上有長者或上級時,他們不但是優先服務的對象,而且只有在長者或上級動筷子開始用餐後,其他人才能開始動筷子用餐。
  • 韓國餐桌禮儀:喝酒長輩先給晚輩倒(二)
    延伸:韓國人的餐桌禮儀韓國的用餐禮儀非常的講究,即使是在普通人家做客,用餐時餐桌的賓主座次都有嚴格的規定,因此,用餐時要按照主人的安排入座,不要在餐桌邊隨意找把椅子就坐下。另外,這裡非常注重輩分,長者為尊是他們一貫的傳統,在用餐時也不例外。餐桌上有長者或上級時,他們不但是優先服務的對象,而且只有在長者或上級動筷子開始用餐後,其他人才能開始動筷子用餐。
  • 留學早知道:中韓文化差異篇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即使是地理位置相鄰的中國和韓國,在文化上的差異也非常明顯。為了更好的適應韓國留學的生活,同學們在去韓國留學之前,一定要先了解這些中韓文化差異!01、前輩文化韓國不同於中國,在很多的文化表達上與中國有著很大的差異,例如韓國的——前輩文化。
  • 韓國人恪守餐桌禮儀
    初到韓國,人們看到城市裡高樓林立,車水馬龍,感覺韓國是個非常現代的國家,但是和韓國人接觸後又發現,韓國人非常尊重傳統,至今仍沿襲著很多傳統理念和禮儀,這一點在餐桌上就體現得非常充分。餐桌文化體現了韓國人民族個性中的許多堅持。  1000多年前筷子從中國傳到韓國以後,韓國人就對它進行了「本土化」改良。韓國的飲食內容相對簡單,於是筷子變得短而扁。作婚禮禮品用的筷子是銀制的,筷子另外還有黃銅製的,但是這兩種不常見,平民百姓們使用的一律是不鏽鋼筷子。
  • 在國外旅遊的時候你需要注意的餐桌禮儀
    在國外旅遊的時候你需要注意的餐桌禮儀有很多人都喜歡旅遊,畢竟到其他地方去看一看,確實是能夠得到全完不一樣的感受,特別是國外的某些地方,有著和國內完全不一樣的行為習慣,也有著完全不一樣的風俗,還有著完全不一樣的風格。
  • 中韓食品文化交流會促進兩國飲食界研討與合作
    本報訊 王城 日前,韓國泡菜協會攜手韓國財經媒體ETODAY集團和中國經濟網共同舉辦的中韓食品文化交流會在北京舉行,韓國泡菜協會、世界泡菜研究所、中國烹飪協會等兩國與會美食界機構代表與專家通過交流與研討達成一致共識,將通過加強中韓兩國飲食文化交流與合作,讓兩國國民享受到更加美味和健康的食品。
  • 《中餐廳》中體現出的法國餐桌禮儀文化
    其中有幾點法國餐桌禮儀是我們應該學習的。下邊就跟隨吧唧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第一,就是品酒這塊,法國人對於喝紅酒是追求口感的,所以紅酒除了要提前醒酒以外,還要達到16度的最佳口感,趙薇不僅和蘇有朋分享了倒酒的注意事項,說要要保證每杯均勻,而且傳遞了倒酒的方法,倒酒的時候旋轉酒瓶,輕輕抬起收尾。在這一點上,看來趙薇也是非常有經驗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