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高麗後代——韓國的餐桌禁忌和飲食禮儀!

2020-12-12 寧文山

韓國的飲食備受現代人關注,一系列的韓式料理諸如特製泡菜、大醬湯、石鍋拌飯、參雞湯、韓國烤牛肉等等,葷素搭配、樣式豐富,特點鮮明,令人垂涎欲滴。韓式菜譜結構多種多樣,其料理包括主食,即米飯。

還有佐料,譬如麻油、醬油、鹽、蒜、姜等等,然後配以蔬菜、烤肉、湯料等,營養種類齊全,搭配靈活自由。除此之外,韓國的傳統飲食結構和習慣受古代高麗和傳統風俗的影響,以及氣候地理環境等變化而變化。同時,注重尊禮文化的韓國人的飲食習慣中還有許多餐桌禁忌和飲食禮儀。

源遠流長的韓國傳統飲食習慣

受漢文化和地理環境及氣候的影響,自古以來,韓國人的主食都是米飯或粥。除此之外,傳統的韓國飲食結構中,它還會搭配一些瓜果、肉湯等副食和點心茶飲,以此增加飲食結構的營養性。韓國的飲食習慣通俗具有家族傳統性,這是從古至今遺留下來的傳統。

從古朝鮮和高麗國的小農經濟和家庭手工業文化開始,韓國的飲食習慣就具有與其家庭形式緊密聯繫的獨特性和傳統性,飲食中的主副搭配必不可缺。尤其是用於增味的醬料和香料等,這些從韓國古代就頗具講究。

辣醬、肉乾、泡菜,以及對食物的保存、加工烹飪方式等都是傳統飲食與現代生活的結合。早在漢魏時期,由於戰亂軍隊和民族使節、貿易商人以及由於社會動蕩導致的民族遷徙使中原的飲食文化和農產品、香料及烹飪技術等得以傳播至中國的東北邊疆

在古代,由於朝鮮及高麗對外不斷進行著兼併國家,通過民族擴張戰爭吞併周圍邊疆政權,這使得醃菜、泡菜魚乾和烤肉開始用於行軍打仗之中,同時醬料和香料的使用可以增加食物的保質期和食物風味。

人口的流動帶動了兩族文化的交流和飲食文化的傳播,古代朝鮮的飲食結構向多元發向發展。多種口味的醬料和泡菜出現在韓國人的餐桌,主食和副菜日益豐富,米糕片、稀飯麵條、魚蝦醬、藥酒果飲、成菜等成為韓國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

南北朝之後,朝鮮、高麗與中原的交流更加頻繁,政權間的朝貢貿易和朝拜進獻等行為越來越多,其中就包括辣椒、藥材、動物油脂、香料及農產品等等的傳播和進獻。高麗接受中原王朝的冊封,不斷吸收和學習儒家文化,並吸收中原的飲食文化和農作物及先進的烹飪技術等,與本土的傳統飲食文化相結合,從而促進了韓國飲食文化的發展。

因為鄉土文化和寒冷季節及地理環境的影響,韓國飲食中喜歡應用蜂蜜、香油、海產品、鹽巴、壇裝泡菜等促進食物保存的菜品。中原的禮儀節日和儒家倫理道德文化與古代朝鮮的忠孝禮義相互交融,影響著傳統韓國飲食文化。

譬如韓國傳統飲食中的米糕和節日禮酒,韓國的飲食特色中有「五味五色」,在穀物成熟的季節,韓國民俗注重親情與友情,在孝道和忠誠的文化風俗和傳統美德的影響下,每到婚禮喜宴、逢年過節,韓國人總要製作米糕花餅,以此慶祝和感恩

從高句麗和古代朝鮮發展遺留下來的農業生產技術和經驗、飲食文化,尤其是飲食結構和習慣方面,如節日送甜餅糯米糕、宴會上使用九色盤、神仙爐、五色菜碼(一種陰陽五行思想及禮儀的體現),農曆三月三做杜鵑花餅糕、中秋節做鬆餅等傳統風俗使韓國的飲食習慣豐富多彩。

而高麗在向四周進行兼併與擴張戰爭的時候,通過軍事、政治等手段向朝鮮半島以及遼東平原擴展,在這個過程中,中原飲食文化傳播至朝鮮和高麗各國,國家間頻繁的朝貢使之加強了遼東地區與內陸南北之間的聯繫,也促進了韓國傳統飲食習慣的形成。

韓國的飲食禁忌及餐桌禮儀

倫理禮義除了在民族道德規範和民族政策體系方面維繫了社會秩序的穩定,古代朝鮮和高句麗與漢以儒家文化相聯繫,還使韓國本土的餐桌禮儀和飲食文化具有禮法的規範和民族的性格特徵。比如韓國飲食中湯料與肉食素菜的搭配、餐具裝盤與食物禁忌的講究、不同季節的飲食習慣等等都有著各種各樣的區別和飲食理念。譬如,韓國人沒有喝熱水的習慣,他們大多喝冷水。韓國飲食口味偏清淡,以蒸烤為主。

韓國人吃飯的順序也有講究,首先要用右手先拿起勺子吃飯喝湯,然後才能用筷子夾其他食物。最初的原始宗教盛行於高句麗的貴族王公等階級社會中,高麗的餐桌禮儀和飲食文化開始漸漸向儒教化、禮儀化方向發展。

在飲食文化裡的意識形態方面,中原的儒家文化及朝鮮半島上傳統本土的佛道禮法對朝鮮和高麗民族的飲食文化影響很大。古代相關的飲食文獻和經典食材配方及傳統飲食觀念與禁忌配伍的推廣傳播對高句麗飲食文化中餐桌禮儀和飲食禁忌有著深遠的影響。

韓國飲食文化習俗禁忌中,必須是以長輩先入座、先動筷,晚輩一般少講話不可插言,這是孝敬美德的體現。同時,韓國人吃飯必須要用湯匙,而且湯勺和筷子不可以同時使用,餐具在使用前後要按規矩擺放好,使之有始有終,嚴謹規範。在吃飯的過程中不可以把碗託起,也不要把湯匙和筷子放到桌上的器皿上。餐後也是要遵照長幼順序,長輩不離桌前不可以離開桌子。

結語

韓國的傳統飲食文化歷史悠久,是其當之無愧的「國粹」,深受國內外人們的喜愛;早在古代,朝鮮與遼東半島和中原、日本各國交流密切,中原和日本傳來的特色飲食產品和文化使古朝鮮和高麗改變了單一的以海鹽、醬油為主要調味料的飲食結構方式

同時,韓國的飲食習慣中有很多飲食禁忌和傳統嚴明的餐桌規矩禮儀。不管是古代的朝鮮、高麗,還是現代的韓國,由於本土居民與外族人民不斷遷徙而發生交集,各族飲食文化相互交融,促進了韓國傳統飲食文化和飲食結構的發展的完善。

參考文獻

1、《韓國飲食文化》

相關焦點

  • 東方的「禮節」,西方的「儀式」:現代韓國的餐桌禮儀
    經濟和文化上的衝擊後,韓國的傳統價值觀發生了巨大改變,這其中,最直觀的變化就是韓國餐桌禮儀的演變。孔子的儒家學說,為東亞的飲食禮節建立了最初的範式。儒家經典《禮記》中的《禮運》篇中就有一句「夫禮之初,始諸飲食」,提綱挈領般規定了餐桌禮節的地位,在儒家價值觀中,人與人之間的禮節是從吃、喝開始的。
  • 從韓劇看韓國的飲食風俗:生日要喝海帶湯 飯碗不能端起來
    民以食為天,從飲食文化習慣最能觀察到不同文化的差異性,韓國電視劇在中國火了那麼多年,韓劇仍是有一群固定的忠實觀眾群,我們就匯整了一些比較特別有趣的韓國飲食風俗給大家認識吧!在中國孕婦產後坐月子的習俗,就要是吃麻油雞豬腳之類,而在韓國就是喝海帶湯,其一是因為海藻類有益於分娩,從現代的養營學分析下,海帶也是極具營養健康的好食物,不但含有鐵,鈣和碘等多種礦物質和膳食纖維。另外就是麻油的功效,在中醫書中記載,麻油益肝腎、潤五臟、填精髓、堅韌筋骨、明耳目、療瘡止痛與排除惡露等。
  • 多角度解讀:韓國飲食文化特點,韓國餐桌禮儀文化
    歡迎留言區評論~ ▼ 一、韓國飲食文化的相關知識 飲食包含了該國的自然地形和文化。 在大米種植文化圈的韓國以米飯( )為主食,副食是湯和菜( )。韓食文化就是主,副食型的飲食文化。
  • 餐桌禮儀:中國人使用筷子有哪些禁忌?
    筷子文化在中國的發展源遠流長,古時將其稱為「箸」,是中國飲食文化的一部分,並賦有獨特的內涵。在中國的餐桌禮儀文化中,筷子佔據了很重要的位置。但是對於使用筷子有一些約定俗成的方法和使用禁忌您知道嗎?下面,隨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時尚頻道一同來了解一下吧~中國人使用筷子的禁忌: 1.筷子應整齊擺放筷子一定要擺放整齊,無論是用餐前還是用餐後,不要把筷子長短不一的放在餐桌上,造成「三長兩短」的局面,寓意十分不吉利,這種細節現在往往被很多人忽略
  • 韓國人的日常餐桌禮儀
    確實我們仔細一想,難免會覺得麻煩,但是作為韓國人這個是與生俱來的習慣,他們會很尊重美食,自然也會很享受用餐時的快樂,其實這個就屬於韓式餐桌禮儀之一的餐具擺放儀式
  • 韓國餐桌禮儀:喝酒長輩先給晚輩倒
    延伸:韓國人的餐桌禮儀韓國的用餐禮儀非常的講究,即使是在普通人家做客,用餐時餐桌的賓主座次都有嚴格的規定,因此,用餐時要按照主人的安排入座,不要在餐桌邊隨意找把椅子就坐下。另外,這裡非常注重輩分,長者為尊是他們一貫的傳統,在用餐時也不例外。餐桌上有長者或上級時,他們不但是優先服務的對象,而且只有在長者或上級動筷子開始用餐後,其他人才能開始動筷子用餐。
  • 韓國餐桌禮儀:喝酒長輩先給晚輩倒(四)
    延伸:韓國人的餐桌禮儀韓國的用餐禮儀非常的講究,即使是在普通人家做客,用餐時餐桌的賓主座次都有嚴格的規定,因此,用餐時要按照主人的安排入座,不要在餐桌邊隨意找把椅子就坐下。另外,這裡非常注重輩分,長者為尊是他們一貫的傳統,在用餐時也不例外。餐桌上有長者或上級時,他們不但是優先服務的對象,而且只有在長者或上級動筷子開始用餐後,其他人才能開始動筷子用餐。
  • 韓國餐桌禮儀:喝酒長輩先給晚輩倒(二)
    延伸:韓國人的餐桌禮儀韓國的用餐禮儀非常的講究,即使是在普通人家做客,用餐時餐桌的賓主座次都有嚴格的規定,因此,用餐時要按照主人的安排入座,不要在餐桌邊隨意找把椅子就坐下。另外,這裡非常注重輩分,長者為尊是他們一貫的傳統,在用餐時也不例外。餐桌上有長者或上級時,他們不但是優先服務的對象,而且只有在長者或上級動筷子開始用餐後,其他人才能開始動筷子用餐。
  • 食不言、飯不語,傳統上吃相吃法有哪些禁忌?餐桌上必須懂的禮儀
    我國在傳統上,對於文明禮儀非常重視,特別是出門走親訪友時候,個人代表的是整個家族,所以就更得慎重自己的言行了。今天講一下餐桌上吃相吃法的傳統和禁忌,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中國民間在吃飯時有很多禁忌,比如在吃飯方式上,不可以用手抓者吃。
  • 韓國人恪守餐桌禮儀
    初到韓國,人們看到城市裡高樓林立,車水馬龍,感覺韓國是個非常現代的國家,但是和韓國人接觸後又發現,韓國人非常尊重傳統,至今仍沿襲著很多傳統理念和禮儀,這一點在餐桌上就體現得非常充分。餐桌文化體現了韓國人民族個性中的許多堅持。  1000多年前筷子從中國傳到韓國以後,韓國人就對它進行了「本土化」改良。韓國的飲食內容相對簡單,於是筷子變得短而扁。作婚禮禮品用的筷子是銀制的,筷子另外還有黃銅製的,但是這兩種不常見,平民百姓們使用的一律是不鏽鋼筷子。
  • 「餐桌禮儀」懂多少
    中華之所以被稱作為「禮儀之邦」,是因為我們是一個凡事都非常注重「禮儀」的國度,哪什麼被稱作「禮儀」呢?禮儀是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為了相互尊重,在儀容、儀表、儀態、儀式、言談舉止等方面約定俗成的,共同認可的行為規範 。禮儀是對禮節、禮貌、儀態和儀式的統稱。今天來聊一個跟大家息息相關的「禮儀」有關的「餐桌禮儀」。
  • 【韓國文化】中韓餐桌禮儀大不同!
    今天我們就來瞧一瞧在餐桌上,有什麼不同和相似之處吧~餐桌擺放 在中國基本沒有多大的講究,但如果是正式的場合會有如下要求: 大盤離身體最近,正對領帶,餐布一角壓在大盤之下,一角垂落桌沿,小盤疊在大盤之上,大盤左側放手巾,左前側放小碗,小瓷湯勺放在碗內,右前側放置酒杯,右側放筷子。
  • 世界餐桌禮儀之——日本的餐桌禮儀
    人類文明的進步,從其飲食上便可以看出。原始社會,人類肆無忌憚的啃食生肉;再看如今,整齊的餐具,優雅的舉止。無不反映出人類璀璨的文化結晶——餐桌禮儀。世界上每個國家文化的不同構建造就了各國這多姿多彩的餐桌禮儀,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中國,西方和日本三大地區。
  • 「窮酸」的泡菜,憑什麼成為韓國餐桌必備,一人一年吃下50斤?
    韓國的飲食文化和中國也有相似,都是大米作為主食,都使用筷子,但也有很大的不同,在韓國做飯基本上不怎麼用油,他們買一桶油可以用一年,韓國人也基本不吃炒菜。在韓國人的餐桌上永遠少不了泡菜,吃泡麵要吃泡菜,吃米飯要吃泡菜,炸雞、燒烤等都會配上泡菜。
  • 最全的中國餐桌禮儀!
    上一份本餐館的特色菜,能說明主人的細心和對被請者的尊重。  在安排菜單時,還必須考慮來賓的飲食禁忌,特別是要對主賓的飲食禁忌高度重視。這些飲食方面的禁忌主要有四條  1、宗教的飲食禁忌,一點也不能疏忽大意。例如,穆斯林通常不吃豬肉,並且不喝酒。國內的佛教徒少吃葷腥食品,它不僅指的是肉食,而且包括蔥、蒜、韭菜、芥末等氣味刺鼻的食物。
  • 沒想到韓國人吃飯的禮儀這麼多,網友:不愧曾經是中國的附屬國
    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民以食為天,雖說都是一日三餐,但用餐豈能沒有規矩!據文獻記載,至少在周代,中國的飲食禮儀就已經形成了一套相當完善的制度。飲食禮儀便是表現飲食文化的方式之一,它是一種嘗試,你可以不去遵守,但是不能忘了,不然會使當地人感到不愉快。
  • 寬鬆包容、放浪形骸的魏晉時期,遵循的是什麼樣的餐桌禮儀?
    而說到飲食,中國的古話說的好,民以食為天,這就說明中國人自古就把吃飯當做是頭等大事來看待。而中華民族經歷過千百年的發展,從原先的席地而坐到後來屈膝而坐,再到後面盤腿,以至於發展到凳子,經歷了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飲食文化也是豐富多彩,而飲食文化與禮儀文化的結合,也就催生了新的禮儀,即餐桌禮儀。
  • 「舌尖上的中國」和飲食禁忌
    但有意思的不僅是這個紀錄片說了些什麼,還包括它沒有說什麼,而其中明顯缺位的似乎是中國的飲食禁忌。飲食禁忌是任何一種飲食文化的重要部分,相信中國也不例外。中國是世界上飲食禁忌最少的民族。為何如此,有待人類學家和文化歷史學家去研究。飲食禁忌指的是,一個社會群體自覺地避免食用特定動物或植物的現象。飲食禁忌極具民族性和歷史性,不存在全世界通用的飲食禁忌。
  • 韓國雞類產品將登上越南和香港餐桌
    韓國雞類產品將登上越南和香港餐桌   韓國雞類產品將登上越南和香港餐桌   韓國雞類產品將登上越南和香港餐桌 韓國農業、食品和農村事務部稱,10月30日之後可對香港出口韓國雞類產品等生鮮家禽產品,11月3日之後則可對越南出口此類產品。
  • 那些外國的餐桌禮儀
    中國有中國的餐桌文化,如長輩沒吃不可以先動筷子,為長輩夾菜等等。入鄉隨俗,吃貨們也要注意國外的餐桌文化,才能做一個懂禮儀的吃貨。,雙手一定要放在餐桌上,讓別人看到你的手,表示尊重。2.日本                                                                                                                                     我們認為日本是一個很注重禮儀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