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淄博:讓有生命力的「根文化」薪火相傳
今年6月14日,是中國第九個文化遺產日。作為淄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藝術瑰寶,五音戲迎來薪火相傳的又一個輝煌時刻,五音戲傳承人霍俊萍榮獲「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薪傳獎」,這也是我省唯一一個獲此殊榮的文藝類非遺項目傳承人。與此同時,在14日舉行的山東省2013年非遺保護十大模範傳承人頒獎典禮上,霍俊萍再獲殊榮。昨日,記者專訪了這位人稱「五音皇后」的五音戲表演藝術家。
-
蘇州「猛獁象牙雕刻」姑蘇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全民熱遺,薪火相傳
蘇州「猛獁象牙雕刻」被列為姑蘇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全民熱遺,薪火相傳。牆上掛著,象牙雕刻技藝,姑蘇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牌子~導購小姐姐說,這邊買的保真
-
薪火相傳 文化流芳——走近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薪火相傳 文化流芳——走近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發布時間:2013年09月26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的巨大精神財富,而對其最好的傳承莫過於將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合理、有效的生產性保護,為其提供生存土壤,讓優秀的傳統文化更加發揚光大。
-
薪火相傳 「文化之都」魅力在民間與廟堂中綻放
薪火相傳 「文化之都」魅力在民間與廟堂中綻放 qz.fjsen.com 2013-09-22 08:50 來源:東南早報 我來說兩句 上一期,早報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角度,介紹了入圍首屆「東亞文化之都」評選的十座名城的「國寶」及其保護經驗。本期,我們將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視角再次遍覽十城,了解其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關鍵。
-
「薪火相傳黃河口」——東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紀錄片
近年來,東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出臺政策措施,加大資金投入,有效地搶救和保護了一批珍貴、瀕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績。通過多年的普查,挖掘出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線索4631條,項目1501個,利用普查成果,各級非遺保護機構建立了比較完備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檔案;與此同時,四級名錄體系和傳承機制已基本健全,東營市已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2項、省級名錄項目10項、市級名錄項目44項、縣(區)級名錄項目85項,有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1人、省級代表性傳承人5人,市級代表性傳承人27人;其初步建立了一支以市級業務幹部為指導
-
農民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者和保護著,薪火相傳,弘揚民族精神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的無形文化遺產,是最古老也是最鮮活的文化歷史傳統,是國家民族的文化軟實力的資源,也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情感、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國家和地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離不開廣大農民的。他們祖祖輩輩傳承了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薪火相傳,代代發揚光大。圖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軟槌鑼鼓。
-
組圖丨福建:非遺曲藝薪火相傳
StartStopStartStop「非遺曲藝 薪火相傳」福建曲藝培訓班學員匯報演出在福州舉行。9月6日,2020年度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福建曲藝培訓班結業儀式暨「非遺曲藝 薪火相傳」學員匯報演出在福州舉行。這是該計劃自2015年實施以來福建首期曲藝專題培訓班。
-
守正創新 薪火相傳
核心閱讀戲曲藝術薪火相傳,既要十分重視經典劇目的傳承傳播、戲曲表現技法的代際傳承,還必須致力於符合戲曲藝術規律的新劇目創作經典劇目具有藝術完整性,通過它們的不斷演繹、傳承,可以整體地傳遞這門藝術的美學精義現實題材從來不是戲曲化的障礙,只要堅持守正創新,就能攻克「既是現代戲,又是戲曲」這一難題戲曲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廣泛的世界影響
-
非遺進校園 | 鼓舞涼州 薪火相傳
在風光秀麗、人傑地靈的涼州大地上,蘊含著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這些鐫刻著文明密碼的歷史遺珍,記錄著涼州人民在不同發展階段的精神風貌和理想追求,凝聚著涼州人民祖祖輩輩的智慧結晶。9月10日,涼州區新時代文明實踐「薪火工程」非遺進校園啟動儀式在皇臺九年制學校舉行。此次活動由涼州區委宣傳部、區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區教育局主辦。
-
中醫藥文化如何薪火相傳?
新華社記者 孟菁 攝 新華社北京6月30日電 題:中醫藥文化如何薪火相傳?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梁相斌 毛偉豪 孟菁 隨著中醫藥法正式實施,中醫藥文化復興迎來難得的歷史機遇。但同時,傳承發展什麼、怎樣傳承發展、如何發揚光大這三個問題也擺在繼承者面前。
-
第十二屆 「薪火相傳」宣講活動在銀川舉辦
(文物局)聯合主辦的第十二屆「薪火相傳」宣講活動於11月17日在銀川舉辦。「薪火相傳」傑出個人和傑出團隊代表;寧夏各市、縣(區)文化和旅遊局(文物局)、文博單位、寧夏非遺傳承人代表約150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
薪火相傳 珍愛漢字
安書楷手把手教孩子寫書法薪火相傳 珍愛漢字 ——北京市花家地實驗小學舉辦「1.11漢字書寫日」活動 本刊訊/記者 宋淯知 通訊員/王飛 1月10日下午,北京市花家地實驗小學舉辦了薪火相傳「1.11漢字書寫日」活動。
-
戲曲藝術:守正創新 薪火相傳
戲曲藝術——守正創新 薪火相傳 戲曲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廣泛的世界影響。戲曲藝術的薪火相傳,靠的是一代代戲曲藝術工作者的長期共同努力,靠的是戲曲優良傳統的接續傳承,靠的是守正創新,靠的是從弘揚中華文化戰略高度推動戲曲藝術健康發展的使命和責任。
-
欽州第十四屆「薪火相傳」青少年坭興陶藝創作比賽
12月26日第十四屆「薪火相傳」青少年坭興陶藝創作比賽在坭興陶藝術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來自我市各小學、初中、高中及高職院校共300多名師生參賽本屆青少年坭興陶藝創作比賽是我市2021年欽江古龍窯—新年嘉年華系列活動之一
-
戲曲藝術——守正創新 薪火相傳
核心閱讀戲曲藝術薪火相傳,既要十分重視經典劇目的傳承傳播、戲曲表現技法的代際傳承,還必須致力於符合戲曲藝術規律的新劇目創作經典劇目具有藝術完整性,通過它們的不斷演繹、傳承,可以整體地傳遞這門藝術的美學精義現實題材從來不是戲曲化的障礙,只要堅持守正創新,就能攻克「既是現代戲,又是戲曲」這一難題戲曲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廣泛的世界影響
-
福州「筷子大王」張國天:讓中國筷子文化薪火相傳
中新網福州10月31日電 題:福州「筷子大王」張國天:讓中國筷子文化薪火相傳作者 鄭江洛 彭莉芳「5000年燦爛的華夏文明,民族風格、百家姓、十二生肖……在一雙小小的筷子裡就能得到體現。」有著福州「筷子大王」之稱的福州市倉山天天筷廠董事長張國天如是說。
-
薪火相傳 生生不息——薪火相傳全球華人漢字書寫倡議八周年紀念...
2020年12月5日上午, 薪火相傳全球華人漢字書寫倡議八周年紀念活動在京舉辦。本次活動由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協會、中外經濟文化交流活動中心主辦、盛世融源集團有限公司、盛世融源文化產業(北京)有限公司承辦。
-
【文化遺產在福建】永春白鶴拳:薪火相傳 生生不息
2008年6月,永春白鶴拳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華武術文化的瑰寶。如今,白鶴拳已經成為永春一張響亮的名片,如何傳承發展是當地政府和白鶴拳師們經常思考的問題。從2009年開始,永春縣每年都舉辦白鶴拳文化節,搭建了一個與世界各地武術愛好者進行文化交流的平臺。
-
中醫藥文化如何薪火相傳?聽聽「繼承者們」怎麼說
中醫藥文化如何薪火相傳?新華社記者 孟菁 攝 新華社北京6月30日電 題:中醫藥文化如何薪火相傳?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梁相斌 毛偉豪 孟菁 隨著中醫藥法正式實施,中醫藥文化復興迎來難得的歷史機遇。但同時,傳承發展什麼、怎樣傳承發展、如何發揚光大這三個問題也擺在繼承者面前。新華社記者對話唐祖宣等國醫大師,走進中醫診室和中醫高等院校,探問繼承者們的答案。
-
延續文脈 薪火相傳
來自我州汶川、茂縣、理縣、松潘及成都邛崍、綿陽北川共80餘名羌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參加了培訓。 羌族口傳史是羌族文化的重要源泉和堅實根基,是羌族文化的核心。長久以來,在羌族口傳史詩的傳承過程中,出現了"傳承斷層"、傳承人年齡普遍較高、甚至部分傳承項目"人在藝在、人亡藝絕"等情況,羌族核心文化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