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緣藝術團力推原創 京腔京韻展新姿

2020-12-09 華夏經緯網藝術

華夏經緯網9月20日訊:日前,在北京東郊社區多功能廳裡,來自北京新緣藝術團的中老年演員在團長安新指導下,抓緊排練新修改的「京腔京韻贊中華」和「最美夕陽花」兩臺原創民族文化模特節目,她們將在國慶七十周年前夕為北京市民展現新時代中老年新風採、新姿態。

演出活動現場

北京新緣藝術團團長安新先後在首都幾家知名藝術團擔任模特編導,負責教學訓練等工作,榮獲2017MTI世界旅遊小姐金色使者北京賽區總決賽冠軍和最佳上鏡獎。曾任北京「富海」杯模特大賽總決賽評委、陝西省漢中市旅遊形象大使選拔賽總決賽暨頒獎晚會評委、「圓夢中國」精彩北京人才藝大賽評委,以及基層模特比賽評審工作。

在多年從事中老年模特教學的過程中,安新累積了豐富的教學經驗,並在節目創編上樹立了獨特風格,以原創夯實基礎展現實力。新緣藝術團成立僅三年,在民間演出團體中便以傲驕的成績聲名遠播。創作編導出了「京城爺們」、「當那一天來臨」、「茉莉花」、「京腔京韻贊中華」及旗袍、晚禮服展示等節目。其中2019年在俄羅斯參加中俄文化交流活動中「京腔京韻贊中華」初次亮相,便受到國內外同行的注目。在南京全國中老年文化養生節參演的模特節目「最美夕陽花」,榮獲特等獎。

東郊社區活動現場節目彩排

安新團長介紹說,成績的取得以原創為起點,從服裝設計到搭配,從走臺到造型,甚至背景電子天幕等,都是自創設計,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覺。全國各種民間藝術團幾萬家,能夠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深」的堅持藝術節目創新的不是很多。其中「京城爺們」在第五屆2019中國旗袍春晚演出中,別具一格,廣受好評。

北京新緣藝術團團長安新

今年8月8日,十國前國家元首、政府首腦蒞臨御仙都皇家菜博物館,參加世界領袖訪華代表團歡迎晚宴。博物館總經理安靜在看了新緣藝術團表演的「京腔京韻贊中華」後讚嘆「在國粹京劇旋律中,在中老年模特展示隊形變化的基礎上,以多元文化層次和視覺效果深情演繹展示了偉大祖國和中華情的魅力。這個高水準的節目在我們御仙都的T臺上都能演出!」

為了展示中老年女性豐富多彩的退休生活和對藝術美的追求與熱愛,團長安新正在編排通過模特藝術走秀展示中老年女性文化生活的節目。對此,原東方演藝集團現代流行樂團鮑冀魯團長對此給予高度評價,他認為這個節目接地氣,是為當代中老年女性正名的節目。一段時間,社會上對大媽的稱謂多了點貶義,而這個節目從精神到氣質體現了截然不同的女性風範,是一幅當代幸福大媽的浮世繪。

喀秋莎軍港之夜中俄文化交流現場

著名時裝設計師、旅美時尚藝術家、客座教授柴俐女士對新緣藝術團早有耳聞。她引用影星奧黛麗赫本的話評價「優雅是唯一不會褪色的美,新緣藝術團的時裝秀、旗袍秀、晚禮服等節目表現出了優雅、嫵媚、大氣,可以找到風擺荷葉,楊柳依依的感覺。」

東郊社區活動現場節目彩排

世上只有一種真正的奢侈,就是在自己每天重複的習慣裡,不斷地遇見美好。新緣藝術團的團員們為了對美和藝術的共同追求慕名而來。她們當中有大學教授、外企高管、機關幹部、公檢法幹部、軍人,平均身高1.7米,平均年齡58歲。她們顏值好,氣質佳,身材高挑,具備模特表演的最基本素質。這些知性女士在新緣藝術團的旗幟下找到了共同語言、共同追求、共同樂趣!她們深知梅花香自苦寒來的意義,更知道模特絕對不是走走步那麼簡單。她們堅持苦練基本功,在學無止境的道路上,繼續苦練攀登。

大合影

只要提供平臺就能發光。陰柔之美的內涵是最豐富的,從美容、美顏、美服、美飾、美言、美感、美音與美儀中都能體現出來。新緣藝術團爭取在下一季中俄文化交流活動中推出「喀秋莎」,讓中國婦女的成熟美和氣質美走向世界,讓世界看到新時代的中國婦女新姿態。(薛漫風 高楊)

相關焦點

  • 嘉禾:《京腔京韻娃娃情》節目將登上央視少兒春晚大舞臺
    《京腔京韻娃娃情》節目。   紅網時刻郴州1月16日訊(通訊員 鄧和明 周雯玉)「塘村鎮的一幫娃娃要上春晚了。」嘉禾縣塘村鎮黨委書記康俊輝介紹,由嘉禾縣塘村鎮黨委、政府選送的《京腔京韻娃娃情》節目順利地通過了由中國關心下一代健康體育基金會、中國教育電視協會、我愛祖國湖南組委會聯含主辦的「第二屆我愛祖國暨『非童凡響』2019湖南少兒春晚」海選和複賽並獲得特金獎,從而入圍少兒春晚,並將為知名女歌手莫文蔚演唱《外面的世界》伴舞。
  • 「京腔京韻總是情」西城區文藝演出致敬經典 弘揚國粹
    人民網北京9月14日電 (鮑聰穎 徐裴)2020年是徽班進京230周年紀念,其最大的歷史影響力是形成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包羅萬象的、雅俗共賞的藝術劇種——京劇。近日,在西城區文化和旅遊局的支持下,西城區第二文化館在三慶園劇場主辦了「京腔京韻總是情」這場具有戲曲尋根意義的演出,以此來致敬京劇經典,弘揚國粹藝術。記者獲悉,該場演出將於9月26日下午兩點在文化西城微信公眾號平臺進行播放,戲迷朋友可線上收看。
  • 風趣幽默的古裝京韻喜劇版《新鳳還巢》
    作者:悶頭魚地點: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菊隱劇場時間:2018年4月13日,周五晚7點半—9點(值得觀看,推薦!)沒看過梅蘭芳先生的京劇《鳳還巢》,今晚直接看的古裝京韻喜劇版的《新鳳還巢》(下雨天,冒雨去看的),臺詞很潮很現代,配樂也是流行歌曲。臺詞是京腔京調+段子,音樂是《青花瓷》《千裡之外》《因為愛情》等,哈哈。
  • 這家書店走過「詩書四季」,以「京腔京韻話京城」朗誦會迎新年
    2020-12-30 20:30:21 來源: 老謝科技 舉報   「京腔京韻話京城
  • 漫談京韻大鼓:博採眾長,傳唱百年,京韻京腔,情韻流芳
    京韻大鼓於清末民初形成,主要流行於包括京、津在內的華北以及東北一帶。由胡十、宋五、劉寶全等老前輩對木板大鼓進行改革:他們在三弦的基礎上,加入四胡和琵琶等樂器伴奏,既豐富音韻又細化了旋律;將河間方言改為北京方言,便於觀眾理解;同時吸收和借鑑了京劇的部分發音和唱腔,創製新腔。在鼓詞方面,在原來長篇子弟書曲本基礎上進行「摘唱」,逐漸演變成更吸引觀眾的短篇曲目。
  • 古篆新姿—西泠六家作品巡迴展北京首展開幕
    —西泠六家作品巡迴展」首展在三品美術館北京館開幕。  這次「古篆新姿—西泠六家作品巡迴展」的方式特別好,強強聯手的影響會更加深遠、更加廣泛。這六位藝術家都具有著深厚的傳統功力,他們又將新時代的風格有機地融入到作品中,有的蒼茫古拙、有的淵雅清雋、有的典雅秀美,形成了一種古篆新姿,入古出新的典範。
  • 古篆新姿——西泠六家作品巡迴展北京首展開幕
    2020年10月18日16:00,由三品美術館主辦的「古篆新姿——西泠六家作品巡迴展這次「古篆新姿——西泠六家作品巡迴展」的方式特別好,強強聯手的影響會更加深遠、更加廣泛。這六位藝術家都具有著深厚的傳統功力,他們又將新時代的風格有機地融入到作品中,有的蒼茫古拙、有的淵雅清雋、有的典雅秀美,形成了一種古篆新姿,入古出新的典範。
  • 古篆新姿—西泠六家作品巡迴展北京首展在三品美術館開幕
    2020年10月18日16:00,由三品美術館主辦的「古篆新姿—西泠六家作品巡迴展」首展在三品美術館北京館開幕。這次「古篆新姿—西泠六家作品巡迴展」的方式特別好,強強聯手的影響會更加深遠、更加廣泛。這六位藝術家都具有著深厚的傳統功力,他們又將新時代的風格有機地融入到作品中,有的蒼茫古拙、有的淵雅清雋、有的典雅秀美,形成了一種古篆新姿,入古出新的典範。
  • 這是北京,北京人局氣北京話有面兒,京腔京韻可沒那麼簡單
    說起土生土長地道的北京人,首先會想到咱北京人性格實在,沒有任何虛偽的成份對朋友實在隨和,熱情,樸實,接地氣,這些都能用來形容地道的北京人!同時咱咱北京話也是最好聽的,這麼多地方語言當中,要說最喜歡的必須還得是北京話,因為咱北京人說話親切,特別有親和力,北京話是北京人的鄉音,甭管和誰說話咱都得帶一個『您』北京話客氣北京人更客氣
  • 北京老年藝術愛好者《古都京韻》展風採
    北京老年藝術愛好者《古都京韻》展風採 (1/4) "← →"翻頁
  • 古篆新姿——西泠六家作品巡迴展北京首展在京開幕
    西泠六家(左起:劉恆、朱培爾、範正紅、仇高馳、馮寶麟、徐海) 10月18日下午,由三品美術館主辦的「古篆新姿—西泠六家作品巡迴展」首展在三品美術館北京館開幕
  • 劉寶全、白雲鵬、駱玉笙……回顧京韻大鼓名家名段
    作者 何大齊 文並繪京韻大鼓本是在清朝末年由河北滄州、河間一帶流行的木板大鼓,俗稱「怯大鼓」,後流入京城而逐漸發展成熟起來。這裡面貢獻最大的,就是被稱為「鼓界大王」的劉寶全先生。劉寶全是河北深縣人,自幼就喜歡唱戲,常向父親學唱「怯大鼓」,十五歲時在家鄉正式拜師,二十一歲時到北京獻藝。
  • 湖南省京劇保護傳承中心演員張璇:京腔京韻 因她而美
    (原標題:湖南省京劇保護傳承中心演員張璇:京腔京韻 因她而美)
  • 北京人「京腔」 其實來源於戲曲 遲重瑞是「京腔十三絕」後人
    如今我們常說北京人說話有「京腔」,也就是有固定的發音特點。可懂戲的人都知道,「腔」是最基本的戲曲術語,而「京腔」原本指的就是一種帶有京味的弋陽腔,在京劇興起之前,在北京地區佔有重要地位。「京腔」是清代宮廷音樂的主流源出江西弋陽 融合了京字京韻所謂「京腔」,是源出江西弋陽的古老聲腔弋腔,這種聲腔流布大江南北,全國均有足跡:它流傳到河北一帶,與當地語言和音樂結合,便成「高腔」;流傳到北京,經過和北京的京字京韻的融合,就成為「京腔」。
  • 「津門網」一起領略下老北京胡同裡的那股子京腔京韻,不多見了
    北京有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文化,那就是胡同裡的文化,這種文化曾出現在老舍的筆下,也出現在老北京人的回憶當中,更出現在了畫家的畫面裡,這些過往是大家茶餘飯後所擺的那些龍門陣,是大家記憶裡的那些溫存。由於現在很多人都住上了高樓大廈,只有那些堅守情懷的人,還在胡同裡面享受著那一份特有的歡樂,今天我們來分享一組繪畫作品,這些作品出自於馬海方先生之手,以大寫意的筆觸繪製了胡同裡的大情小事,在這些人物作品當中,有的三五人一組的,有單個人叫賣的,還有在玩絕活的,總之你看完這一圈啊,就能夠領略到老北京的那股子京腔京韻。
  • 今日八義集 蘇北展新容---徐廬陵力作《古鎮新姿》丹青煥彩
    ……為蘇北八義集鎮專題創作的《古鎮新姿》作品。…高速路出口、二七一省道,房亭河蜿蜒、三四四施工、烈士塔遠眺……近樹遠山,風光田園,五彩斑爛…一幅下北上南俯視的鎮容風貌,展現在我們面前…因而受到鎮領導的認可。 畫家徐廬陵老師告訴陪同採風的王繼董等鎮領導說,我對八義集鎮很有感情,先後參加書畫院鄒院長在此舉辦的活動,少說也有八九次。
  • 一起到畫裡領略下老北京胡同裡的那股子京腔京韻,網友:不多見了
    北京有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文化,那就是胡同裡的文化,這種文化曾出現在老舍的筆下,也出現在老北京人的回憶當中,更出現在了畫家的畫面裡,這些過往是大家茶餘飯後所擺的那些龍門陣,是大家記憶裡的那些溫存。  由於現在很多人都住上了高樓大廈,只有那些堅守情懷的人,還在胡同裡面享受著那一份特有的歡樂,今天我們來分享一組繪畫作品,這些作品出自於馬海方先生之手,以大寫意的筆觸繪製了胡同裡的大情小事,在這些人物作品當中,有的三五人一組的,有單個人叫賣的,還有在玩絕活的,總之你看完這一圈啊,就能夠領略到老北京的那股子京腔京韻
  • 調查:年輕人講話不帶京腔就是北京話消失?
    張世方曾考證,北京人經常用的「伍的」,也是發源於蒙語,就是「等等、之類」的意思。北京話最有特色的兒化音,京腔京韻,所謂「京片子」,很多受滿蒙兩族語言的影響。「滿語蒙語,是阿爾泰語系,有很多顫音、捲舌音。」河北話對北京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一些書面語和口頭語的區別。
  • 京味文化瑰寶,北京人舌尖上的幽默,淺談相聲和京韻大鼓
    說起北漂這個詞兒大伙兒想到的都是在北京工作的人,其實對於京韻大鼓來說雖然它名字中含有北京的京字,但它最初的身份卻是地地道道的北漂,聽過京韻大鼓的北京人都知道,京韻大鼓不但在旋律上,就連在唱腔上都是地地道道的京腔京韻!
  • 何冰京味兒電視劇,芝麻胡同展現了百態人生,京腔京韻代入感十足
    他是《情滿四合院》中的廚師傻柱,他是《芝麻胡同》中的嚴振生,他是地地道道皇城根兒長大的北京人,醬菜好比人生酸甜苦辣各種滋味,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清楚沉寂多年的他,從藝三十多年最終榮獲白玉蘭獎,他就是北京人心中演什麼像什麼的的影帝何冰今兒就和您聊聊醬菜罈子裡泡出的百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