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一生沒有重用趙雲,到底啥原因?箕谷之戰給出了準確答案

2020-12-04 騰訊網

文|武品文史

對於現代人來說,研究古人如何成功,是一項非常有意思,也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比如研究三國時期毫無根基的劉備,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又是如何讓追隨他的人可以做到死心塌地的。

這些研究對於我們如何做人處事,如何管理公司等方面有著很好的幫助。

其實對於古人成功的秘訣,我們可以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找到答案。我們就拿四大名著來說。

三國的開篇講的就是「桃園三結義」的故事。而水滸就更不用說了,講的就是一幫好哥們如何對抗昏暗朝廷的事,而西遊則講的是唐僧如何帶領幾位徒弟取經的故事,另外紅樓則體現了大觀園中盤根錯節的親戚關係。

所以我們可以發現,四大名著其實說的是一件事情,那就是:先有隊伍,後有事業,找到對的人你就找到了成功的方向。

也正因如此,劉備也是由於找到了合適的支持者,才慢慢地獲得了成功。而劉備對待這些支持者大多採用真情打動的模式,讓支持者的歸屬感強烈,和劉備的粘合度更高,因此劉備有了後來的霸業。

但如果這麼說的話,也許有些熟讀《三國志》的朋友會提出反對意見,別的不說,就說早期跟隨劉備出生入死,赤膽忠心的趙雲,為何一生都得不到劉備的重用?

趙雲的「低迷」人生

縱觀趙雲的一生,最早跟隨公孫瓚時,是一個主騎。後來轉投劉備時也只是個騎兵隊長的職位。直到長坂坡之戰時,趙雲以一己之力救下了劉備的妻兒,這才被提升為牙門將軍。不過在《通典·卷二十九》中記載,這個職位只是一個「雜號將軍」,在劉備這裡算是一個衛隊長,而趙雲在這個職位一幹就是十多年,也很少參加劉備集團的重要戰役。

到了劉備稱王之後,跟隨劉備的武將文臣幾乎全都受到了封賞,比如諸葛亮、關張二人,不僅加官進爵,還得到了不菲的賞金,即便是後來加入的馬超,也被封了個驃騎將軍外加斄鄉侯的榮耀。

反觀趙雲,別說封侯,連職位都沒封賞,還是和從前一樣啥也沒有。

確實,相對於演義,正史中的趙雲在整個劉備時代,最高的職位最多只是翊軍將軍,這與武力相當的關張二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那麼趙雲是得罪了劉備?還是劉備壓根就沒看上趙雲?為何劉備會對他如此薄情寡義?

其實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箕谷之戰中找到答案。

趙雲的箕谷之戰

箕谷之戰發生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時,當時諸葛亮讓趙雲率領軍隊佔領箕谷設下疑兵,通過假裝佯攻長安之勢來分散其主力,從而為諸葛亮奇襲祁山堡贏得時間。

不過最後的結局大家都知道,不僅街亭失守,而且趙雲在箕谷之戰中也被打敗,連大軍都被敵將曹真衝散。雖然趙雲馬上補救,但箕谷疑兵已經失去了意義。

第一次北伐失敗之後,趙雲就因為戰事不利而被降級,不過諸葛亮卻嘉獎了趙雲,說他是臨危不亂,表現出色。而此後歷代學者在評價此役的時候,基本都是誇讚趙雲的美德,卻很少評價趙雲在此次戰役中的戰術問題。

其實這裡面有一個很大的問題,而這個問題就是諸葛亮所說的「臨危不亂」這四個字,這正是這四個字,徹底暴露了趙雲雖然渾身是膽,但並非是一位將才的原因。

「冷落」背後的秘密

當時趙雲的任務是佯攻,也就是讓他給曹魏最大限度的壓力,迫使曹魏用重兵抵抗。但在趙雲成功地把曹真引往箕谷後,雙方居然形成了固守對峙的局面,即便是隴右三郡的人馬響應諸葛亮反叛曹魏,曹真都沒有出城應戰,為的就是防止有人偷襲長安。

此時的趙雲卻沒有任何戰術行動,也沒有給曹真製造出很大的壓力,只是一味的和曹真對峙。換句話說,雖然諸葛亮的戰略布置非常高明,但趙雲不是帥才,他沒有很好的軍事戰術能力,只能被動地執行諸葛亮所布置的戰略任務。

但當馬謖被破後,曹真便主動出擊,一度把趙雲所部打散,也再一次說明了趙雲不僅缺乏進攻戰術,也缺乏防守能力。

但這次戰役中趙雲的唯一亮點就是,他在危難之際從容不迫,一面整合被衝散的軍隊,一面撤退並燒毀沿途棧道,使得曹魏大軍無法追擊。不然曹魏大軍順著箕谷衝入漢中,那麼後果不堪設想。

縱觀趙雲一生所參加的戰鬥,也大多都是營救之類的戰鬥,很少有正面對敵且使用謀略獲勝的戰役,特別是箕谷之戰印證了這一點,這也正是他為何一直得不到劉備重用的原因。

參考資料:《三國志》、《三國演義》、《通典》

相關焦點

  • 劉備在時為何不肯重用趙雲,臨去世前說出真相,原因很簡單
    小編今天繼續給大家說歷史,趙雲這個人對歷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他的身份,那麼劉備一生不願意重用趙雲,過世前終於說出事實,理由其實很簡單,下面請各位喜歡歷史的小夥伴跟隨小編一塊打開歷史的大門仔細的了解這段歷史吧。
  • 箕谷之戰:五虎上將的最後一戰,也是趙雲一生不得重用的最好註解
    《諸葛亮集》:「今授之以旄鉞之重,付之以專命之權:統領步騎二十萬眾,董督元戎,龔行天罰,除患寧亂,克復舊都,在此行也。」劉禪出詔書的目的,劉禪以壯軍威。雙方布陣諸葛亮率領蜀漢主力軍攻打隴右一帶,諸葛亮派趙雲、鄧芝率軍從斜谷道進兵,佔據箕谷。面對蜀漢的進軍,魏國朝野上下人心惶惶,曹叡派曹真抵擋趙雲,曹真率軍駐守郿縣。
  • 趙雲一生鞠躬盡瘁,為何得不到劉備的重用?和七進七出救阿鬥有關
    武品文史|文【本文共1039個字,5張圖片】劉備為何一生都不重用趙雲,不愧是梟雄,臨死前說出了原因劉備的這個人我們都知道,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物,桃園三結義的時候,劉關張三人的真摯情誼也確實讓許多人為之感慨
  • 為何趙雲一生都得不到劉備重用?臨死前劉備終於說出真相,大家都...
    能夠統率三軍馳騁沙場可謂是每一個將士的願望,然而卻有一名將軍在戰場上驍勇善戰,在朝堂上卻不得重用。他便是三國時期的名將,常山趙子龍,趙雲。趙雲智勇雙全,長坂坡七進七出救出幼主是勇,漢水之戰指揮戰役大敗敵軍是為智。
  • 長坂坡之戰,是趙雲一生中的巔峰之戰,數千曹軍居然攔不住趙雲
    趙雲是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既然是名將,肯定參加過一些重大戰事,比如,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江南平定戰、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等,這裡面,就包含長坂坡之戰。長坂坡之戰,可以說是趙雲一生中的巔峰之戰。
  • 劉備為何不重用趙雲?三點原因導致誤會,其實劉備做得對
    劉備這就是任人唯親!非破格提拔魏延,可諸葛亮剛死魏延就反了,差點讓蜀漢覆沒!劉備這該多有眼無珠啊。總之一句話:都是劉備不重用趙雲惹的禍!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其實大家都冤枉劉備了。主要原因以下三種情況,造成的誤會!
  • 趙云為什麼一生不被重用,劉備:都因為子龍太正直!
    在這五個人中卻有一個人一生都沒有得到重用,即使在死後封諡的時候也比其他四人晚了一年,他就是趙雲。那這位對劉備忠心耿耿,並且屢屢立下戰功的大將為什麼仕途如此不順呢?這就要從趙雲和劉備的關係說起了,趙雲最早在公孫瓚手下做事,那時劉備和公孫瓚之間有合作,他和趙雲之間也有往來。
  • 劉備不愧是一代梟雄,一生不重用趙雲,臨死前才告訴趙雲真相
    《三國演義》裡的劉備,關羽和張飛都是所有人家喻戶曉的人物,而劉備是蜀國的開國皇帝,無論是開始的桃源三結義,還是後來的劉備放下身段三顧茅廬,人們都會對他有不同的看法。而趙雲可以說是劉備的左膀右臂,他的實力不亞於呂布,而且他的策略能力也很出色,但是他為何沒有得到劉備的重用。
  • 三國趙雲一生忠於劉備,卻沒得到重用
    公孫瓚是北方的一股強大的割據勢力,當時劉備也投奔公孫瓚帳下。趙雲與劉備在公孫瓚帳下相遇,兩人十分投機,並且結下深交。公孫瓚十分好戰,還常常掠奪百姓,沒什麼仁義可言。趙雲雖跟隨他四處徵戰,卻也沒得到重用。後來趙雲借兄長離世要回鄉守孝的理由離開了公孫瓚。建安五年,劉備在徐州起兵,曹操率大軍東徵,結果劉備慘敗,逃到鄴城,投奔袁紹。
  • 大將趙雲一生不被劉備重用,劉備臨死前說出真相是因為太過信任
    哈嘍大家好我是小五綜合圈,今天跟大家聊一聊為什麼趙雲一直得不到劉備的重要,直到劉備死的時候趙雲才知道答案,是因為對趙雲太信任。大家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三國中的名將有很多,但是其中有一位名將趙雲卻一直沒有得到重用,這到底是因為什麼?說起三國,其實必須就要提到劉備,桃園三結義被奉為經典中的經典,而他三顧茅廬的故事,也教會我們很多,也讓我們對於這位三國中,最弱的蜀國的,主公刮目相看。
  • 趙雲未得重用,正是由於犯言直諫
    趙雲加入劉備之時,劉備已經有了一定的勢力,而趙雲在蜀國這麼多年之中最高的官職也不過是一個鎮級將軍,雖然親近劉備,但是一生都沒有得到太多的重用。趙雲之所以選擇加入劉備,是因為其身上的品質打動了趙雲。趙雲一開始的初心便是希望尋找一個人的仁德賢明的君主,那麼在三國亂世之中,劉備則是不二的選擇。
  • 趙云為何不能單獨帶兵?劉備臨終前的一句話,趙雲聽哭了!
    要是在三國的名將中排一排人氣的話,趙雲排進前五應該沒有任何難度。一襲銀槍白馬,形象俊美,不僅武力無雙,還有高尚的品德,簡直是完美的人設。然而,喜歡三國歷史的朋友們不難發現,趙雲雖然勇武過人,但是卻沒有拿得出手的單獨帶兵作戰的戰績,頗為尷尬。劉備的用人雖然沒有曹操那般的雄才大略,但是眼光也不會太差,為什麼放著趙雲這樣的大將不用呢?
  • 劉備處處防備趙雲不肯重用,趙雲臨死大喊4個字,諸葛亮羞愧痛哭
    趙雲在」五虎上將「中主要是擔當劉備的保鏢,沒有得到真正重用,但他顧全大局,從未表達過不滿,只有臨終前才留下一句遺言,這句話只有四個字,卻令諸葛亮羞愧不已,為之不平。
  • 劉備不愧是奸雄,一生不重用趙雲,臨死前告訴真相,趙雲:謝主公
    劉備說一個,曹操否定一個,最後劉備問曹操:「你說誰是英雄?」曹操笑著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曹操這句話說的不假,曹操和劉備確實是當世之英雄。劉備具有獨特的識人之能,他知道誰是人才,誰不是。
  • 武廟七十二將,有張飛和張遼卻沒有趙雲,只因趙雲戰績不如二張
    她問我說:「武廟七十二將,有關羽和張飛,為什麼沒有趙雲?」我說:「現在的趙雲地位這麼高,是因為羅貫中在《三國演義》裡面把他拔高了。李世民家族的皇帝,沒有讀過《三國演義》,所以不認為趙雲很厲害,武廟七十二將自然就沒有趙雲。」唐玄宗當朝的時候,民眾久不聞兵戈之聲。
  • 趙雲一生沒得到重用,臨死前才知道原因,簡直不枉此生
    三國時期的趙雲是大家都熟悉的一個美男子,能文能武,放到現在也是一個令大家都羨慕的一個完美男人!自幼習武,能和三國第一猛將呂布打平手,關羽張飛兩兄弟聯手也不是對手,一生忠於蜀漢,跟了劉備就沒換過主公,還是一名足智多謀的賢士,多次靠智謀救蜀漢與為難之中,是諸葛亮使用最順手的武將。
  • 趙雲文武雙全,卻得不到重用?劉備:我可不敢重用他
    ,趙雲其實根本也沒有當過什麼五虎上將,既然趙雲文武雙全,那麼為什麼劉備一生都不重用趙雲呢?從軍事能力上來說,趙雲其實並不比關羽張飛差,雖然沒有小說中描述的七進七出那麼誇張,再從武力上來說,趙雲其實比關羽還要強一點,不然為什麼劉備一直把趙雲留在身邊,保護劉備自己,但是當將軍這件事,將軍是軍隊中的首領,既需要對士兵負責,又需要對君主忠誠,所以當將軍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事,當將軍封侯這件事,趙雲就比不上關羽張飛了,主要還是因為趙雲的自身問題。
  • 常勝將軍趙雲生平最後一仗敗了,卻連敵方都不好意思說贏了他
    這樣一個人,為什麼劉備將他收入麾下之後卻始終沒有重用他,甚至直到劉備臨死之前,趙雲都沒能有一個獨自領兵的機會,他的高光時刻也就只有長坂坡救主,除此之外也就沒有什麼出名的戰績了。劉備對趙雲的態度簡直讓人覺得有些矛盾,說他不重視趙雲吧,也不是,趙雲在長坂坡救阿鬥回來之後劉備將阿鬥丟在一邊,甚至還嫌棄他差點害了趙雲。
  • 趙雲在劉備麾下都擔任過什麼官職,為何有人說趙雲不被劉備重用
    在三國人物之中,趙雲可以說是人氣最高的人物之一,不僅文武全才、有勇有謀,而且對劉備忠心耿耿,然而近年來卻始終有一種說法,認為趙雲其實始終未能得到重用,甚至說其就是劉備的一個保鏢而已,證據便是趙雲所擔任的一系列職務。事實真的如此嗎?我們不妨先來回顧一下,趙雲曾經擔任的那些職務。
  • 歷史上真正的趙雲是什麼人,五大三粗,沒有被劉備器重
    那趙雲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如今的影視書籍為什麼都會美化趙雲呢?首先我們來看外貌,《三國演義》書中描寫是「身長八尺,面闊重頤」,也就是說趙雲是臉大的彪形大漢,絕對不是影視劇中的小白臉形象,醜不醜不好說,但是應該沒有這麼英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