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不易,請點個關注^▽^
作者:知更曉,未授權不得轉載!
2009年12月18日,《水滸傳》作者施耐庵的直系後人施勝辰(河北省著名書畫家),專程來到清河縣武植祠,代表先人向武氏後人表達歉意,為武植(武大郎)和潘金蓮造像,並寫下道歉詩——
杜撰水滸施耐庵,武潘無端蒙沉冤。施家文章施家畫,貶褒迄今數百年。累世因緣今終報,正容重塑展人間。武氏祠堂斷公案,施姓欠帳施姓還。
為什麼撰下中華文明瑰寶四大名著之一的作者後人,要向「臭名昭著」的潘金蓮以及其貌不揚的小人物武大郎道歉呢?
說之前,我們先看看,《水滸傳》中塑造的潘金蓮和武大郎是什麼樣呢?
一個「淫蕩狠毒」
一個「醜陋窩囊」
作為歷史上最有名的出牆紅杏,他筆下的潘金蓮這幾百年來可沒少被罵,就連某名導都以「我不是潘金蓮」為電影噱頭四處宣傳,卻也因此被高校拒之門外。而可憐的武大郎更是成了綠帽子大王……
可事實上,這一切都是天大的誤會,書中關於二人的描述,全!部!都!是!假!的!
話說,歷史上清河縣確實有這麼一個男子叫武大郎,但他不在北宋,而是明朝。
武大郎本名武植,雖家境貧寒,為人老實,卻是個身高七尺(一米八以上)一表人才的帥氣小夥。後來,因為戰亂的紛擾,他把家搬到了河北省清河縣,從此在這兒定了居。
遷居清河之後,他就來到一個大戶人家當起了長工,這個大戶人家就是潘府。而潘金蓮,就是潘府的千金小姐,她以端莊賢淑、才貌雙全聞名於清河。
作為潘府長工,武植自然經常能一睹小姐芳容,說不動心,那是不可能的,可實力過於懸殊,武植也只能將自己的心意藏在心底。
可人潘金蓮還真不是一個世俗的人,潘老爺更是為官清流,為人中正。他也十分中意這個踏實肯幹的年輕人,可喜歡歸喜歡,作為父親實在不忍心讓自己女兒以後過苦日子。於是他全力資助武植求學,希望他能考取功名,幹一番大事業。
結果,武植還真沒辜負潘老爺一番心思,竟真的一舉中第,考上了進士,後來還走入仕途當上了縣令。雖不是大官,但潘老爺依舊滿心歡喜的給二人舉辦了婚事。
婚後更是生活比蜜甜,武植為官興利除弊,清正廉明;潘金蓮賢惠善良,整理內務。二人恩恩愛愛、白頭偕老,先後生下4個兒子。絲毫沒有出現書中「出軌弒夫」這樣的狗血劇情。
那麼,施耐庵為什麼要如此抹黑潘金蓮和武大郎呢?莫不是跟他們有仇。
還真不是,施耐庵甚至都不認識他們,他頂多算是謠言的傳播者,而真正的謠言製造者,另有其人。這個人就是武植的髮小——黃堂。
這個黃堂在武植早前貧苦的時候,有幫助過他。因此當他家中遭大火燒毀之後,便來投靠武植,想讓武植提攜提攜他。見到好友兼恩人,武植趕忙盛情款待,黃堂的虛榮心得到極大的滿足。
可過了3個月,他坐不住了,雖然武植一直好吃好喝伺候著,可他來了許久,也沒見武植給他個一官半職,這讓黃堂十分不滿,於是憤然離去。
為發洩心中的不痛快,黃堂便在回鄉的途中,一路捏造散播潘金蓮和武大郎的謠言。謠言恰巧傳到了當地惡少西門慶的耳朵裡,而西門慶正因為被武植懲戒心懷不滿,於是又將謠言添油加醋,大肆宣傳。
等黃堂回到家,才發現武植已經派人為他建了一座新房子,意識到錯怪好友,他懊悔不已,然而此時謠言早已傳遍天下,還被施耐庵寫進了《水滸傳》。
從此,在眾人口中,儀表堂堂清潔廉明的父母官,成了「三寸釘、枯樹皮」的炊餅大叔,相夫教子賢良淑德的名門淑媛,成了通姦殺夫的淫婦。
可憐了大郎和金蓮的一世英名,就這麼被謠言給毀了。
了解完歷史真相,也許你也在為潘武二人感到委屈。但誤會已經造成,不是我在這裡一篇文章能改過來的,但至少你看到了,世上便少了一個誤會的人。
讓人欣慰的是,我們也見到了《水滸傳》作者施耐庵的後人給武潘的造像和道歉詩。希望我們能以此為鑑,在如今信息煩雜的網絡,保持清醒,不要成為那一個執筆寫下謠言的人。
-完-
上文所有圖片除水印說明,全部來自網絡,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謝謝你看完!喜歡歷史的朋友,可以多多關注【巴巴說歷史】,支持下作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