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裡描寫的武大郎極矮,不足三尺,靠賣燒餅為生,他有一個很美貌的妻子潘金蓮,後來因為潘金蓮與西門慶有染,兩人商量毒死了武大郎。在很長的一段時期之內,武大郎一直被當做窩囊廢男人的典型代表而受到人們的鄙視,充當了一個受苦受難被人害的角色,而潘金蓮更是數百年來被視為千古第一淫婦,承受著各種道義上的唾罵,他們的形象從何而來?無非是中國的兩部古典名著水滸傳和金瓶梅。事實上,武大郎和潘金蓮是真實存在的人物而不僅僅是小說中說的,那麼歷史上的他們又是怎樣的呢?據河北省清河縣縣誌記載,武大郎姓武名植,清河縣武家村人,縣誌和武氏家譜可以證實,武大郎也就是武植身材高大,相貌不俗,根本不是水滸傳裡所描述的三尺矮子,他聰明好學,知識淵博,北宋宋徽宗欽定為山東的一個縣令,在為官期間,清廉明政,為百姓做了不少的好事,世人尊稱他為武大郎。而清河縣的潘家莊,便是潘金蓮的家鄉,潘金蓮其實是一位大家閨秀,她知書達理,隨武植一起赴任縣令,兩人恩恩愛愛,白頭到老,先後生下了四個兒子,可以說歷史的真相和我們所知相差太遠。
這麼多年過去了,關於他們的錯誤認知非但沒有減少,反而因四處流傳而為更多人所知,是什麼原因使得無辜的他們處於這麼冤屈處境呢?話說武大郎為官時,體恤民情,為民請命,民望很高,而當地的西門家族是陽穀一霸,為非作歹,武大郎不畏惡霸,為民伸張正義,因此得罪了西門家族。西門家族對武大朗懷恨在心,又沒有什麼辦法,就編出一些武大郎的壞話到處宣揚,就在這時,有一個武大郎的同窗家遭大火,便到陽穀找武大郎求助。他來到陽穀半月,一直聽聞武大郎忙於公務,只是來的當天見了武大郎一面便再也沒有露面了,他以為武大郎不想資助他,故意避而不見,所以一氣之下回到清河縣,一路上,他為了洩憤,在各種建築牆上寫了很多武大郎的壞話,還編排出西門慶與潘金蓮的緋聞故事來詆毀武大郎。回到家中,得知武大郎知道他家的遭遇後,便派人送來銀錢,並幫忙重新蓋好了房子,本來想一切做好後再告訴他,可是...此時的他後悔不已,但是也為時已晚了,民間已經傳的沸沸揚揚,武大郎和潘金蓮的名譽因此毀於一旦。
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就好像現在的娛樂記者一樣,沒有弄清楚事實就將聽來的東西經過加工,給武大郎和潘金蓮二人造成了名聲上的損失,而散播謠言的那位武大郎同窗因為太過自責,最終自殺了,清河縣的縣誌也明文記載著武大郎夫妻真實的一面,但千百年來,民眾中流傳的武大郎和潘金蓮的形象,已經鐵一般的誤會了,真正的真相卻很少人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