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選刊》副主編李曉東再度出手:秋天天水,大道黃金!(圖)

2020-12-12 讀寫人家

《小說選刊》副主編李曉東再度出手:秋天天水,大道黃金!

秋天,本來是蕭瑟悽涼、低沉哀婉的。不如春的溫暖,「泥融飛燕子,沙暖臥鴛鴦」;夏的熱烈「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冬的肅殺,「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從《詩經》起,就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曹操氣象萬千,《短歌行》也詠「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曹丕《燕歌行》開篇即是「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李白杜甫,雙峰並立而風格迥異,寫秋卻一致,「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終於有個把秋寫得明麗的句子,劉禹錫《秋詞》「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第一句卻開篇明義「自古逢秋悲寂寥」,一言以蔽之地,把秋說到底了。

但秋天天水,卻實在是明麗溫暖的。登上麥積山,在最高層憑欄遠眺,金風拂面,心曠神怡,盡染層林,都入眼底。「霜葉紅於二月花」,葉紅之於花紅,不僅色豔,而在色深,是經了雨露風霜,生命最高處的燦爛,所以紅似火,黃如金,綠勝翠。山上眾佛,飽覽千年秋色,成就千秋功德,一枝一葉,無非菩提。花石崖下,落葉繽紛,補天石上,紅葉紛披。《紅樓夢》裡大荒山無稽崖下的通靈寶玉,在富貴繁華的京師人家遊歷一番,又回來此處嗎?順窄梯攀上石頂,磨針殿內,老嫗和李白親切對語,鐵杵磨成針,是艱難之後的收穫啊,所以,秋天來到花石崖,朝拜磨針殿,最為適宜。田野裡,莊稼收割完畢,層層疊疊的梯田,顯出奉獻之後無言的滿足,豐收的成果,在庭院裡,在打穀場上。一竿竿玉米,一串串辣椒,一堆堆蘋果,一筐筐核桃,是辛勤勞動的結晶,也是盡情歡樂的後盾。

這幾天,天水市區一條小街,成了歡樂的舞臺,才藝的秀場,奪目的網紅,矚目的中心,她,就是青年北路黃金大道。

天水城市不大,道路不多,路名卻緣起多種。既有進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行列的民主路、自由路,如天水市政府辦公樓,就在民主西路上。還有取自當地先賢名字的,如士言巷。更多的,還是和許多城市一樣,解放路、青年路,我在太原讀書時,就多次到過,二十多年後,一千多裡外,居然還徜徉在這兩條路上。

青年路南北走向,和民主路交匯,相互連接,而又相互隔斷。青年路分民主路為東西,民主路分青年路為南北。想想很有深意,「五四」青年運動,呼喚「德先生」和「賽先生」,即民主、科學,青年和民主,天然相連。我工作兩年的天水市人民政府辦公樓,就在民主西路、青年南路交叉口。雖是1972年建成的磚混結構四層筒子樓,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受到波及,被定為D級危房,可能拖全市消滅D級危房計劃的後腿,但大家都感覺她依然洋溢著青春的氣息。春天,外牆上的爬山虎開始露出嫩芽,圓圓的葉子越生越大,盛夏裡,給樓房披上翠綠的衣裳,窗戶自綠葉中透出,仿佛年輕人好奇的眼睛。秋漸深,葉愈紅,綠衣變紅裙,和天水特產花牛蘋果、秦安蜜桃、秦州大櫻桃一般顏色了。

青年北路,卻是金黃的世界。「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渭水經天水東流至長安,秋風也是先到天水,後到長安的。一葉落而知天下秋,應是天水落葉,長安知秋。大唐國都長安,全球歷史上第一個百萬人口的城市,到今天還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偉大復興的航標。然而,天水作為都城,卻比長安早了五千多年。伏羲在此一畫開天,肇啟文明,也建立最初社會形態,因此被尊為「百王之祖,萬帝之先」,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無不拜伏於斯。而李唐先祖,正在天水。秋風過天水,吹渭水,血濃於水。

銀杏之名,得自其果實。大小形狀如杏核,果肉包在白色薄皮內,對心血管有良好保健作用。2010年秋冬,因工作關係,在濟南南郊賓館住了兩個多月。賓館有湖,湖邊筆直挺拔著高大的銀杏樹,果實簌簌地落在地上。每天工作至深夜,睏倦之時,吃幾粒烤得顯出焦黃的銀杏果,微苦的味道、柔軟如醴的果肉,就著熱茶水,感覺心臟和血管,都被實實在在地營養了。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現在,卻是「果實不知何處去,落葉燦爛笑秋風」,銀杏果無人關注,金黃的銀杏葉,卻讓300米長的青年北路,成了古城的新秀場。

落葉不掃,緣起於上海。幾年前,上海市政府專門發文,規定若干條小街不掃落葉,營造都市秋意。上海多法國梧桐,大葉如圭,飄落於地,枯中殘綠。秋雨一灑,桐葉含溼,抬眼兩旁的石庫門或洋房建築,真仿佛到了巴黎,秋深意濃。詩人艾青說,從法蘭西帶回一隻蘆笛,這情景下,是最適合蘆笛簫聲的。

銀杏葉就明麗很多。其形如扇。被譽為「中國最美校園」的華東師範大學中山北路校區,梧桐成行成蔭,卻只有一棵銀杏樹,極高大,植在灌木圍成的小花園內,很珍貴的樣子。秋天裡,白髮如霜的老教授、年輕的大學生、小孩子們,都喜歡來樹下尋找秋意。我女兒剛學會說話時,在樹下撿起一片銀杏葉,說,「一把小扇子。」我拍下來,配說明「我把秋天拿在手裡」。

天水黃金大道,則無疑把秋的明麗和快樂推到了極致。青年北路西側是市政府,東側則是城隍廟,也即紀信祠。紀信與劉邦外貌相似,滎陽城危時假冒劉邦,助主脫險,被項羽燒死。其忠烈節義,後世多有紀念,以天水紀信祠最具規格。門口木結構牌坊高大巍峨,鬥拱密密層層,宛如蜂房,工藝精湛,構思奇巧,木刻八仙,古樸自然。于右任手書「漢忠烈紀將軍祠」大匾,雋秀飄逸。主殿為元代建築,紀信像端坐正中,注視著門外芸芸眾生,千年變化,也傾聽牆外青年北路銀杏樹下的歡聲笑語。

金黃的銀杏葉,如天然地毯,鋪在300米長的小街上,深秋寒涼的地面,有了溫度,並且越來越熱。這熱,是熱鬧的熱,熱情的熱,熱烈的熱。

看,大秦武士從歷史深處走來了。天水,是秦人發源地,一曲《大秦文公》,在秦州大地上,唱出三千年前秦人的英雄慷慨。飛天,也從敦煌千佛洞翩躚而至,來看麥積山的同伴,也在黃金大道上打個卡。有飛天,不能沒有樂舞,嘹亮的歌聲揚起來,有專業演員,從劇院轉場到這裡,更多的,是普遍市民和外地旅遊者,他們進入城市的桃花源,藝術的保留地,放聲歌唱,放飛自我,舞出妙曼,舞出精彩,舞出青春。

古希臘神話中,酒神狄奧尼索斯是藝術之神,尼採強烈呼喚的,就是酒神精神。黃金大道的狂歡,每個人都變成了天才的藝術之神,不過,希臘的酒神披著橄欖枝,天水的酒神們沐浴銀杏葉。天水,是秦公簋出土之地,簋,古之食器,北京簋街,中外食客的天堂,追根尋源,其在天水。鼎、爵、角、觚、觶,編鐘,先人的酒器、樂器,禮器,紛至沓來,和時尚的人群一起,構造起千年穿越的神話。「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作為絲綢之路走出長安的第一站,天水和進入西域的橋頭堡敦煌一樣,是中西文化薈萃之地。西來的樂器舞蹈,在麥積山的佛像前膜拜,學會一樣的東方微笑,向長安進發。黃金大道上,琵琶撥起來,鋼琴彈起來,古琴奏起來,古老的壎也吹起來。壎,在大地灣時代就已吹響。夜幕下,伏羲吹著壎向女媧表露心聲,低沉幽婉,其聲如訴。伏羲十四大功績之一,即制琴瑟,做樂曲。琴瑟相偕,幸福吉祥,是從古到今中華民族共同的願望,也是黃金大道上最黃金的真理。

年輕的情侶,牽著手漫步在金色裡。深秋已冷,他們卻短袖連衣裙,為火熱的網紅街,做了最生動的註解。94歲的老人家,帶著兒子、孫子、重孫子,在銀樹金葉下拍張全家福,只因有「杏(信)」,四世同堂,福之至也,天水這座不高不低、不南不北、不幹不溼、不大不小、不緊不慢的城市,會讓人心神愉悅,健康長壽的。

首屆中國進口商品博覽會在兩千裡之外的上海舉行,全球商品薈萃其間,目不暇接。外國朋友,卻來到天水,用英語、法語、義大利語驚嘆著黃金大道的美麗。藉河像泰晤士河嗎?黃金大道似香榭麗舍大道嗎?已成為天水市文化館的紀信祠,令人想起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嗎?一帶一路,文化交融,民心相通。芭蕉扇扇滅了火焰山的八百裡大火,取經的隊伍才能繼續西行。這支隊伍不僅取回「真經」,學習印度文化,也把《道德經》、「秦王破陣樂」等中華優秀文化傳之遠方。而小小的、金黃的芭蕉扇,激起的,是匯通中外的歡樂和諧。孫悟空駕著筋鬥雲、扛著金箍棒,火眼金睛,把夜的黃金大道,照得更亮、更靚。玄奘西行,沿位於今張家川的古關隴大道而去,孫悟空是受師父師弟的委託,來尋訪故地、探望故人的吧。

看天水在線報導才知道,距離我北京住所不遠處的釣魚臺國賓館外銀杏葉黃,同樣遊人如織、樂不可支,但我似乎沒有親身體驗一把的興趣,每天掛念的,還是曾經樹下走過、小店吃飯、熟人相遇,看枝出新芽、細葉扶風、濃蔭光影、金色迎秋的天水青年北路黃金大道。潘石屹專門來體察家鄉美景,頭頂是金、足下是金,步履更加從容堅定,無論走到哪裡,心中最依戀的,依然是天風水雅的隴上江南。我不能到現場,無法擺出POSE拍照,秀出最美的自己,於是,把一幅幅天水在線的照片,存入手機,時時一人獨看,看最美的天水、思最美的故人。

作者介紹:

李曉東 男  1974年7月生,漢族,山西武鄉人,1998年入黨,2002年參加工作,文學博士。

(作品及圖片來自天水在線)

相關焦點

  • 《小說選刊》副主編李曉東:傳統文學期刊「觸網」要格外小心
    自籌自支的《小說選刊》,能給其他文學雜誌期刊的未來發展提出怎樣的建議?11月2日,2019《四川文學》全國名刊專家論壇暨四川省作協報刊聯盟年會在成都召開,紅星新聞記者獨家採訪到了《小說選刊》副主編李曉東,就目前文學期刊雜誌的發展問題進行了深入剖析。
  • 《小說選刊》副主編李曉東:從天水街頭的漢白玉女子塑像說起
    情深才雋 巧手靈心□李曉東天水街頭的蘇蕙雕塑天水街頭蘇蕙雕塑的基座上,分別刻有蘇蕙織錦迴文詩《璇璣圖》以及唐代李白、杜甫的詩作《烏夜啼》、《江月》。織錦回文的璇璣圖創作於天水,蘇蕙卻並非天水人,其籍貫在始平,即今陝西鹹陽武功縣蘇坊村。武功,是蘇武故裡,也是天下蘇氏祖庭所在地。蘇蕙是否為蘇武后人,史無可證,同出一門,是確鑿無疑的。而且,雖一為西漢,一為前秦,時間相差500年;一為男子、一為女身,性別不同;一為國守節,一為愛織錦,小大有別,但內在本質,卻一以貫之。那就是,忠貞。
  • 中國作協李曉東與著名藝術家鄒平朝到天水66文創園考察
    9月13日上午,中國作家協會社會聯絡部副主任李曉東與中國著名藝術家、收藏家鄒平朝一行來到天水66號文化創意園考察交流。當天,天水66號文化創意園董事長劉曉武帶領李曉東、鄒平朝參觀了文化創意展廳、龜行蛇紋壽木刻、甘肅最大的臘梅、謝天寶的手撕書法等。期間,鄒平朝老師還為天水66號文化創意園即興創作了書法作品,留下了珍貴的文化墨寶。
  • 純文學期刊《小說選刊》與陝西衛視「深度合作」
    本報訊 (記者張黎姣)日前,中國作家協會著名純文學期刊《小說選刊》與陝西廣播電視臺籤署合作書,雙方將在陝西衛視大型全媒體活動《絲綢之路萬裡行》中進行深度合作。純文學刊物「觸電」電視媒體,這在國內尚屬首次。
  • 天水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秦州區委宣傳部舉辦李曉東小說《雪落秦州》研討會
    7月17日下午,由天水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秦州區委宣傳部主辦,天水市作家協會、秦州區文聯、《天水文學》編輯部、秦州區作家協會承辦的李曉東長篇小說《雪落秦州》研討會,在金龍大廈4樓會議室舉行。》主編汪渺,天水市作協副主席王元中,天水市電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劉晉,秦州區文聯主席左昊蘇,秦州區融媒體中心主任莫曉燕,以及來自全市的評論家、作家、新聞媒體的記者共計四十餘人參加了研討會。
  • 《四川文學》主編羅偉章:傳統媒體在新媒體語境裡要更注重質量
    11月2日上午,2019《四川文學》全國名刊專家論壇暨四川省作協報刊聯盟年會在成都召開,《小說選刊》副主編李曉東、《中華文學選刊》主編徐晨亮,《北京文學》社長、執行主編楊曉升,《鐘山》雜誌主編賈夢瑋、《十月》雜誌副主編宗永平、《散文選刊》主編葛一敏、《湖南文學》主編黃斌等齊聚蓉城,共同會診當代文學
  • 《小說選刊》獎在泉州頒獎
    東南網12月10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李向娟 黃瓊芬) 9日,第十一屆「茅臺杯」《小說選刊》年度大獎頒獎活動在泉州舉行。肖克凡《繼續練習》、李駿虎《太原劫》、沈洋《易地記》獲中篇小說獎,劉慶邦《葉落桃園》、李修文《我亦逢場作戲人》、喬葉《頭條故事》獲短篇小說獎,秦俑《寫情詩的男孩》獲微小說獎。
  • 2018「武陵杯」世界華語微型小說年度獎作品徵集啟事
    微型小說是海內外讀者喜聞樂見的一種文學體裁,短小精悍,乾淨好讀,為了繁榮這種文體,促進海內外的文化、文學交流,特發起2018「武陵杯」世界華語微型小說年度獎作品徵集評選。  凡2018年在海內外正規華文報紙、雜誌上發表的微型小說(含閃小說),都在徵集評選範圍之內。
  • 全國近20家文學名刊主編相聚...
    上世紀20年代末,默默無聞的託馬斯·沃爾夫懷揣文學夢來到紐約,而他冗長的自傳體小說被曾一手發掘過菲茲傑拉德、海明威等作家的文學編輯麥克斯·珀金斯看中。珀金斯大刀闊斧地為沃爾夫刪減文章篇幅,最後該書出版時大獲成功,沃爾夫也成為了文學界新星,而這本書正是他流傳後世的著名小說《天使,望故鄉》。作家與編輯的關係,是彼此滋潤、互相成全的精神知音,同時又不乏功成名就後的微妙張力。
  • 新媒體讀詩如此盛行,小小說會成為下一個爆點嗎?
    小小說也有這樣的特點,它在小說體裁中,也就最能和新媒體發生深刻的關聯。」《小說選刊》副主編李曉東的發言,從另一個側面佐證了魯敏的觀察。曾經有人問李曉東該刊什麼時候開設電子版?他回答說,目前為止,《小說選刊》還沒有開通電子閱讀的計劃。「他就批評我說,你們落後了。但你反過來設想一下,一旦開通電子閱讀,我這個刊物很快就賣不出去了。
  • 中國作協走進天水開展「美好生活基層行」 採訪採風活動
    採訪採風團以中國作協原副主席、著名作家、詩人、編劇黃亞洲為團長,中國作協社會聯絡部副主任李曉東,著名報告文學作家、第一、二、三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楊黎光,《紅巖》雜誌主編、著名書法家劉陽,著名小說家、上海《青年報》、《青年周刊》總編輯陳倉,《湖南文學》副主編、小說家趙燕飛,甘肅省作協副秘書長馮麗君等參與了採訪採風活動。
  • 2017年全國微小說精品獎常德頒獎 莫言作品《奇遇》獲獎
    鄧為 攝中新網常德12月10日電(記者 鄧霞)2017年「善德武陵」杯·全國微小說精品獎頒獎大會10日在湖南常德舉行,莫言的《奇遇》、侯發山的《朋友圈》、餘清平的《一副從城裡來到鄉下的麻將》榮獲一等獎。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陳建功出席,並為獲獎者頒獎。近年來,常德武陵區一直大力扶持與鼓勵微小說創作,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城市文化名片。
  • 雲南作家沈洋《易地記》獲「茅臺杯」《小說選刊》年度大獎
    雲南網訊(記者 沈迅 通訊員 曹斌)12月9日,第十一屆「茅臺杯」《小說選刊》年度大獎頒獎典禮在福建泉州舉行。雲南昭通籍作家沈洋中篇小說、易地扶貧搬遷題材作品《易地記》獲得年度大獎。本屆獲獎作家共7位,分別是劉慶邦、李修文、沈洋、喬葉、李駿虎、肖克凡、秦俑。
  • 《小說選刊》年度大獎在泉頒獎 七部優秀中短篇小說獲獎
    昨日,第十一屆《小說選刊》年度大獎頒獎典禮在泉州舉行,分享2019—2020年度中國優秀小說的收穫和喜悅。《小說選刊》主編、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徐坤,福建省文聯副主席、省作家協會主席陳毅達,著名評論家、《小說選刊》雜誌社副主編顧建平,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兼省作家協會秘書長林秀美,泉州市文聯主席夏麗清,福建省文學院副院長、福建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鍾紅英等到場為獲獎作者頒獎。
  • 首屆中國瀟湘法治微小說全國徵文大賽頒獎 參評作品逾5萬篇
    盧文偉 攝 首屆中國瀟湘法治微小說全國徵文大賽獲獎作家代表羅學知發表獲獎感言。 盧文偉 攝  中新網常德12月11日電(盧文偉)首屆中國瀟湘法治微小說全國徵文大賽頒獎大會11日在湖南常德舉行,書城的《舉報》、周海亮的《碧水青天》、韋延麗的《春雨》和羅學知的《決裂》等4篇作品榮獲一等獎。
  • 國家一級作家葛安榮短篇小說入選《小說選刊》
    中國江蘇網6月6日訊 國家一級作家葛安榮的短篇小說《魚禍》,入選最新出版的6月號《小說選刊》。在此之前,他的小說曾被《新華文摘》《中篇小說選刊》轉載,長篇小說3次獲得省「五個一工程」獎。葛安榮是金壇人,現任我市作協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