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至30歲的年輕人最關注魯迅

2020-12-13 中國文明網

  今天是魯迅逝世80周年紀念日。80年前,魯迅在上海溘然長逝,引發巨大震動,成千上萬普通民眾前往萬國殯儀館,含淚瞻仰他的遺容。人們高唱悼念歌曲,步行到萬國公墓參加葬禮,出發時是下午2時,儀式結束已明月當空。如今,80年過去,魯迅在今天人們心中是怎樣的印象?

  基於5.5億用戶的閱讀軌跡,今日頭條日前聯合魯迅文化基金會推出了「據」說魯迅———2016魯迅文學大數據解讀報告。該報告顯示,儘管過去了80年,魯迅仍然活在人們的心中。正如魯迅研究專家陳漱渝所說;「區分侏儒與巨人,辨別平庸與經典,時間是最公正的裁判員,我們今天所紀念的魯迅,是一個仍然置身於我們行列裡的魯迅。」

  24歲至30歲的年輕人最關注魯迅

  根據最新統計數據,從2015年10月 1日到2016年10月1日這一年中,今日頭條上與魯迅相關的文章有6萬多篇,閱讀量高達4.4億,相當於全國30%的人都曾閱讀過1次。一個更可喜的現象是,關注魯迅的人群以青年人為主。該報告出示的一份「什麼年齡段用戶更關注魯迅」的調查表顯示,24歲至30歲的年輕人佔比最高,達到44.95%。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特聘教授王錫榮指出,這個年齡段的人群剛大學畢業、初入職場,他們傾向從魯迅那裡去尋找人生的指針、精神的力量,這是值得高興的,說明學校對於魯迅的教學、傳播,具有引導性。這個年齡段,在閱讀內容的選擇上基本是主動的,所以更可貴。

  而一組關於魯迅關注度最高的語錄的調查數據,也證實了這一觀點。該調查顯示,最受關注的5條魯迅語錄分別是———「哪裡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友誼是兩顆心真誠相待,而不是一顆心對另一顆心的敲打。」「青年應當天真爛漫。」「現在的青年最要緊的是『行』,不是『言』」。「走上人生的旅途吧。前途很遠,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這些語錄多數是勵志類的,符合青年人的期待,因此很自然地受他們關注。不過,專家也特別說明,「友誼是兩顆心真誠相待,而不是一顆心對另一顆心的敲打」這句話,儘管網上標明作者是「魯迅」,或出自 《魯迅雜文選》,但遍讀 《魯迅全集》,沒有找到這句話的出處。

  《中國小說史略》成最熱魯迅著作

  這份報告顯示,最受關注的魯迅著作是 《中國小說史略》,超過了「常勝將軍」《吶喊》 和 《彷徨》 的關注度總和,這是以往歷次調查中所沒有的。《中國小說史略》 被譽為中國古代小說史研究的奠基之作,由魯迅在高校講授中國小說史的講義整理而成。書中,魯迅從遠古神話傳說講起,至清末譴責小說為止,完整地論述了中國小說的起源和演變,精當地評價了中國各個歷史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小說作家和作品,並深刻地分析了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繫。顯然,這是一部學術著作,為何關注度如此之高? 王錫榮認為,或許出於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 《中國小說史略》 一度發生過是否是魯迅原創的爭議,可能因此引起了大眾關注;二是,隨著魯迅研究的深入,他的多方面成就被不斷挖掘,該著作的價值也被重新重視。

  日前在上海魯迅紀念館舉行的「紀念魯迅誕辰135周年、逝世80周年學術研討會」上,陳漱渝指出,事實上魯迅是中國近現代史上很多文化領域的拓荒者:1903年,當科學小說在中國「乃如麟角」之時,他翻譯了法國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的 《月界旅行》 《地底旅行》,在科學性、文學性和人性的結合點上彌補了當時翻譯界的缺失。同年,居裡夫人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魯迅又率先將鐳元素這一重大科學發現介紹到中國。中國雖然是版畫的故鄉和搖籃,但14世紀以後技法和樣式多被西方超越,又是魯迅,率先在上海倡導新興木刻運動,使現代版畫成了中國革命藝術的先鋒。魯迅還是一位優秀的設計師,他曾為六七十種書刊繪製過精美的封面和扉頁,設計的北京大學校徽沿用至今,他甚至還畫過建築設計圖。當然,魯迅的主要貢獻是在文學創作領域,他率先引進現代外國短篇小說樣式,創作的 《狂人日記》 成為中國現代小說的發端。他的雜文則成為史筆與詩情的結晶,對當時社會的剖析入木三分。

  「作為魯迅作品的讀者,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借鑑他的寫作技巧,但毫無例外地應該繼承和發揚他的精神,他是『精神界之戰士』。」陳漱渝說。(李婷)

相關焦點

  • 吳彥祖的24歲、27歲、30歲、37歲、44歲,哪個時期最帥呢?
    在香港電影正值低迷的那幾年,吳彥祖和謝霆鋒、馮德倫等人是最受矚目的新生代。24歲的吳彥祖,出演了人生中的首部電影《美少年之戀》,著名的「彥祖回頭」就出自於此。一身警察制服,一張青澀的臉龐,就是這一回頭,定格了一瞬間的美好,很多人就是從這裡開始喜歡他。
  • 讓90後「一見鍾情」,24歲的海底撈、30歲的西貝做了這些事
    原標題: 讓90後「一見鍾情」,24歲的海底撈、30歲的西貝做了這些事 有的時候你什麼都沒有做錯,但是你的消費群體變了,而你沒有去改變,你老了,你就會被他們所拋棄。單純的打折、集贊、送小菜飲料的活動根本提不起年輕人的任何興趣, 年輕人只關注他們喜歡的,你的顧客在哪裡,你就要去哪裡。 抖音火了,不少餐飲企業馬上湧入其中,學習上面最火的營銷活動,比如「石頭剪子布,贏了就免單」、「穿過多窄的杆就打幾折」「跳一跳,根據距離打折送菜品」。具體選擇需要根據企業的需求來,不能盲目跟風。
  • 36歲男子被診肺癌晚期,24歲女生中風,這屆年輕人的健康為何屢屢亮...
    前不久,錢江晚報報導了這樣一則新聞,杭州一名36歲的蔣先生被確診為肺癌晚期。他上有年邁的雙親,下有一個幼子,連路還不會走,就面臨這樣的噩耗!36歲,一家之主,既是父親,丈夫也是兒子,接下來高昂的治療費用和與死神艱難拉扯將會長時間籠罩著這個家庭!無獨有偶,一位24歲的女生長期熬夜成習慣,去醫院就診後,竟然確診為中風。不僅如此,她的腦內還不排除有動脈瘤的存在,這就好比在腦子裡安裝了一個定時炸彈,如果破裂,將會危及生命!
  • 圖解|15-24歲的年輕人是使用電子菸比例最高的人群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大數據:中國電子菸使用人數超千萬 聽說過、曾經使用過以及現在使用電子菸的比例均有明顯提高,特別是年輕人,需引起關注。中國疾控中心調研結果顯示,15-24歲的年輕人是知曉並使用電子菸比例最高的人群,按比例推算,我國15歲及以上人群現在使用電子菸的人數是1035萬。新京報記者 韓沁珂 製圖 師春雷
  • 30歲算青年?可以過青年節嗎 青年節是幾歲到幾歲過的
    30歲算青年?可以過青年節嗎 青年節是幾歲到幾歲過的  三十歲是青年還是中年?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新的年齡分段:  44歲以下為青年人,45歲至59歲為中年人,60歲至74歲為年輕老年人,75歲至89歲為老年人,90歲以上為長壽老人。
  • 軍婚小說:一個24歲的士兵痞子愛上了一個30歲的女神
    軍婚小說:一個24歲的士兵痞子愛上了一個30歲的女神,變成了賣萌的小奶狗!天江盛寵的婚禮現場,幾乎全城的政要蔣氏家族和劉氏家族,雖然算不上是百歲大亨,但生意往來還是非常廣泛的。「你這個瘋子!」天江軍婚:這支軍隊有點甜蜜這是一部軍事婚姻小說:一個24歲的士兵痞子愛上了一個30歲的女神,變成了賣萌的小奶狗!看到宮少爵,他很快笑著說,「爵爺,所有的事情都已經調查清楚了,這件事情原本就是一起家庭鬧劇,沒有所謂的謀殺一說。現在躺在醫院裡的那個女人,唐語嫣也已經脫離了危險了,相信過不久她就可以出院了,我們這邊按程序走一走,待會兒司令夫人就可以出來了。」
  • 不離婚與丈夫長期分居,蘇雪林長壽至102歲,已專注抨擊魯迅30年
    蘇雪林自幼體弱多病,曾被算命先生斷言說活不過60歲,但她頑強地活到了102歲,生命足足跨越了兩個時代。其二,她以反對魯迅著稱。蘇雪林被稱為「反魯第一人」,她前半生是魯迅的「迷妹」,後半生是魯迅的「黑粉」,事業的重心都放在抨擊魯迅身上。
  • 20至29歲年輕人對國民黨好感度激增近30%,江啟臣回應
    中國國民黨主席江啟臣今天與青工會座談,他舉美麗島民調,指20至29歲年輕人對國民黨好感度,從今年3月的10%,到最近升高到近40%,這顯示「年輕人不是鐵板一塊!」江啟臣今天下午南下高雄,參加青工會各縣市總會長暨幹部會議,他舉美麗島民調,指20至29
  • 馬雲透露常做這一件事,人過30歲跟著做,很快拉開與年輕人差距
    馬雲透露常做這一件事,人過30歲跟著做,很快拉開與年輕人差距。網際網路大佬馬雲說過,「創業者書讀得不多沒關係,就怕不在社會上讀書。」我身邊人常跟我提起鬼谷子、老子等聖人,閒下來的時候,也會願意去讀一讀他們的作品。
  • 住周家多年、通信250多封、至30歲未婚,她為何沒成魯迅戀人
    魯迅在44歲認識許廣平之前,一直把自己當成包辦婚姻的犧牲品,打算在孤獨中了此一生。他在家中獨居一室,把原配朱安當成「母親的太太」,刻意壓制著內心的激情與欲望,文字裡也充斥著黯淡、抑鬱、絕望的色彩,從《阿Q正傳》、《狂人日記》到《傷逝》,均有找不到出路、渾渾噩噩過日子的傷痛,甚至一個勁縱酒、傷身,對人生不抱希望。
  • 民國大師梁實秋:與魯迅筆戰8年,72歲再娶小28歲女歌星
    魯迅和梁秋實是公認的有文化的人。相愛相殺,至死方休說的就是這兩個人只是,這兩個人卻代表著中國文化的兩個截然不同的層次和境界。兩個人甚至論戰8年。他敏銳的目光,時刻關注著社會和人性最疼痛、最真實的地方。梁實秋的文章則是,有著十分精彩的幽默,其幽默是一種深沉的表述,是一種顯而不露的含蓄的方式。他們人生態度和生活立場都不同。
  • 三味書屋是魯迅12歲至17歲求學的地方,晚清紹興府城內著名私塾
    三味書屋是魯迅12歲至17歲求學的地方,晚清紹興府城內著名私塾。
  • 是什麼成就了那些30歲不到就年薪百萬的年輕人?
    是高學歷成就了那些30歲不到就年薪百萬的年輕人嗎,他們究竟做對了什麼?學歷只是一個敲門磚,想對和做對才是根本,畢竟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不知道你的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學生時代你怎麼玩他怎麼玩,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工作後準時準點上下班,一年後卻有房有車有存款。
  • 魯迅,該不該請出小學教材?李敖:30歲前不讀魯迅,30後不讀胡適
    其中,最核心的爭議,我想不外乎兩個:其一,是白話與文言的比例設置問題;其二,就是魯迅該不該被「辭退」或者打發「退會」了。我不怕得罪各位,我要聲明我的觀念:魯迅的文章必須退出小學課本!但這種退出,不是野蠻的「辭退」了之,而是禮貌的給他「升遷」。歸結一句話就是:魯迅那艱澀難懂的文字,並不切合小朋友,而其思想的晦暗,小學生過早地讀之也會對其心理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 「普通人」魯迅:31歲那年,我終於當上了公務員
    那年,周樹人已接近30歲。一個留學生,一心想著救國,卻為了討生活,只能做自己不愛的工作。幾次換專業,終於下定決心,棄醫從文,但在寫作上還毫無名氣,掙不到錢。 周樹人再一次迷茫了。他終於成了別人眼中碌碌無為的小鎮青年。而立之年在家啃老,不僅擔心未來毫無希望,還要面對絮絮叨叨的老媽,和完全沒有感情的妻子。
  • 20至30歲的青年人有必要補鈣嗎?
    最近,跟一些年輕的朋友聊天,我發現很多20-30歲年輕人普遍關心的問題是:護膚和瘦身。往往都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補鈣。在我們很多人的意識中,好像只有孩子和老年人才需要補鈣。我曾問過好幾位二十多歲風華正茂的小姑娘,平時注意補鈣嗎?
  • 魯迅三兄弟裡他最幸福,活到96歲,"不會做官"卻當浙江省長
    他的二弟周作人倒是活到了82歲,可一生中有著不少汙點,最後死得也不甚光彩。仿佛只有三弟周建人,靠著低調的生活態度,一直活到了96歲,還官至副國級。低調好學的年輕人比較了解魯迅先生的朋友們應該知道,魯迅先生在記敘自己生活的文章中,偶爾會提到自己家境比較困難的事情,這和我們前文說到的魯迅先生出生於官宦之家看起來似乎有些衝突,實則不然。
  • 蘇雪林:活到100多歲,罵了魯迅50年,遭到封殺的「珞珈三女傑」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凌空子)蘇雪林:活到100多歲,罵了魯迅50年,遭到封殺的「珞珈三女傑」1897年2月24日,蘇雪林出生在浙江瑞安縣的一戶仕宦之家。1915年(18歲),蘇雪林考入安徽省立安慶第一女子師範學校,成績優異,能詩善畫。畢業後,她留在母校附小教書,結識女作家廬隱。
  • 身為二胡女王,13歲憑一首歌火30年,51歲覓得真愛兩人相差24歲
    在中國的歌壇中,終有一些傳唱度非常高的歌曲,堪稱是經典,而演唱者也是成功憑藉這首歌成功在大家的心中佔領了一席之地,今天這位就是憑藉一首《小螺號》火了30年的歌手---程琳。身為二胡女王,13歲憑一首歌火30年,51歲覓得真愛兩人相差24歲程琳出生於十三朝古都洛陽,家中父母都是豫劇表演者,而年幼的程琳就是受到了家庭中的藝術的影響,從小就喜愛音樂,在她6歲的時候就擁有了自己的一把二胡,更是業界數一數二的二胡女王,程琳在臺上全身心投入,專心致志演奏二胡的樣子
  • 她靠一首兒歌神曲火30多年,51歲戀上24歲小鮮肉,網友:幸福就好
    她靠一首兒歌神曲火30多年,51歲戀上24歲小鮮肉,網友:幸福就好。在娛樂圈裡,很多明星情侶或者是夫妻的年齡差距還是比較大的,一般是老夫少妻比較多,但是老妻少夫相對就比較少了。67年出生的她已經51歲了,但她的的男友卻只有24歲,相差了20多歲,妥妥的真愛無疑了。程琳曾經也是一個火遍全國的歌手,她最火的的歌曲就是80年推出的兒歌神曲《小螺號》了,相信這首歌也是很多人的童年回憶,很多人都能哼上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