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東閃無半滴,西閃走不急」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2020-12-13 響水大米

古代的人們以農業為主,所以自然界的各種氣象變化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人們時刻關注著天氣情況,是因為不僅降雨可以使田間禾苗得到有效的滋潤灌溉,同時暴雨也能引發山洪災害,形成嚴重的水災。所以天氣變化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在古代沒有氣象預報的年代,人們就總結出來很多關於天氣變化的俗語,並以此為依據來判斷未來的天氣變化。

東閃無半滴,西閃走不急:這句話正確的說法是東閃無半滴,西閃走不及。這句俗語根據流傳地區的不同,相應也有一些變化,在其它地區流行著同樣的說法是,東閃太陽紅彤彤,西閃雨重重,兩句俗語表達的道理是一樣的,都說明了人們根據閃電出現的方位來預測雨水的降落情況。

要想仔細分析這句諺語,必須了解這句諺語產生的出處,這句話只適用於西風帶地區,這些地區屬於我國西北的大部分內陸地區,在這樣的地區裡,天氣常年受到西風環流的影響,風向自西向東移動,雖然在高空中形成了大部分的積雨雲,積雨雲層中間的電荷積累形成了閃電,在西風的作用下,西風吹動積雨雲從西往東移動,雖然打了閃電但是此時天空中的含雨的雲彩已經飄離過本地,所以不會出現下雨的天氣,這就是人們說的「東閃無半滴」。

西閃走不急,這種情況正好與前一句對應,西邊閃電說明西邊正在下雨,因為受到西風的影響,所以陰雨天氣從西向東逐漸靠近本地區域,所以會帶來大量的雨水天氣。這就是人們所說的「西閃走不急」的意思。

所以古代的一些俗語有一些特定的適用區域,這句話最適用的地區就是常年受到西風影響的我國西北部地區,如果在常年受到東風影響的地區,這句俗語的意思就可能是產生了相對相反的變化。

農村俗語"東閃無半滴,西閃走不急"是什麼意思?大家認為這種說法有道理嗎?你還了解哪些關於雷雨氣象變化的俗語,歡迎大家交流,更多農村精彩,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東閃空西閃風,南閃火北閃雨」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雖然說,天氣是變化無常的,但是也還是有一些規律可循的。而這方面,古人就總結了很多的民諺,對於農民農事活動的安排起到了很好的指導價值。農村俗語「東閃空,西閃風,南閃火,北閃雨」其實是一句民諺,聽這句話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說的是什麼,但是在民間還有另外一句和其類似的民諺:東閃日頭,西閃雨,南閃火門開,北閃有雨來。這樣一看,是不是明白了很多呢?
  • 農村俗語:「大暑涼颼颼,立冬笑死牛」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這段時間最喜農,作物生長速度最快,常見農村老人飯前飯後在農田邊看著玉米、土豆、辣椒、花生等莊稼作物露出微笑,嘴裡還說著一些怪話,如「伏裡多雨,囤裡多米」,「伏不受旱,一畝增一擔」等等,您知道老人說的是什麼嗎?大家都知道「熱在三伏,冷在三九」,而大暑節氣正值「三伏」,今年大暑,是六月的二十一,距離大暑還有2天,農村流傳的這些知道嗎?啥意思?
  • 農村俗語「西高過於東,家敗損人丁」,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比如說以下的三則,俗語,你知道它們的含義嗎?一、庭院無配房,家敗主斷財在農村,在房屋建造時,主家都要求「周全」,也就是房屋需要配齊所有的設施。二、院牆高過簷,名曰「牢獄」宅在農村,房屋建造完成後,對於院落的圍牆的高矮也是有講究的,一般情況下是不能高過,配房的房簷的,原因是,如果院牆過高,在外邊看酷似「監獄高牆」,很是不好!並且,這也預示著,家人或有牢獄之災!
  • 農村俗語「有西不配東,家中無老翁」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對於農村建房的風水問題在農民眼極其重要,都要秉承著老一輩人的經驗和教訓參照風水學說來搭建自己的房屋,無論是拆遷、動土、搬遷都要算一算黃道吉日。雖然風水的研究很多都沒有科學依據作為佐證,但實際上這樣的文化能傳承千年並無道理,小編就向大家介紹關於農村建房結合風水學說的兩則農村俗語,希望大家增進對農村文化的了解,感受農村人質樸無華的品質。第一則,「有西不配東,家中無老翁」。
  • 俗語「接東不接西,接西出孤叟」,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特別是俗語,更是獨樹一幟,俗語雖俗,但其中的道理卻不俗,短短一兩句,就能揭露的現實意義,引人深省回味無窮。俗語雖經歷了數千年的歷史更迭,但仍然日新月異,枝繁葉茂,並不斷的在去其糟粕,留其精華的中傳承中,其中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人們通過俗語能學習一些道理,來彌補自己對生活的認知,如今俗語雖依然大放異彩,但對當下年輕人來說,卻對其不屑一顧,認為這只是古人的懵懂無知,殊不知,細細品味的話,裡面的深刻含義是書本上根本無法學習到的,比如說「人有三寶,醜妻,薄地,破棉襖」,就簡潔形象的告訴我們
  • 農村俗語:「家門有橫路,子孫多富貴」,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我們農村中會有很多的俗語流傳在我們生活中,而且很多都是比較受用的。基本上很多俗語都來自農民的日常生活和經驗的總結。在我們小時候,家裡老人經常跟我們講故事,同時也教會了我們很多人生道理,讓我們少走彎路。記得以前農村老人常說:「門口有橫路,子孫多富貴」,這是什麼意思?說的有道理嗎?
  • 俗語「前槐棗後杏榆,東榴金西柿銀」有什麼特殊寓意,有道理嗎?
    俗語「前槐棗後杏榆,東榴金西柿銀」有什麼特殊寓意,有道理嗎?農村也跟隨著城市發展在不斷的進步,農村的發展情況也越來越好,各種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變得漂亮很多。很多地方農村都已經改變了,摘掉了過去「髒亂窮」的帽子,現在在農村不僅有鋪水泥路,而且房子更加漂亮,甚至很多人房前屋後種一些好看的花草,不輸一些城市裡的豪宅別墅,所以也越來越多的城市人開始羨慕農村人鄉下寧靜的生活。
  • 農村俗語「有西不配東,家中無老翁」是什麼意思呢?
    農村老話是勞動人民世世代代經驗總結得出並相傳至今的精髓且通俗易懂之語。(圖片來自東方IC)「有西不配東,家中無老翁」你們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嗎?(圖片來自東方IC)有西不配東,家中無老翁」的意思就是說,在修建房屋時,如果在家中除了正房外,只蓋了西廂房而沒有蓋上東廂房的話,則代表「陰盛陽衰」,會對家中的男人不吉利,可能會先行離逝。(圖片來自東方IC)冷風肆虐,如果是單個東屋或單個西屋、南屋,就容易灌入冷風,對老人不好!
  • 農村俗語:「要想睡得好,切莫頭朝東」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要想睡得好,切莫頭朝東」是什麼意思?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的農村俗語,而這些俗語就是教會我們怎麼生活、怎麼為人處世,並讓我們在以後得工作生活上不迷路。雖然這些農村俗語聽起來有些粗糙,但是這「話糙理不糙」的俗語卻正確的引領了我們的世界觀,這和一些華而不實的詩句相比,這老祖宗留下的俗語則是更有魅力。因此來說,這農村俗語更貼近農村農民的生活,並指導我們後人前進。而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關於睡覺的農村俗語,而農村老話說:「要想睡的好,切莫頭朝東」,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有什麼說法呢?
  • 農村俗語「男人嘴大吃八方,女人嘴大吃窮郎」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的俗語,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不管是孩子還是大人,隨口就能說出幾句,而這些俗語經過歲月的沉澱,更具魅力。每一句俗語都折射出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也反應出當時的生活狀態,同時還表達了大家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因為地域不同,俗語還具有地方特色後和趣味性。
  • 農村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啥意思呢?老話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啥意思呢?老話有道理嗎? 俗語和老話,是農村聽到最多的,而且這些老話至今有的還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像我們平時有的時候沒有聽人勸告,而做錯了一些事,就會聽到熟悉的一句話:讓你不聽老人言,看看吃虧在眼前了吧!所以俗語也有十句俗語九句真的說法。
  • 農村俗語,「東首貧疾,西首富,南首富貴,北首亡」,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堪稱是農村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而這些俗語的形成來自於古代勞動人民對於日常生活的觀察和體驗,再就是對於一些經驗教訓的總結。雖然說這些俗語或多或少都帶著一定的迷信色彩,但是其中也會包含一些道理,這需要我們仔細的去體會。
  • 農村老人常說「小雞不撒尿,各有各的道」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人常說「小雞不撒尿,各有各的道」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農村的這一句俗語,就是拿動物的一種排洩方法做了一個比喻,小雞沒有排尿系統,但同樣需要排尿,只是說洩殖腔不同罷了。這句話也是比喻每個人的生存方式不一樣,但同樣都能生活得很好,也是比喻各有各的擅長,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在農村常有這樣一種現象,有的年輕人整天看是遊手好閒,東遊西逛,看他是無所事事,但他生活的也挺好。殊不知這樣的年輕人,也有他自己的業務,他能在東遊西逛的同時,把這些業務辦成了,自己能從中得到收益。
  • 在農村,俗語「明七暗九,暗九大關口」,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大家好,這裡是「豬友巴巴」,每日點評農村大小事,更有趣味冷知識,想要了解更多三農趣事,農村新鮮事,不妨點擊上方的關注訂閱呀!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是:在農村,俗語「明七暗九,暗九大關口」,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丨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是什麼意思?過去農村的房屋是土磚做牆,樹木做椽,泥瓦蓋頂的結構。還有很多人的房屋,是毛草棚。農村人建房,沒有統一規劃。時間有先後,相鄰房屋有高有低。逢連陰雨大雨時,高處屋簷的雨水滴到低處房子上面,被人們稱為:滴淚雨,被滴的房屋叫滴淚屋。
  •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留下來了很多的農村俗語,這些農村俗語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而且字字珠璣,句句屬心。而這句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就很明確的說了這一點,那麼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什麼呢?
  • 農村俗語:「大口對小口,家敗財散走」,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比如對於農村建房,老人們常告訴人們說,建房房子一定要注意,不要「大口對小口」,如果這樣建設的話會對家庭不利,最終造成「家敗財散走」的局面。那麼這兩句話是如何理解的呢?我們都知道,在建設房子的時候我們都是要提前選擇好房子的建設位置、朝向以及房子的內外布局等等。
  • 農村俗語「五十不治財,六十不治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五十不治財,六十不治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相信在很多人的身邊,應該都有一些生活在農村的小夥伴,那麼你們應該會發現一般來說,在農村生活的朋友們都會比較懂事,而且都普遍會比較早熟一點,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會比較好。
  • 農村俗語「梁柱若懸空,家敗人又亡」,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房屋是人們居住之所,在農村對於房屋的建造,老農很是謹慎!俗語說「東高不算高,西高壓斷腰」,在農村房屋的建造,不僅要符合宜居的條件,也要有許多美好的祝福!在農村,很多是俗語具有警示與訓誡的意義,其中關於房屋建造的也有很多,比如說以下的三則俗語,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 農村俗語「流水向,財流光」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流水向,財流光」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一些農村的老人口中經常會蹦出一些特別有趣的老話,而這些老話其實就是農村俗語,也是農村文化的一部分。一般來說俗語都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讓人一眼就能看出裡面蘊含的意思和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