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農村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啥意思呢?老話有道理嗎?
俗語和老話,是農村聽到最多的,而且這些老話至今有的還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像我們平時有的時候沒有聽人勸告,而做錯了一些事,就會聽到熟悉的一句話:讓你不聽老人言,看看吃虧在眼前了吧!所以俗語也有十句俗語九句真的說法。這些俗語老話關於什麼方面的都有,真的是無所不能無所不至。其中關於農村房屋的俗語是真的不少,過去農村蓋房子,跟現如今可不一樣,有的是需要積攢半生才能蓋的起來。所以對於蓋房子,一直以來都是人生中的大事。
關於房屋的俗語相當的豐富,其中就有一句「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這句俗語也是一句大實話,雖然帶有俗語慣用的誇張比喻,但也具有一定的意義存在,滴淚屋是指房屋高度較低的房子,下雨的時候,高處房屋的雨水會滴落在低處的房子上,這就形成了滴淚屋,下雨也寓意著滴淚,這樣的房屋對於家庭以及運勢是不利的。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冬天來臨,農村有句俗語叫做:各掃門前雪,除了各掃門前雪之外,自己房屋滴落下來的雨水,也是有講究的,是不能夠滴落在別人的房屋或者是土地上的,這也就形成了蓋房子的時候,很多農村至今依然講究給鄰居的邊界,留下一些地方用於自己下雨滴落雨水和流水使用,這樣的好處是雙方都不會形成滴淚屋,而且流水、下雨的地方都是自己的,屋後留下的地方在筆者這裡俗稱:滴水,兩房之間的間距叫做「錫山」,具體留多少,根據每個村子的習俗沒有統一的規定。
兩家兩房間隔處都沒有留有流水的地方,那麼房屋蓋的高度是要講究一致的,不能比別人的高一頭,高人一頭一來會被認為是故意壓著的含義,二來這樣的房屋建造很容易就會形成滴淚屋,把自家的雨水長年累月的滴落在別人的房屋之上,很容易導致房屋出現漏水,而且房屋之內更是常年的潮溼,這樣的環境是不適宜居住的,除了給生活帶來不便之外,這樣的舉動更容易引發鄰裡矛盾,因為蓋房高度和走向的原因,鄰裡之間產生矛盾的不在少數。
農村俗語所說的滴淚屋,自家建房的時候一般是不會出現的,都會根據房屋的走勢設計出適宜的結構,所以出現滴淚屋的情況並不是很多,滴淚屋很容易出現在鄰裡之間,蓋房高度的不同,自然就會出現滴淚屋,這也是矛盾的開端,所以這句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鄰裡關係不和很容易就會出現吵架打鬧的情況發生,自然是樂不起來,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