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之謎:聖地異象 震驚中外

2020-08-26 大古的歷史書

撲朔迷離的歷史真相,不為人知的塵封往事。歡迎進入大古的歷史奇妙屋。

位於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擁有世界藝術史上璀璨的明珠「莫高窟」。

莫高窟有精美的佛教壁畫4.5萬平方米和典雅的佛教雕塑2415尊,俗稱「千佛洞」,有「東方羅浮宮」的美譽。



敦煌莫高窟並不是在一個時代集中修建的,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後來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多個朝代的建設,形成了今天的規模。

莫高窟南北長約1600多米,洞穴上下排列多達五層,如蜂房般鱗次櫛比,非常壯觀。莫高窟還有藏經洞,整理出五萬多件古代文物。

近代才出現的學科敦煌學,就是專門研究藏經洞典籍和敦煌藝術的。

莫高窟開鑿在敦煌市東南25公裡處鳴沙山東麓斷崖上。



一個藝術的明珠、文化的寶庫,為什麼不建在人流密集的地區或者交通要道,而要建在偏僻荒涼的戈壁荒漠?最流行的說法,是聖地異象說。

前秦苻堅建元二年(公元366年)的一個黃昏,沙門樂尊者遊歷經過鳴沙山,發現眼前出現了壯麗恢弘的景觀:整個鳴沙山被金光籠罩,仿若有千萬金佛在光線中現出身形。

尊者讚嘆不已,虔誠地下跪祈禱。尊者認為,這是一塊神聖的土地。於是,他在此地主持開鑿了第一個洞穴。



在隨後的歲月中,尤其是古「絲綢之路」開通之後,敦煌逐漸成為重要的貿易中轉站,各國商賈雲集至此。

商人出門在外,求財、求平安,佛教得以盛行。有錢的商賈巨富紛紛出資開鑿石窟,莫高窟佛教文化石窟群日益壯大。在唐代鼎盛時,形成了「千窟爭榮」的繁盛之勢。

莫高窟是否真的是因為出現了聖地異象才選址於此,現在已不得而知。據專家分析,莫高窟選在如此偏僻之地是很有科學道理的。

敦煌四周為荒漠戈壁,風沙很大,雕鑿了洞窟容易被風沙侵蝕。鳴沙山是沙礫巖,質地堅硬,耐腐性強。洞窟坐西朝東,與三危山隔河相望。



夏季風從東方吹來,三危山成為天然屏障為莫高窟遮擋風沙。冬天,風沙從洞窟背面的西方襲來,吹過窟頂呈45度角吹下,風沙不會灌入洞窟。

在整個敦煌戈壁找到這樣一個「安全區域」是很難得的。在這樣一個地理環境下,莫高窟經過千年風霜洗禮,依然保存了大量壁畫與雕塑。

這是文化留存之幸,也是勞動人民智慧的輝煌閃光。



莫高窟選址鳴沙山,也與其佛教文化背景割離不開。佛教講求脫離塵世生活,追求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狀態。

鳴沙山因為有宕泉河的滋潤,是一塊沙漠綠洲。綠樹掩映著莫高窟,在一定程度上阻擋了風沙,也阻擋了陽光對洞窟的照射。

這裡作為佛教聖地,環境清幽,飄逸著靈性的氣息。



大家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在評論區進行討論留言,後臺看到會及時回復大家。

相關焦點

  • 敦煌與佛教——文明聖地莫高窟
    從大月氏開始,敦煌就與佛教建立了深厚的淵源,而現在敦煌最為人所知的就是莫高窟。現代的敦煌,因為莫高窟的存在,成為中華文化與西域的交流融合、中華文明的輝煌燦爛見證地。一心修行的樂尊被這奇妙的佛光影景象感動了,他認為這就是佛光顯現,此地是佛祖的聖地。於是樂尊頂禮膜拜,決心在這裡拜佛修行,便請來工匠,在懸崖峭壁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窟。此後法良禪師等又繼續在此建洞修禪,稱為「漠高窟」,意為「沙漠的高處」。後世因「漠」與「莫」通用,便改稱為「莫高窟」。
  • 敦煌莫高窟,為什麼可以讓「中外遊客」都讚不絕口?
    在沒去敦煌之前,我總覺的在敦煌莫高窟中,有一樣東西比雕像更加令人我心生好奇。莫高窟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裡處,鳴沙山東麓的斷崖上,要是有人說龍門石窟經歷的朝代最多,那他肯定是沒有去過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最開始有前秦時期開鑿,之後見證了十六國的興旺衰敗,如果敦煌的莫高窟能講話,我相信敦煌莫高窟經歷的事情,講上三千天都講不完。
  • 石窟藝術聖地:敦煌千年莫高窟
    閱讀是「心靈的旅行」,我們歷時四個多月的「心靈之旅」,今天來到了這裡——敦煌:石窟藝術聖地——千年莫高窟敦煌,位於中國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北有北山(馬鬃山),南有南山(祁連山),是一個衝積而成的綠洲,由南山流來的古氐置水(今黨河)泛濫所造成。
  • 千佛洞佛教巖石藝術聖地的傑出典範-敦煌莫高窟
    >千佛洞佛教巖石藝術聖地的傑出典範-敦煌莫高窟千佛洞佛教巖石藝術聖地的傑出典範-敦煌莫高窟千佛洞佛教巖石藝術聖地的傑出典範-敦煌莫高窟千佛洞佛教巖石藝術聖地的傑出典範-敦煌莫高窟千佛洞佛教巖石藝術聖地的傑出典範-敦煌莫高窟千佛洞佛教巖石藝術聖地的傑出典範-敦煌莫高窟
  • 【青春絲路計劃】用盡餘生也解不完的謎——敦煌
    敦煌因為莫高窟而蜚聲中外,很多人說莫高窟就是中國的羅浮宮,其實它距今已有1600餘年遠比羅浮宮歷史悠久。它像一個謎一樣存在於絲綢之路上,讓無數人嚮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對敦煌莫高窟給予這樣的評價:「莫高窟地處絲綢之路的一個戰略要點,它不僅是東西方貿易的中轉站,同時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識的交匯處。
  • 甘肅省敦煌市,敦煌莫高窟的魅力到底在哪,看看就知道了
    甘肅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是我國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它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古典文化藝術寶庫,也是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中心。1987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由於莫高窟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無數中外遊人慕名而來。
  • 敦煌莫高窟,你所不了解的一段悲慘歷史內
    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莫高窟,屬於世界文化遺產之一,也俗稱為「千佛洞」。它的歷史可追述至前秦時期,歷經一千多年的興建,兩千年的歷史傳承。使得莫高窟成為世界上所存在的規模最為宏大,內容最為豐富的佛教藝術聖地。
  • 為什麼敦煌會出現莫高窟,是誰開鑿的?裡面到底有什麼?
    敦煌莫高窟千年的歷史,成百上千的洞窟,裡面到底有什麼?公元366年,一個叫做樂僔的和尚路過敦煌鳴沙山時看到千佛展現,認為這裡就是佛教聖地。他就停下了自己匆忙的腳步,留在敦煌開鑿石窟。就是從此開始,敦煌開始了千年的石窟開鑿運動,留下來今天震驚中外的敦煌莫高窟。敦煌地處河西走廊的西面,是中原王朝通往西域的必經之路。在西漢時期漢武帝命霍去病兩次率軍進攻匈奴,奪取河西走廊,並在此設立郡縣,敦煌就是河西四郡之一。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通,中原王朝與西域各國的溝通交流日益密切,敦煌也就逐漸成為享譽中外的重鎮。
  • 敦煌莫高窟佛像雕刻藝術
    敦煌石窟又名莫高窟,千佛洞,位於敦煌東南25公裡處的鳴沙山東麓崖壁上,是舉世聞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代表了我國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藝術價值最高的石窟藝術,有「絲路明珠」之稱。 莫高窟創建於前秦建元二年(366年)。相傳當時有一個名叫樂尊的禪師,途經此地歇息,正值黃昏夕照,突然抬頭望見三危山金光萬道,仿佛有千萬尊佛顯身其間。
  • 敦煌,莫高窟號為敦煌莫高窟,俗稱千佛洞
    敦煌莫高窟是甘肅省敦煌市境內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總稱,是我國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中國,敦煌,莫高窟,敦煌藝術,敦煌壁畫,敦煌雕塑,宗教文化,佛教,古代中國文明,藝術品,臥佛。
  • 莫高窟—中原與西域佛教交融的藝術聖地,創造敦煌學的世界寶藏
    這裡離敦煌不遠,卻也脫離了綠洲範圍,視野內只有三座嶙峋山峰巍峨聳立。樂尊舉目四顧,見山峰上似有寶光閃耀,萬千神佛竟顯,瑰麗無比。震驚之餘,樂尊堅信,這是佛陀給予的啟示。於是,他對著山峰頂禮膜拜,發大願於此地修建佛窟。
  • 敦煌莫高窟,時尚西點地標性古建築
    敦煌莫高窟位於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裡,是世界的文化遺產,深受國家的重視。敦煌莫高窟裡面的文物也是數不勝數,像敦煌莫高窟的壁畫,堪稱是世界之最,壁畫上的人物簡直是惟妙惟肖,像飛天、佛像、伎樂等。度荒莫高窟裡的壁畫長達四萬五千多平方千米,可以說是世界之最,接下來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有關敦煌莫高窟的相關內容吧!敦煌莫高窟是甘肅省敦煌市境內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總稱,是我國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莫高窟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裡處,開鑿在鳴沙山東麓斷崖上。
  • 都是莫高窟,為何敦煌莫高窟人滿為患,中原莫高窟卻無人問津
    說到莫高窟,我想大家都不知道,莫高窟在國內的知名度很高,所以好像在小學的教科書上出現了它的身影,莫高窟對莫高窟了解一點的人應該都知道,莫高窟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即使對整個世界來說,莫高窟也非常重要,莫煌一般指的是敦煌。
  • 發現敦煌千年藏經洞的王道士是莫高窟的功臣還是罪人?
    莫高窟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於距今1600多年前的十六國時期。據《李克讓修莫高窟佛龕碑》中的記載,公元366年,一位叫樂樽的高僧途徑敦煌。當時正是傍晚時分,樂樽想找個地方歇腳,可沒想到當他抬頭四顧的時候卻忽見此地的三危山上金光燦燦,如現萬佛。
  • 「城市故事館」莫高窟的佛像,為何一定要修在沙漠裡?
    最流行的說法,要數這個「聖地異象說」。這個故事是這樣的:據說,在前秦這個朝代的時候,有一天的傍晚,一個叫做樂尊的和尚,一路雲遊來到了敦煌的鳴沙山。當他在一處山丘旁休息時,突現看到了天放異象:整個鳴沙山頓時被佛光籠罩,佛光中有千萬尊金光閃耀的佛像若隱若現。這樣的景象,讓樂尊讚嘆不已,連忙附身跪地,虔誠祈禱。
  • 敦煌莫高窟的盛衰與榮辱
    敦煌莫高窟又被稱為「千佛洞」,位於我國甘肅省敦煌市鳴沙山東麓的斷崖上。在1961年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中,敦煌莫高窟便名列其中,在1987年的時候更是與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以及位於重慶的大足石刻一起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其寶貴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 【敦煌莫高窟】反彈琵琶 之謎
    「 反彈琵琶,敦煌壁畫中的一種舞蹈姿勢,敦煌藝術的代表形象之一。莫高窟有十多幅壁畫中的樂舞場面都繪有此舞姿。
  • 明明都是莫高窟,為何敦煌莫高窟人滿為患,中原莫高窟卻無人問津
    說到莫高窟,相信大家都不會覺得陌生,因為莫高窟在國內的知名度非常高,好像在小學課本上都出現過它的身影。但凡是對莫高窟有那麼一點了解的人應該都知道,莫高窟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也藝術價值,哪怕對於整個世界來說,莫高窟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我們一般情況下所說的莫高窟,一般都是指敦煌莫高窟。
  • 敦煌莫高窟的佛,太美了
    敦煌石窟又名莫高窟,千佛洞,位於敦煌東南25公裡處的鳴沙山東麓崖壁上,是舉世聞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代表了我國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藝術價值最高的石窟藝術,有「絲路明珠」之稱。 莫高窟創建於前秦建元二年(366年)。
  • 「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佛像欣賞
    敦煌石窟又名莫高窟,千佛洞,位於敦煌東南25公裡處的鳴沙山東麓崖壁上,是舉世聞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代表了我國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藝術價值最高的石窟藝術,有「絲路明珠」之稱。 莫高窟創建於前秦建元二年(366年)。相傳當時有一個名叫樂尊的禪師,途經此地歇息,正值黃昏夕照,突然抬頭望見三危山金光萬道,仿佛有千萬尊佛顯身其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