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位於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裡,是世界的文化遺產,深受國家的重視。敦煌莫高窟裡面的文物也是數不勝數,像敦煌莫高窟的壁畫,堪稱是世界之最,壁畫上的人物簡直是惟妙惟肖,像飛天、佛像、伎樂等。度荒莫高窟裡的壁畫長達四萬五千多平方千米,可以說是世界之最,接下來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有關敦煌莫高窟的相關內容吧!
敦煌莫高窟是甘肅省敦煌市境內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總稱,是我國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莫高窟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裡處,開鑿在鳴沙山東麓斷崖上。南北長約1600多米, 上下排列五層、高低錯落有致、鱗次櫛比,形如蜂房鴿舍,壯觀異常。它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古典文化藝術寶庫,也是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中心。1987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敦煌莫高窟藏經洞
1900年6月22日,中國甘肅敦煌莫高窟藏經洞被發現。敦煌莫高窟下寺道士王圓籙在清理積沙時,無意中發現了藏經洞,並挖出了公元四至十一世紀的佛教經卷、社會文書、刺繡、絹畫、法器等文物4萬餘件。這一發現為研究中國及中亞古代歷史、地理、宗教、經濟、政治、民族、語言、文學、藝術、科技提供了數量極其巨大、內容極為豐富的珍貴資料。後經英法、日、美、俄等國探險家的盜竊掠奪,藏經洞絕大部分文物不幸流散到世界各地,僅剩下少部分留存於國內,造成中國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
敦煌莫高窟 原來這麼美!究竟隱藏多少驚人秘密?
敦煌古稱瓜州,地處甘肅、青海、新疆三省(區)的交匯處,四面被沙漠包圍著,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中科院寒旱所研究表明,敦煌是中國最乾旱的地方,當地年平均降水量約39.9毫米,蒸發量達2486毫米,局地年均降雨量僅有10毫米,故被稱為中國旱極。你是否知道莫高窟究竟多偉大,能讓世界都能為之震驚,讓無數人甘願為之奉獻?我們現在提到敦煌,感覺很平常,一個普通的城市而已。
然而你不曾知道,敦煌曾是是古代中國通往西域、中亞和歐洲的交通要道-絲綢之路上的咽喉之地。在漢代,敦煌是西大門,向東可通往長安、洛陽,繼續向東延伸,可到朝鮮半島、日本列島。
向西經過新疆的南北兩道,翻過帕米爾高原,可到中亞。
敦煌莫高窟在哪個省
很多想到敦煌莫高窟來遊玩的朋友,有的還是不是很清楚敦煌莫高窟在哪個省,下面是為大家介紹的關於敦煌莫高窟在哪裡的信息,希望能對您的旅遊有所幫助。莫高窟位於甘肅敦煌市東南25公裡處,開鑿在鳴沙山東麓斷崖上。南北長約1600多米,上下排列五層、高低錯落有致、鱗次櫛比,形如蜂房鴿舍,壯觀異常。它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內容最豐富的古典文化藝術寶庫,也是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中心。莫高窟(Dunhuang Caves)俗稱千佛洞,被譽為20世紀最有價值的文化發現,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它最開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了很多朝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聖地。1961年,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敦煌莫高窟不為人知的秘密
在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沿古絲綢之路,會看見一座盛名赫赫的鳴沙山。轉到山的東麓,遠遠望見南北長約1600米崖壁上布滿了洞窟。這就是聞名世界的敦煌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放眼四外,此處南枕祁連,襟帶西域,前有陽關,後有玉門關。此處歷史悠久,自漢代起就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咽喉要塞。所有來到敦煌的人最大的心願就是走進莫高窟,親眼目睹精美絕倫的壁畫。整個莫高窟共有735個洞窟,常年對外開放的僅有60-70個。進入莫高窟,都會被眼前的這一切震懾住了,全神貫注於斑駁石壁上的方寸之間。
敦煌莫高窟的歷史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裡處、鳴沙山東麓的斷崖上,是我國三大石窟藝術寶庫之一。洞窟始鑿於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後經歷代增修,今存洞窟492個,壁畫45000平方米彩塑雕像2415尊,是我國現存石窟藝術寶庫中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一座。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敦者,大也,煌者,盛也,而敦煌的盛名來自莫高窟。莫高窟是中國第一大石窟,俗稱千佛洞,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裡鳴沙山東簏的崖壁上,南北長約有1600米。騎車去遠了點,市內有旅遊小巴去,10元包來回,讓賓館的服務員聯繫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