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誠品書店也曾賠錢15年
第八屆北京文博會昨天落幕,在「2013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國際論壇」上,來自臺灣地區的誠品集團董事長、創辦人吳清友用「喜歡做、甘願受」形容他心中的書店、城市與文化堅守。
誠品書店1989年創設。令不少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家伴隨了一代人成長的書店,在初創時期也曾一度賠錢。「一開始,我準備賠錢5到8年,但沒想到,自己的能力比預期的更差,一賠就是15年。」如今已是滿頭白髮的吳清友說,自己當年創設書店的時候面臨一次手術,正在思考「生命的意義」。因此考慮把愛、善、美這些生命中可貴的元素,轉化成人文、藝術與創意。但由於學機械出身,也沒有經營書店、畫廊的經驗,書店一直賠錢。
「經營書店不是追求商業利潤,應注重人文關懷,給人們帶來更好的生活。」他說,自己常用「喜歡做、甘願受」形容自己對於文化的熱情與堅守。「我從一本書上學到,真正明白一個理念,至少花費20年,而親身體驗至深信不疑,則需30年光陰。如果沒有準備付出30年的熱情,就不要輕易涉足文化行業。」他說。
在全球實體書店普遍經營困難的當下,誠品書店的頑強生存令很多愛書人欽佩不已。去年全年,被譽為臺灣「文化地標」的誠品40家門店共計接待顧客1.2億人次,舉辦約4500場活動。在63歲的吳清友看來,不斷營造文化體驗是其經營的精髓所在。「到了誠品,你會無意中參加一場座談會,看到一個歌手在某一個角落讀書;你還可以看到攝影展、畫展、建築模型展覽,或者見到一些年輕的文創工作者尚不成熟的作品……」他說,這都是營造一種文化氛圍。
誠品有一支近200人的創意團隊,負責不同文化創意領域的文案、活動、視覺、美術設計、場地的安排,展覽的邀約和策展、公關和媒體。每年,誠品舉行約4500場文化活動,其中既有音樂會,也有畫展和戲劇演出。
明年底,大陸第一家誠品旗艦店將在蘇州開業。談到對未來的構想,吳清友充滿期待:「每一個城市都是獨一無二的,按照市民最需要的氣質和靈魂的空間,營造人文關懷跟藝術氛圍,將是誠品書店最大的主題。」
新華社記者 趙琬微 倪元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