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乘坐8路公交車,遇到兩位乘客,她們坐下後便開始大聲聊天,還毫無顧忌地從上車後就開始大聲評論起雙方的對象來,內容涉及外貌、身材等,兩人在品頭評足時對周圍乘客投來的詫異目光毫不顧忌,兩人高談闊論了一路,直到下車,全然不顧忌其他乘客的詫異目光。筆者認為,公共場所,要提高道德素養,文明從我做起。
公共場所可以反映社會物質文明發展的程度,同時又能反映出一個人對自己、對他人、對生活的態度。所以當我們出現在公共場所時,不能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顧及周圍人的感受。筆者乘坐公交車遇到的現象,顯然是不禮貌的行為,應該給予制止。
由此看來,個人的言行舉止不是一件小事,在人際交往中,應該使自己的言行舉止符合文明規範的要求。在公共場所,我們每個人更應該注意自己言行舉止,在公交車上主動為老、弱、病、殘、孕婦讓座,這看起來是一件小事,卻反映了你的文化素養和文明程度。城市公交車是大多數市民出行首選的交通工具,公交車環境文明與否,關係到市民每天的心情乃至生活質量。作為乘客自身需要注意乘車方式和習慣外,應該規範我們的公共行為,做到舉止美觀,大方得體,提高文明素質,這是我們的共同責任,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講禮儀,重修養,體現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公共場合不了解禮儀規範、不注意個人形象、不遵守公共秩序,都是缺乏文明教養的失禮行為。我們在公共場所與眾多的陌生人交往,同樣也要注重人際交往的禮儀。尤其是在車站、劇院、體育館、旅遊景點、學校、圖書館等公共場所,應以禮而行,考慮他人的利益與需求,維護良好的公共秩序,只有這樣,才能處處展現出高素質的文明禮儀素養。
丨作者:楊濤
【來源:文明白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