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我同事小可劈頭蓋臉就問我為什麼最近老是遲到。說其他同事都在議論著我呢。還有那個廠長,平時就不怎麼喜歡我,現在每天都在一個角落盯著我。我跟她說我之前摔倒了,膝蓋啊手臂啊都要上藥才能來上班,而且有個路段還在修路要繞道,本來離公司就遠,現在就更遠了。
小可有點不耐煩地說這些都不是理由,上藥可以帶來公司上,繞道你就早點出門,人家都對你虎視眈眈呢,自己看著辦吧!那個廠長就個偏心貨沒錯,某個同事是老闆的親戚天天遲到不敢說人家,沒辦法人家就是親戚他敢怎麼樣,你什麼都不是,不盯著你盯誰。
還有,疫情那段時間為了給大家測體溫必須天天提到第一個到,後來又說這是工作不能算加班,只能說公司無理,那你怎麼適應還能怎麼辦?用補償來做遲到的理由是不合理的。」
這是我一個同事一大早就給我抱怨的一件事,看起來好像是這個遲到的同事問題很大,但是我覺得這也跟有些同事包括這個廠長的某些不正當行為有關,但是在職場,時時刻刻為了自己保留心眼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我跟他說你要感謝小可的「忠言逆耳」,不然你一直這樣我行我素絕對會讓你陷入「全民公敵」的不利局面。
我給他做了這樣的分析。這同樣可以很多職場上要面對「忠言逆耳」的「同事們」。
忠言必定逆耳
人的天性,就是喜歡聽好話,哪怕是假的,聽著都覺得爽。但是忠言就是直白了當地說出你的致命缺點,語氣就不會好到哪裡去。所謂的「逆耳」,就是這話聽起來不順心,或者讓你不舒服。甚至很反感。哪怕言之有理,都覺得不開心。但是忠言就註定不會是好話,就是自己的缺點或者老底被赤裸裸地揭開,倒胃口怎麼會舒服呢?
小可跟這位同事平時關係是挺好的,但是關鍵時候很不客氣地去指責同事,人家難免會心裡有些抗拒。就算是為了他好,一開始還是會接受不了,這也是人之常情。
忠言必有其因
正常情況下,給同事忠告肯定是有原因的。肯定是這位同事做了一些不正確的事情,由於看不慣而想制止他不要繼續犯錯。與其說是在好心勸同事,還不如是在制止不當的行為。
我這位同事也說了,他遲到,最主要的,是「心裡不平衡」。
疫情提早來加班人家覺得你不算加班是工作範圍內的事情,其實這也是不正確。只要不是在正常工作時間內工作,都可以實為加班,況且人家為了「加班」,路途遙遠也起早貪黑,都非常順利地完成工作,就算是從人性化的角度還說,也應該給這位同事以加班作為鼓勵,這是心理不平衡之一。
再者,有老闆的親戚天天遲到,「廠長」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自己遲到卻盯得死死的。這是其二。
自己本來就路途遙遠,這次摔倒了每天早上要上藥,公司不但沒有慰問還要指責遲到,一點都不人性化,這是其三。
「忠言逆耳」是苦口良藥
在職場上,「忠言逆耳」就是苦口良藥,為什麼這麼說呢?拿我同事來舉例。
1、不算加班確實是公司不對,這就是職場陰暗的一面。如果因為這樣就自暴自棄,那就陷入了職場陰暗的黑洞裡面,就是一份工作而已,要學會放下。不給加班,那我就按照公司規定的做好自己就行,不用太積極也不用太消極,調整到平常心態去看待,儘量做好本職工作,讓別人可說。所以小可說得很對,被動的你只能適應環境。
2、看不慣老闆親戚遲到,其實就是一種嫉妒心理。要麼你就要是老闆的親戚,你不來上班人家連正眼都不敢看你一眼,因為人家廠長也是打工的,犯不著跟老闆親戚鬥氣。
既然跟老闆一點關係都沒有,你靠什麼來指望人家把你跟親戚一樣「平等對待」?況且人家也不怎麼喜歡,還不趕緊找到機會給你落井下石。所以你應該做的就是要正視的身份,想給我難堪?我就遵守公司的規章制度,讓你無話可說!嫉妒指使衝動的魔鬼,努力克服掉這種心理,才不會做出讓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3、摔倒了,要上藥耽誤時間。要麼硬著頭皮去跟「廠長」協商非正常情況要遲到獲得同意,不想拉下這個臉,就只能自己克服。說實話,沒有什麼是時間不能解決的事情。
就像小可說的,可以早點起床上藥,早點出門,這些時間都是可控的。調整心態,早點出門,不用遲到。這樣別人盯著你看也無法指責你只能咬牙切齒,你就不用聽到忠言,就不會逆耳,別人就算想給挖洞,都找不到坑。
在職場,你無法預計你會面對多少算計,那就只能自保,用最循規蹈矩的方式使自己刀槍不入。萬一大意了,這時候有「忠言」過來,你也要「逆耳」接受,它就是拉你回正軌的「保護傘」,「忠言逆耳利於行」這在職場上不只是一句成語,還是一句隱形的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