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氏族譜驚現大英 藍採和兩千子孫在四川 | ||
NEWS.SOHU.COM 2003年11月23日11:22 四川在線 |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 ||
四川在線消息藍氏,原本姓姬,鄭穆公後裔也。藍姓出自軒轅第六子尹疊楚大夫,賜姓為藍,封藍田,立郡汝南。藍氏始祖原居江西瑞州府高安縣萬領鄉四十三郡白馬林。後裔因亂部分遷海南寶慶府新化縣大陽鄉八郡胡清坪。康熙四十八年,有採和十五世子孫自江西瑞州府安縣遷家來蜀,在大英縣卓筒井鎮石馬村等地安居落戶。——摘自《藍氏族譜》 《藍氏族譜》驚現大英縣,八仙過海神仙之一藍採和原系大英卓筒井鎮石馬村藍氏家族祖先 昨(22)日從大英縣傳出秘聞:一部最新發現有著400多年歷史的《藍氏族譜》,記載了神話傳說中八仙過海神仙之一藍採和,實為唐高宗開德元年癸酉科進士,系大英縣卓筒井鎮石馬村藍氏家族的祖先。目前省博物館歷史研究部有關專家已對這部嚴重腐爛的族譜修補完畢,其鑑定工作有待進一步展開。 族譜為證 藍採和子孫躬耕大英 據遂寧市美術教育學會副理事長成朝根介紹,大英縣卓筒井鎮石馬村400多戶人全部姓藍,在獲悉該村藍氏家族族譜記載了傳說中的八仙之一藍採和的相關情況後,由大英縣中國死海旅遊區經理陳知民、大英縣招商旅遊局副局長何國華、遂寧市美術教育學會副理事長成朝根等人組成的考察團專程來到該村考察。在該村四社農民藍印文家中,考察團找到了兩本嚴重損壞的《藍氏族譜》,內有一段文字專門記載了藍採和的簡歷、妻子李氏及其子孫的秘聞。 據族譜記載:「藍採和,唐高宗開德元年癸酉科進士,受諫議大夫。因杵於權臣楊國遂,後解印別妻離子,修煉百日飛升,稱為大羅仙者,即公也。有歌曰:踏踏歌,藍採和,世界能幾何,何顏一椿樹,流年一拋梭……」這兩本族譜重點記載了藍氏家族從隋朝到民國時期所有家族成員的興衰歷史。藍印文為藍氏家族第21世後裔,石馬村一帶現有藍氏後裔2000餘人。 破損嚴重 族譜已有400多年歷史 該族譜是從明朝時候開始記錄的,推出有400多年的歷史了。族譜共有兩冊,一冊為正楷毛筆手抄16開本,據說此本為總譜;一冊破損已經較為嚴重,為正楷毛筆手抄8開本,此為分譜。這兩本族譜一大一小,紙張都已經泛黃,不少地方已經腐化,但保留得較為完整。 成朝根說,傳說中的神話人物八仙都是從真人演變而來的,「當前從國內查到的資料來看,都能找到其中七仙真人的歷史背景,惟獨藍採和的真人背景無從考究。」所以,這兩冊藍氏族譜對研究我國道教傳說有很大參考價值。 精心修補 真實性有待權威鑑定 這項發現引起了當地有關部門的重視,並請四川省博物館歷史研究部的專家對該族譜做了複製和復原工作。昨日下午,記者與目前持有和保存這部族譜的大英縣中國死海旅遊區的宋經理取得聯繫,宋經理稱族譜複製和復原工作已經完成,專家認為它確實有相當大的研究價值,但其真實性還有待於權威鑑定部門作進一步鑑定。 再讀神話 深山遭捉弄喝水變神仙 據傳,藍採和18歲就接了爺爺的班,行醫了。他經常進山採藥,有一天,他走到一個荷花池畔,見一個袒露著大肚皮的老者躺在塘邊睡覺,肚臍邊一塊瘡已爛得流膿,還滴著許多黑血。藍採和忙奔到他身邊,用口和手擠吸那瘡。膿血吸盡了,藍採和又貼了一張膏藥在老者肚子上,誰知那老者肚子上竟譁譁流出血來。 過了一會兒,那老者睜開眼睛盯著藍採和突然大聲說:「傻瓜,還不趕快用籃子去提一籃子水來,這裡還流血呢!」 都說竹籃提水一場空,藍採和心裡明白,卻又無奈,也就飛快地去提水。到了老者身邊,籃子裡肯定是滴水全無。藍採和見老者苦笑兩聲,又聽他數落道:「真笨,用那塘裡的粘泥糊在籃子的空格上,不就行了!」藍採和臉一紅,照老者的話做了,提了一籃水,可是成了混沌湯。那老者一看發了怒:「痴貨!還不快把它倒掉,換一籃子清水來!」 藍採和心中上了火,卻又不能言。他正在一籌莫展的時候,忽然看見一位俏麗的女人捂著嘴笑他。那女人說:「大哥,咋不想想法子呀?你看那荷葉與泥巴哪個好?」她故意這樣說。 藍採和看了看寬大的荷葉,心有所悟,就去摘了幾張,疊在籃子裡提了一籃子清澈澈的水來。老者仰倒在地,藍採和自然會意,將一籃水一下潑在老者身上。老者的肚子立即就光光的如同平常一般。藍採和奇異至極,瞪著眼百思不得其解。 「真是個愣頭青!這水奇得很,喝一口看看是什麼藥?」那老者翻身站起來,指著荷塘。藍採和於是用雙手掬了一捧水喝了下去,一股清香沁入肺腑,身子輕飄飄起來。那女人撿起籃子,嬌聲嬌氣地說:「大哥,你成仙了。」藍採和於是一起身,竟騰空而起…… 原來,那老者和那女人正是全真二祖鍾離權和荷花仙子何仙姑。 傳說連結 怪仙藍採和赤腳遊天下 傳說中的八仙在中國民間家喻戶曉,他們是漢鍾離、張果老、鐵拐李、韓湘子、曹國舅、呂洞賓、藍採和、何仙姑。這8位神仙各有道術,法力無邊。有關他們的傳說也一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尤其是吳元泰的《東遊記》所述的「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故事更是膾炙人口。 《仙佛奇蹤》中記載:藍採和,不知哪裡人,經常穿著破爛的衣服,帶著六寸的腰帶,一隻腳穿靴,一隻腳赤足。夏天時在長衫內穿厚厚的棉襖,冬天時躺在雪地中,呼出的氣仿如蒸氣一般。每次在大街中討飯,手持大拍板,長三尺餘。他喝醉了就唱歌,老的小的都看他唱歌,唱時好像是發狂,但又不是。歌詞隨意而作,歌中充滿了仙意,而且變幻莫測。他常常把得到的錢穿在繩子上,拖著走,就是掉了也不顧,有時贈與窮人家,有時花在酒肆中。他週遊天下時,有人在孩童時見過他,至老後再見他,他的容貌依舊。後來有人見他在壕梁酒樓上飲酒,聽見有笙簫的聲音,忽然乘著鶴而飛上天空,拋下靴子、衣衫、腰帶、拍板,慢慢而升。元劇《鍾離權度藍採和》則說藍採和是藝名,真名叫許堅,是個唱雜劇的,年五十時,做壽因不知犯了什麼錯,為官府扣打,後被鍾離權度化成仙。 藍採和常唱的《踏歌》 踏歌藍採和,世上能幾何? 紅顏一椿樹,流年一拋梭。 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紛紛來更多。朝騎鸞鳳到碧落,暮見桑田生白波。長累明暉在空際,金銀宮闕高嵯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