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氏族譜驚現大英 藍採和兩千子孫在四川

2020-12-19 搜狐網
藍氏族譜驚現大英 藍採和兩千子孫在四川

NEWS.SOHU.COM  2003年11月23日11:22  四川在線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四川在線消息藍氏,原本姓姬,鄭穆公後裔也。藍姓出自軒轅第六子尹疊楚大夫,賜姓為藍,封藍田,立郡汝南。藍氏始祖原居江西瑞州府高安縣萬領鄉四十三郡白馬林。後裔因亂部分遷海南寶慶府新化縣大陽鄉八郡胡清坪。康熙四十八年,有採和十五世子孫自江西瑞州府安縣遷家來蜀,在大英縣卓筒井鎮石馬村等地安居落戶。——摘自《藍氏族譜》

  《藍氏族譜》驚現大英縣,八仙過海神仙之一藍採和原系大英卓筒井鎮石馬村藍氏家族祖先

  昨(22)日從大英縣傳出秘聞:一部最新發現有著400多年歷史的《藍氏族譜》,記載了神話傳說中八仙過海神仙之一藍採和,實為唐高宗開德元年癸酉科進士,系大英縣卓筒井鎮石馬村藍氏家族的祖先。目前省博物館歷史研究部有關專家已對這部嚴重腐爛的族譜修補完畢,其鑑定工作有待進一步展開。

  族譜為證 藍採和子孫躬耕大英

  據遂寧市美術教育學會副理事長成朝根介紹,大英縣卓筒井鎮石馬村400多戶人全部姓藍,在獲悉該村藍氏家族族譜記載了傳說中的八仙之一藍採和的相關情況後,由大英縣中國死海旅遊區經理陳知民、大英縣招商旅遊局副局長何國華、遂寧市美術教育學會副理事長成朝根等人組成的考察團專程來到該村考察。在該村四社農民藍印文家中,考察團找到了兩本嚴重損壞的《藍氏族譜》,內有一段文字專門記載了藍採和的簡歷、妻子李氏及其子孫的秘聞。

  據族譜記載:「藍採和,唐高宗開德元年癸酉科進士,受諫議大夫。因杵於權臣楊國遂,後解印別妻離子,修煉百日飛升,稱為大羅仙者,即公也。有歌曰:踏踏歌,藍採和,世界能幾何,何顏一椿樹,流年一拋梭……」這兩本族譜重點記載了藍氏家族從隋朝到民國時期所有家族成員的興衰歷史。藍印文為藍氏家族第21世後裔,石馬村一帶現有藍氏後裔2000餘人。

  破損嚴重 族譜已有400多年歷史

  該族譜是從明朝時候開始記錄的,推出有400多年的歷史了。族譜共有兩冊,一冊為正楷毛筆手抄16開本,據說此本為總譜;一冊破損已經較為嚴重,為正楷毛筆手抄8開本,此為分譜。這兩本族譜一大一小,紙張都已經泛黃,不少地方已經腐化,但保留得較為完整。

  成朝根說,傳說中的神話人物八仙都是從真人演變而來的,「當前從國內查到的資料來看,都能找到其中七仙真人的歷史背景,惟獨藍採和的真人背景無從考究。」所以,這兩冊藍氏族譜對研究我國道教傳說有很大參考價值。

  精心修補 真實性有待權威鑑定

  這項發現引起了當地有關部門的重視,並請四川省博物館歷史研究部的專家對該族譜做了複製和復原工作。昨日下午,記者與目前持有和保存這部族譜的大英縣中國死海旅遊區的宋經理取得聯繫,宋經理稱族譜複製和復原工作已經完成,專家認為它確實有相當大的研究價值,但其真實性還有待於權威鑑定部門作進一步鑑定。

  再讀神話

  深山遭捉弄喝水變神仙

  據傳,藍採和18歲就接了爺爺的班,行醫了。他經常進山採藥,有一天,他走到一個荷花池畔,見一個袒露著大肚皮的老者躺在塘邊睡覺,肚臍邊一塊瘡已爛得流膿,還滴著許多黑血。藍採和忙奔到他身邊,用口和手擠吸那瘡。膿血吸盡了,藍採和又貼了一張膏藥在老者肚子上,誰知那老者肚子上竟譁譁流出血來。

  過了一會兒,那老者睜開眼睛盯著藍採和突然大聲說:「傻瓜,還不趕快用籃子去提一籃子水來,這裡還流血呢!」

  都說竹籃提水一場空,藍採和心裡明白,卻又無奈,也就飛快地去提水。到了老者身邊,籃子裡肯定是滴水全無。藍採和見老者苦笑兩聲,又聽他數落道:「真笨,用那塘裡的粘泥糊在籃子的空格上,不就行了!」藍採和臉一紅,照老者的話做了,提了一籃水,可是成了混沌湯。那老者一看發了怒:「痴貨!還不快把它倒掉,換一籃子清水來!」

  藍採和心中上了火,卻又不能言。他正在一籌莫展的時候,忽然看見一位俏麗的女人捂著嘴笑他。那女人說:「大哥,咋不想想法子呀?你看那荷葉與泥巴哪個好?」她故意這樣說。

  藍採和看了看寬大的荷葉,心有所悟,就去摘了幾張,疊在籃子裡提了一籃子清澈澈的水來。老者仰倒在地,藍採和自然會意,將一籃水一下潑在老者身上。老者的肚子立即就光光的如同平常一般。藍採和奇異至極,瞪著眼百思不得其解。

  「真是個愣頭青!這水奇得很,喝一口看看是什麼藥?」那老者翻身站起來,指著荷塘。藍採和於是用雙手掬了一捧水喝了下去,一股清香沁入肺腑,身子輕飄飄起來。那女人撿起籃子,嬌聲嬌氣地說:「大哥,你成仙了。」藍採和於是一起身,竟騰空而起……

  原來,那老者和那女人正是全真二祖鍾離權和荷花仙子何仙姑。

  傳說連結

  怪仙藍採和赤腳遊天下

  傳說中的八仙在中國民間家喻戶曉,他們是漢鍾離、張果老、鐵拐李、韓湘子、曹國舅、呂洞賓、藍採和、何仙姑。這8位神仙各有道術,法力無邊。有關他們的傳說也一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尤其是吳元泰的《東遊記》所述的「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故事更是膾炙人口。

  《仙佛奇蹤》中記載:藍採和,不知哪裡人,經常穿著破爛的衣服,帶著六寸的腰帶,一隻腳穿靴,一隻腳赤足。夏天時在長衫內穿厚厚的棉襖,冬天時躺在雪地中,呼出的氣仿如蒸氣一般。每次在大街中討飯,手持大拍板,長三尺餘。他喝醉了就唱歌,老的小的都看他唱歌,唱時好像是發狂,但又不是。歌詞隨意而作,歌中充滿了仙意,而且變幻莫測。他常常把得到的錢穿在繩子上,拖著走,就是掉了也不顧,有時贈與窮人家,有時花在酒肆中。他週遊天下時,有人在孩童時見過他,至老後再見他,他的容貌依舊。後來有人見他在壕梁酒樓上飲酒,聽見有笙簫的聲音,忽然乘著鶴而飛上天空,拋下靴子、衣衫、腰帶、拍板,慢慢而升。元劇《鍾離權度藍採和》則說藍採和是藝名,真名叫許堅,是個唱雜劇的,年五十時,做壽因不知犯了什麼錯,為官府扣打,後被鍾離權度化成仙。

  藍採和常唱的《踏歌》

  踏歌藍採和,世上能幾何?

  紅顏一椿樹,流年一拋梭。

  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紛紛來更多。朝騎鸞鳳到碧落,暮見桑田生白波。長累明暉在空際,金銀宮闕高嵯峨。





相關焦點

  • 藍氏族譜揭秘:藍採和原是老南京
    金陵晚報記者 於志兵金陵晚報報導「大羅仙者」藍採和確有其人!日前,北京東方文化館館員柳哲在國家圖書館發現光緒七年編撰的《藍氏續修族譜》,據其記載,藍採和確有其人,是藍氏109世,還是個地道的「老南京」。
  • 「神仙」藍採和子孫在萍鄉(圖)
    在這個大家族中,至今還保留著一本於1925年修訂的《藍氏族譜》。令人驚奇的是,這本《藍氏族譜》詳細記載了神話傳說中八仙之一藍採和,實際上是一位有著自己生平的真人。藍採和是藍氏109世祖,公元693年8月11日丑時出生於江南江寧府句容縣,即現在的江蘇省鎮江市句容縣。他的真實身份是唐代進士,系萍鄉市上慄縣雞冠山鄉圳上村藍氏家族的祖先。
  • 赤橙黃綠青藍紫也是姓 藍採和歷史上確有其人
    據多個《藍氏族譜》記載,藍姓源出姜姓,出自炎帝神農十一世孫帝榆罔之子昌奇。傳說昌奇出生時,有熊國的國君向帝榆罔進貢了一株「秀藍」,帝榆罔便將昌奇賜姓為「藍」。如今的藍姓人大多奉昌奇為始祖,至今已繁衍至第153世。  另有一支藍氏源出嬴姓。據記載,遠古先賢伯益的後裔中,有個人名叫秦子向。春秋後期,秦子向被封為藍君,封邑在今陝西藍田縣。
  • 客家族譜--藍氏
    清乾隆十二年左右三十世祖藍維棟從廣東嘉應州(今梅州)平遠縣(今廣東省平遠縣)遷四川三臺縣樂安鄉、古井鎮。念七郎後裔第三十一世祖藍如桂從嘉應州長樂縣遷三臺縣老馬鄉。念五郎之十二代孫藍克彬乾隆二年,1737年遷四川巴縣白市驛,後又遷四川璧山縣(現為重慶市璧山縣)。
  • 【藍氏族譜】重慶榮昌藍氏族譜序
    各姓宗族代代相傳的族譜可以和國史、地方史志互相印證,互為補充。各時期各姓族譜,一般皆列有反映修譜時期時代特點的族訓、族規、族約。如敬天地,奉祖先,孝雙親,友兄弟,和夫婦,篤宗族。信朋友,睦鄉鄰,完國課。訓子女,戒忤逆,戒嫖賭,戒爭鬥,戒好訟,戒驕諂,戒下賤,戒酗酒,戒亂宗,戒溺女等。
  • 八仙之永遠年輕的神仙---藍採和祖師的故事
    《藍氏族譜》,記載了神話傳說中八仙過海神仙之一藍採和,實為唐高宗開德元年癸酉科進士,系大英縣卓筒井鎮石馬村藍氏家族的祖先。四川省博物館歷史研究部有關專家已對這部嚴重腐爛的族譜修補完畢,其鑑定工作有待進一步展開。族譜為證 藍採和子孫躬耕大英.
  • 你絕對曉不得八仙人物藍採和是大英人!
    清乾隆八仙人物鎏金銅造像|弘儒傳世收藏館藏藍採和,原名許堅,四川省大英縣人,為唐高宗開德元年癸酉科進士,在大英縣卓筒井鎮石馬村藍氏家族的《藍氏族譜》中有神話傳說中八仙之一藍採和的記載。此外,她還能辨識和採摘山中的各種仙草靈藥,為附近的百姓治療各種疾病,且能預測人事,因此周圍的人都稱她為何仙姑。
  • 鎮寺之寶露面 藍採和確有其人 千年珍寶大揭秘
    4月17日,在「中國百姓生活遊—走進神秘的遂寧啟動儀式暨千年珍寶大揭秘」活動上,三件稀世珍寶—宋代敕賜觀音玉印、國寶宋瓷荷葉蓋罐、八仙之一的藍採和族譜在遂寧市宋瓷博物館首次與公眾見面,隨著專家的介紹,三件珍寶的神秘面紗被一一揭開。  眼見一  第一件珍寶是青釉荷葉形蓋罐。
  • 歷史悠久的汝南藍氏
    汝南藍氏的起源「受姓膺封爵汝南,根深蒂蕃子孫延。一株結子天下傳,府府州州盛曰藍。」這是對藍姓氏族的詩讚。受姓膺封,君命是從;傳嗣永遠,蕃延無窮;綿綿不息,日月同隆。這便是歷史悠久的汝南藍氏產生於發展過程的高度概括和總結。
  • 《藍氏族譜》重大發現 藍氏一族系「八仙」藍彩和後裔
    《藍氏族譜》重大發現 藍氏一族系「八仙」藍彩和後裔 2015年06月01日 14:14:20來源:浙江在線出席本次大會有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藍氏宗親聯誼工作委員會執行主任藍彪、中華藍氏宗親聯誼總會會長藍玉峰、藍光標以及臺灣藍姓宗親聯誼會會長藍仁村等近百名專家學者。
  • 四川富順《藍氏族譜》光緒年修
    【譜名】:四川富順《藍氏族譜》【版本】:光緒丁亥(1887)手寫稿本【冊數】:一冊殘【修纂者】:>景官【開本】: 21.3*13【始遷經歷】:德甫、文甫、和甫公自福建水雲鄉遷廣東嘉應州長樂縣, 文甫公後人廷簡公子松泗、松洲入川貿易,遂家於富順縣戴家寺周家衝【收藏情況】:中國家譜總目無錄【略圖】:
  • 藍採和成仙的故事
    藍採和是漢族民間及道教傳說中的八仙人物。唐朝人,在今重慶江津白沙鎮永興大圓洞得道成仙。他從出生在四川省,大英縣卓筒井鎮石馬村,據說是藍氏家族的祖先。《藍氏族譜》記載了神話傳說中的藍採和。老頭睜開眼睛看著藍採和大聲說:"還不趕快用籃子去提一籃子水來,沒看到我這肚子在冒血哪?"藍採和趕緊提著竹籃跑到池塘邊去提水,等再跑回來水全漏光了,藍採和這樣跑了兩趟沒剩下一滴水,於是他就把池塘裡的泥巴糊到籃子裡,打上一籃子水跑了回來,那老頭見了吼道:「這水能用嗎?」
  • 藍採和身世破解「八仙」真有其人 身份史料可證
    9日,經鎮江文物部門反覆考證,「八仙」研究領域最後一個謎團——藍採和身世之謎成功告破。  據介紹,從國內目前可查資料看,此前僅能找到7仙真實身世,惟獨藍採和身世無任何文字記載。經鎮江文物部門多方尋訪,終於在江西萍鄉發現了一部民國刊刻《藍氏族譜》,記載著:藍採和實為唐開元進士,公元693年生於江寧府句容縣(今鎮江句容市),任左闕諫議大夫,因與奸相楊國忠不和,棄官退隱終老南山。
  • 兩岸藍氏宗親福建上杭廬豐畲族鄉尋根
    中新網上杭4月9日電 (張金川 池威)農曆「三月三」是畲族的傳統節日,又被稱為「烏飯節」和「對歌節」,自古有之,沿襲至今。9日正值農曆三月初三,福建省上杭縣廬豐畲族鄉「三月三」烏飯節在上杭縣廬豐畲族鄉豐濟村藍氏家廟廣場拉開帷幕。來自廣東、廣西、浙江、江西、貴州及香港、臺灣等地的藍氏宗親祭祀團、民俗文化愛好者和社會各界人士萬餘人云集畲鄉,共同感受民族文化和濃鬱獨特的畲鄉風情。廬豐畲族鄉地處汀江左岸,是龍巖市兩個少數民族鄉之一,畲族人口近萬,多以「藍」姓為主,佔全鄉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 陳支平 劉婷玉:閩臺畲族族譜搜集整理札記
    經過在臺灣各大圖書館的摸底調查,整理出臺灣館藏藍、雷、鍾姓的族譜有近百種,分藏於臺北故宮(微博)博物院、臺灣「國家」圖書館、宜蘭縣文史館等地。臺灣地區所藏藍氏族譜與漳州所藏族譜在史料互補方面具有很大價值,比如《汝南堂藍氏族譜》中就全文影印了1948年版的《萇谿始祖源流登記》。更為引人注意的是漳浦地區的藍氏家族自清代以來,作為畲族的民族認知,並未明顯的體現在族譜記載中,而臺灣的藍氏族譜反而從一個側面保留了作為畲民的藍氏的寶貴記載。
  • 八仙系列五:傳說中安徽出生的藍採和怎麼會變成青海人的
    八仙中的藍採和是一位很接地氣的仙人,他的眾多傳說雖然和道教神仙體系中的眾多神靈一樣自相矛盾的地方不少,不過其早期的事跡還算是有跡可循,具備很強的合理性。特別是南宋大詩人在他的史學名著《南唐書》中曾簡略提到過藍採和是唐末逸士,所以他算是張果之外八仙中另一個勉強算是正史有載之人,也表示他的傳說在兩宋時期已經在民間流傳很廣了。陸遊沒有明確藍採和是哪個地方人,不過因為《南唐書》主要記載的是五代時割據江南的南唐小朝廷的歷史和名人故事,所以藍採和此人如果真的存在的話,應該是南唐疆域內某地的人士。
  • 即墨藍氏名人多——踏歌藍採和,世界能幾何。紅顏三春樹,流年一擲梭
    不同於我們之前採訪的多家姓氏在明洪武年間、永樂年間隨軍遷徙到青島的歷程,藍氏進入即墨可以追溯到南宋時期。  「我藍氏,故昌陽舁山人。自南宋間徙居即墨。」這是藍氏九世祖藍再茂首次撰修《即墨藍氏族譜》中的一句話。這一句,直接點明了藍氏的來源地和遷徙時間。
  • [附圖)千年周氏族譜驚現分水鎮
    [附圖)千年周氏族譜驚現分水鎮 在安居區分水鎮大馬口村7組,69歲的卜孝良大娘和她的丈夫周俊明共同保有著這份珍貴的族譜。  周俊明的爺爺周守全老先生在周氏家族中享有崇高的聲望。今天,在他的族人看來,由他的孫兒孫媳保有這份族譜並不存在多大的爭議。  這本族譜代代相傳。文革中,破四舊之風盛行,周守全冒著極大的風險,將這本族譜保存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