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悠久的汝南藍氏

2020-12-13 駐馬店網

□晚報記者   王瑩    姚惠峰   通訊員   劉炳松

據《尚書·禹貢》等史籍記述,禹分天下為九州,豫為九州之中,汝南又為豫州之中,故為「天中」。

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為著姓望族的產生與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基礎。所以,早在公元前2700多年,就有藍姓產生於天中大地。據《宋代百家姓及郡望表》顯示,到了宋代,汝南的郡望大族已達到22姓:周、昌、袁、殷、齊、和、穆、藍、危、梅、盛、應、曲、糜、仰、鹹、廖、沙、鞠、蓋、商、言。這22個汝南郡望中,藍姓是得姓最早的姓氏。4000多年過去了,汝南藍姓像一株參天的大樹,茁壯地生長繁衍在祖國的大地上,散發出沁人心脾的幽香。現在,汝南境內的藍氏後裔還有25112人,生活在今汝南縣常興鄉韓寨村。汝南藍氏輝煌的歷史,為天中大地譜寫了燦爛的篇章。

汝南藍氏的起源

「受姓膺封爵汝南,根深蒂蕃子孫延。一株結子天下傳,府府州州盛曰藍。」這是對藍姓氏族的詩讚。受姓膺封,君命是從;傳嗣永遠,蕃延無窮;綿綿不息,日月同隆。這便是歷史悠久的汝南藍氏產生於發展過程的高度概括和總結。

香港著名學者藍海文博士在《中華藍氏總譜總序》中稱:「天下藍氏,凡奉汝南為郡望者,皆昌奇公子孫,都是堂堂正正的漢民族,炎帝神農氏的嫡傳子孫。」其傳承世系是:

1世:炎帝,人文始祖,崩於湖南長沙之茶鄉,生一子名臨魁,立為帝。

2世:帝臨魁,為炎帝納奔水氏之女聽拔所生。生子承,立為帝。

3世:帝承,有子明。

4世:帝明,有子宜。

5世:帝宜,又曰帝直,有子來。

6世:帝來,又曰帝克,有子裡。

7世:帝裡,又曰帝釐,有子節莖。

8世:節莖,未立帝位,有二子克、戲。

9世:克,未立帝位,有子榆罔,立為帝。

10世:帝榆罔。當時居山東曲阜之空桑,因遭蚩尤之亂不能制,遷居河北涿鹿。帝榆罔二十二年二月十八日辰時,在帝都空桑(曲阜境內的一個小地名),有熊國的國君向帝榆罔進貢蓼藍一株,勃勃然生氣異常。正當這時,後宮來報,誕生一子。帝榆罔喜,遂將此子賜姓為藍,名「昌奇」。

11世:昌奇,自幼聰明過人,長大以後分封於汝南,號 「火旺公」。遂以此地名為郡望。迨後,子孫蕃衍至豫、雍、青、徐、荊、益、冀、幽等各州地,布甲天下。今天下藍姓,凡奉「汝南堂」的,皆昌奇裔孫。昌奇即為汝南藍氏得姓始祖。

藍氏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古代天子因生賜姓封爵,實自藍姓開始。藍氏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據《藍氏總譜》記述,始於汝南的這支藍姓,由於在夏之前的各代都有人在王左右,裔孫們保存的資料都較為完整,所以,藍氏族譜有較完整的世系記錄。因為有了藍氏族譜,才能準確地計算出軒轅黃帝出生於公元前2741年(帝榆罔十三年)。藍氏族譜成為中國歷史上有關研究黃帝的重要史料。

據《藍氏總譜》記述,藍氏是神農氏醫術與農業技術的繼承者。藍氏發明種棉。始祖昌奇公至35世祖環勝公,都是農、醫專家。祖傳《神農經》。18世祖善公,佐禹治水,人呼為「農醫公」.禹受禪,建都安邑,儀公從之,授以「牧」,子孫世襲其職。19世祖儀公著有「方書」(醫書)。公元前二十一世紀初.夏王啟時代,洪水雖平.屢有河決之患,20世祖選公受命治水有功,晉爵為「伯」。

藍氏雖未王於天下,卻曾改變過中國歷史,忠臣、孝子、良將、鯁夫不時閃耀在歷史的舞臺上。公元前22世紀,21世祖含英公,世襲伯爵之位,佐夏仲康及夏王相。時后羿寒浞篡位,含英公父子保護帝妃逃歸娘家有仍國,帝妃生下遺腹子少康。22世祖彥雲公於辛巳歲舉兵,襲殺寒浞,推少康歸都,遂有「少康中興」。父子被封為邢侯,世襲其爵。

26世祖貞公兄弟三人,皆為郡守,貞公守渤海時,民間厲疾大行,貞公雖然已不業醫,但將儀公遺下「方書」以療民疾,隨手而愈,百姓感恩,渤海各地遍地立神祠,敬奉香火,呼為「護生爺」者,即貞公也。

藍氏世襲爵位,雖不業農醫,但其技仍在。公元前18世紀30年代,商六任帝沃丁時代,35世祖環勝公,官外黃守,外黃民風淳樸,惟務農力穡而巳,但不諳土性時宜,公以祖傳《神農經》教稼,率田夫,興水利,播百彀,去狼莠,植嘉禾,三耕九食。民間豐足,聞於沃丁,遂授以「司農」,食邑萬戶。

藍氏對社會貢獻極大

官爵至盛之時,乃在夏、商、周三代。公元前11世紀,周穆王時代,55世祖良佐公為蔡大夫。公元前6世紀春秋時代楚昭王時,69世祖尹亹(音門)公為楚大夫。公元,2世紀漢獻帝時,91世祖之順公為許昌太守,見曹操專權自恣,退居於儀封西山。公元690(唐武後天授元年)108世祖明德公為揚州節度使,因武則天篡唐,而由北豫地汝寧府汝陽縣遷建康,居今南京之上元朱紫坊。明德公遂為江南開基之祖。明德之子藍採和,於唐玄宗開元元年(713年)考中進士,授官為左闕諫議大夫。其為官多年,正直清廉,因直言進諫朝廷,要為興社稷停建宮殿、減輕賦稅、體恤百姓、救濟災民等,得罪了權臣楊國忠,被摘官帽,解印回鄉,時年才26歲。翌年,採和公赴終南山隱居修煉,以示對官府的反抗。有詩讚曰:

為民進諫理應當,丟掉官位又何妨!

百姓舉薦當神仙,逍遙快活美名揚。

汝南藍氏遷徙概況

神農氏初都陳(河南陳州府),遷曲阜(山東兗州府曲阜縣)。十一傳至帝榆罔,遷空桑(曲阜境一小地名),徙涿鹿(北京順天府涿州),封子昌奇為藍姓1世祖。居長封爵汝南曰「火旺公」。

18世祖藍善,佐禹治水,隨居安邑(山西平陽府屬)22世祖彥雲,父子奉帝妃(夏第六代帝),奔有仍,及少康,復封邢侯,遂居邢(北京順德邢臺縣)30世祖藍梁,事帝孔甲(夏第十四代帝),官司農。孔甲不修國政,諫而不聽,退居平陽 (山西平陽府城)。其子凝(31世祖),復事桀(夏第十七代帝),見桀荒淫無度,遂棄官,舉家隱居長安。40世祖藍森,自長安徙安南(陝西鞏昌府)43世祖藍肇祥(此公繫念七公裔譜載,至藍全位,比念一、念五譜多出七代。疑系訛系,有待考證。但藍景以後,仍按念一、念五族譜順推),又自安南徙居平原縣。55世祖藍良佐,為蔡大夫,遂居昆鄉(河南汝寧府上蔡縣)61世祖藍世瓊遷洛(河南洛陽)67世祖藍彬,徙郢(湖北省江陵縣),孫尹亹(mén),為楚大夫。74世祖藍天香,官鄭上卿,居鄭之柯澤(陝西華州城)91世祖藍元順,為許昌太守,見三國曹操專權白恣,退處儀封(河南開封府儀封縣)97世祖藍標,復遷洛陽之金鄉。104世祖藍增華,宰陽夏,卒於任,葬綿鄉,生二子。次子豪士守墓,居於綿;長子藍履高移涉,居漳原。武則天天授元年 (690)108世祖藍明德,官揚州節度使,宦遊金陵,卜居建康朱紫坊(江蘇南京),是為藍姓遷徙江南之開基始祖。109世祖藍採和,是玄宗開元年癸丑科進士,授諫議大夫職;與楊國忠不合,隱終南山(據云後成大羅仙翁,八仙之一)

另據2010年版《藍氏總譜》記載,念七郎字戊生,從祖地遷上杭廬豐山永裡藍芳村永裡莊,後又遷徙至扶陽畲裡居住。子孫散居,遷移廣東龍州,遷開平、恩平、賀縣及羅城、龍岸、高安居住,遷廣東興寧、羅定,貴州,廣西岑溪、宜山、都安、江浙、北京、上海、南寧、上林。碧田公由南雄遷柳州。

漢光公,144世祖,從宜山慶遠遷居隆山縣(現馬山縣)金釵鄉巴獨村那撤屯立業,生二子,古雷、古寧,古寧公遷徙忻城縣和古萬圩紅河上下遊的古萬圩、新圩鄉古遂鄉、思練鄉大塘鄉、馬泗鄉居住落業。古雷公生十二子,後裔分布在隆山縣的裡當鄉、古寨鄉、古王村、古記村、古今村、民興村、林圩村。古靈鄉橋老村。茄芳鄉茄芳村、局仲村、新聯村以及來賓縣的遷江鎮都有汝南藍氏居住,真可謂藍天之下,皆有藍氏,枝繁葉茂,興旺發達。

汝南藍氏族徽

汝南藍氏族徽為圓形印章式設計,通體為中國紅,中間有一個圓形變體「藍」字,「汝南堂」圍繞在藍字的正上方, 「中華藍氏」圍繞在藍字的下方,外有封閉圓環。

圓形圖案標誌著藍氏家族緊密團結,圓圓滿滿。

中國紅是中華民族傳統的主題色彩。據有關史料記載,炎帝的生母名叫安登,善良賢惠。有一天晚上,她夢見天上的太陽落在自己的懷裡,夢醒以後便懷孕了。懷胎一年零八個月後,生下一個大紅球,紅球開裂,裡面坐著一個胖乎乎的小男嬰,這便是太陽神的化身——炎帝。炎帝成為姜氏部落的首領後,用五行「金、木、水、火、土」中的 「火德」治天下,故以紅色為標誌。藍氏族徽使用紅色就是表示中華藍氏是炎帝的子孫。

「汝南堂」是說明炎帝後裔藍氏系出汝南。

「中華藍氏」標誌著汝南藍氏是堂堂正正的漢民族。

2010年《藍氏總譜》公布,自2011年開始使用。

  

相關焦點

  • 客家族譜--藍氏
    藍氏歷史上主要居汝南(今河南省汝南市)、河北、陝西、安徽、江蘇、福建、廣東等作為郡望,當代則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二省區,「湖廣填四川」時遷來四川一部份,分散全川和今重慶市各地,從閩南遷往臺灣省的也較多。清代以來傳衍到臺灣,則分散臺北、臺中、宜蘭、南投、屏東等地,居臺灣一百個大姓中的第六十位。閩臺藍氏,大多奉祀赤嶺鄉石椅村的藍氏宗祠「種玉堂」為總祖祠。
  • 【藍氏族譜】重慶榮昌藍氏族譜序
    盛世修志,氏族續譜,歷史重任,責無旁貸。《人民日報》記者吳琚訪中國社會科學院袁義達副研究員後,在著文《姓名文化與姓氏基因》中指出:「姓氏在中國源遠流長。『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姓明婚姻,世代不變,是血緣和傳承的標誌;姓氏是一種文化,關係人的歷史和血緣。隨著科學的發展,形成了姓氏群體遺傳學。
  • 《藍氏族譜》重大發現 藍氏一族系「八仙」藍彩和後裔
    《藍氏族譜》重大發現 藍氏一族系「八仙」藍彩和後裔 2015年06月01日 14:14:20來源:浙江在線通訊員 蘭洪海   浙江在線杭州6月1日訊 5月30日,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杭州)民族經濟文化交流會暨中華藍氏宗親聯誼總會浙江分會成立在杭州盛大開幕。
  • 即墨藍氏名人多——踏歌藍採和,世界能幾何。紅顏三春樹,流年一擲梭
    張文豔  用歷史悠久來形容即墨藍氏一點也不為過。不同於我們之前採訪的多家姓氏在明洪武年間、永樂年間隨軍遷徙到青島的歷程,藍氏進入即墨可以追溯到南宋時期。  「我藍氏,故昌陽舁山人。這是藍氏九世祖藍再茂首次撰修《即墨藍氏族譜》中的一句話。這一句,直接點明了藍氏的來源地和遷徙時間。「昌陽舁山」(今萊陽的一座山丘)的地點來源,佐證明確,有清周銘旗《即墨鄉土志》載:「藍氏,故昌陽籍,南宋徒居墨」;有《盟旺山祖林碑記》一文,這是元泰定元年(1324年)膠州學正刑世英為即墨藍氏盟旺山祖林撰寫的碑記,其中有:「春、就裔出昌陽舁山祖宅,自先公徙居黃埠,以至於此」之語。
  • 藍氏族譜驚現大英 藍採和兩千子孫在四川
    藍姓出自軒轅第六子尹疊楚大夫,賜姓為藍,封藍田,立郡汝南。藍氏始祖原居江西瑞州府高安縣萬領鄉四十三郡白馬林。後裔因亂部分遷海南寶慶府新化縣大陽鄉八郡胡清坪。康熙四十八年,有採和十五世子孫自江西瑞州府安縣遷家來蜀,在大英縣卓筒井鎮石馬村等地安居落戶。
  • 城步藍氏苗胞的「烏飯節」 原來是紀念明朝開國大將藍玉
    這天,藍氏各支會首集聚於丹口鎮太平村藍氏宗祠內,紀念藍玉誕辰676周年,並舉行了第十屆四八烏飯節活動。本文將重點介紹明朝開國元勳、苗族大將藍玉的成長故事,他對家國的貢獻,以及名震一時的「藍獄」案,以期從歷史縱深角度全方位了解藍玉其人。
  • 明清時期即墨藍氏家族的祭祖文化
    在即墨提起「周、黃、藍、楊、郭」五大家族,可謂家喻戶曉,他們是以仕宦、文學顯名於明清時期的五大文化世族,其中又以藍氏家族的歷史最為悠久。據《即墨藍氏族譜》記載,藍氏遠在南宋時由昌陽舁山遷於即墨東海黃埠,後又遷城東協旺山,鹹淳間又遷即墨城廂間。明洪武六年,倭奴入侵即墨、萊陽諸城,大屠殺,民遭塗炭,藍氏世系多失考。
  • 汝南地名故事之八   二龍裡街細又長
    汝南地名故事之八 二龍裡街細又長 汝南歷史悠久,文化遺蹟眾多,隨處都能感觸到歲月划過的痕跡。就連縱橫交錯的街巷,也總是令人過目難忘。如雲路街讓人想起嶽飛的「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白玉街讓人想起李本固的「今日辭別黃土崗,它日相逢白玉街」,還有金牛橋街、娘娘巷、桂花巷、細粉巷、王家巷、龍亭街、察院街等等都蘊含著動人的故事,而二龍裡街呢?
  • 駐馬店市縣區規劃分析之汝南
    至清朝末期(1903年)京漢鐵路在駐馬店設立火車站後,開封至羅山的馳道廢止,汝南地理優勢喪失,地位急劇下降,淪落為駐馬店市的一個縣,至今仍然發展滯後,2019年才剛剛脫貧。汝南轄區圖作為駐馬店的文化母地、天中文化的發源地、駐馬店市「一中心五組團」的都市區副中心,未來隨著駐馬店市區的發展必然會帶動汝南的復興,同時駐馬店市也會利用汝南縣的優勢
  • 《<汝南先賢傳>輯本註譯》研討會發言摘要
    我想從域外收藏的文獻來談談駐馬店的歷史文獻。古人說「盛世修書」,《駐馬店歷史文獻叢刊》的出版是一個良好的開端。現存最早的駐馬店方志為明代李本固的《汝南志》。這部書體例完備,綱目清晰,內容豐富,是一部很有水平和史料價值的方志。這部書編成之後,其中一些因為體例原因不便採入志書的內容,被輯為《汝南遺事》。
  • 汝南羅卷戲的前世今生
    駐馬店歷史悠久、文化遺產豐富,這不僅是我市人民的寶貴財富,也是天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全市共有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9項,國家級傳承人5人;省級非遺保護項目36項,省級傳承人33人;市級非遺保護項目157項,市級傳承人79人;縣級非遺保護項目643項,縣級傳承人423人。確山打鐵花、遂平大銅器、西平大銅器、汝南羅卷戲等,先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汝南地名故事之十一:秀雅小西湖
    汝南古城西門外,有一處蘆葦遍布、鵝鴨雲集的湖泊。那裡本是歷代築城修牆取土後形成的窪地,在北宋之前就建成了秀麗雅致的景觀,世人皆稱&34;。汝南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文韜武略的經國人才燦若星辰。由於地處淮北平原,兩千年前就是貫通中原地區的水陸碼頭。
  • 隆教藍氏家廟:百年宗祠承文化 尋根問祖促宗情
    宗祠   是凝聚民族血緣和感情的紐帶   一座座宗祠書寫著各個姓氏的歷史淵源   承載著家族的榮耀與故事   位於隆教畲族鄉紅星村的   藍氏開漳師祖大宗祠「種玉堂」   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成為了海內外藍氏畲族宗親   尋根問祖、溯本歸源的情感紐帶
  • 分析陳情令 溫氏和藍氏接近歷史上哪個朝代?
    幸好,魏無羨回來了~此文摘自本人原創系列劇評《忘掉前世,只羨今生》點擊右上角「關注」,了解更多的電視劇深度賞析原作者:隔世守望我思考過幾大世家接近歷史上哪個朝代,個人認為溫家比較接近元朝:1再看姑蘇藍氏,比較類似南宋:1、風景秀麗,經濟繁榮。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藍氏處在風景如畫繁榮富庶的姑蘇,是「天下糧倉」、「東方威尼斯」,佔據得天獨厚的地緣條件,一直是仙界農業、工商業、手工業中心。
  • 汝南地名故事之十一:秀雅小西湖
    汝南古城西門外,有一處蘆葦遍布、鵝鴨雲集的湖泊。那裡本是歷代築城修牆取土後形成的窪地,在北宋之前就建成了秀麗雅致的景觀,世人皆稱"小西湖"。汝南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文韜武略的經國人才燦若星辰。基於唐朝時汝南"初置予州,寶應初以避諱改為蔡州"的緣由,絡繹不絕的文人雅士就把小西湖與城南側的小南海並稱為古"蔡州八景"之一。北宋進士孔武仲,江西峽江縣人,一生著說百餘卷,是 孔子四十七代孫。他與哥哥孔文仲弟弟孔平仲文藻相暉,合稱"三孔"。黃庭堅譽之曰:"二蘇聯璧,三孔分鼎"。
  • 藍氏禁言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藍氏禁言術=男士禁言術?
    來源:金融界保險最近,一個保險類的抖音大號留言中有這樣的一些留言:藍氏禁言、藍氏禁言術,不僅是這個保險抖音號有,小編發現其他等短視頻也有類似的留言。藍氏禁言、藍氏禁言術是什麼梗?所以,熱評裡發表「藍氏禁言術」的人其實是有點像前段時間的「刪掉,讓我說」,還有「兄弟醒醒,你抖音炸了」也有異曲同工之意,所以「藍氏禁言術」、「你抖音炸了」、「刪了讓我說」都是調侃上熱評的人而已,因為是藍家人的禁言術,所以被書迷們稱之為是「藍氏禁言術」。而網友評論「藍氏禁言」的意思,就是想說:我要評論的話被你搶了。
  • 藍氏禁言術是什麼梗 姑蘇藍氏禁言術是什麼意思出處是哪?
    藍氏禁言術是什麼梗 姑蘇藍氏禁言術是什麼意思出處是哪? 最近在抖音上經常的看到有人刷評論說「藍氏禁言術」,很多小夥伴還不明白什麼是藍氏禁言術,這個詞到底代表什麼意思,出處是哪裡,下面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藍氏禁言術是什麼梗。
  • 藍氏禁言是什麼意思含義來源介紹 藍氏禁言出自哪部電視劇
    最近這段時間抖音評論區被各種禁言術刷屏,幾乎在各種熱門的抖音視頻下面都會看到「藍氏禁言」這個詞。相信很多人還不知道藍氏禁言是什麼意思?下面來看一下。  藍氏禁言是什麼意思含義來源介紹  「藍氏禁言」是一種禁言術通常用來評論不準他人說話,大都是玩笑意思,通常指:你瞎說什麼大實話,給你用藍氏禁言。
  • 汝南周氏鑾公後裔聯誼會第一屆代表大會在湯裡召開
    近日,汝南周氏鑾公後裔聯誼會第一屆代表大會在銅鼓縣湯裡文化旅遊度假區圓滿召開,湯裡文化旅遊度假區董事長、大會主席團副主席周其亮先生在會上致歡迎詞。  各位宗長、各位宗親:  公元953年,我們的祖先鑾公鑾婆徒居銅鼓,成為開拓銅鼓第一人。歷經千多年的繁衍,鑾公後裔枝繁葉茂、人丁興旺,後嗣分遷全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