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遙指的是哪個杏花村?

2020-12-16 濟南日報
  

  要評選中國最美的詩詞,「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多半會在列。這首題為《清明》的節令名詩,至少每年一度,會被全國大規模吟誦,堪稱婦孺皆知。在連孫悟空家鄉、西門慶故裡都要爭搶的現在,「杏花村」在哪裡,必然也是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好由頭。數十年來,天南地北有多個城市都在爭奪這個名號,除山西汾陽、安徽貴池兩大對頭之外,還有江蘇徐州和南京、江西上饒、湖北麻城等地加入混戰。
  作為高冷的文化旁觀者,我們不參與爭執,只是跟大家一起來聊聊「杏花村」。
被玩壞的《清明》
  這首七絕《清明》,是杜牧的代表作之一。在照相技術還沒被發明的時代,詩人的形象往往是通過自己的作品建立起來的。比如說起李白,就是一個飄逸瀟灑的白衣詩俠;說起杜甫,就是一個清瘦悲苦的灰發老頭。而其實杜甫比李白還小11歲。那麼說起杜牧,大部分人都會覺得這是一個「英發俊爽」、「風華流美」的健朗少年。大概是因為他寫了太多「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自恨尋芳到已遲,往年曾見未開時」等香豔的辭章。
  杜牧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他是正宗官二代,祖父是當朝宰相。他在家族中排行十三,因此有「杜十三」這個武俠味十足的名號。另外「杜樊川」也是他,因其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也因此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成名很早,23歲就寫出了令人驚豔的《阿房宮賦》,26歲更是中了進士。如果你只會背一首杜牧的詩,恐怕就是這首《清明》。當然現在也有人稱這首詩不是杜牧的作品。考據的事兒太麻煩,我們就不追根究底了,還是遵照公認的說法,認為就是杜牧在任池州刺史期間寫的吧。
  這首詩太過有名,未免就會被人做做文章。有人認為全詩太囉嗦,可以將其改為五言:清明雨紛紛,行人慾斷魂。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果然簡潔明快了許多。
  有人將其改為一首詞: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還有人將其改為一幕話劇:(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
  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只能說城裡的讀書人真會玩!再有就是杜牧這首詩寫得太平易近人,既無一個難字,也沒有一處用典,群眾基礎過於深厚。
神州處處「杏花村」
  杜牧所問的「杏花村」究竟在哪兒,恐怕是唐詩留給後人的最大懸案之一。
  今天跟「杏花村」有最直接關係的,是山西的杏花村汾酒集團。又有村、又有酒,幾乎將杜牧的文化遺產效益繼承到最大化。但是
  如果要較真論證下杜牧的「杏花村」在哪
  裡,第一個排除的就是汾陽。原因很簡
  單,因為杜牧從未到過山西。
  那麼應該就是安徽貴池杏花村了。杜牧曾做池州刺史四年,從詩的內容來看,「清明時節雨紛紛」,是寫江南景色,與這裡天氣更相符;當地史志記載「十裡杏花,十裡酒肆」,酒家首推「黃公酒壚」,並稱牧童「遙指」的就是這一家酒店。
  「杏花村」這麼珍貴的文化遺產,自然不止這兩處宣布主權,加入論爭的還有江蘇徐州豐縣朱陳村,因為蘇軾有《朱陳村嫁娶圖》詩云:「我是朱陳舊使君,勸農曾入杏花村。」
  還有湖北麻城岐亭杏花村,這裡也以產酒聞名,當地有民謠道:「三裡桃花店,四裡杏花村,村中有美酒,店中有美人。」
  今年又有江西上饒的文史專家指出,杜牧詩中的「杏花村」,應當位於上饒玉山縣冰溪鎮,因為杜牧在任江西團練府巡官期間,曾到玉山巡差辦事,看到這遍植杏花,揮筆寫下此詩。
  「杏花村」歸屬權的爭奪不只是紙上文章,而是正經八百鬧上了公堂。晉皖兩地在為此商標權糾纏了9年之後,2010年,北京高院作出終審判決,「杏花村」一分為二:「酒」在山西,「玩」在安徽。
  據統計,目前全國各地的「杏花村」有超過20多處,其中也包括了山東梁山的杏花村。只怪大家都太喜歡杏花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杏花村之外,安徽池州還有一座山叫做齊山。這個名字是誰起的呢?是包拯。包拯也曾任池州知府。而齊山上面有一座翠微亭,是杜牧所建。但是這個亭子出名是因為一首詩,《池州翠微亭》:經年塵土滿徵衣,特特尋芳上翠微。好水好山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這首詩是誰寫的呢?是嶽飛,沒錯,就是精忠報國的嶽飛——有時候你會發現,世界真的好小,而中國文化又真的很大!
  杏花村在哪裡?恐怕只有牧童才知道
  國人爭搶名人故裡已經不是新鮮話題,比如襄陽和南陽諸葛亮躬耕地之爭、文水和利州武則天籍貫之爭、江油和天水李白故裡之爭……類似羅貫中、楊玉環、老子、朱熹、西施,甚至連孫悟空、西門慶、嫦娥都有人爭。從神話傳說、三皇五帝,到先秦諸子、三國群英,甚至美女佳麗、壞蛋反派,眾多省份樂此不疲,酣戰其中。
  在這些如雷貫耳的歷史人物之間,小小「杏花村」簡直太籍籍無名了!
  其實作者覺得吧,「杏花村」,就是牧童隨手一指的、一個開滿杏花的小村莊,這種村莊隨處可見,幾乎每個人記憶裡的故鄉都有這樣的場景。杏花村,只是大家心目中一個美好的意象。
  郭沫若說過:凡是名人勝跡,後人往往多所附會。「杏花村」只是詩人的一個的白描手法,類似的還有「黃葉村」(關於曹雪芹的「不如著書黃葉村」);「葦花村」(唐翁洮詩句:「海氣暗蒸蓮葉沼,山光晴逗葦花村」);「夕陽村」(宋劉子翬詩句:「鳥聲幽谷樹,山影夕陽村」);「薜荔村」(五代譚用之詩句:「秋風萬裡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等等。
  在唐宋詩詞中,作為一個美好意向,「杏花村」出現頻率非常高。「薄煙楊柳路,微雨杏花村」、「雨幹楊柳渡,山熱杏花村」、「晚風楊葉社,寒食杏花村」、「杏花村館酒旗風,水溶溶,揚殘紅」、「羅浮夢覺,步芳影、如宿杏花村」……列個30首不在話下。
  現在人們仍然很喜歡這個意象。2015年春晚,李宇春唱了一首《蜀繡》。其中有句歌詞說「紅燭枕,五月花葉深,六月杏花村」。這個歌詞是郭敬明填寫的,當時引起眾多批評,比如過於花哨、不合常識等等。同樣的詞,方文山寫就是中國風,郭敬明寫就是言之無物,郭敬明你到底得罪了多少人?

相關焦點

  • 鄉遊往何方 牧童遙指杏花村
    牧童遙指杏花村。」晚唐詩人杜牧的這首「清明」詩膾炙人口。3月9日,首屆湖北麻城歧亭古鎮杏花旅遊節開幕式在杏花村舉行。2007年,歧亭鎮被麻城市列為「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並作為武漢城市圈旅遊服務基地的重點項目之一,同時納入到麻城市旅遊板塊建設項目,重點發展文化遊、生態遊、觀光遊、農家遊和尋根遊等。
  • 牧童遙指「杏花村」,杏花村裡訪酒都
    牧童遙指「杏花村」,杏花村裡訪酒都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一首詩成就了一個樓閣亭臺或一個小城村落,俯拾皆是。「昔人已乘黃鶴去」成就了黃鶴樓;「先天下之憂而憂」讓嶽陽樓名聞天下;「落霞與孤鶩齊飛」眼前頓時浮現出滕王閣,但是杜牧「遙指」的杏花村並沒有特指。全國有80多個杏花村,於是引發了關於杏花村的「千古奇案」。杏花之意不在「村」而在於酒,這是因為現代人有了商品的品牌意識。關於杏花村爭議比較多的是山西汾陽杏花村和安徽貴池杏花村,而且兩地都產美酒。
  • 牧童遙指杏花村,杏花村到底在哪?99%的人都理解錯了!
    晚唐詩人杜牧,一首膾炙人口的《清明》詩,講到江南清明那醉人的雨、花和酒,也講到了聞名千古的杏花村。那麼詩中所指的杏花村到底在哪裡?很多人都認為是山西杏花村,因為有杏花村酒,其實通過歷史考證發現和山西相距幾百公裡以為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安徽
  • 杏花村全國有很多,但牧童遙指的杏花村到底是指那個杏花村?
    牧童遙指杏花村」。詩中的「杏花村」因而名聲遠播。粗略一數,全國比較有名的「杏花村」就有二十多個,到底哪是《清明》詩中的杏花村?這裡,不妨擇其有影響的幾處說說,看看孰是孰非。然而杜牧從未來過這裡,也就不可能借問此處酒家,而牧童的遙指一定更遠更遠,就是說這個杏花村不在山西。二是安徽貴池縣西「杏花村」。該地也素產美酒,至今村中還有唐代「吉井酒坪」的遺蹟。宋明清三代都建有杜公祠,並在周圍廣植杏樹,景色迷人。從杜牧在池州的經歷來看,時間、地點、環境都與《清明》一詩相合。故有人認為這是杜詩中描繪的杏花村。
  • 心居來|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同時北宋初已經有記載,「杏花村在(江寧)縣理西,相傳為杜牧沽酒之處。」北宋初離晚唐不遠,已經流傳這樣的故事,說這首詩是杜牧寫的,並且也沒有更確切的證據說不是杜牧寫的,我們就權且認為這是杜牧的作品。欲斷魂的行人是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 牧童遙指的杏花村究竟在哪裡?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這首詩的背景究竟是什麼,今天的的人們頗為好奇,一種說法是說在山西省汾陽縣城北三十裡處的「杏花村」。一說湖北黃州的麻城縣古鎮岐亭附近的「杏花村」。另一說在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城西南有個杏花村,此處過去也有酒肆,也產名酒。牧童遙指的杏花村究竟在哪裡,更顯得樸樹迷離起來。在山東省水泊梁山黑風、南崖下的「杏花村」。據傳孔子問禮於老子的「問祖堂石窟」便在村上。
  • 牧童遙指杏花村
    牧童遙指杏花村。 問一聲牧童哪裡才有酒家? 他指了指遠處的杏花小村。 從下一句得知是問牧童,「牧童遙指杏花村」,告訴人什麼?從上句得知是指示酒家。這種兩句互相補充,互相照應的寫法叫做「互文」。它節省了字句,增加了詩歌的跳躍性,一問一答,情景十分生動。 結尾「牧童遙指杏花村」開拓了一個新的場景,啟發人去想像更多的內容,這就是這首詩含蓄不盡的妙處。
  • 三水國學│牧童遙指杏花村
    「借問酒家何處去,牧童遙指杏花村」,這句詩念過沒有萬遍,百遍總還是有的。可心裡始終有個疑惑,所謂老馬識途,為何詩人偏要去問一個放牛娃何處有酒家?何況詩歌頭兩句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詩人此時此刻又不是身處荒郊野嶺,周遭行人如梭,分明隨便逮著一個都能問,那他幹嘛淨挑個牧童來問?這首詩不難懂,時間地點,就連天氣都交代得清清楚楚。
  • 杏花怎麼開,牧童遙指的「杏花村」就在哪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代大詩人杜牧的這首《清明》,千百年來早已家喻戶曉,由此也引出了一個問題:詩中所說的「杏花村」究竟在什麼地方?據不完全統計,現在中國以「杏花村」為名的地方至少有十幾處,其中影響最大、被認為最有可能是杜牧詩中杏花村的有三個,分別位於山西汾陽、湖北麻城、安徽貴池。在旅遊業興旺發達的今天,這三個地方為了誰才是「正宗」杏花村大打口水仗,爭得不亦樂乎,圍觀的吃瓜群眾也看得一頭霧水。
  • 牧童遙指杏花村
    "牧童遙指杏花村"自古以來,酒與詩好像是孿生兄弟,結下了不解之緣。"杏花村也不例外。除此之外,杏花村還有許多可觀的景點!是供官府中人休息、換馬的地方詩人杜牧行春至此,路遇牧童而問酒後人稱此驛為問酒驛梅洲曉雪是古杏花村十二景之一
  • 牧童遙指的「杏花村」,真的屬於安徽嗎?
    而杜牧的「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讓各地搶破了頭。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關於「杏花村」的屬地之爭就已經鬧得不可開交,山西汾陽、安徽貴池、湖北麻城等十多個地區加入爭論,其中以山西汾陽和安徽貴池吵得最是激烈。
  • 牧童遙指池州杏花村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太有名了,於是很多地方都要「搶」這首詩,尤其是此詩具有極高的酒文化價值,從而引發了多地的「杏花村」之爭。據悉全國有十多處杏花村,遍及江蘇、安徽、湖北、山西等八省,僅在安徽,歷史上就曾有四處杏花村。究竟哪裡才是杜牧《清明》詩中的杏花村呢?
  • 再現「牧童遙指杏花村」千年酒文化!杏花村文旅公司在太原揭牌
    山西杏花村文化旅遊有限公司將高舉「中國酒魂·活態為魂」大旗,依託杏花村千年歷史文化傳承,加快杏花村文旅板塊建設,為全省乃至全國人民再現「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的詩意畫面,奮力譜寫杏花村文旅大發展新篇章,為汾酒高質量發展、為我省經濟轉型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 牧童遙指的「杏花村」到底在哪?山西,安徽為此對簿公堂!
    杜牧一首《清明》膾炙人口,人人稱道,裡面一句「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不僅成為了一首千古絕唱,也使「杏花村」名滿天下,但詩中的「杏花村」卻惹有非議,全國有十多處杏花村,遍及江蘇、安徽、湖北、山西等八省,可是杜牧詩中的杏花村到底是指哪個地方呢?山西和安徽首當不服。
  • 牧童遙指的杏花村,在山西汾陽?在湖北黃州?還是在安徽貴池?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膾炙人口,歷來受人稱道。但詩中的「杏花村」在何處卻眾說紛紜,或說在山西的汾陽,或說在湖北黃州,或說在安徽的貴池。那麼,杜牧的《清明》所指杏花村究竟是現今何處呢?
  • 「牧童遙指杏花村」——中國汾酒名鎮杏花村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一首《清明》傳唱千年,「杏花村」也由此聞名於世,杏花村的酒也聞名於世。杏花村之爭杜牧一首《清明》傳唱千年,但他怎麼也想不到千年之後有人因為他爭論不休。詩中的「杏花村」到底是哪裡?
  • 杜牧《清明》一詩中牧童遙指的「杏花村」原來它在這裡
    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詩,是一首廣為流傳的佳作。然而,詩人筆下的「杏花村」究竟在何處呢?泛指說。此說以《唐詩鑑賞辭典》為代表,認為杜牧詩中「牧童」所指的「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而只是「牧童」所指的那個杏花深處的村莊,美麗的村莊裡有一家小小的酒店,正等候著雨中來客。杜牧所描繪的意境,確實讓人回味無窮。
  • 新民晚報數字報-「牧童遙指杏花村」
    近視防治領域權威專家褚仁遠教授非常推崇古詩《清明》裡的一句「牧童遙指杏花村」,他認為這句話對近視的防控非常有益。  活動受限視力減退  天高地遠,山明水秀,村落點點,牛背上的牧童悠悠然,遙遙一指,那隱隱約約的杏花村、梨花村、桃花村……既是眼前明景,也是心中桃源。那「遙」字無聲,卻點出牧童目力之好。
  • 《清明》牧童遙指杏花村 落魄時守一絲希望 無助中留一點燈光
    二是我喜歡詩句中的「牧童遙指杏花村」,它給我的體悟是「落魄時守住一絲希望,無助中留下一點燈光。」《清明》[唐]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說《清明》這首詩是個謎,主要是因為詩中「牧童遙指杏花村」,已很難考證杜牧是何年何月到了何地的杏花村,由「此詩首見於南宋初年《錦繡萬花谷》,註明出唐詩」,可推知此詩並沒有收錄在杜牧傳世的《樊川文集》中,這也是難考證的重要原因。於是也就有了前幾年幾家地市、幾家酒廠爭「我是真杏花村」的鬧劇。不過現在較認可此詩創作於杜牧四十二歲後池州刺史任上,治所在今安徽貴池。
  • 杜牧《清明》中,「牧童遙指杏花村」的「杏花村」,到底在哪裡?
    也就是說,杜牧事實上並不是有目的地來到「杏花村」。否則,他何故要「借問酒家何處有」?等到牧童「遙指」之時,他才知道前方有一個「杏花村」。但是,山西的專家,顯然對這一首詩有了「新解」。杜牧聽父輩們提起過,這位醉鬼曾祖是埋在酒家的櫃檯下,和他心愛的酒葬在一處的,所以才找到牧童,「借問酒家何處有」。三、杜牧喝的是什麼酒另外,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汾陽當地的「杏花村」,大多是因詩而改名,並非一直都叫「杏花村」。至於當地人說:「杏花村」中有一口古井,井水甘甜,適合用來釀「汾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