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牧童遙指的是哪個杏花村?
要評選中國最美的詩詞,「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多半會在列。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果然簡潔明快了許多。 有人將其改為一首詞: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還有人將其改為一幕話劇:(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 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只能說城裡的讀書人真會玩!
-
牧童遙指「杏花村」,杏花村裡訪酒都
牧童遙指「杏花村」,杏花村裡訪酒都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一首詩成就了一個樓閣亭臺或一個小城村落,俯拾皆是。「昔人已乘黃鶴去」成就了黃鶴樓;「先天下之憂而憂」讓嶽陽樓名聞天下;「落霞與孤鶩齊飛」眼前頓時浮現出滕王閣,但是杜牧「遙指」的杏花村並沒有特指。全國有80多個杏花村,於是引發了關於杏花村的「千古奇案」。杏花之意不在「村」而在於酒,這是因為現代人有了商品的品牌意識。關於杏花村爭議比較多的是山西汾陽杏花村和安徽貴池杏花村,而且兩地都產美酒。
-
牧童遙指的杏花村,在山西汾陽?在湖北黃州?還是在安徽貴池?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膾炙人口,歷來受人稱道。但詩中的「杏花村」在何處卻眾說紛紜,或說在山西的汾陽,或說在湖北黃州,或說在安徽的貴池。那麼,杜牧的《清明》所指杏花村究竟是現今何處呢?
-
牧童遙指的「杏花村」到底在哪?山西,安徽為此對簿公堂!
杜牧一首《清明》膾炙人口,人人稱道,裡面一句「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不僅成為了一首千古絕唱,也使「杏花村」名滿天下,但詩中的「杏花村」卻惹有非議,全國有十多處杏花村,遍及江蘇、安徽、湖北、山西等八省,可是杜牧詩中的杏花村到底是指哪個地方呢?山西和安徽首當不服。
-
杏花怎麼開,牧童遙指的「杏花村」就在哪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代大詩人杜牧的這首《清明》,千百年來早已家喻戶曉,由此也引出了一個問題:詩中所說的「杏花村」究竟在什麼地方?據不完全統計,現在中國以「杏花村」為名的地方至少有十幾處,其中影響最大、被認為最有可能是杜牧詩中杏花村的有三個,分別位於山西汾陽、湖北麻城、安徽貴池。在旅遊業興旺發達的今天,這三個地方為了誰才是「正宗」杏花村大打口水仗,爭得不亦樂乎,圍觀的吃瓜群眾也看得一頭霧水。
-
杏花村全國有很多,但牧童遙指的杏花村到底是指那個杏花村?
牧童遙指杏花村」。詩中的「杏花村」因而名聲遠播。粗略一數,全國比較有名的「杏花村」就有二十多個,到底哪是《清明》詩中的杏花村?這裡,不妨擇其有影響的幾處說說,看看孰是孰非。然而杜牧從未來過這裡,也就不可能借問此處酒家,而牧童的遙指一定更遠更遠,就是說這個杏花村不在山西。二是安徽貴池縣西「杏花村」。該地也素產美酒,至今村中還有唐代「吉井酒坪」的遺蹟。宋明清三代都建有杜公祠,並在周圍廣植杏樹,景色迷人。從杜牧在池州的經歷來看,時間、地點、環境都與《清明》一詩相合。故有人認為這是杜詩中描繪的杏花村。
-
「牧童遙指杏花村」指的是山西、安徽,還是另有別處?
唐代著名詩人留下了一首膾炙人口的古詩《清明》,其中的一句「牧童遙指杏花村」被後世認為是山西汾陽這個地方,汾陽也以此為文化特點宣傳當地的杏花酒。汾陽的確有汾酒中最可口的美酒,但從歷史考證來看杜牧和山西汾陽這個地方似乎沒什麼關係,根據和唐史和《杜牧年譜》中可以清晰地得到詩人杜牧的平生足跡,詩中的杏花村在汾陽只不過是一個美麗的「誤會」而已。為此,前些年安徽的貴池還和汾酒集團爭過杏花村這個商標,連把商標局作為第三方一起給起訴了呢。
-
牧童遙指杏花村,杏花村到底在哪?99%的人都理解錯了!
晚唐詩人杜牧,一首膾炙人口的《清明》詩,講到江南清明那醉人的雨、花和酒,也講到了聞名千古的杏花村。那麼詩中所指的杏花村到底在哪裡?很多人都認為是山西杏花村,因為有杏花村酒,其實通過歷史考證發現和山西相距幾百公裡以為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安徽
-
杜牧《清明》中,「牧童遙指杏花村」的「杏花村」,到底在哪裡?
《清明》寫杜牧上墳的心情,所以「欲斷魂」,大家還有什麼意見嗎?當時,安徽的「杏花村」復建還在進行呢,眼見商業計劃就要泡湯了,於是安徽專家跳出來說:扯淡!也就是說,杜牧事實上並不是有目的地來到「杏花村」。否則,他何故要「借問酒家何處有」?等到牧童「遙指」之時,他才知道前方有一個「杏花村」。但是,山西的專家,顯然對這一首詩有了「新解」。
-
牧童遙指池州杏花村
如果在唐代,這條路是這樣走的:從潭州(長沙)出發,經嶽州(嶽陽),到洪州(江西省幾個市),再到江州(九江)然後到達宣州秋浦(安徽池州市貴池區)。有意思的是,唐朝的時候雖然沒有建省,但有類似於省的機構叫做「道」,這三個州都在「江南西道」。這個江南西道包括湖南、江西以及湖北和安徽的一部分。最有意思的是,這裡還是一個「唐詩城」。
-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原來真實的杏花村是這樣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不過,今天要討論的重點不是清明節,而是「杏花村」。話說回來,杏花村正是因為杜牧的這首詩,從此變成了釀酒或賣酒的名址。但現實中的杏花村到底在何方?中華大地到底又有幾處杏花村?杏花村僅是產酒的的嗎?據統計,目前比較有點名氣主要有這幾個!
-
三水國學│牧童遙指杏花村
「借問酒家何處去,牧童遙指杏花村」,這句詩念過沒有萬遍,百遍總還是有的。可心裡始終有個疑惑,所謂老馬識途,為何詩人偏要去問一個放牛娃何處有酒家?但這樣的解釋並不能打消心中的疑惑,若真如老師說的那般,後面兩句就顯得有些刻意,倒像是給杏花村做廣告似的。事實上,大家現在讀這句詩,第一反應就是杏花村的酒。此語久而久之也成了酒賞最愛用的一句廣告語,不少地方甚至為了搶奪杏花村歸屬地之名爭得不可開交。
-
鄉遊往何方 牧童遙指杏花村
牧童遙指杏花村。」晚唐詩人杜牧的這首「清明」詩膾炙人口。3月9日,首屆湖北麻城歧亭古鎮杏花旅遊節開幕式在杏花村舉行。2007年,歧亭鎮被麻城市列為「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並作為武漢城市圈旅遊服務基地的重點項目之一,同時納入到麻城市旅遊板塊建設項目,重點發展文化遊、生態遊、觀光遊、農家遊和尋根遊等。
-
杜牧《清明》一詩中牧童遙指的「杏花村」原來它在這裡
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詩,是一首廣為流傳的佳作。然而,詩人筆下的「杏花村」究竟在何處呢?泛指說。此說以《唐詩鑑賞辭典》為代表,認為杜牧詩中「牧童」所指的「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而只是「牧童」所指的那個杏花深處的村莊,美麗的村莊裡有一家小小的酒店,正等候著雨中來客。杜牧所描繪的意境,確實讓人回味無窮。
-
「牧童遙指杏花村」——中國汾酒名鎮杏花村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一首《清明》傳唱千年,「杏花村」也由此聞名於世,杏花村的酒也聞名於世。杏花村之爭杜牧一首《清明》傳唱千年,但他怎麼也想不到千年之後有人因為他爭論不休。詩中的「杏花村」到底是哪裡?
-
心居來|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同時北宋初已經有記載,「杏花村在(江寧)縣理西,相傳為杜牧沽酒之處。」北宋初離晚唐不遠,已經流傳這樣的故事,說這首詩是杜牧寫的,並且也沒有更確切的證據說不是杜牧寫的,我們就權且認為這是杜牧的作品。欲斷魂的行人是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
牧童遙指的杏花村究竟在哪裡?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這首詩的背景究竟是什麼,今天的的人們頗為好奇,一種說法是說在山西省汾陽縣城北三十裡處的「杏花村」。一說湖北黃州的麻城縣古鎮岐亭附近的「杏花村」。另一說在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城西南有個杏花村,此處過去也有酒肆,也產名酒。牧童遙指的杏花村究竟在哪裡,更顯得樸樹迷離起來。在山東省水泊梁山黑風、南崖下的「杏花村」。據傳孔子問禮於老子的「問祖堂石窟」便在村上。
-
牧童遙指杏花村
牧童遙指杏花村。 問一聲牧童哪裡才有酒家? 他指了指遠處的杏花小村。 從下一句得知是問牧童,「牧童遙指杏花村」,告訴人什麼?從上句得知是指示酒家。這種兩句互相補充,互相照應的寫法叫做「互文」。它節省了字句,增加了詩歌的跳躍性,一問一答,情景十分生動。 結尾「牧童遙指杏花村」開拓了一個新的場景,啟發人去想像更多的內容,這就是這首詩含蓄不盡的妙處。
-
牧童遙指的杏花村在梁山?湖北人第一個表示不服!江蘇人:來戰啊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詩一出杏花村酒家喻戶曉但「杏花村到底在哪」的爭論千年來一直未停......在池州人看來,「牧童遙指」的杏花村就在池州。指的就是池州秀山門外那座距今已經1300年歷史的杏花村。雖然村子早就不在了,但在中國《四庫全書》裡有《杏花村志》的記載。
-
《清明》牧童遙指杏花村 落魄時守一絲希望 無助中留一點燈光
二是我喜歡詩句中的「牧童遙指杏花村」,它給我的體悟是「落魄時守住一絲希望,無助中留下一點燈光。」《清明》[唐]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說《清明》這首詩是個謎,主要是因為詩中「牧童遙指杏花村」,已很難考證杜牧是何年何月到了何地的杏花村,由「此詩首見於南宋初年《錦繡萬花谷》,註明出唐詩」,可推知此詩並沒有收錄在杜牧傳世的《樊川文集》中,這也是難考證的重要原因。於是也就有了前幾年幾家地市、幾家酒廠爭「我是真杏花村」的鬧劇。不過現在較認可此詩創作於杜牧四十二歲後池州刺史任上,治所在今安徽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