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作者的老家在重慶萬州旁邊,所以當我看到一條雅萬高鐵建設更進一步的熱搜時,第一反應就是雅安到萬州的,結果點進去一看,才發現竟然是我們幫印尼修的雅加達到萬隆的高鐵。
在為我國高鐵走向世界高興的同時,我還特別注意到了新聞中提到了一點:在幫助印尼修建鐵路的過程之中,我們還通過集中培訓和現場師傅帶徒弟的實操訓練等,培養了75名印尼當地熟練技術工人,讓他們熟練掌握了隧道開挖等技能。
看到這裡,必須得為我們中國人的處事哲學點個讚!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這樣子做,才是真心實意地在幫這些與我們合作的國家。
我們中國還有句俗話,叫做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但如今中國以開放的心態面對世界,並沒有這樣的顧慮,反倒是自詡為開放發達的西方國家,完美地演繹了這句話的精髓。
那咱們中國人對外授之以漁的那些徒弟現在發展得如何,而西方國家怕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帶來的結果又真的如他們所願嗎?
由於我們中國本身還是發展中國家,科技方面暫時只有高鐵和5G以及部分航天事業能夠輸出給發達國家,其它的輸出主要集中在非洲等較為落後的地區,那我們來看看中國在非洲是怎樣授人以漁的?
對於非洲國家,我們與其合作的方式,大部份是援建。有人聽到援建就激動,說為什麼中國明明自己還有那麼多人口沒脫貧,卻每年花那麼多錢支持非洲。其實這種人根本就沒搞清楚什麼叫做援建。
注意,我們為什麼要用援建這個詞而不是援助呢?因為其實這些幫助非洲國家建設的項目,我們援助的只是低息貸款,而我們得到的是市場和資源,因不是今天的主題就暫時不展開來講。
要致富先修路,這是我們國家脫貧致富的經驗,所以在援建非洲時,我們非常注意幫他們改善交通環境,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鐵路建設。
當然,這只是普通的鐵路,並非高鐵!在建設鐵路的過程中,我們的工程隊會在當地選取聰明伶俐的年輕人,讓他們一起參與鐵路的修建和維護工作。
還有後續的火車的維修養護、駕駛、乘務培訓等,我們全部都是一條龍打包服務,保證讓鐵路修好之後,可以全部由當地人參與全程的運營和維護。
有人或許認為得教會他們生產火車才算是授人以漁,其實不然,要知道生產火車並非是開設一家工廠就能夠完成的,必須有一個產業鏈,非洲國家暫時還不具備這個條件。
這就相當於你要教一個只有條小舢板的漁夫如何在海上分析魚群一樣,那不是授人以漁,而是叫做揠苗助長!
還有人會說,既然是賣產品給人家,那麼提供這些培訓和售後服務不是非常正常的事嗎?這麼說的人只能說你的思維還停留在普通消費品上面,要知道很多高精機械設備,玩法和普通產品真不是一樣的。
老吳本身是做針織面料出身的,零三年入的行,當年在廣東一間超大型的針織工廠做。記得有一年,我們廠為了擴大產能,決定從德國進口一批門富士定型機。
在裝機的時候,我們主管指著下面裝機械設備的幾個白人對我說:「看到了這些人嗎,他們才是真正賺錢的,專門從德國過來裝機,我們要包來回機票食宿,住四星酒店(因為我們那邊最高只有四星級),每天工作時間最多只有六個小時,一天拿的錢夠你做半年!」
我當時的工資是860,半年大概是5000塊,也就是600美金左右,我主管並沒有誇張,德國工程師的工資真有那麼高。
當時我問我主管,那為什麼我們不自己去裝呢?主管告訴我德國人連中文版本的說明書都不肯提供一份,也拒絕我們提供的技術人員協作,只讓我們提供搬運去做一些力氣活。
老吳上過大學,英文還可以,趁著他們裝機的時候,我過去用英語找德國工程師套了下近乎,問他們為什麼拒絕我們的技術人員參與。德國工程師聳了聳肩對我說,他們公司高層認為我們中國人太會複製了,讓我們學得太多他們就會失去這塊市場!
這位工程師非常坦白,如果真的按照他們的方法來,我們的機器在生產過程中出一點什麼問題,都得等德國那邊再派出人過來維修,對於工廠來說這真是無法承受的痛。
最後,我們的解決方法是派出了「搬運工」去幫助他們,但實際上這些「搬運工」都是技術人員,通過這樣的方法白天學習,晚上回去馬上記錄下數據和方法,最後把大家的記錄綜合到一起進行學習。
我不知道德國工程師是真沒明白還是揣著明白裝糊塗,總之事情勉強算是尋到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我們至少學會了如何維護,不至於連修下機器都得看賣家的臉色。
這其實都還算好的,更慘的是連產品都不賣給咱們的,比如很多人都聽說過的那個阿斯麥的7NM光刻機,就是有錢都不賣給咱們的典型。不但不授咱們以漁,連魚都不授!
而我國援建非洲的,除了鐵路之外還有高速公路、醫院、劇院、學校等,而在援建的過程之中,我們同樣不但提供低息甚至是無息的人民幣貸款,還同時提供幫扶到位的一系列服務。
非洲是一個醫療資源嚴重缺乏的地區,不但缺少醫院,更是缺少醫生資源。中國的援非醫療隊過去,不但幫助當地人醫治身體的疾病,還毫無保留地向他們傳授先進的醫學知識,讓非洲人開始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現代醫療體系。
當地的基礎設施建立起來後,我們又帶去了投資,比如說老吳自己所在的紡織行業,僅僅是一個盛泰紡織就在衣索比亞建立了年產一千萬件的工廠,替當地培養數千名熟練技工人員和管理人員。
中國還有一個在國內名不見經傳的手機品牌叫做傳音的,更是第一家在非洲當地設立工廠的手機品牌,讓非洲也勉強算擁有了一家高科技的工廠,而在傳音工廠內,同樣培養了大量的當地技術和基層工作人員。
我們的授人以漁,與歐美發達國家擔心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謹慎,分別帶來了什麼樣的結果呢?
中國和非洲之間的貿易額,最近十來年猛增了數十倍,達到了2200億美元每年,而其中還有很大部分是直接用人民幣結算的,把美國日本等同樣在開發非洲的國家遠遠甩在了身後。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這句詩雖然是出自我國的詩經,但非洲人民顯然也懂得誰對我好,我就對誰好的樸素原則。
我們用授人以漁的誠意打動了這些國家,隨著當地的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我們在那片熱土上的經貿來往必將發展得越來越好,最終成為我們重要的貿易市場。
而對我們進行封鎖的歐美國家得到的是什麼?勤勞又聰明的中國人民並沒有被困難嚇倒,我們靠著死磕的精神攻破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關,緩慢卻又堅定地將他們設下的壁壘一個個打破。
一旦中國人突破某個領域的技術,原本天價的產品就會回歸正常水平甚至變成白菜價,幾乎已經成為國際慣例。這並非我們的恥辱而是光榮,靠技術的領先賺取適當的利潤是可取的,但憑著技術壟斷賣出一個個天價,卻絕非是對技術的尊重,而是技術殖民和剝削!
如今,我們掌握著世界上最先進的5G技術和高鐵技術,卻並未有如歐美發達國家那般用來謀求天價暴利,而是以一個合理的價格將其推向全世界,讓全人類一起享受科技進步的福利。
這,才是真正能讓世界變得越來越好的辦法,隨著願意授人以漁的中國發展得越來越好,整個世界也必將會變得越來越好。
今年我們的目標是全國性消除貧困人口,而在未來,我們希望帶領全球的發展中和落後國家,一起將貧窮這個詞語,永遠地鎖進字典裡面!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中國人從來沒有忘記來自老祖宗的教誨,而這樣的中國,憑什麼不能成為引領世界潮流的那一個呢?
請大家幫忙關注一下麥霸老吳,以便我有動力為您送上更多優質的文章,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