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對聯的發展歷史十分的漫長,在我國古代文化中形成了一種獨特亮麗的風景線。在《與諸子登口峴山》中說到:「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歷史的沉澱其實就是那些過往人物一代代變換得來的。
我國之所以稱得上是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是因為我們的文化一直沒有中斷過。也正是因為這種悠久的傳承,讓中華文化一直矚目於世界。就算到了現如今這個充滿科技感的年代,這些文化也依舊給我們提供著源源不斷的精神上的供養。
01
歷史之所以可以得到流傳能夠被後人記載,其主要原因也是由於我們發明的文字。而且自從文字被發明出來後,我國古人就開始不斷地對這些文字進行創造,將他們寫成詩詞,而且其中最有趣的創造就是將它們寫成對聯。
對聯跟那些詩詞很多都是不一樣的,詩詞要求的規矩比較多,但是對聯規矩比較少而且還比較有趣味性。在過去幾乎每個百姓都能夠說一兩句對子出來,而且對對聯也是他們生活的一種娛樂方式。有關對聯的這種書寫格式也一直傳承到現在,除了它有一定的娛樂感之外,還有就是它是符合中國一直講究的對稱美。而且對對聯雖然說很簡單,但是在這些對聯中會蘊含著很大的人生哲學。
03
到了現在,這些對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是會經常的使用,每到新年的時候我們都會去貼對聯。不同場合貼的對聯都不一樣,比如藥店,就會貼上這樣的對聯:但願世間人無病,何愁架上藥生塵。因此,貼對聯似乎成了一種寄託或者對於固定一些事的紀念方式。
火葬場曾經就貼出了一副對聯,它的上聯是「早來晚來早晚得來」。儘管我們都知道人終究會逝去,但是對於這件事還是會有一定的忌諱。人們對於火葬場這一類的地方都會有一點不喜,因為這個地方在人們的印象中就是充滿了離別的地方。
雖然說這副對聯寫的意思是很對很直白,也很符合火葬場的作用,但是念出來總會給人一種不舒服的感覺。即使世間萬物終歸是塵歸塵土歸土,但是這句話卻給人的感覺很難受。
現實中我們都會很避諱關於死這個話題,儘管我們知道我們最終都會有這個結果,但是我們依舊閉口不提。而且很多人在這個世界上會牽掛很多事情很多人,面對死亡還是會產生恐懼和不舍。而且這個對聯的下聯,很多人看到之後都感到更不舒服了。
04
這副對聯的下聯是「先到後到先後全到」,從對聯的角度來看這兩個上下聯對得非常的好。不管是在意思表達還是在對仗上都非常值得讚賞,但是他們所表達出來的意思卻總給人一種不舒服的感覺。
這個對聯其實主要也是說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所以我們不能夠去讓自己的生命隨意的浪費掉。我們要學會珍惜自己有限的時間,去努力的完成自己想做的每件事。這對聯說得很現實,但是這也確實是我們要面對的事情。
結語
關於對聯這個問題其實還有很多要講究的地方,他們還有很多的規矩。對聯看起來似乎是一件很簡單上手的事情,但是就像《冬夜讀書示子聿》中說的一樣:「紙上得來終覺淺」,想要徹底去弄明白其中的文化和道理,還需要不斷去練習。
關於對聯文化的傳承,我們需要一直延續下去,我們不能夠在歷史的發展中丟失了我們自己原本的文化。一個國家的文化傳承,對這個國家是否會長久的發展有重要影響。對聯對於中國人來說,不僅僅是一種化傳承,更是一種儀式的必需品。我們只有在不斷的傳承中才可以得到發展,在發展中才能夠得到突破。
參考資料
《與諸子登口峴山》
《冬夜讀書示子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