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5700億金誠集團被立案,幾十萬投資人或血本無歸

2020-12-18 騰訊網

一個剛在全球巡迴演講、在水立方舉辦過大型演出的人——韋傑突然傳出落網。

4月28日,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分局發布警情通報稱,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金誠財富集團被立案調查。4月28日凌晨開始,金誠集團韋傑、徐黎雲、蔣雪琦等30多名犯罪嫌疑人被杭州警方抓獲。記者撥打金誠集團官網電話,顯示無法接通。據投資者提供圖片線索顯示:警方已封鎖金誠大樓現場。

據金誠集團官方網站介紹,金誠集團是一家綜合性的現代城市發展集團,成立於2008年,總部位於中國杭州。集團以特色小鎮為核心產品,旗下主要有金誠新城鎮、金誠財富、金誠產業、金誠之星、有象文化、酒店、房地產、金誠金融、公眾公司等板塊。

其創始人韋傑1981年生於金華東陽。浙江大學法學碩士。畢業後,韋傑依照所學專業考取司法資格證書、律師執照,成為一名律師。2008年,韋傑創立金誠集團,以政府基礎設施投融資業務為切入點,於2016年將「新型城鎮化」確立為公司發展主線。通過深化布局特色小鎮及PPP項目,綜合發展財富、酒店、文化、農業、教育、醫療、商貿等產業板塊。

韋傑有多個頭銜。據公司官網介紹,韋傑是國際醫療友好大使、第13屆年度先生盛典「年度經濟人物」、2015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先後榮登華爾街日報、福布斯、時尚芭莎、胡潤百富、人物雜誌、每日經濟新聞、時尚先生、VISTA看天下等國內外頂尖媒體。

真正讓韋傑揚名的還是他在全球的巡迴演講和演出。

2017年12月3日晚上7點到9點,杭州廣廈體育館,韋傑全球巡講杭州Encore站聲浪熱烈,包括新華社在內的數百家國內外主流媒體紛紛前往現場報導,2000多萬觀眾通過在線觀看。這場應粉絲呼聲返場的演講,3100張票當天就一搶而光,是杭州史上唯一一次沒有黃牛賣票的演出……在熱烈的「Encore」、「韋傑」呼喊聲中,韋傑甚至返場,連唱三首歌:《空谷幽蘭》、《掌聲響起》、《你們》。

據當時媒體報導,韋傑演講現場帶領觀眾探索漢字的魅力。「 他在演講中所說,世界未來的發展是一個完整的身體的發展,我們所有的人都需要知道,我們都是非常有用的存在,我們每一個人,就像這個身體裡面的每一個細胞,你這個細胞的完整發展,你這個細胞和身體的和諧統一,才會真正的換來這個世界真正的發展。

金誠集團的通稿稱:有人說,他是企業家中最懂寫作的,作家中最會演講的,演講者中最有思想的,思想者中最懂投資的。簡單來說,就是最為頂級的跨界高手代表。演講中的觀點,穿插著韋傑從藝術、文化、社會等多個角度深入淺出的理解。

據了解,杭州站演講是韋傑全球巡講的第十站。當年他用36天的時間,繞地球兩圈,前往香港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美國哈佛大學、英國牛津大學、臺灣大學等全球9所頂尖學府,把中華文明的精髓和奧義,帶到世界的「智慧中心」,全球巡演還收到了周杰倫的賀詞,但真實性不知。

官網宣傳稱,2017年韋傑的「世界和我」個人全球巡迴演講共包括:9月26日,香港大學;9月28日,新加坡國立大學;10月11日,韓國首爾大學;10月13日,日本東京大學;10月16日,美國史丹福大學;10月18日,美國哈佛大學;10月20日,英國牛津大學;10月25日,臺灣大學……

韋傑為北京人民知道還是在北京水立方的巡演。

2018年1月6日晚,見證過無數光榮與榮耀的水立方迎來了2018年開年的首場大秀——「仿佛秀」。據悉,本次演出由青年商業領袖、金誠集團創始人韋傑跨界擔任總導演,展現了中華文明歷的昌盛傳奇與當下「一帶一路」倡議的繁榮碩果。傳統文化代表李玉剛 、勁歌熱舞華語天后吉克雋逸、深情派新秀周深作為演出嘉賓出席了這場大秀,陸川、鄧婕、撈仔多位文化名人到場,京城各路大腕雲集,給寒冷的冬夜點燃了一把火。

據媒體報導,本次「仿佛秀」演出以 「時空航班」之旅開場,LED大屏上一張時空機票正式拉開了這場大秀的帷幕。演出以快節奏的方式將視角拉遠,從地球到宇宙,將觀眾回歸於浩瀚星空中的小小塵埃。80後的韋傑不僅僅是新一代的浙商領袖,掌管著金誠集團的百億資產,更是身兼娛樂投資人、思想家等多個身份。而此次跨界擔任「仿佛秀」的總導演,與國際頂尖製作團隊合作呈現一場光影大秀,更是他多元身份的又一次突破。

2018年,韋傑馬不停蹄,主辦各類活動。1月23日,廈門,16位來自全球各領域的頂尖科學家來到這裡,出席首屆地球文明會高峰論壇。本次峰會的發起人正是知名的80後先鋒企業家韋傑!除了各位學者將在峰會上發言之外,由韋傑倡議發起的「地球文明基金」啟動儀式也在當日舉行,由韋傑一手創立的金誠集團將在未來2年內投入100億科研基金,供地球文明會成員使用。當天上午共有7位學者發言,其中竟有5位是諾貝爾獎得主,涉及物理、化學、醫學、經濟學等多個領域,另外兩位也是在人工智慧和教育領域最前沿的學術專家。

在峰會最開始,這次活動的發起人韋傑也分享了他投入百億資金、作出大膽決定的初衷:地球文明的發展正處在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而協同合作才是這關鍵一刻的重要舉措。據報導稱,此次地球文明峰會的召開,更是韋傑果敢邁出的一大步,集合人類智慧精華造福人與生活。未來,不只是老年痴呆症會被攻克,人類年齡極限或許將突破、生存限制或許將突破。而這些,都將與一個在時代洪流中堅持真我的名字有關——韋傑。

2月8日、9日,金誠集團在無錫太湖湖畔舉辦年會,李宇春、林志炫、黃貫中、範瑋琪、吳莫愁等兩岸三地大咖紛紛亮相演唱經典作品,「群星閃耀陣容不輸衛視晚會」。

在杭州,韋傑是一個傳奇式的人物,韋傑出版了第一本書《仿佛》。除了在全國各大書店籤名售書,曾經。杭州的地鐵,也被刷成了「仿佛色」。

韋傑的思想從哪來?據稱,在告別律師生涯後的創業初期,韋傑接觸到了道家思想,「真的是心生欽佩,有仰慕之情」。在對道教有了深入了解之後,「道士」韋傑發明了太古廣播操。

每天早上9點30和下午2點30,金誠集團的辦公室裡,就會響起譚晶的歌曲——《龍文》。2015年底開始,韋傑在公司裡辦起了太古考試,每個季度一次,考卷都由他親自出。從基層員工起,所有人都可以參加考試。只要通過考試,韋傑就會帶著這些學員貼身跟自己學習。在金誠集團,韋傑被稱作「韋大大」,公司官網則將其稱為「領袖」。在金誠集團,韋傑一言九鼎。在一封信中,韋傑寫道:「我想和傻人一起做事,佛擋殺佛,鬼攔除鬼,希望未來我們可以一直愉快地傻下去,讓自認為聰明的人去他們該去的地方。」

在韋傑辦巡演、玩的正HIGH時,金誠集團,正在進入多事之秋。

2018年5月25日,浙江證監局網站掛出《關於對浙江金觀誠財富管理有限公司採取責令改正並暫停辦理基金銷售相關業務措施的決定》。浙江證監局決定對金觀誠財富採取責令改正並暫停辦理基金銷售認購和申購業務6個月的監督管理措施。

據悉,4月24日,浙江證監局對金誠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基金銷售公司進行例行現場檢查,在拷貝其筆記本電腦數據時,與證監局人員發生衝突,「個別員工出現了未予及時配合的情形」。隨後,浙江證監局對金誠集團旗下5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採取監管談話措施。

據悉,金誠集團旗下擁有浙江金觀誠基金銷售有限公司及新餘觀悅、新餘觀復、金誠資管、杭州金轉源、杭州金仲興、杭州觀復6家私募基金,但是這些基金無法兌付。

金誠集團以PPP項目為主,用私募基因對接這些項目,但是這種模式早已被PPP人士批駁,PPP模式對接的主要是機構資金。金誠集團更像以PPP為名,進行非法集資。

這家並不十分知名的企業,在短短一年時間之內,從政府手中拿下了3900億元訂單。官方描述,從2015年7月22日,到2016年8月22日,在董事長韋傑的帶領下,金誠新城鎮衝鋒陷陣,拿下了35個新型城鎮化項目,籤約總投資額1800億元。截至2017年9月,擁有特色小鎮項目59個,政府項目籤約量超過5700億元。

事實上,這與金誠本身的體量並不匹配。而據公開資料,金誠集團旗下4家私募機構先後合計發行了超過250隻各種類型的私募產品,並大量投向PPP項目。不過,最終,這5700億元訂單無據可查,大多數PPP項目均停留在框架協議或口頭約定層面,尚未正式立項,更未進入動工階段。也正是因此,外界終於發現金誠集團的操作手法。即借這些並不存在的項目,在各種渠道頻繁渲染拿單能力,並以PPP項目名義發行基金。

證券時報發布《曾拒受證監局檢查 金誠集團5700億元政府訂單謎團待解》稱,金誠集團5700億元訂單無據可查,大多數PPP項目均停留在框架協議或口頭約定層面,尚未正式立項,更未進入動工階段。然而,正是憑藉這些並不具備任何法律約束力的或有項目,金誠集團在各種渠道頻繁渲染拿單能力,並以PPP項目名義發行基金。一些同行企業怕受拖累,對金誠集團離職員工拒而遠之,直言該公司在運營PPP項目過程中,不少地方涉嫌違規違法。同月,金誠財富陷入首次兌付危機,大量投資者發現,金誠財富旗下產品無法實現大額贖回。

據經濟觀察報報導,記者就相關項目資金流向、公司重組及流動性恢復進展等相關問題聯繫金誠集團方面,對方回復稱:公司根據投資人信訪代表的書面要求及政府要求,正在積極籌備召開投資人代表會議,就各個項目的資金去向、資產(工程)情況、還款計劃等做進一步說明。

近一年來,金誠集團曝出兌付危機後,重組、展期……動作不斷。當前的情況是,公司流動性仍未恢復,投資人依舊拿不到錢。投資人質疑金誠集團重組是否真實可靠,要求投資者籤署展期協議後又將如何恢復正常兌付?同時投資者也在質疑金誠集團旗下項目的資金流向。

金誠集團對外公開表示:「近一年來,受市場流動性及政策變化影響,部分基金產品確有延期兌付現象,由此給廣大投資人帶來的焦慮深感歉意。目前,我司除了按照監管指出的問題,進行整改之外,更是把解決流動性問題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有信心和能力保障所有投資人的合法權益。」

直到4月,金誠集團還在兌付事宜。4月23日,金誠集團官方微信發布則《聲明》,稱:我司的戰略重組目前已進入關鍵落實階段,為避免競爭對手及其他別有用心者通過重組信息牟取不當利益;甚至可能出於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破壞重組,從而損害全體投資人的權益,我司暫時不便透露重組具體細節。條件成熟時,我司將適時向投資人及相關媒體進行披露。

韋傑玩high了。但沒想到,28日,韋傑等30餘人已被杭州警方抓獲。

相關焦點

  • 金誠集團被立案調查 曾號稱政府項目籤約量超過5700億
    網易財經4月28日訊 自去年7月以來陷入兌付危機的杭州金誠財富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金誠集團)被立案調查。4月28日下午,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區分局官微發布公告稱,2019年4月27日,根據浙江省證監局移送線索及群眾報案,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區分局依法立案偵查金誠集團涉嫌非法集資案。4月28日,該局依法對金誠集團實際控制人韋某(男,38歲)及相關涉案人員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公告稱,目前案件正在依法偵辦中,投資人可通過網上報案、郵寄或上門報案的方式登記報案。
  • 又一個百億規模私募暴雷 杭州金誠集團涉嫌非吸被立案 公司創始人...
    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金誠財富集團被立案調查。4月28日凌晨,公司創始人韋傑、徐黎雲、蔣雪琦等30多名犯罪嫌疑人被杭州警方抓獲。  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金誠財富集團被立案調查。  4月28日凌晨,公司創始人韋傑、徐黎雲、蔣雪琦等30多名犯罪嫌疑人被杭州警方抓獲。
  • 重磅!金誠集團涉嫌非吸被立案,韋傑等高管被抓
    作者:許尚進  來源:獨角金融  4月28日凌晨,有消息稱金誠財富集團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立案,公司創始人韋傑、徐黎雲、蔣雪琦、谷德耀等33名相關涉案人員被抓獲。  (圖片為金誠集團投資人提供)  獨角金融(微信公號:uni-fin)致電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區分局核實情況,警方表示,「金誠財富集團已被立案,韋傑等相關人員也被抓,但具體抓捕的人數要問經偵大隊。」
  • 80後創始人被抓,金誠集團涉非法集資
    編輯:小V來源:科技金融在線、證券時報等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金誠財富集團被立案調查。4月28日凌晨,公司創始人韋傑、徐黎雲、蔣雪琦等30多名犯罪嫌疑人被杭州警方抓獲。同一天,「平安拱墅」微信公眾號發布警方通報,據浙江省證監局移送線索及群眾報案,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區分局依法立案偵查金誠財富集團有限公司涉嫌非法集資案。警方依法對金誠集團實際控制人韋某(男,38歲)及相關涉案人員採取刑事強制措施。而在4月19日時,金誠集團相關負責人還表示:「我司有信心和能力保障所有投資人的合法權益。」
  • 港股金誠控股停牌 昨日母公司金誠集團實控人韋傑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4月29日訊,港股金誠控股停牌,昨日母公司金誠集團實控人韋傑因涉嫌非法集資,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4月28日,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區分局官方微信發布通報,根據浙江省證監局移送線索及群眾報案,依法立案偵查金誠財富集團有限公司涉嫌非法集資案。
  • 號稱資產規模超700億的金誠集團倒塌:創始人韋傑被抓
    雷帝網 樂天 4月28日報導繼草根投資之後,杭州又一資產規模超過100億的金融企業轟塌。據拱墅警方通報:4月27日,據浙江省證監局移送線索及群眾報案,杭州公安局拱墅區分局依法立案偵查金誠財富集團有限公司涉嫌非法集資案。
  • 金誠集團被立案、韋傑被抓!熱衷舉辦巡迴演講 參投周星馳電影
    4月28日,杭州公安局拱墅區分局發布通報稱,4月27日,根據浙江省證監局移送線索及群眾報案,杭州公安局拱墅區分局依法立案偵查金誠財富集團有限公司涉嫌非法集資案。同時,對金誠集團實際控制人韋傑及相關涉案人員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 金誠集團21人被捕事件來龍去脈 金誠集團21人為什麼被捕原因揭秘
    早在今年4月28日,金誠集團因涉嫌非法集資被警方立案偵查,實際控制人及相關涉案人員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據官網顯示,金誠集團成立於2008年,總部位於杭州。金誠集團以特色小鎮為核心產品,旗下囊括金誠新城鎮、金誠財富、金誠產業、金誠之星、有象文化、酒店、房地產、金誠金融、公眾公司(金誠控股,1462.HK)等9個板塊。
  • 700億金誠集團崩塌:80後老闆被抓 確認涉非法集資
    涉嫌非法集資金誠集團實控人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拱墅警方通報:4月27日,根據浙江省證監局移送線索及群眾報案,杭州公安局拱墅區分局依法立案偵查金誠財富集團有限公司涉嫌非法集資案。2019年1月31日,金誠集團召開了投資人代表溝通會,公司創始人、董事長韋傑在會上表示,金誠集團的總負債是103億元,存續的基金規模是157億元,他承諾「都會負責到底」。
  • 金誠集團最新新聞 金誠集團實控人韋傑被抓原因
    金融圈炸了,金誠集團爆雷崩塌,金誠集團董事長韋傑以及等30多名高管被抓了,這簡直是令人震驚不已。金誠集團最新新聞引關注,據說是因為實控人韋傑涉嫌非法集資被抓的,目前案件還在偵查當中。  金誠集團董事長韋傑被抓  金誠集團最新消息,不少金誠員工都覺得很是震驚,根本不知道發生什麼大事件,目前抓了30多個人,案件還在偵查中,和案件相關的資料需要現場封鎖。話說金誠可是一家管理資產規模超過700億的大公司,如今曝出涉嫌非法集資,簡直是讓人無法相信。
  • 清流|金誠集團兌付危機持續 5700億特色小鎮多已終止、停擺
    陷入兌付危機的金誠集團,在泡沫尚未被戳破之前編織了一個號稱「擁有特色小鎮項目59個,政府項目籤約量超過5700億元」的美麗童話。在官方宣介中,金誠集團自稱是一家「綜合性的現代城市發展集團」,在8個國家和地區的60多座城市設有分支機構,擁有港股上市公司金誠控股(01462.HK)及新三板掛牌公司太悅健康(832227)、麗晶光電(831777)等5家公眾公司。
  • 金誠集團涉非吸案進展:逮捕21人,取保候審13人
    案情通報顯示,目前警方已依法對涉案公司及人員相關銀行帳戶、基金、股票、房產、車輛、土地等予以凍結或查封,已委託具有專業資質的會所和律所對金誠集團財務帳目予以審計。投資人可就近到屬地公安機關遞交報案材料,同時可通過「警察叔叔」APP和「杭州公安」微信公眾號同步開通的「網絡借貸平臺投資人登記」專欄登記報案。
  • 涉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金誠財富集團被立案調查 董事長韋傑等被帶走
    根據金誠集團官方網站介紹,金誠集團是一家綜合性的現代城市發展集團,成立於2008年,總部位於中國杭州。集團以特色小鎮為核心產品,旗下主要有金誠新城鎮、金誠財富、金誠產業、金誠之星、有象文化、酒店、房地產、金誠金融、公眾公司等板塊。其創始人韋傑1981年生於金華東陽。浙江大學法學碩士。
  • 號稱「國內最大民營PPP」的金誠集團倒下,涉嫌非法集資,80後創始人...
    記者丨馬曉甜 張曉雲曾號稱擁有「5700億政府訂單,59個特色小鎮,累計管理資產規模超700億」的金誠集團,在旗下多個私募產品出現兌付危機近一年後,這家自稱國內最大民營PPP的企業倒下。4月28日,杭州警方通報,已依法立案偵查金誠財富集團有限公司涉嫌非法集資案,並對金誠集團實際控制人韋傑及相關涉案人員採取刑事強制措施。而就在5天之前,金誠集團官方還發布了闢謠公告。公告表示,「目前,我司正是以此為目標導向,全面接受政府有關部門的監督與指導,努力通過戰略重組積極恢復流動性」。
  • 金誠集團實控人被採取強制措施 157億元基金咋兌付?
    4月27日,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區分局發布通報,據浙江省證監局移送線索及群眾報案,依法立案偵查金誠財富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誠集團」)涉嫌非法集資案。隨後,依法對金誠集團實際控制人韋傑及相關涉案人員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 金誠集團已有52人「被抓」
    金誠集團一夜崩塌金誠集團雖然一度發展得風生水起,但號稱擁有「5700億政府訂單,59個特色小鎮,累計管理資產規模超700億」的金誠集團卻在今年4月遭遇滅頂危機。2019年4月27日,根據浙江省證監局移送線索及群眾舉報,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區分局依法立案偵查金誠財富集團有限公司涉嫌非法集資案。4月28日,杭州警方通報,已依法立案偵查金誠財富集團有限公司涉嫌非法集資案,並對金誠集團實際控制人韋傑及相關涉案人員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 金誠集團700億私募崩盤:一個80後「律師CEO」的財富迷局
    通告內容稱,根據浙江省證監局移送線索及群眾報案,警方依法立案偵查金誠財富集團有限公司(下簡稱「金誠集團」)涉嫌非法集資案,並依法對金誠集團實際控制人韋傑及相關涉案人員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官網資料顯示,金誠集團成立於2008年,總部位於杭州,創始人為韋傑。
  • 金誠集團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董事長被抓 總負債高達103億
    (圖片為金誠集團投資人提供) 獨角金融致電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區分局核實情況,警方表示,「金誠財富集團已被立案,韋傑等相關人員也被抓,但具體抓捕的人數要問經偵大隊
  • 金誠集團兌付危局追蹤:20億流向不明 收購標的「被抵押」
    在此期間,金誠集團旗下基金期限錯配的風險開始顯現。原本進入開放期的基金停止贖回,開始出現展期兌付的情況;同時因信用問題,公司無法在正常的金融體系獲得授信貸款,至此金誠集團真正陷入「流動性困局」。金誠集團曝出兌付危機近一年後,重組、展期……動作不斷。當前的情況是,公司流動性仍未恢復,投資人依舊拿不到錢。
  • 金誠集團實控人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警方嚴控總部大樓(附現場...
    杭州拱墅區登雲路43號的金誠大廈,金誠集團的總部所在地。今天,這裡的空氣中滲透著緊張的氣息。4月28日晚間,杭州公安局拱墅區分局發布通報:4月27日,根據浙江省證監局移送線索及群眾報案,杭州公安局拱墅區分局依法立案偵查金誠財富集團有限公司涉嫌非法集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