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學峰的藝術」亮相成都杜甫草堂

2020-12-18 中國財富網官方

2019年7月12日,「魏學峰的藝術」在成都杜甫草堂詩書畫院美術館、中國書法館拉開帷幕。

展覽現場

展覽共展出當代著名美術史、美術考古學家、書法家魏學峰近年間精心創作的書法作品以及所題的漢代畫像石、魏晉石刻共77件。

展覽現場

魏學峰,美術史及美術考古學家,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學考古學研究生畢業。四川博物院首席專家,前副院長,二級研究員。中國文物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漢畫學會副會長、四川省詩書畫院、成都畫院學術顧問,四川大學文物與藝術史兼任教授、德國海德堡大學東亞藝術史特聘教授。四川省學術帶頭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書法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大展並多次獲獎,在多地舉辦個展。

他以左手執筆,其書古拙雄放、深秀典雅,是當代文人書風的傑出代表,百歲老書畫家孫其峰先生稱其「自出手眼」;書法篆刻大家韓天衡先生贊其「與南阜(高鳳翰)有異曲同工之妙」。

《劉基詩》 198×50cm×5

《題漢車馬畫像石》 68cm×136cm

《題東漢布幣紋磚》 99cm×53cm

《清供圖》 138cm×69cm

《文衡山詩》 192×100cm

本次展覽最大的特點,是魏學峰在秦磚漢瓦的拓片之上,將遠古與現代結合,將刻石與用印相結合,將率真與自然相結合,透現出濃濃的文人書風和恬淡浪漫心境。

「杜甫是我很喜歡的詩人」,魏學峰先生說他在學生時代就與杜甫結緣,第一次獲得四川大學優秀論文就是關於杜甫的文章,工作以來參與過杜詩的整理工作,書法作品也常以杜詩入題,杜甫沉鬱頓挫的詩風影響了他一生。魏學峰先生非常推崇杜甫的憂患意識,認為文以載道,作品承載了詩人的志趣,同樣書法作品也體現了書家的情懷。通過書寫杜詩,可以經常與杜甫進行心靈的對話,學習詩聖的高尚情操。

魏學峰書的《秋興八首》長卷

值得一提的是,魏學峰為此次展覽特意書寫了杜甫的《秋興八首》,並將該長卷贈予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以表達他對詩聖的敬畏之心。

作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主題活動之一,此次展覽由中國書法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四川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主辦。

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7月25日。

原文轉自:雅昌藝術網

相關焦點

  •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杜甫千詩碑」落成亮相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杜甫千詩碑」落成亮相 2018年12月03日 08:45:00來源:中國新聞網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歷時3年將杜甫存世的1455首詩歌在該館及浣花溪公園內以書法、刻石等藝術形式呈現,展示了宋以來歷代名家創作的杜詩書法作品和當代書法名家及文化名人書寫的杜甫詩歌。  據了解,杜甫草堂博物館在「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的指導下,整合各種優勢資源,在杜甫草堂博物館和浣花溪片區進行景觀再造。
  • 展覽|魏學峰:以書法解讀石刻 用當代身份回應傳統
    他,就是美術史、美術考古學家、書法家,四川博物院首席專家、前副院長魏學峰。7月12日,「魏學峰的藝術」在成都杜甫草堂詩書畫院美術館、中國書法館拉開帷幕,展覽共展出魏學峰精心創作的書法作品以及所題的漢代畫像石、魏晉石刻77件。
  • 這位為成都杜甫草堂畫四季的畫家,走進草堂開展啦!
    為草堂畫四季的畫家,走進草堂開展覽啦!你可以一邊感受現實的杜甫草堂,一邊欣賞畫紙上的草堂之美。11月21日下午,由中國書法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主辦,成都畫院、四川省巴蜀畫派促進會協辦的「情滿川西——簡崇民風景油畫作品展」開幕式,在杜甫草堂大雅堂舉行。
  • 成都杜甫草堂門票價格 成都杜甫草堂的開放時間
    杜甫草堂位於成都青羊區內,這裡有著唐代著名大詩人杜甫的痕跡,據聞當時杜甫流離成都時便是居住於此,而這裡也成為了文化愛好者們的聖地,是很多到成都旅遊的遊客會去打卡的勝地,那關於成都杜甫草堂的門票價格大家知道嗎?不知道的話就跟著小編的步伐了解下吧。
  • 杜甫草堂藝術中心成立,五大博物館館長吟詩助陣
    四川在線消息 (記者 吳曉鈴)吟古詩、彈古琴、著漢服、享館藏……3月2日下午,「他們從唐宋趕來 用詩歌點亮元宵——杜甫和他的文豪朋友們·草堂菁英會」暨草堂藝術中心成立儀式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舉行。活動現場,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射洪書畫博物館、江油市李白紀念館、眉山市三蘇祠博物館、崇州市罨畫池博物館五大博物館首次聚首草堂,五大博物館館長分別扮演李白、杜甫、蘇軾、陳子昂、陸遊等五位歷史名人助興登場,成為現場最大亮點。去年7月,首批四川大位歷史文化名人評出,李白、杜甫等人入選。
  • 成都杜甫草堂文創產品亮相德國法蘭克福
    近日,成都杜甫草堂文創產品入駐德國法蘭克福中國文化產品及服務貿易基地,進行展覽銷售,引起觀眾的濃厚興趣,這是繼今年1月,法蘭克福興起的第二輪「草堂熱」。成都杜甫草堂參展並因其文傳產品的獨特性和創新性廣受好評,掀起一陣「草堂熱"。  成都杜甫草堂是詩聖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現已成為成都、乃至四川地區閃亮的文化名片。杜甫草堂文創館於2016年9月向公眾開放,本著「傳承文化、創意生活」的理念,將詩歌文化、傳統文化與時尚創意、非遺技藝、地方特色相結合,開發出各類獨具特色的手工精品,在國內外均廣受好評。
  • 成都杜甫草堂 讓詩聖文化光耀千秋
    草堂,在自身的變遷發展中承載和豐富著中華優秀傳統的內涵,經歷和見證著文化需求的不斷提升和文化建設的繁榮發展。□杜博(圖片由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提供)古建園林建設跨越式發展  成都杜甫草堂,是全國詩聖行蹤遺蹟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為引人注目的一處。在這裡,詩聖杜甫留下了「安得廣廈千萬間」的美好祝願,使茅屋成為杜甫文化的精神地標。
  • 「杜甫千詩碑」今日全面亮相 !約起去草堂,這些細...
    「杜甫千詩碑」今日全面亮相 !約起去草堂,這些細...」今日全面亮相 !約起去草堂,這些細節值得品味……》千個日夜,千名工匠,上千幅碑刻1455首詩歌成就了一本「石刻杜詩」愛詩歌的人請注意成都一個嶄新的詩詞文化名片「杜甫千詩碑」今天全面亮相杜甫草堂在杜甫草堂博物館內,打造的杜詩書法石刻碑廊、「春夜喜雨園」和杜詩摘句造景等景觀,主要展示歷代名家創作的杜詩書法作品
  • 藝術與人文的輝映 | 成都現代風景油畫院首屆作品展草堂亮相
    美術會客廳 今天‖藝術與人文的輝映 | 成都現代風景油畫院首屆作品展草堂亮相杜甫草堂,詩聖曾經的居所,據傳正是這裡,他寫下了讓後人感慨萬千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濃鬱人文氣息流淌在紅牆綠竹中。嘉賓合影8月20日下午,成都現代風景油畫院首屆作品展在成都杜甫草堂拉開帷幕
  • 成都博物館、金沙遺址、杜甫草堂組團邀您「穿越」成都三千年
    一千多年前,杜甫揮毫寫下千古詩篇,讓古代成都的城市生活成了詩、入了畫。一千多年後,成都市三家博物館攜手,讓市民在現代城市空間遇見歷史,體驗文化。9月30日上午,由金沙遺址博物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成都博物館聯合打造的「成都文博」文化空間將在成都大悅城開幕。
  • 記載杜甫草堂「前世今生」!《草堂文脈 浣花話杜:成都杜甫草堂口述...
    靳曉沛 四川在線記者 肖姍姍 薛維睿「杜甫草堂博物館」在1985年之前被稱為「杜甫紀念館」?「人日遊草堂」活動中曾經鋪設西嶺雪山「真雪」?草堂「萬卷樓」差點被拆?早期草堂每位員工都要「劃片」打掃衛生?翻看《草堂文脈 浣花話杜:成都杜甫草堂口述史》,一樁樁趣聞軼事通過口耳相傳記載方式,在歷史行進的軌轍中,留下一道道神聖的印痕。
  • 細說成都杜甫草堂,感受偉大詩人杜甫情懷
    座落於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是中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因為喜歡杜甫,所以每次到成都我都要去看看。杜甫草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都杜甫草堂,是我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居所。正因為杜甫在成都的詩歌創作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學財富,所以,後世把成都杜甫草堂譽為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塊聖地。 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2年,杜甫草堂又經全面整修後,正式對外開放。1955年,杜甫草堂成立杜甫紀念館。1958年3月7日,毛澤東在參加成都會議的閒暇時間,參觀了杜甫草堂。
  • 成都遊記之杜甫草堂
    所謂杜甫草堂,就是杜甫晚年流寓成都時的故居。安史之亂後,杜甫避難成都。由於當時蜀中經濟發達又遠離戰亂,杜甫便在這裡度過了幾年相對安逸的時光,並在這裡寫了兩百多首詩。這其中很多都曾出現在我們的課本上,構成一個陶冶心靈的精神故鄉。
  • 成都杜甫草堂獲贈雙語《神州古詩》畫冊
    茲德涅克(右二)向杜甫草堂博物館捐贈中捷雙語《神州古詩》藝術收藏版本。曹明軒攝     3月4日,捷克傑出美術家兼教育家茲德涅克·斯科納的侄子茲德涅克一行三人專程來到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向該館捐贈了中捷雙語《神州古詩》藝術收藏版本。     《神州古詩》畫冊限量出版200冊,包裝別致、大氣,印刷精美,圖文並茂,漢字古詩、捷克語譯文和茲德涅克·斯科納繪畫作品中西合璧、相得益彰,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 杜甫草堂,又稱「成都草堂」,是國家一級博物館!
    杜甫草堂,又稱浣花草堂、工部草堂、少陵草堂,位於四川省成都市西門外的浣花溪畔,是國家一級博物館,佔地24公頃。759年,杜甫因安史之亂流亡成都,在友人嚴武的幫助下於浣花溪畔蓋起了一座茅屋,稱「成都草堂」,並在此居住了4年,在此期間,杜甫共作詩240餘首,是其創作的高峰。
  • 杜甫草堂|鄭仕強
    杜甫草堂作者/鄭仕強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他流離飄泊的一生足跡印滿半個神州大地,但紀念他的三座草堂卻都在四川(分別在成都、三臺、奉節三地),而成都杜甫草堂陽春三月,正是鶯飛草長的季節,我出差路經成都,有幸瞻仰了這座心儀已久的草堂。公元759年12月詩人杜甫為躲避安史之亂,攜家眷經天水、同谷入蜀,流寓成都,次年得友人相助在成都西門外浣花溪畔搭建茅屋一座,自稱為草堂。
  • 《草堂文脈 浣花話杜:成都杜甫草堂口述史》新書發布
    活動現場 供圖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10月18日,《草堂文脈 浣花話杜:成都杜甫草堂口述史》新書首發座談會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舉行。四川辭書出版社總編王祝英、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館長劉洪一起為新書揭幕。  成都杜甫草堂被譽為中國文學史上的「聖地」。草堂從杜甫時期的「誅茅初一畝」發展到今天的800畝,歷經千年的杜甫草堂既是生態、文態建設的發展史,又是歷代成都人關於杜甫衣食住行和筆底波瀾「全方位具象文化生活」的發展史。
  • 老照片 1960年的成都杜甫草堂
    杜甫所處的時代,正是唐朝由強盛開始轉入衰敗的時代。公元755年,安祿山發動兵變,從北京附近打到了洛陽、長安,侵襲了黃河流域大部分東區,動搖了唐朝的統治。在戰爭中,杜甫在長安一帶開始了流亡生活。 公元759年,他流亡到了四川成都,得到友人的幫助,在成都西南風景清幽的浣花溪旁,蓋了幾間草堂,作為棲身之所。
  • 記載杜甫草堂「前世今生」!《草堂文脈 浣花話杜:成都杜甫草堂口述史》正式「揭面」
    靳曉沛 四川在線記者 肖姍姍 薛維睿「杜甫草堂博物館」在1985年之前被稱為「杜甫紀念館」?「人日遊草堂」活動中曾經鋪設西嶺雪山「真雪」?草堂「萬卷樓」差點被拆?早期草堂每位員工都要「劃片」打掃衛生?翻看《草堂文脈 浣花話杜:成都杜甫草堂口述史》,一樁樁趣聞軼事通過口耳相傳記載方式,在歷史行進的軌轍中,留下一道道神聖的印痕。
  • 成都杜甫草堂「人日」祭拜詩聖杜甫
    成都杜甫草堂「人日」祭拜詩聖杜甫 (1/6) "← →"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