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一悅讀原創,感謝喜歡,謝絕抄襲】
大年初八,在民間傳說裡,這一天是穀子的生日。有老人這樣說:初八若是天氣晴朗,則主一年稻穀豐收。若是天氣轉陰,則示歉收。
所以,初八這天天氣晴朗,是很多民眾的企盼,舊時這一天代表的是穀日,谷豐收,才能吃飽飯。
那麼,在初八這天,我們應該做點什麼呢?
最流行的一種說法是,放生。
很多人會在大年初八這一天,走出家門,將豢養的魚或鳥類放生。
明代劉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記載:「正月八日,石磴巷放生,籠禽雀、盆魚蝦、筐螺蚌,羅堂前,僧做梵語,數千相向,縱羽空飛,孽著落屋上,移時乃去,水之類投皇城金水河中網罟筍餌所希至。」
鳥是吃谷的,會搶奪人的收成,所以這一天要放生,表達好生之德,同時也賄賂一下鳥類,讓它們嘴下留情,留足糧食讓每個人都有飽飯吃。
初八這天,北方是不變的餃子,南方是甜甜的湯圓,寓意一家人團圓完整,豐衣足食。
北方在大年初八這天,還有一些習俗,比如點燈,自家做的麵食燈,會在這一天全部點燃,案頭,桌面,灶臺,處處是燈光,像極了一顆顆小星星,所以大初八這天也稱「祭星」或「接星」,寓意一年當中,好光景長久。
因為是初八,所以也有人稱這天為「八仙節」,既取意有神仙護佑,又表達了對八仙的敬意,因此,大年初八一天,是穀日,也是八仙日,放放生,收收心,新的一年美好地開始啦。
明一悅讀感謝支持,初八到了,年味漸逝,依然要對您說一聲:2020,健康,快樂,衣食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