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極必傷,情深不壽,強極則辱

2020-12-06 艾晨書館

生活中所有的事物,無一不遵循「物極必反」的規則。

知名作家金庸在《書劍恩仇錄》中寫道:「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年少不解句中意,讀懂方曉處世不簡單。

為人處世中,事事過於精明,就會受到傷害。用情太深,感情不會持久,甚至影響健康。處處好強,早晚自取其辱。

一個真正成熟的人,與人相處,謙虛有禮;對待感情,恰到好處;修養品性,剛柔相濟。

- 01 -

慧極必傷

曾國藩說:「為人不可過於聰明。」

曾國藩為人低調,懂得收斂自己的鋒芒,從不濫用自己的職權謀取私利。

在家書中,他對父親說,如果家裡出了事,寧可自己吃虧,也不要與人到衙門打官司,免得別人覺得我們仗勢欺人。

由於踏踏實實做事,本本分分做人,曾國藩仕途直步青雲,從七品芝麻官,晉升到一品大員,成為晚清第一謀臣,一次又一次挽救風雨飄搖的大清王朝於水深火熱之中,被歷史譽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

相反,那些自以為聰明絕頂的人,到最後往往傷痕累累,不得善終。

三國時期,蔣幹求功心切,低估了周瑜的雄才大略,自薦過江東勸降,卻被周瑜借刀殺人,除掉了曹操的兩員心腹水師大將。

還有名仕楊修恃才傲世,屢次不顧曹操的臉色,自以為是,引起曹操的妒忌,最終命喪黃泉。

《紅樓夢》中,王熙鳳對上討好老祖宗賈母的歡喜,對下,時時刻刻提防著別人的明槍暗戰,設計害死尤二姐;賈府瀕臨沒落,她還拿著婆子丫鬟們的月錢去放高利貸,最後抄家的時候,王熙鳳房裡的箱子抄出了許多金銀財寶。

錢財乃身外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可王熙鳳過於精打細算,最終落得個家破人亡,真可謂「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而自認聰明,還會使人心態浮躁,從而急功近利。

華為公司曾有一個新員工,畢業於北大,可謂天之驕子。但這位新員工,年少氣盛,鋒芒畢露,剛到華為,就為公司的經營戰略和管理機制等各項問題,嘔心瀝血地寫了一封「萬言書」給董事長任正非,本以為會得到認可和提拔。

結果卻啼笑皆非,任正非批示說道:「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議送醫院治療,如果沒病,建議辭退。」

一個還沒有職場實戰經驗的畢業生,就否定了公司多年打拼制定的規則,這種沒有腳踏實地的聰明,只會弄巧成拙。

真正聰明的最高境界是大智若愚,知世故而不世故,歷圓滑而彌天真。

我們從小就聽著龜兔賽跑、拔苗助長、守株待兔的典故長大,都知道慧極必傷的道理。

可悲的是,道理我們都明白,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對待很多人和事,我們無需過於聰明。

與朋友相處,過於精明,就會小肚雞腸,凡事斤斤計較,便難得知己。

與家人相處,過於精明計較,就會互相責備,家不是講理的地方,遇事不指責,難得糊塗才是最高級的智慧。

- 02 -

情深不壽

很喜歡一句話:

「喝酒不要超過六分醉,吃飯不要超過七分飽,愛一個人不要超過八分。」

倘若愛一個人太深,太過思念,太過期待,就會勞心費神,忽略了自我成長,勢必心力交瘁,這段感情也不會天長地久。

在一段感情中,最好的相處模式就是相互的獨立和共同的成長。

心理學表明,當喜歡一個人時,人們就會不斷用力地付出,付出後就希望得到等同的回應。

而感情越深,付出的越多,其後,想得到回應的期望也會越高。過於追求轟轟烈烈的感情,到最後往往經不起柴米油鹽的考驗。

戀愛時,愛情可以信誓旦旦,甚至不食人間煙火。但婚姻不行,婚姻一旦脫離瑣碎的生活,就會走到盡頭。

作家瓊瑤曾說:「只要兩情相悅,無燈無月何妨,而婚姻,卻要腳踏實地,苦樂與共地與愛人攜手走完一生的日子。

我們對待一份感情,就如同做麵包給別人吃一樣,別人吃一個或許會感覺美味可口,但吃上幾個就會飽,再吃就會膩,甚至撐壞肚子。

曾在網上看到一位中年婦女對生活的抱怨。

為了丈夫和家庭,她主動辭掉了工作,回家做一個全職太太,相夫教子。

由於帶小孩,她漸漸脫離了圈子。在她的日常裡,除了丈夫和孩子就是一日三餐,精打細算著過日子,節省得連化妝品都捨不得買。

可到最後,婆婆都嫌棄她,覺得她太懶惰,丈夫也對她呼呼喝喝,一個妻子的角色硬生生地演變成了保姆,生活沒有絲毫幸福感。

許多走著走著就散的感情,並不是愛得太遲,更多的是愛得太深,卻不能一往情深。

「月盈則虧,水滿則溢。」感情何嘗不是如此?

愛人只愛八分,剩下的兩分靠對方自己爭取。

如果事與願違,請相信上天另有安排,所有失去的,都會以另一種方式回歸。

- 03 -

強極則辱

俗話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一棵樹遠遠高於其他樹,颳起大風,必定受到摧殘。

一個人,處處好強,過於張揚,早晚自取其辱。

高處不勝寒,凡事不必處處好強,太好強就會自我膨脹,咄咄逼人。

曾國藩說:「做人的道理,剛柔互用,不可偏廢。太柔就會萎靡,太剛就容易折斷。」

剛柔相濟,才能有效保護自己,繼而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華。

三國時期,梟雄各自割據一方,在漢獻帝還沒有被廢掉前,袁術過於好強,高估了自身的實力,率先稱帝。

結果,遭到眾諸侯的打壓,最終慘遭大敗,悲憤而死。

再者,清朝鰲拜追隨皇太極南徵北戰,成為了開國將軍,但他狂妄自大,功高蓋主,出盡風頭後,走上了斷頭臺。

當一個人撒手人寰的那一刻,回想自己的一生,曾經的張揚是多麼地愚蠢。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意思是美好的品質像水一樣,滋潤萬物卻不與萬物相爭,不與世人一般見識,有著至柔卻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氣度。

自己的強大,對他人有幫助,不引起別人妒忌,才不會受到打擊。真正的強大,不僅僅是外表的強大。

孔子年輕時,請教於老子。

老子不跟孔子說話,只張開掉光了牙齒的嘴讓孔子看,孔子恍然大悟,意會到了其中奧妙的哲理:

牙齒是堅硬的,舌頭是軟的,然而牙齒掉了,舌頭還在,硬的東西因其剛強而沒落,軟的東西因其柔弱而存在,外表的強大往往是虛的,內在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樹大招風,強中自有強中手,處處好強,人生早晚陷入困境。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強極則辱,凡事過猶不及,應當適可而止,及時止損。

願你今後,聰明中難得糊塗,深情中恰到好處,剛強中不卑不亢。

文|師父曰原創

圖|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慧極必傷、強極則辱:不完滿是人生常態
    慧極必傷、強極則辱:不完滿是人生常態李常永「慧極必傷,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強極則辱鳩摩智痴迷武學,終於走火入魔;武功盡失後大徹大悟,反成一代高僧。歐陽鋒畢生追求天下第一,逆練九陰真經而發瘋。金輪法王號稱「十龍十象」之力,最終葬身火海。而《笑傲江湖》中的東方不敗、嶽不群之流,為了練劍,居然連男人也不做了。人性扭曲,竟至如此。
  •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贈裴樞端公》; 君子量不極,胸吞百川流。更是說一個人的肚量要是足夠大,就能容得下幾百條河流,百川入海,何其大也。我也想弱弱的問一句,我能吃不知道算不算,有容乃大。可惜確實肚子有點大了。《增廣賢文》;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是什麼意思?
    全文如下:慧極必傷,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這些字內含人生至理,難抑情懷。表面意思是說:第一句:慧極必傷。意思是說做人不要聰明過頭了,其實和有很多話和這句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比如:「人至察則無徒。」
  •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我終於知道個中深意,可惜你已遠走!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那年你牽著我的手,含笑問我這句話什麼意思?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不過分顯露自己的聰明,而是保持大智若愚的狀態,知道什麼時候應該進取,什麼時候應該退讓,這才是真正的智慧,才能避免仿佛宿命一般的「慧極必傷」!
  •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中的道家思考
    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書劍恩仇錄》「慧極必傷,情深不壽」這句話因為《書劍恩仇錄》被大家熟知,從字面意思來看,也不難理解:感情深了反倒不容易長久,太聰明的人更容易傷害到自己。「情深不壽,慧極必傷」也因為大師妙筆金句被廣為傳頌。其實,這話本身蘊含著極深的中國古老的哲學思想。大家早都發現了吧,金庸本身就是一位道家高手。在金庸小說中,從武學秘籍、功夫學派、人物的人生歷程等等各個方面和細解都能看出明顯的道家思想,即便是以佛入江湖的《天龍八部》,在佛家的外衣下,卻是更為精彩的道家思考。
  • 「佚名」說過最經典的一句話「情深不壽,慧極必傷」,你懂嗎?
    「情深不壽,慧極必傷。」從小到大不知道讀過多少名言名句,大都忘了。唯有這一句,已經有好幾年了,一直都沒有忘掉。可見此話說的貼切,給人印象深刻,起碼對小編來說,印象深刻。可是,這麼經典的名言出自何人之口呢?查來查去沒找到出處。
  •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強極必辱
    韓信落魄之時,遇到波皮無賴,雖身高劍長,卻忍而不發,可見其雖深受屈辱卻十分理智,遂成大事;劉備雖有報國之志,亦有關羽張飛輔助,但每戰必敗,痛定思痛,要擇一軍師,於是不畏天寒地凍,雪路難行,三顧茅廬,雖諸葛亮多次試探其心,但劉備滿腔赤城,未有絲毫懈怠,終於感動孔明,為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淺析「慧極必傷,情深不壽」——聰明過頭,用情太深,物極必反!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單從字面意思理解並不是很難,但我是一個喜歡和習慣剖析的人。先說一下字面意思,「慧極必傷」是說一個人極其智慧,聰慧或者聰明,這三個詞意思差不多,但程度由高到低會遞減一些,這裡暫且用聰明這個詞吧,一個人太聰明甚至有些聰明過了頭,是好事嗎?!如果按單一事件看或許是好事。
  •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這句話的真實意思是什麼?這裡為你解讀
    我認為「慧極必傷,情深不壽」這句話很有道理,是幾千年來實踐的總結,高度概括了事情的本質。這幾句話帶給人們很多啟示,如果能夠真正地理解這句話,對於我們本人的成長,對於提高我們人生的幸福指數是有作用的,為什麼要這樣說著,我給大家好好的分析一下。
  • 解讀:慧極必傷,情深不壽!
    解讀:慧極必傷,情深不壽!相信大家都聽說過「聰明反被聰明誤」這句話吧,其實意思與金庸《書劍恩仇錄》中,乾隆皇帝送給陳家洛一塊玉佩,所刻的慧極必傷,情深不壽是同樣的意思,現在小編就來為你們前四個字是,慧極必傷。記得小時候學過一篇文章,講的是曹操帳下的一個幕僚,這位幕僚與曹操的兒子的關係特別好,於是得以與曹操多多接近的機會。
  • 道一句慧極必傷,嘆一句情深不壽
    冷冷的青石板長街結滿了昨夜的霜被時光遺忘了 不願消融慢慢地 擱淺在回憶裡屋簷下的風鈴聲漸漸遠去流浪到天邊看不清的遠方遠去了 漫長的思念遠去了 無言的守候我獨望天邊如鉤冷月鬢間的青絲染了白雪佛門深院裡誰低眉合十道一句慧極必傷嘆一聲情深不壽戲終人已散誰等到杯中茶涼了換來一句
  • 情深不壽,慧極必傷。人生在世,難得糊塗
    金庸老先生曾寫道:「情深不壽,慧極必傷。」無論對誰太過熱情,就增加了不被珍惜的概率,倘若沒有過度的歡喜,便不會有極度的悲傷。情之所鍾,正是我輩,至情至性,所以才會至傷至悲。擺渡人裡有句話:你得不到,是因為不屬於你,放不下,因為你不甘心,失去所愛雖然傷心,但失去不愛你的人又有什麼可惜。
  •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道清了物極必反的道理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道清了物極必反的道理 中國傳統講究中庸,事不過極。道理很淺顯,真正做到的人寥寥無幾,太聰明的如王熙鳳,情深的林黛玉。 愛情進了死胡同,還不知迷途知返到頭來撞得頭破血流才知此路不通。
  • 林黛玉:慧極必傷,情深不壽
    抑或,所有美的存在必定會成全一個錯誤,若深情一旦被辜負,必定以死來句讀:情深不壽,慧極必傷。一、林黛玉之美黛玉之美,只可意會。賈寶玉第一次見林黛玉,就直呼:「神仙似的妹妹」。「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一派超凡脫俗的美,「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就是黛玉之美的形象寫真。
  •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後面還有兩句,道破人生真諦!
    各位喜歡國學的朋友,今天跟大家聊聊流傳很廣的金句,「慧極必傷,情深不壽」。金庸小說《書劍恩仇錄》裡,乾隆送給自己兄弟、紅花會總舵主陳家洛一塊玉佩,開頭就刻著這八個字。都知道金老爺子國學功底深厚,筆下金句頻出。
  • 情深不壽,慧極必傷,別太高估了和他人的關係
    情深不壽,慧極必傷,別太高估了和他人友情中,最深莫過於陪你笑,陪你哭。愛情中,最深莫過於陪你左右,伴你終老。可自古以來,太重感情的人,更容易被感情所傷。中國有句古話叫:「情深不壽,慧極必傷」。這話說得就是太重感情的人,容易受傷。不管是愛情,還是友情,感情裡一旦投入過多,最後只會讓自己受傷。那些說好一起努力的共同夢想,那些說好一起要去的地方,那些說好的不變的約定,最後都可能會隨著時間而瞬間消散。所以,經歷多了,更容易看透人情世故,體驗更多的世態炎涼。
  • 情深不壽,慧極必傷
    越是聰明的人,心理問題越多俗話說:「情深不壽,慧極必傷」。意思是太深情的人容易情緒積壓傷害身體,太聰明的人則容易「聰明反被聰明誤」。
  • [快樂西遊]強極則辱,情深不壽
    早上看見這樣一句話:強極則辱,情深不壽。不由得微微一笑,人生太短,若為情永之故,就非得要求自己四平八穩中正平和,又有什麼樂趣?何況就算感情得享永壽,也不過忽忽數十載。。。人死燈滅,歷史長河中又有幾許愛情故事世間流傳?
  •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你明白這句話的深意嗎?
    將武俠小說寫到極致是香港作家金庸,在《書劍恩仇錄》中,清朝的乾隆皇帝送給兄弟陳家洛一塊玉佩,上面刻著一句話:慧極必傷,情深不壽。謙謙君子,溫潤如玉。那反過來看慧極必傷的慧似乎是聰明到極點,也是走下坡路的開始,那麼何不守拙,何不守愚呢。所謂謙虛能認清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不足低調行事反而少了過錯。想想那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人生的高調反而沒什麼必要了……
  • 「情深不壽,慧極必傷」:深愛猶如大病一場
    金老先生在《書劍恩仇錄》中說:「慧極必傷,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人太聰明便傷身,用情過深則壽命不會太長,深愛真的猶如大病一場,有的人忘了就好了,有的人始終牢記,最終便也隨之而去了。雖然沈復和陳芸的愛情,在婚後嘗盡疾苦,但林語堂認為,「只有苦中作樂的回憶,才是最甜蜜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