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極必傷,情深不壽,我終於知道個中深意,可惜你已遠走!

2020-12-06 煙火弦歌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那年你牽著我的手,含笑問我這句話什麼意思?

……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短短兩句話,卻包含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平平八個字,卻蘊藏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入骨的內心波折,而那種壓抑委屈的沉鬱和求而不得的痛苦,又豈是一時半刻就能說得清楚……

先不說出處和同樣著名的後面兩句,這兩句話字面上的意思就很簡單,一個人太聰明了必定會受到傷害;心裡用情太深就不會長壽,可是要是深究起來,你就會發現這兩句話其實並不簡單。至少,它們都是前人或者自己用血和淚得到的人生感悟!

一、為什麼說慧極必傷,一個人太聰明了必定會受到傷害呢?

其實可以從兩個層面來詮釋,一是人太聰明了容易窺到天機,這就有傷天和,會惹老天不高興而導致夭折!

二是人太聰明而不知節制的話,在運用聰明才智的過程中就會因追求極致而極度勞神,反而傷害到自己!

再結合古代中國佔據主流地位的兩家學說,無論是提倡仁義和中庸之道的儒家,還是道法自然強調清靜無為的道家,兩家肯定都不會肯定支持太過聰明而佔盡天下風流之類的人物。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不過分顯露自己的聰明,而是保持大智若愚的狀態,知道什麼時候應該進取,什麼時候應該退讓,這才是真正的智慧,才能避免仿佛宿命一般的「慧極必傷」!

二、為什麼說「情深不壽」,心裡用情太深就不會長壽呢?

這句話也可以從兩個層面來詮釋,其一是用情太深會導致忘我,而忘我的狀態下會容易發生很多意外!

其二,用情太深會使感情鬱積、身心交瘁以致患病,現代醫學已經證明,心痛和心碎並不單單只是一種感覺,而是可能真的引起血管持續痙攣和心臟驟停猝死的真實存在!

所以對於感情來說,多一份豁達,少一份執著;多一些隨性,少一些強求才能避免「情深不壽」。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徐志摩的這種豁達心態確實有一種經歷痛苦之後的大徹大悟!

說到出處,「慧極必傷,情深不壽」出自金庸先生的《書劍恩仇錄》,在這部描寫清朝乾隆年間漢人反滿鬥爭以及乾隆皇帝與陳家洛二人複雜的兄弟情和家國恨的武俠小說中,乾隆送給陳家洛的佩玉上刻著四句十六字:「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後來在流傳過程中不知何時將「強極則辱」改成了「慧極則傷」,並且放置在「情深不壽」之前,表達出對過分聰明和用情至深之人的擔憂,拳拳之心如在眼前!

至於「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也是大有來歷,《易經》第十五卦中有「謙謙君子」四字,而中國經典的《詩經》中《國風·秦風·小戎》裡則有「言念君子,溫其如玉」之句;再加上古代中國貴族士人、文人雅士因玉的天然、堅貞、高尚、平和和溫潤而多喜佩玉,所謂「君子無故,玉不去身」,所以「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之語也是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

最後,說到金庸,總是會想起他心中至愛、卻求而不得的夏夢女士,如今兩人都已作古,才子佳人長辭人間,空留下無盡的想像和揣測在塵世間流傳……

好吧,慧極必傷,情深不壽,我終於知道個中深意,可惜你已遠走!

相關焦點

  • 解讀:慧極必傷,情深不壽!
    解讀:慧極必傷,情深不壽!相信大家都聽說過「聰明反被聰明誤」這句話吧,其實意思與金庸《書劍恩仇錄》中,乾隆皇帝送給陳家洛一塊玉佩,所刻的慧極必傷,情深不壽是同樣的意思,現在小編就來為你們前四個字是,慧極必傷。記得小時候學過一篇文章,講的是曹操帳下的一個幕僚,這位幕僚與曹操的兒子的關係特別好,於是得以與曹操多多接近的機會。
  • 情深不壽,慧極必傷。人生在世,難得糊塗
    金庸老先生曾寫道:「情深不壽,慧極必傷。」無論對誰太過熱情,就增加了不被珍惜的概率,倘若沒有過度的歡喜,便不會有極度的悲傷。情之所鍾,正是我輩,至情至性,所以才會至傷至悲。擺渡人裡有句話:你得不到,是因為不屬於你,放不下,因為你不甘心,失去所愛雖然傷心,但失去不愛你的人又有什麼可惜。
  • 道一句慧極必傷,嘆一句情深不壽
    冷冷的青石板長街結滿了昨夜的霜被時光遺忘了 不願消融慢慢地 擱淺在回憶裡屋簷下的風鈴聲漸漸遠去流浪到天邊看不清的遠方遠去了 漫長的思念遠去了 無言的守候我獨望天邊如鉤冷月鬢間的青絲染了白雪佛門深院裡誰低眉合十道一句慧極必傷嘆一聲情深不壽戲終人已散誰等到杯中茶涼了換來一句
  •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是什麼意思?
    全文如下:慧極必傷,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這些字內含人生至理,難抑情懷。表面意思是說:第一句:慧極必傷。意思是說做人不要聰明過頭了,其實和有很多話和這句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比如:「人至察則無徒。」
  • 淺析「慧極必傷,情深不壽」——聰明過頭,用情太深,物極必反!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單從字面意思理解並不是很難,但我是一個喜歡和習慣剖析的人。先說一下字面意思,「慧極必傷」是說一個人極其智慧,聰慧或者聰明,這三個詞意思差不多,但程度由高到低會遞減一些,這裡暫且用聰明這個詞吧,一個人太聰明甚至有些聰明過了頭,是好事嗎?!如果按單一事件看或許是好事。
  • 林黛玉:慧極必傷,情深不壽
    抑或,所有美的存在必定會成全一個錯誤,若深情一旦被辜負,必定以死來句讀:情深不壽,慧極必傷。一、林黛玉之美黛玉之美,只可意會。賈寶玉第一次見林黛玉,就直呼:「神仙似的妹妹」。「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一派超凡脫俗的美,「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就是黛玉之美的形象寫真。
  • 「佚名」說過最經典的一句話「情深不壽,慧極必傷」,你懂嗎?
    「情深不壽,慧極必傷。」從小到大不知道讀過多少名言名句,大都忘了。唯有這一句,已經有好幾年了,一直都沒有忘掉。可見此話說的貼切,給人印象深刻,起碼對小編來說,印象深刻。可是,這麼經典的名言出自何人之口呢?查來查去沒找到出處。
  •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中的道家思考
    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書劍恩仇錄》「慧極必傷,情深不壽」這句話因為《書劍恩仇錄》被大家熟知,從字面意思來看,也不難理解:感情深了反倒不容易長久,太聰明的人更容易傷害到自己。「情深不壽,慧極必傷」也因為大師妙筆金句被廣為傳頌。其實,這話本身蘊含著極深的中國古老的哲學思想。大家早都發現了吧,金庸本身就是一位道家高手。在金庸小說中,從武學秘籍、功夫學派、人物的人生歷程等等各個方面和細解都能看出明顯的道家思想,即便是以佛入江湖的《天龍八部》,在佛家的外衣下,卻是更為精彩的道家思考。
  •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要是用德行感化別人,就可以影響到別人,別人會懷念你,感激你深遠,勝過不德而服眾。《贈裴樞端公》; 君子量不極,胸吞百川流。更是說一個人的肚量要是足夠大,就能容得下幾百條河流,百川入海,何其大也。我也想弱弱的問一句,我能吃不知道算不算,有容乃大。可惜確實肚子有點大了。
  •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這句話的真實意思是什麼?這裡為你解讀
    我認為「慧極必傷,情深不壽」這句話很有道理,是幾千年來實踐的總結,高度概括了事情的本質。這幾句話帶給人們很多啟示,如果能夠真正地理解這句話,對於我們本人的成長,對於提高我們人生的幸福指數是有作用的,為什麼要這樣說著,我給大家好好的分析一下。
  • 情深不壽,慧極必傷,別太高估了和他人的關係
    情深不壽,慧極必傷,別太高估了和他人友情中,最深莫過於陪你笑,陪你哭。愛情中,最深莫過於陪你左右,伴你終老。可自古以來,太重感情的人,更容易被感情所傷。如果你高估你和別人的感情,只會一次次把傷害的權利賦予對方,因為當有一天,人性中冷漠、自私的一面暴露出來的時候,你只會一次次遍體鱗傷。中國有句古話叫:「情深不壽,慧極必傷」。這話說得就是太重感情的人,容易受傷。不管是愛情,還是友情,感情裡一旦投入過多,最後只會讓自己受傷。那些說好一起努力的共同夢想,那些說好一起要去的地方,那些說好的不變的約定,最後都可能會隨著時間而瞬間消散。
  •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後面還有兩句,道破人生真諦!
    各位喜歡國學的朋友,今天跟大家聊聊流傳很廣的金句,「慧極必傷,情深不壽」。金庸小說《書劍恩仇錄》裡,乾隆送給自己兄弟、紅花會總舵主陳家洛一塊玉佩,開頭就刻著這八個字。都知道金老爺子國學功底深厚,筆下金句頻出。
  •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道清了物極必反的道理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道清了物極必反的道理 中國傳統講究中庸,事不過極。道理很淺顯,真正做到的人寥寥無幾,太聰明的如王熙鳳,情深的林黛玉。 愛情進了死胡同,還不知迷途知返到頭來撞得頭破血流才知此路不通。
  •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你明白這句話的深意嗎?
    寫《道德經》老子從來不說自己聰明,可世人知道他有大智慧。老子更像是超脫萬物直達本源,而孔子卻要深入到人海宣講人生的要義。講到極致,老子就離開了隱退了,沒什麼多餘的話好囉嗦的,要想明白他只好反覆刷《道德經》,可也不一定變聰明。孔子晚年平靜下來,不再對功名有過多的奢望,因為他的心多少受傷了。
  • 情深不壽,慧極必傷
    可惜,沈氏家道中落,張家便打算悔婚。張玉娘則表明心跡,發誓非沈佺不嫁。以詩為證:白楊花發春正美,黃鵠簾低垂。燕子雙去復雙來,將雛成舊壘。秋風忽夜起,相呼渡江水。風高江浪危,拆散東西飛。紅徑紫陌芳情斷,朱戶瓊窗侶夢違。憔悴衛佳人,年年愁獨歸。張玉娘以這首《雙燕離》,表示要與沈佺不離不棄、雙宿雙飛之意。
  •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強極則辱
    知名作家金庸在《書劍恩仇錄》中寫道:「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年少不解句中意,讀懂方曉處世不簡單。為人處世中,事事過於精明,就會受到傷害。用情太深,感情不會持久,甚至影響健康。處處好強,早晚自取其辱。
  • 情深不壽,慧極必傷
    越是聰明的人,心理問題越多俗話說:「情深不壽,慧極必傷」。意思是太深情的人容易情緒積壓傷害身體,太聰明的人則容易「聰明反被聰明誤」。我們知道,脆弱、敏感是自戀者的共同特質,無論是暴露類型、還是隱秘類型的自戀者,在社交環境中都容易出現對他人的防禦性和敵意,這種冷酷的面具下其實是深深的脆弱和不安全感。孤獨感我們總說,聰明的人更孤獨,如何理解這句話?首先,一個人的靈魂越是獨特,越容易游離於主流之外,他的孤獨感,和消除這種孤獨感的難度就會越高。
  • 「情深不壽,慧極必傷」:這3種人「人好命苦」,希望你不是
    曾讀過一本佛學書籍,是一位大師寫的,它裡面提到了一句話:「情深不壽,慧極必傷。」我專門研究了一下這句話,它的字面意思就是:「用情太深,那麼這個情不會長久;過於聰慧的人,勞心傷神。」初讀這句話,總覺得言之為過,但是隨著自己在社會上經歷的事情越來越多,就越覺得這句話實在是言之有理。
  • 金庸筆下的「慧極必傷,情深不壽」,你能從這句話中看出些什麼?
    這句話出自金庸的《書劍恩仇錄》,故事情節是乾隆送給自己兄弟陳家洛佩玉上的刻寫的話,原話是:慧極必傷,情深不壽。謙謙君子,溫潤如玉。根據一些好事者的查證,這句話在中國古代典籍裡沒有出現過。但是,這句話卻包含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精髓的思想。
  • 納蘭容若——情深不壽,慧極必傷
    納蘭一開始,只當盧氏同他一樣,是個被犧牲了幸福的可憐人。但他不知道的是,那年,秋水軒唱和佳會上,是盧氏第一次見到名滿皇城的納蘭容若,一個翩翩濁世佳公子,白衣勝雪,器宇不凡。只一眼,天地便失了色。在軍中一個個寂靜的夜晚,納蘭對盧氏的思念愈發強烈。兩人靠著鴻雁傳書寄託自己的心意。到了盧氏快要臨盆的日子,納蘭不僅沒得到想像中的好消息,還知道了一件讓他如遭五雷轟頂的事情。盧氏難產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