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5日,傳奇女攝影師Mary Ellen Mark在美國紐約因病醫治無效,離開了這個她一直用攝影所關懷的世界,也離開了她所摯愛一生的攝影生涯。當Mary Ellen Mark離我們而去時,傳奇在此正式結束。
Mary Ellen Mark
誰是Mary Ellen Mark
Mary Ellen Mark被稱為紀實攝影家、社會紀實攝影家、人像紀實攝影家,甚至心理紀實攝影家。她在印度拍攝過妓女和馬戲團,在俄州拍攝過精神病患者,在西雅圖拍攝過離家出走的青少年,在加州的北好萊塢拍攝過住在汽車裡的流離失所的人們。
在其將近30年的攝影生涯中,她四處遊歷進行攝影創作,出版了大量攝影集,舉辦攝影展。其攝影故事和人像作品在許多雜誌刊登發表,包括《生活》、《紐約時報》、《紐約人》、《滾石》、美國版《時尚》、《倫敦星期日時報》等。
獲得國際攝影中心設立的新聞無限獎、哈蘇基金會獎,其名為《美國》的攝影集和展覽獲得沃特褠那柏格獎。其它獎項還有約翰纏餶古根海姆獎學金、 Matrix電影/攝影領域傑出女性獎、1994年德國攝影學會頒發的埃裡克∠坽門博士新聞攝影傑出貢獻獎。
出版了11本攝影集:
《護照》(1974);《81號病房》(1979);《弗克蘭德路》(1981);《加爾各答特裡薩修女的慈善活動》(1985);《攝影故事:工作中的攝影家》(1992); 《Streetwisie 》(1992);《瑪麗縠倫氠克25年攝影集》(1991);《印度馬戲團》(1993);《人像》(1997);《求救的喊聲》(1996);《瑪麗縠倫氠克:美國奧德賽》(1999)。
瑪麗的攝影作品在世界許多地方都曾展出。她還在其丈夫導演的電影《美國的心》(1992年),擔任副製片人。其名為《瑪麗縠倫氠克:美國奧德賽》的攝影集和巡迴展,收錄了過去35年來,在美國拍攝的照片,由光圈出版社發行。巡迴展已於2000年春季在賓夕法尼亞藝術博物館舉辦首展,正在世界各地展出。除了為攝影集和雜誌拍攝照片外,她還拍攝廣告。
Mary Ellen Mark攝影作品
傳奇的開始
作為瑪格南圖片社的重要成員之一,Mary Ellen Mark1940 年出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她從九歲時就開始接觸攝影,並展現了自己過人的天賦,1964年,她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大學的通訊系統學校的攝影新聞專業。大學畢業後,她曾旅行到墨西哥,土耳其等國家,意在開闊眼界,鍛鍊自己,同時尋找成功的機會。回到美國後,她移居紐約,繼續為以前的校友雜誌和一些不出名的雜誌拍照。一次,當她在為校友雜誌拍照時偶然遇上了後來《觀察》雜誌編輯帕特慍拜恩,後者使她的作品很快出現在著名的《觀察》雜誌上。
然而,Mary Ellen Mark的成功卻是艱難的,尤其是在一次拍攝了海洛因吸毒者的專題後,她對生活在邊緣上的小人物益發產生了巨大的同情心,從而在1966年起成為一位自由投稿攝影師,走上了一條數十年不變的社會紀實攝影的旅途。憑著對社會底層的關心和洞察力,35歲的她在1976年來到了俄勒岡州的精神病院,在其中唯一的女性禁閉室裡「禁閉」了36天。儘管這個病室的女性患者是被認為對她們自己以及其他人具有危險性的,但Mary Ellen Mark全然不顧,終於以被評為年度最佳攝影集的《81號病房》中的87張黑白照片,向社會展現了這些靈魂崩潰者的真實世界。
Mary Ellen Mark攝影作品
大師之路
憑藉著這一組作品,Mary Ellen Mark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但她卻從紀實攝影之中尋找到了自己追尋的目標,於是在前後歷時十年之後,她終於在印度孟買的福克蘭路的「紅燈街」中完成了又一本影集《福克蘭路》,以那些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下等妓女和變性人為知心朋友,通過鏡頭將人性的悲哀作了最透徹的揭露。1983年,Mary Ellen Mark再以一組驚人之作――揭露西雅圖和華盛頓淪落街頭陰暗角落的青少年的生活報導成為美國每年大約100萬流浪青少年的縮影,贏得了年度攝影大獎。用她自己的話來說:「我的作品最關鍵的就是進入,其中沒有什麼秘密。我只是向人們解釋我在幹什麼,然後讓他們自己決定是否讓我進入。」
不管是讓她取得巨大成功的《81號病房》,還是《福克蘭路》,在Mary Ellen Mark的作品中,那種真實流露的關懷讓人動容,雖然我們總是在強調攝影師客觀的表現,但在Mary Ellen Mark看來,她總是懷著一顆同情心,以一種關懷的視角在審視著這些需要幫助的弱者,同時,也在用這種方式來呼籲人們對這些弱勢群體的關注和幫助。
Mary Ellen Mark攝影作品
傳奇亦是苦難
1991年她又推出的影集《瑪麗縠倫氠克:25年》。影集中不管是拍攝蘇丹拖著鼻涕的流浪兒童,在倫敦由政府救濟的海洛因吸食者,還是印度的馬戲團演員,她從不像一些為了博取眼球獲得知名度的攝影師那樣濫用那些主題中的怪誕的自然狀態,而是將這些主題恐怖的外表推向深的層次。她說這些人生活在邊緣上,她想接觸他們的愛和情,她希望照片能說出生活在不幸中的人們的某些東西。Mary Ellen Mark說:「攝影完完全全地打開了我的人生,因為我能夠幸運地看到其他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看到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們如何生活,富人,窮人,好人,壞人。」
在Mary Ellen Mark看來,她的攝影作品,是一次漫長而神聖的旅程—是一次跨世紀的旅程,讓她進入了無數人們的生活空間。從極端的貧窮到非常的富有,她作為一個目擊者和記錄者,用自己的方式把這些展現在世人面前。她拍攝了嬰兒美麗的慶典以及單身者的生活,從雙胞胎的聚會到三K黨的集會。她所跨越的歷程既有精彩的人物也有令人驚恐的人群。有一件事情是確切無疑的,這就是永遠處於難以置信的冒險之中。然而,在她的人生旅途中,所承受的精神壓力,也是不言而喻的,她看到的是更多的不幸和苦難,鏡頭中觸目驚心的是邊緣人的生活狀態,而不是大牌明星。也許世界就是這樣。
2015年5月25日,這位將一生都奉獻給攝影的大師,在紐約病逝,享年75歲,或許對於她而言,離世是一種解脫,但對我們而言,這世間又少了一位大師,少了一雙帶給我們無數感動的「眼睛」。
Mary Ellen Mark攝影作品
更多Mary Ellen Mark攝影作品欣賞: